136书屋 > 其他 > 图说抗联全文阅读 > 第19章 战绩“大跃进”

第19章 战绩“大跃进”


  失利综合症

  抗联功绩彪炳史册,应该继续挖掘和弘扬,但是对于抗联的功绩宣传也存在夸大倾向,有大跃进之嫌。

  有机构统计,东北抗日联军对日作战次数约10余万次。所谓据日伪统计机关统计:1935年39105次,1936年3617次,1938年13110次,1939年6547次,1940年3667次;据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推算:日伪军伤亡人数,1931——1937年抗联歼敌103500人,1937——1945年歼敌82700人,共计186200人,牵制日军兵力:1937年20万,1940年40万,1941年为76万。还有的描述称:抗联坚持战斗了14年,牵制了百万的侵华日本关东军,致使其不能南下进关。

  在特定历史时期,虚报战果,夸大自己,贬低敌人,作为一种对敌斗争的政治策略和宣传手段,可以鼓舞士气和民心,具有兴奋剂般的作用。反围剿时期,国民党中央社宣布歼灭红军人数总和超过苏区总人口的10倍。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发布的歼灭日军总数超过日本人口。报纸只要刊登胜利消息,报童不用满街跑,站着一喊,马上被抢购一空。但是在日本投降后,就没必要继续夸大中国歼灭日军人数。

  中共两次最著名、最大的战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这两个经常载入抗战史的经典战役始终说是胜利,但在文革时都遭到批判,就因为都没得到毛泽东的批准,我军损失太大。

  1937年9月25日,林彪率领115师在平型关取得胜利。这被称为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为“平型关大捷”。毛泽东发出捷报夸大为“将敌万余击溃,击毙甚多,一部俘虏,车辆枪炮缴获甚多,正清查中等语。”1937年9月30日的《救亡情报》认为,俘虏日军3000余人。其实,没有抓到一个俘虏。朱德1937年年底公开发表的著作《八路军的战略和战术》中明确讲:此次战斗“他们(指日军)死了五百人”。1959年8月1日,中央政治局庐山会议,林彪对毛泽东等领导承认:“平型关吃了亏,头脑发热。”

  抗联牵制七十万,乃至百万关东军吗?

  史载,1938年,为准备对苏联战争,关东军独立第四军司令部进驻黑龙江孙吴,中将司令官上村干男,还有50名韩国慰安妇。杨木山下,逊别拉河两岸,青松茂密,花香四溢,沼泽荒野密布。胜山地势险要,中国劳工用数万生命为代价修筑了大量工事掩体,日军凭山据险,可攻可守。1941年,竟然有10万日军在此驻扎,还夸耀“小小的哈尔滨,大大的孙吴”。孙吴险要重要不言而喻。

  我精心收藏的一张日本昭和十三年(1938年)发行、佐野辰雄设计绘画的明信片。一个全副武装的日本士兵手提步枪,牵着狼狗,站在夜幕中守望。不会日文也能大概看出文字内容,无非是说旷野苍茫,冷月残照,思念故土,但大敌当前,伴着狗叫,也紧握钢枪,死守边境。明信片背后落款是“满洲派遣孙吴部队秦部队”的普通一兵,在戎马之余,寄给日本千叶县亲友钦田定天的,报个平安。抛开侵略不谈,思乡诗情伴着“满洲”的夜色刻画得月光流泻。

  当时,在孙吴一带活动的抗日队伍是1940年成立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三支队,支队长王明贵,政治部主任王钧,宣传科长陈雷。一次战斗,200多日军紧追不舍,谈不上动用孙吴十万日军。

  东北抗联最多达到四万人左右,而当时驻扎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最多不过五十万人左右,也只派出少数部队围剿抗联。以日伪“野副大讨伐”为例,投入军警特总兵力达75000人—80000人。除了关东军外,还有大量中国伪军警人员参与。伪通化省警务厅的讨伐作战本部和警察大队等2,800余人,直接使杨靖宇步入绝境。杨靖宇和赵尚志牺牲之际,身边直接追踪的日军不过几百人,甚至几十人,大量中国的军警特务配合,作用甚至不亚于日军,事实证明,他们最终也都死于汉奸之手,而不是日军的枪下。

  1942年抗联余部退入苏联之后,组建了只有1000多人的八十八旅。这时的东北已经没有成建制与日军作战的武装力量,关东军数量反而跃升到70多万人。

  1942年下半年,日本《陆军综合作战方案》专门指示关东军,要“防止对苏发生战争,维持北方静谧状态”。10月,关东军司令部升格为关东军总司令部,增设两个方面军司令部和装甲军、关东防卫军司令部以及第2航空军司令部。从1943年下半年起,为挽回太平洋战场的颓势,日本大本营开始陆续从关东军抽调兵力增援太平洋战场。

  还是老话,关东军为了苏联而不是抗联存在的。

  抗联究竟杀伤多少日军?

  许多人认为,东北抗日联军共消灭日军17.2万余人。事实上,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在整个东北被歼灭的数字,包括东北军、义勇军等歼灭的人数,并不都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功绩。

  日本陆军省公布:1931年到1935年期间日军战死4200人,伤病者171300人。到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以前,在东北阵亡了17174人,并不是17万。如按照死伤方法统计,为17万人,这是抗联、东北军、义勇军、其他地方武装、东北民众共同作战的结果,其中还有长城抗战的功绩。把负伤的日军计算在内并不科学,只有击毙才是更有效的打击。

  笔者多次去过日本靖国神社和千鸟渊无名战死者公墓。因为日军阵亡总数是固定的,这里宣传材料没有必要,也无法掩饰在中国的阵亡数字。

  .野副讨伐队相册照片,上面日文说明:在满洲的朝鲜有志之士,作为东南地区特别工作后援会代表,在1940年12月15日访问野副讨伐队司令部,向日满军警赠送大约15万元的慰问金。

  李延禄口述,著名文学家骆宾基整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的《过去的年代——关于东北抗联四军的回忆》第36页《镜泊湖连环战、重创日寇天野旅团》中说:“我们总计得到了被火烧毁的枪筒残品一千五百余件,另外,还搜索出完整无缺的三八式步枪两千多支。据此,可见敌寇伤亡将近四千,最少也在三千六百人以上”,还言“敌寇天野少将终于在这里被我们游击队击毙了”。

  这样的战果比平型关还要辉煌,显然是鼓吹过猛。李延禄说是为了宣传我军的英勇,在基本数字后面多添了些零。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提到了这次战斗,歼敌是120人。

  《满洲事变大画谱》记载了1932年3月12日日军独立守备步兵第六大队在镜泊湖被袭击的过程,写得很有诗意:

  虽然是春天,但是北满的原野依然很冷,湖泊河流仍处于冰冻状态。第四中队在结冰的河上,排成一纵队,连车轮的声音都让人感觉到一丝寒意。

  位于河流东侧的宽广田地已上冻,西侧的高地与森林也保持着相同的样态,这便是从远古时代就保持原样的原始森林地带,放眼望去,皆是一片荒凉,四面八方连人影都没有,我方军队在移动过程中,完全是孤立无援的行进。

  野副讨伐队相册照片,上面日文说明:吉林通化间岛三省的大讨伐开始后,日满鲜的国防妇人会人员一起献上慰问品,凯旋部队感激不已。这张照片是延吉讨伐部队司令部前来慰问、听讨伐状况报告的国防妇人会成员。

  在龚惠、马彦文编著的《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记载,敌人又受到另一只救国军的阻击,被打死30余人。

  被我方广泛说成被击毙的天野1969年在日本去世。不过,渡久雄关,陆军中将,关东军11师团师团长,确实于1938年1月被东北抗联第7军和第5军3师伏击毙命,是第一个被中共击毙的陆军中将,比八路军击毙的阿部规秀早一年。

  再一次探讨和商榷抗联歼敌数字,是为了还原历史真相,应该无损于抗联的历史功勋和崇高地位。如果把本不属于抗联的功绩加在他们头上,他们能欣然接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