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图说抗联全文阅读 > 第15章 “野副讨伐队”

第15章 “野副讨伐队”


  讨伐:征伐,也叫征讨。

  历史上,西晋时期祖逖北伐,孙中山讨伐袁世凯。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称:“以偃甲兵於此,而息讨伐於彼。”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乱弹·新英雄》一文中说:“讨伐伪国,不承认日本侵略的满洲国。”

  日军为了剿灭抗联而新组建的部队叫“讨伐队”,行动也就叫“讨伐”,逆转了历史的正义非正义界限。

  1941年3月19日,历时1年零6个月的“讨伐”行动结束。在野副大讨伐陆海空协同作战之下,抗联指战员牺牲1172人,被诱捕、投降1040人。野副随即宣布解散“讨伐”司令部及“讨伐”队,回归原部,并在吉林市立下一块“野副讨伐队司令部”石碑,炫耀其讨伐战功。还制作了精美考究的《野副讨伐队相册》用来记录战功,日文前言是这样的:

  一、讨伐开始前治安概况:

  昭和11,12(1936,1937年)年左右满洲国的国境纠纷事件、1937年日中事变的爆发,以及东亚的慌乱之事件等等,对于以前就一直虎视眈眈地抱着“只要有事,就着手行动”的满洲共产党来说是绝好的机会终于来了。从那以来,这些行动变得逐渐活跃,特别是吉林、通化、间岛三省一带的治安也从1939年的春天左右开始显著恶化,所以我军对客观形势有了彻底的严肃的计划,1939年10月1日开始对三省的讨伐计划开始了。

  二、讨伐的过程概况

  对于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以下共匪、土匪合计共有3000人左右,我军使用武力方式制止,治标、治本、思想各项工作合适地积极地处理着,用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将共匪、土匪们大部分地根绝,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

  三、讨伐成果

  讨伐成果是:东北抗日第一路军编成、讨伐成果表、对吉林通化间岛三省的讨伐,主要战果在一览表上显示了。

  四、这次讨伐的特色

  这次讨伐的成功是军、官、民一起共同努力的结果,幸运的是,讨伐的目的达成后取得大家的信任,公示一下这次讨伐的特色,如下边的的几点摘录:

  1、军队把三省的治安肃正任务全部交由司令官,也就是说以前不同军官负责不同地区进行整顿,进行的不彻底。军队把三省的治安制度改革,交给一个司令官统一指挥,就能够按照统一的方针对三省进行覆盖性的全面整顿了。

  2、经过了很长时间,继续执着的艰辛的讨伐。也就是说在1年半左右的时间里,从未松懈,最后完成了紧密彻底的讨伐。

  3、针对共产党的特点使用3个方面的作战方针。也就是说之前的纯粹使用武力的方式停止了,而是治标、治本、思想三方面的整顿,使各种不同想法都集中到了整顿上。

  4、为了使以上三个方面的作战的实施变得容易,对讨伐队司令部的编成上进行特别细心的考虑。也就是说,讨伐司令部之中,把参谋部(治安部军事顾问、包括满洲国军参谋)宪兵部、警察部、行政联络部、协和联络部、铁道警卫队联络员等,在司令官的统一指导方针下,各队各机关浑然一体,而且采取有机活动的特别考虑,借助总力战的体制特点。如果没有这一“大协和”运动,共匪的歼灭是非常困难的。把理论运用在实际的行动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如果这一点将能成为今后治安整顿对策等其它方面的参考,就太荣幸了。

  昭和十六年三月

  野副讨伐队司令部

  了解杨靖宇的资料浩如烟海,但是对于其主要对手野副昌德,我们掌握的情况实在太少,甚至其具体生卒年不详。

  《野副讨伐队相册》第一张照片就是他——野副昌德,他是这本相册的主角,估计也是主人。

  野副讨伐队相册照片,上面日文说明:讨伐队司令官、驻军少将——野副昌德

  从长相上看,野副昌德1895年前后出生,比杨靖宇大了十岁左右。浓眉大眼,英气逼人,不像传统中国抗战文艺作品中的脸谱化模样。就是这个面善的侵略者阴险狡诈,诡计多端,利用叛徒,分化瓦解了杨靖宇的部队,改变了东北抗日联军的发展轨迹,导致杨靖宇将军英勇牺牲。

  不要忽视了野副昌德胸前的勋章,同样可以读出很多信息。

  由于照片极其清晰,能大体看出总共有十枚,甚至可以分辨出是什么样的纪念章,借此了解野副昌德的履历和战绩。比如满洲建国功劳章、从军纪念章、大礼纪念章、战捷纪念章、国势调查纪念章、满洲帝国皇帝访日纪念章等等。

  最早的勋章是1915年日本大正天皇登基的大礼纪念章。由此可以看出,那时的野副昌德或许已经入伍,并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因此获此纪念章。按年龄推算,最小应该20岁左右。

  野副昌德领边的是四等荣光旭日章,白边红心,这种章并不鲜见,在中国市场价大概为3000元左右。

  野副昌德佩戴最大的纪念章是花边瑞宝勋功旌章。

  野副昌德佩戴最大的纪念章是衣襟右侧的花边瑞宝勋功旌章,一般为铜质或银质,在日军元帅东乡平八郎、山本五十六和陆军大将东条英机胸前也都有这枚纪念章,由此可以看出不是立下卓越战功和级别不会获得。估计正是在吉林、通化、间岛(延边地区)三省讨伐并剿灭了杨靖宇领导的抗日联军第一路军,野副昌德获得了这枚纪念章。

  日本侵略者为了巩固殖民统治,剿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继1935年冬季“讨伐”之后,关东军司令部制定了1936年4月至1939年3月的“治安肃政三年计划。1937年11月,日军重新组成以植田廉谦吉为司令、东条英机为参谋长的”讨伐“司令部,矛头直指抗联第一路军。1938年10月,关东军司令部再次命令组成”东边道讨伐司令部“,发动了秋冬季大”讨伐。

  1939年9月,德国希特勒在欧洲发动战争,日本和苏联在诺门坎战争中受挫。此时,日本关东军对东北实行“三年治安肃政计划”结束,伪三江省特务头目、陆军中佐北部邦雄特别熟悉抗联情况,一手炮制了对东南满地区抗日军民进行大围剿、大镇压的“讨伐”计划,被关东军、伪满总务厅和治安部所采纳。

  说干就干,9月29日,在吉林市组成了“讨伐司令部”,10月1日正式开始,到1941年3月19日结束。关东军第二独立守备队司令官、陆军少将野副昌德为“讨伐”队司令官,计划制定者北部邦雄工作调到南满,担任这次大讨伐的参谋长。

  野副讨伐队相册照片,上面日文说明:东南肃正区域比较图

  肃正区域相当于台湾的约2倍半,其它的如图所示:荷兰、比利时、台湾、九州、东京、京都。

  此次“讨伐”的区域是吉林、通化、间岛(延边地区)三省,主要目标是活动在这一地区以杨靖宇、魏拯民为领导的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按其“讨伐”的魁首野副昌德的名字,称为“野副大讨伐”,也有因“讨伐”地区而称为“东南满治安肃政”或称“通化、吉林、间岛三省联合大讨伐”。

  野副讨伐队相册照片,上面日文说明:相当于台湾的大约2倍半的肃正区域图。

  “野副大讨伐”司令部,主要是由参谋部、宪兵部、警察部、伪军联络部、伪铁路警护队联络部、伪法院联络部、伪协和会联络部、伪行政联络部等机构组成。

  1、参谋部,作战参谋北部邦雄,后方参谋中佐山本某;

  2、宪兵部,先后由宪兵少佐玉冈严、松本满贞、柳生馨、河野任部长;

  3、警备部,先后由伪治安部警务司长植田贡太郎、谷口明三任部长;

  4、伪联络部,部长为石黑中佐;

  5、伪铁路警护队联络部,部长为吉林省铁路警护队长川村进;

  6、伪法院联络部,部长为伪吉林省检察厅长日本人某;

  7、伪协和会联络部,部长为伪吉林省协和会本部事务长;

  8、伪行政联络部,部长为宋敏雄。

  古见中佐主要目标为杨靖宇的抗联一路军司令部及曹亚范的第一方面军;

  布上中佐主要目标为抗联一路军第二方面军及第三方面军的部分部队;

  德弘中佐主要目标为陈翰章的第三方面军与抗联第五军的陶净非部;

  木琦中佐主要目标为抗联一路军副总指挥魏拯民指挥的部队;

  野副讨伐队相册照片,上面日文说明:野副讨伐队警察首脑,上排从右开始各为:植田前警察部长、谷口警察部长、岸谷通化省警察队总部部长;下排从右开始各为:袖冈间岛省警察队总部部长、村井吉林省警察队总部部长、田中警察部主任兼行政联络部长、中岛牡丹江省警察队总部部长。

  野副讨伐队相册照片,上面日文说明:上排从右开始名字各为:山崎大佐、小林大佐、原田大佐、德弘中佐;下排从右开始名字各为:古见中佐、布上中佐、北部中佐、山本中佐。

  野副讨伐队相册照片,上面日文说明:满洲国军方上排从右开始:伊藤顾问、镇目顾问、石黑顾问、傅少将、高少将;下排从右开始伊少将、邓少将、徐少将、李少将、刘少将。

  参与的部队有关东军八九0部队、五九0部队、三五六部队等大批日军以及大量伪军,同时还特别组成了直属司令部的游击队和特殊工作队。日军6400人,伪军25000人,伪通化省、吉林省、间岛省警察34131人,加上其他力量,共计75000人—80000人。据称物资调集消耗日本产值的1%。不排除有夸大之处。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讨伐”的重点集中在南部地区的通化和桦甸境内。时间是1939年10月到1940年的3月,其主要目标是杨靖宇率领的司令部、方振声领导的警卫旅及曹亚范指挥的第一方面军。针对杨靖宇常用的跨越省界、跳到外线作战的战术特点,专门成立了“第八军管区”,统一指挥伪通化、吉林、间岛三省的日伪军警、宪兵和特务,控制了大小城镇和每一个乡村,强迫南满地区八个县的农民收割尚未成熟的庄稼,甚至还将山区残留的所有可供住宿的房屋草棚全部烧光,断绝了抗联部队的粮食供给,封死杨靖宇跳到外线作战的所有通道。杨靖宇于1940年2月23日在濛江县不幸牺牲。

  第二阶段,从1940年4月到1940年9月,日伪将“讨伐”重点转到东、西北及东北地区,目标指向金日成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和陈翰章指挥的第三方面军及活动在桦甸一带的魏拯民所部。

  第三阶段,从1940年10月至1941年3月19日,为了便于战地指挥,“讨伐”司令部从吉林转移到延吉,“讨伐”重点放在了间岛省,特别是牡丹江、间岛、吉林三省的交界地带及汪清、珲春、东宁、穆棱县境,步步为营、篦梳山林,我抗联部队遭到严重损失。1940年12月26日,野副司令部由延吉撤回到第二独立守备队驻地新京(长春),并仍以“吉林现地指导机关”名义发布作战命令。

  野副讨伐队相册照片,上面日文说明:临时东南部地区治安肃正联络委员会组织日满军警的各讨伐队长和省县协和会、铁警代表等在一起进行专门研讨会。

  野副讨伐队相册照片,上面日文说明:召开肃正地区内相关省特务情报交换、研究“讨伐”及时对策、协调指挥、取得巨大成果的吉林会议。

  关东军独立第八守备大队绪方讨伐队世田小队,入伍兵一律从新兵检查的甲等甲级中挑选,新兵训练打靶距离450米。

  工作班、特设队的警、宪、特及便衣分散活动于山林、游击区内,构成一个情报监视网;特搜班、工作队、警察队配合日伪军进行烧林搜山,捣毁山寨、密营、地仓子和抗联后方机关;调动汽车组成快速讨伐队提高机动性;用踩踏战术、梳篦战术、拉网战术来回拉网,轮番扫荡;壁虱战术对抗日领导人咬住不放。

  《野副讨伐队相册》中有一张侦察机的照片,合影人员从左至右分别是:飞行员山田,营口海上警察队队长若木,野副讨伐队参谋长北部邦雄,间岛警备科长田中,吉林省警备科长渡边。戴着飞行头盔和风镜的北部邦雄刚乘坐飞机侦查归来,同迎接他的日军高级军警人员合影。

  早在1938年春,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要“日满一心”的伪协和会会员购买一架飞机支持“圣战”,最后捐款踊跃,用17万余元购买了一架240马力的运载伤病员的飞机。野副讨伐队总共配备了三架飞机,都来自营口海上警察队,主要是侦察地面目标,指挥地面部队进行追剿,空投传单和淫秽照片,并适当进行地面袭击和扫射,力求震慑涣散抗联斗志。在追击杨靖宇将军时,飞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此后追剿抗联魏拯民、陈翰章、崔贤等部时也多批次使用侦察机。

  1940年3月杨靖宇牺牲不到一个月,野副讨伐队专门召开会议,特别提到了飞机的作用:

  益子:在我日本军守备队、铁道警护队和警察队的持续追击下,在山里东逃西窜,已经走上了穷途末路。

  绪方:对于这二百名匪贼给予致命打击的,还是我们航空部队的出动。

  岸谷:那次的那些飞行员们可真是勇敢。飞机几乎是擦着树梢飞行,向地面扫射或投弹。说着说着,飞机又一下飞到我们自己人的头上,引导我们前进。

  益子:他们从飞机上大声呼喊:“跟过来,快跟过来!是这边,这边!”那种联系方法,可真叫痛快!

  绪方:有一次由于飞得过低,机翼被树枝挂住了。那时我们可紧张坏了,而它却带着被挂破的机翼飞走了。我们担心它能否飞回去,其实不然,当它飞到敌人头上时,传来一阵轰、轰,哒、哒的声音。真正是勇猛无敌啊!

  古高:当然是真的。大家都怕被扫射打中,所以都争先恐后地躲到树下去。于是飞机便绕到人躲的一边;下面的人又绕到飞机看不到的一边去。就是这样,他们围着树转圈。每一棵树下总有五六个人围着转,从上面看下去,几十棵树下有几十组的人围着树转圈圈,别提有多可笑了。飞行员一面大笑,一面投弹。为了嘲弄匪贼,飞机索兴就在上面团团地转。这些都是事后听飞行员们讲的。

  绪方:所以事后我们走上去一看,每一棵树下都是转圈的脚印,草被踩倒了,雪也被踩实了。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将军殉难后,野副讨伐队特别印制附有铜版照片的传单二十万张,除地面张贴外,还利用飞机散发,以昭告“天下太平”。

  1940年11月26日,野副昌德下达了《野副讨伐队命令(野讨秋作命第11号)》,命令的主要内容是:

  一、根据关参一发四九二七号,十一月二十六日起十日间配属本讨伐队侦察机一架。

  二、讨伐队按另纸计划将该机配属给间岛和北地区讨伐队,担任匪情的侦察和同讨伐队的联络。

  三、间岛和北地区讨伐队长须选定素有侦察经验人员从事匪情的侦察和同讨伐队的联络。

  四、我在延吉司令部。

  讨伐队司令官野副少将

  此外,在这个命令后野副讨伐队还公布了《侦察机配属计划》。

  1941年2月8日,抗联第一路军韩仁和率领警卫旅作战中英勇殉国。第一路军副司令魏拯民在杨靖宇牺牲后,肩负重任,带病出征,于3月8日在桦甸抗联密营中病逝。

  因为讨伐有功,野副昌德从少将升迁为中将,从吉林市回到伪满首都新京任职。1943年,野副昌德从东北调到华北战场的北京,担任63师团师团长,用以围剿华北地区的八路军。对待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他写道:“最初的印象是民心叛离,日军虽占有点与线,但处处薄弱,宛如赤色海洋中漂浮的一串念珠,情况十分严重……”

  雍正时起清代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西陵就在野副昌德辖区保定易县,作为西陵守备队队长的汉奸恒铎为了献媚,将一副字画送给野副昌德。

  野副昌德的草书书法

  1944年,野副昌德率63师团主力参加“打通大陆交通线”,攻取了河南洛阳。但是主力部队刚刚抽调,“赤色海洋”的波涛随即席卷而至,“治安急剧恶化”,“驻北平附近的分屯部队也遭袭击,并不断发生炸毁铁路,向我城内后勤诸设施投弹,以及中国方面的武装团体叛变、被绑架和逃亡等事件”。日军只得把63师团各部队又迅速调回了华北,与八路军作战。这也成为了敌后战场发起攻势,配合正面战场的一次生动的战例。

  日本投降时,野副昌德剖腹自杀。具体时间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