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图说抗联全文阅读 > 第14章 “日本抗联”

第14章 “日本抗联”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得到日本人的支援,孙中山甚至写下“贤母”二字书赠日本友人梅屋庄吉。

  也许大家不知道,在汪清每一个村子都有革命烈士纪念碑,可想而知有多少人为新中国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长眠在这里的,不仅有中朝两国的抗日志士,还有一位日本共产党员——伊田助男。

  14年抗战期间,日本反法西斯人士也在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战斗争。特别是一些在华日人,由于他们绝大多数是原日本军人,熟悉日军内部情况,因此极大地打击了日军的士气。反战英雄伊田助男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据记载,1933年初春,在现在延边汪清嘎斯河下游一带,活动着由周保中领导的“抗日救国游击军”。一次,在马家屯一带和日本侵略军鳖冈村一旅团打了一次胜仗。在大肚子川沟打扫战场时,抗日救国游击军别动队队长李光发现地上有汽车轮子印,感到奇怪。这里离公路很远,怎么会有汽车轮印?他沿着汽车轮印向森林远处寻觅,竟然在密林深处发现了一辆装满子弹的日军大汽车!把子弹箱搬下车来,整整有10万发子弹。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正在迷惑不解,离汽车不远的地方有一具日本士兵尸体,还有一支手枪,一块石头下面压着一张纸,上面写满了字:

  亲爱的中国游击队同志们:

  我看到你们撒在山沟里的宣传品,知道你们是共产党的游击队。你们是爱国主义者,也是国际主义者。我很想同你们会面,同去打倒共同的敌人;但我被法西斯恶兽们包围着,走投无路。我决心自杀了。我把运来的十万发子弹运送贵军,它藏在北边的森林里,请你们瞄准日本法西斯军射击。我身虽死,但革命精神永存。

  祝神圣的共产主义事业早日成功!

  关东军间岛日本辎重队

  日本共产党员 伊田助男

  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八日

  据说当时的历史是这样的。

  1933年3月30日,日本侵略军为消灭抗日武装,由鳖冈村一率十倍的兵力进行“大讨伐”。

  伊田助男奉命用卡车给日军部队运送一批子弹,可他是日本共产党员,跟中国共产党有着共同的信仰,他同情中国人民,对侵华战争感到厌恶,因此,他决定把这批子弹交给中国抗日游击队,却被日军发现并包围,伊田助男弄毁发动机后毅然自杀。这一事件使得关东军上层极为恼怒,鳖冈村一少将因此被解职,旅团官兵被集中“思想整训”,不久被撤销建制。

  周保中指示用伊田助男的事迹进行宣传教育。抗日军民为表达对这位敌国烈士的敬意,把他的遗体像战斗中牺牲的游击队员的遗体一样,厚葬在幽静的青山翠谷中。三天以后,在伊田助男的坟墓前举行了庄重的追悼会,把马家屯小学更名为“伊田小学”,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1933年5月26日,日本《赤旗报》号召反对侵略中国东北,组织群众进行反战运动。

  1935年,时任抗日救国游击军军长李延禄在苏联莫斯科工作期间,将伊田助男事迹刊载于莫斯科出版的《救国时报》上,在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广为传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的革命回忆录丛刊《红旗飘飘》第三卷(1959年)上,也登载了伊田助男的事迹。

  1998年以来,一些日本友好人士先后来到伊田小学捐资。2001年9月,经中日友好协会联系,汪清县组成伊田小学友好访问团,到日本参观访问,并观看了中日合拍的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电影。汪清县人民政府为了永远缅怀这位国际主义战士,在伊田助男的牺牲地遗址修建纪念碑。

  除此以外,还有一位日本反战英雄战斗在东北。

  福健一夫,又称福间一夫,东北抗日武装斗争史上参加抗联的唯一一名日本人,反法西斯战士。

  福间一夫,原是日本东亚土木会社的一名建筑工人。1936年派往东北,修筑通辑铁路,在抗联第一军攻打吐口子铁路隧道工地的时候被俘,他是小工头。

  个子不高,瘦长脸,有点罗圈腿。被俘之后,工人说他人好,上司对他颇为不满,还罚他和中国工人一起干挑土等重体力劳动。

  杨靖宇查明情况,决定释放他。但是他却表示原意留下来加入抗联。杨靖宇问他为什么,他说:“日本侵略中国是不好的,我反对这种做法,我们的平民百姓也反对这么做。眼下,只有制止这场战争,才能挽救中国人和日本人。”

  杨靖宇想到游击战争的残酷,又拒绝了他的要求。福间表示“我明白当红军在山上,生活艰苦,拿一般武器和装备精良的日军作战很危险,另外,两个民族风俗习惯不同也有困难。可是,你们不怕流血牺牲,我为什么不能做到呢?为了制止战争,我就是死了,也是值得的,请将军阁下只管放心好了。”

  1938年6月在吉林省辑安县(今集安县),毅然参加抗联第一军警卫旅1团机枪连,为8号战士,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8号”。并在此后日益艰苦的游击战争条件下,同我军广大指战员并肩战斗。

  福间年龄比普通的抗联战士大好几岁,起初大家称呼“老日本子”,带有一定的贬义。但是福间战斗非常英勇,平常也很卖力,扛机枪粮食也比别人多,以后没人叫他老日本子了。

  有一次杨靖宇带部队夜间行军,遇到了鬼子的队伍。鬼子和这边喊话联络,危急时刻福间站了出来,把鬼子糊弄了过去。

  战士们问过他:“你是日本人,怎么还和我们一起打你们的人?”他笑着说:“我们日本国侵略你们中国是不对的,不对的战争,谁都应该制止。”

  也有人问他:“假如我们中国打赢了,你怎么办?”他说:“那好办,将来你们革命成功了,给我写封证明信,证明我在中国没干坏事,我就回我的祖国去。”

  1942年夏天,抗联计划把福间带到苏联,但是福间拒绝了,选择了留在东北继续作战。留下来的这支小分队指挥官全某带了一名女战士投敌而去,密营全被捣毁。由于战斗生活艰苦,福间身染重病,并掩护战友脱险,不幸被俘,日军恼羞成怒,当即将福间一夫杀害,这一年,福间年仅30岁!

  除了以上两位日本抗联外,还有日本的反战人士和抗联一起战斗在东北。

  军旅作家张正隆调查得知——

  1936年7月,有8个日军士兵从宁安城出来,找到唐头沟农民廖长发,说要参加陈翰章的队伍。中国话说得磕磕巴巴,还拿着枪,老百姓胡乱指路,进山就迷路了,第二天又转了回来,被追捕的日本宪兵发现。一场激战,8个人非死即伤,抓回去被杀害了。

  不仅如此,鸭绿江上游有日军一个班要投抗联,进山没找到,就都自杀了,以身殉中国。

  1937年5军军部来了4个日本人,活动半个多月,到哪儿就宣传“我们是日本人打日本鬼子,中国人更要团结起来抗战”。当时传说他们是日本共产党,不知道从哪儿来的,也不知道后来哪去了。

  正义的、热爱和平的国际主义战士——“日本抗联”,投身在反对侵略的东北抗日联军一边,把鲜血和生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