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中不仅是东北各种武装的联合,也是各民族的联合。李兆麟是满族,从辽宁来到黑龙江;周保中是白族,从大西南来到大东北。陈翰章也是满族,吉林敦化人。
1946年7月21日,著名作家刘白羽写到周保中将军,地点在长春原“关东军司令部”里,周保中在办公室打电话。
周保中给他的印象是:“有一张长圆面孔,宽厚的嘴,显得机警而又殷稳。他还有坚实而精力丰沛的身体,他穿的黄色军服,把裤腿塞在黑的长筒皮靴里。”
刘白羽记载,周保中原名奚绍黄,是云南大理县人,父亲是鞋匠,母亲是农妇。他从云南讨袁起义开始他的军人生活,后来在云南讲武堂学过工兵。一九二五年,在黄埔军校担任过区队长,北伐时在程潜及林祖涵同志的第六军任过团的参谋长。大革命后,在上海作秘密工作。远在一九叁二年,从上海来东北工作,被派到敌占区秘密活动,创建了最坚强的抗日联军第五军。后来在叁七年,全东北抗日联军编为叁路,他是第二路军的总指挥,给了日人很大的打击和杀伤,日伪悬赏说:“拿周保中的肉可以换金子,一斤换一斤。”到处贴满图画,画他在大树底下啃马骨头。他身上五处负伤,除了二次是大革命时留下的痕迹外,叁次都是这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光荣创伤。
朝鲜族抗日人数仅次于汉族。中朝两国一衣带水,唇齿相依,有着争取自由、独立和解放的共同历史命运。
1938年7月,抗联一路军召开第二次老岭会议,决定将部队改编为三个方面军。杨靖宇将军在会议期间创作了《中朝民族联合抗日歌》。
团结呀!中朝民族!
互相间,本赤诚,
坚持那最后五分钟。
勇冲锋!
早在1908年4—6月间,朝鲜抗日义士安重根曾居住在吉林开展抗日活动。
伊藤博文是日本帝国的元老重臣、侵华征朝的罪魁元凶,他执政期间曾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并将朝鲜置于日本的直接统治之下,是日本驻韩国统监(总督的前身),韩国的太上皇。
1909年正月,安重根与十一名同志断指示盟,献身于救国斗争。10月26日上午9时许,伊藤博文乘专车驶入哈尔滨火车站。安重根朝伊藤博文连开三枪。在场的俄国摄影师把整个事件全过程拍摄下来了,轰动了亚洲和全世界。
金日成原名金成柱,1912年4月15日在朝鲜平壤附近的万景台出生,在吉林省抚松县第一小学上学,其后进入吉林市毓文中学。安重根深刻影响了金日成等抗日将领,决心投身民族解放。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序幕。而日本自1910年至1945年对朝鲜半岛更是实行了长达35年的殖民统治。
金日成的家庭就是一部英勇与苦难的抗日战争史,并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父亲金亨稷很早就从事抗日活动。
少年时代的金日成就立下了不光复祖国誓不回还的志向,积极进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斗争。1930年7月,金日成在吉林省安图县组建了抗日游击队。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抗日游击队,1934年3月建立朝鲜人民革命军,加入“东北抗日联军”。朝鲜人民革命军被编为第二军,金日成在第三团任团政委,在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第六师任师长,属扬靖宇将军任总指挥的抗联第一路军统领。据悉人数最多只有500多人。这支军队执行两项任务:一是为朝鲜独立而战斗;二是在国际主义的旗帜下支援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抗联老战士金伯文为我题写的“九一八战争”。
金日成在经过中共东北党组织与抗日联军的军长周保中等同意下,还在抗联中的朝鲜族指战员中,于1936年5月,创建了朝鲜反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祖国光复会,被推选为会长。
1937年6月4日,金日成指挥抗联第6师攻打朝鲜境内普天堡,取得了胜利。
1938年,金日成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指挥杨靖宇,政委魏拯民)第二军指挥,在此期间他取名为金一星,后改为金日成。
,野副讨伐队相册照片,上面日文说明:在满州和朝鲜国境的白头山上,杨靖宇和部下三千多人在神秘地带——这也是以前的话题了。现在东南部地区开始明朗,民众们高兴地跳舞,能够睡着觉了,丰富的资源也都生机勃勃。(真实的白头山照片,这里距离大海大约30公里)
野副讨伐队相册照片,上面日文说明:官界、学界、业界等各权威界1937年盛夏聚集在白头山顶,一行约900人举行白头山大调查和庆祝日本建国2600年通化省协和青年兴亚动员、抚松当局举办的白头山道前人未到的宣讲课程取得成果大会。照片是白头山山顶天池。
1940年,东北抗日联军遭受严重损失,金日成所在部队缩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1支队,金日成任支队长,约百余人撤往苏联境内。
1942年,苏联远东方面军将中朝退入苏境的零散革命武装编为国际旅,共2000余人,番号是第88步兵教导旅,旅长周保中,政治委员李兆麟,参谋长崔石泉。金日成是一营营长,军衔为大尉,该营全由朝鲜族指战员组成。
金日成在回忆录《与世纪同行》中深情地写道:“东北的山野,是我度过二十多年的地方,是我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历尽千辛万苦的地方。这个无异于我的故乡的山野,有着许许多多我怀念的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