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来了,是日本侵华时期中国百姓可怕的梦魇。
比起来,“开拓团来了”似乎不那么恐怖和血腥,但是“开拓团”作为日本侵华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是鬼子不亚于鬼子的作用。日军在前面开道,开拓团随后站稳脚跟,开荒拓土。只是他们脚下的土地,不是无名无姓,他们脚下的土地,叫做中国。
2011年7月,黑龙江省方正县为日本“满洲开拓团”逝者立碑,立于方正县“中日友好园林”内的日本人公墓旁,公墓内埋葬了日本战败后在回国途中死亡的“开拓团”成员。这一消息顿时引起国内舆论大哗,激起强烈愤慨。
首先我们要知道日本“开拓团”七十多年前大老远地从日本跑到东北干什么。
明治维新以后,“东邪”日本军国主义看中了东北,视为“生命线”,张开血盆大口,蠢蠢欲动,阴谋从这里征服世界。连“西毒”德国纳粹头子希特勒都对东北垂涎三尺。
凡是侵略者要长久占领某地,其中重要一步是实现移民,形成既成事实。日本将这种迁往中国的移民美其名曰为“开拓团”。所谓开拓,意即开荒拓土,仿佛开拓的是无主地。实则不然。东北的土地一直属于中国,实现有效管辖,中国人在这里居住了很久。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为在东北对抗俄国,提出“以移民为要务”,在10年内“向满洲移民50万”。但由于资金匮乏、经营不善,以及中国方面的反对和抵制,日本的“试点移民”宣告失败。截至1931年,日本在中国东北真正有组织有计划的移民不足千人。
自九一八事变全面占领中国东北之后,“移民满洲”再次勾起了日本侵略者的扩张胃口。为实现其扩张领土的野心,在东北实现永久的殖民统治,并最终把我国东北变成其领土的一部分,1932年1月关东军召开“满蒙”咨询会议,重点讨论了“移民满洲”问题。
可是这些初步构想,没有一个马前卒实施是不行的,于是“满洲开拓团之父”东宫铁男浮出了水面。他的出现,开始了日本大规模、有组织向东北移民的高潮。
1892年,东宫铁男生于群马县一个富农家庭,日本陆军士官学校27期毕业生。他曾自费到广东考察并学习中文,是日军中的中国通。
1928年6月4日,时任关东军独立守备队中队长的东宫铁男,根据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大佐的计划,导演了皇姑屯事件,亲自按下爆破开关,炸死了奉系首领张作霖。
比起关东军移民计划的缺乏操作性,任满洲国军政部顾问和现地指挥官的东宫铁男提出的《垦拓意见书》更具备实施的可行性。希望以在乡军人为主,建立由日本移民组成的“开拓团”和移民点,协助日军控制占领区,割裂抵抗力量与普通百姓的联系,与抗日武装争夺生存空间。优先选择东北驻屯军退伍兵,按军队形式编组,并配发武器,是为“武装移民”。这个计划得到日本国会的支持。
东宫铁男首先将目标锁定在三江平原的佳木斯一带。
佳木斯,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汇流的三江平原腹地,肥田沃野,一望无际,美丽富饶,资源丰富,地广人稀,隔黑龙江、乌苏里江与苏联相望,边境线长达1000多里。似乎在这里“开拓”,可以避免中国人的抵触。而且东宫是驻扎在这一带的日军高级指挥官。
1932年9月,接近500名退役军人被重新召集起来,在日本接受了为期10天的短期训练,出发之前还来到明治神宫进行参拜,发誓为天皇建立“皇村”。
10月中旬,这些武装移民坐船顺松花江而下到达佳木斯之时,遭到当头一棒。抗日武装的袭击让他们不寒而栗,没敢上岸,最后侵占桦川县永丰镇,建立“佳木斯屯垦军第一大队”。下设4个步兵中队、12个小队,还有炮兵一队、机关枪一队。这是日本第一个武装移民团队,组建的第一个定居点叫“弥荣村”,“弥荣”一词是神道教仪式用语,意思是“繁荣昌盛”。
值得指出的是,这里并非荒野生地,而是沃野熟地,就是中国人已经开垦多年,不需要再费太多时间培育的黑土地。开拓团征用的土地当中,尚有80户、400多名中国农民居住其中,最终只拿到了极低的土地征用补偿款,便被赶出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良田。这次强行拆迁的始作俑者正是东宫铁男。
1941年10月末,日本满铁调查局在弥荣村选择了3户日本移民和1户中国佃农进行了调查发现,租种日本移民土地的中国农户纯收入是负1178.5元,人均生活费不足百元,不到日本移民的三分之一。
1933年年初,第二批武装移民在“弥荣村”南15公里外的七虎力设立移民村,取名“千振村”,团长是前公主岭农事实习所所长宗光彦。
通过残酷压榨、大肆掠夺,开拓团获得东北农民的大量开垦熟地,和横行这里的土匪差不多。因此中国农民把开拓团称作“屯匪”,以区别于来无影去无踪的当地土匪。东宫铁男就是“屯匪”的土匪头子。
1934年11月,“第一次移民会议”主张“在满洲国内扶植日本的现实势力,充实日满两国国防、维护满洲国治安,并建立以日本民族为指导,以谋求远东文化之成就”——也就是说开拓团成为准军事组织,是关东军的重要补充,负有巩固“国防”、维持治安、文化侵略等多重军事和政治功能。
1935年5月,日本拓务省制定《关于满洲农业移民根本方案》,决定自1936年起,在15年内向东北移民10万户。10月,日本在国内成立“满洲移民协会”,12月,在伪满成立“满洲拓殖株式会社”,由日本几大侵华经济巨头满铁、三菱、三井公司以及伪满政权共同组成。
东宫铁男实施紧锣密鼓的开拓团侵略行动,也以不次于关东军的力量在逐步推进。
1936年,“二·二六”兵变事件发生后,日本军部的政治地位迅速提高,关东军召开“第二次移民会议”,讨论通过了《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案》,“向满洲输送内地农业移民,以大致二十年迁入约百万户500万人为目标”。日本拓务省指出:“现在满洲国的人口约有三千万人,二十年后将近五千万人,那时将占一成的五百万日本人移入满洲,成为民族协和的核心,则我对满洲的目的,自然就达到了。”东宫铁男为自己的侵略业绩得到举国响应颇有些沾沾自喜。
为掩盖这一政策的侵略本质,1939年12月,日本“要求”伪“满洲国”政府将其列为“三大国策”之一。这样,仿佛客随主变,日本是应“东北主人”邀请才进行的开拓团工作。
日本侵略者对日本民众采取了宣传、欺骗、诱惑、蒙蔽,甚至是强制的手段。因此大批日本农业贫民源源不断地拥入中国东北,开拓团是在欢呼声中来到广阔东北挥动铁锹建设新生活的。他们沉浸在东北的富饶和美丽当中,不知道自己深陷罪恶,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
这些日本移民分别被以“开拓团”、“先遣队”、“开拓班”、“自警村”、“移民训练所”等多种组织形式,派到东北各地,建立了神社、小学、医院、服装加工厂、农事试验厂、牧场训练所、铁作坊,俨然成为国中之国。
他们强占或以极低廉的价格收购土地,然后再租给当地农民耕种。原来中国农民住得散,沟里沟外,两三间草房子,因为山里有抗联,日本侵略者就归屯并户,把中国人迁到“部落”里忍饥受寒。500万中国农民失去土地,四处流离。12000多个“集团部落”里面没有井,都要吃沟里的水,也没药,其间冻饿而死的人很多。东北俗语叫“挑灶沟”,因为人差点都死绝了,死亡人数和以前日本侵略前差不多。
许多壮劳力“勤劳奉仕”,修道基、做苦力。吃不饱,住席棚,下雪光脚还要干。“二鬼子”汉奸张嘴就骂,举手就打,不少人都累死了。
开拓团民吃的粮食是大米,不吃高粱米,中国人吃大米就是经济犯,要抓起判刑。所以,逢年过节,中国百姓家里弄点大米,都在黑夜偷着吃。
1940年和1941年公布“开拓团法”、“开拓协同组织法”和“开拓农场法”,对移民组织的性质、组成、管理和土地等都作了规定,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由于日本国内宣传隐瞒真相,开拓团成员对东北军民抵抗思想准备不足,不能适应东北严寒天气、移民生活。由于成年人移民顾虑太多,东宫又建议吸收年轻人,组成了所谓的“日本开拓团青少年义勇军”,成为日本军队的后备力量,在侵略战争后期都被应征入伍,成为炮灰。开拓团14岁以上的男子也大都被征召从军。吉林德惠共8个开拓团、1523人,其中200人应招入伍,为侵略军输送兵员。由于是武装移民,为便于开拓团管理,更好地占领中国,精细认真的日本人有一整套严密的法律规定,日本开拓团民按班分组。成年男性穿的黄衣裳,跟日本兵一样。每天早上都训练,扛着木头枪,戴个鬼脸,嗷嗷地叫,练刺杀,哪怕不大点小孩都集中起来练。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34年止,日本共向我国东北派遣移民2900户,计7296人。到1936年9月,日本“武装移民”5次,输送移民2785户。在战败前,日本共向我国东北派遣开拓团860多个,移民十万户、33万人,霸占我国土地达65万响。
日本以开拓团形式向东北移民,改变了东北的人口比例,增加了日系人口数量,有利于日方所谓的“五族共和”;其次,“开拓团”数量不断增加,并占据大量土地,增加了日本殖民东北的重要人力资源;再者,这些“开拓团”都具备一定军事性质,对限制抗日武装活动,协助日军控制东北起到巨大作用;最后,“开拓团”不断吸收日本劳动力,减轻了日本国内的就业压力,促使日本国民更加支持军部的侵略政策。日本试图将移民行动扩展到我国华北和内蒙。只是由于时间较短,丧失了制海权制空权,其设想才没有完全实现。
有些老人回忆,中国人和开拓团处的挺好,逢年过节互相拜年,还送东西吃,互相串门,有事关照。但是开拓团是半武装性质,免不了经常和抗日武装作战,也遭受过土匪袭击、残杀的事实。
1934年,日军在开拓团配合下,用武力抢占农民土地,为镇压土龙山农民的反抗,先后血洗了12个村庄,杀害1100多人,放火烧毁房屋1000余间,制造了一起惊天动地的大血案。
显而易见,有压迫就有反抗。中国人不会甘心自己的土地白白被日本开拓团占领的。由中共北满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三江地区与日伪军展开了大规模的战斗。30年代中期,东北抗日联军的11个军中,有5个军诞生在佳木斯地区;有8个军经常活动和战斗在三江平原。著名的抗日联军领导人赵尚志、李兆麟、周保中、李延禄、冯仲云等,都曾经在这里同敌人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无数抗日联军将士的鲜血洒遍三江大地。抗联老战士李敏说:“日本开拓团是拥有武装的军事组织,我就与日本开拓团进行过无数次的战斗。”日伪当局恐慌万状,惊呼“三江省已变为共产乐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殖民统治机构及伪满当局土崩瓦解。侵略战争仓促结束,带来数不清的伤痛,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没来及逃走的分驻在东北各地的日本军队和散居各地的日本侨民害怕遭受报复,一片惊慌,漫山遍野乱窜乱逃,不知所措,因为自然和人为因素死了很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