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图说抗联全文阅读 > 第22章 密集大投降

第22章 密集大投降


  抗战最艰苦的部队是抗联,但是尴尬的是,在所有独立名称的国共抗日武装中,抗联投敌率也高居不下。

  抗联副师级及其以上级别高级干部32人投降,集体投日事件2起;八路军副团级及其以上级别干部15人,集体投日事件7起;新四军副团级及其以上干部4人,集体投日事件2起。总计51名副团级高级干部和11起集体投日事件。

  以上三支武装力量,东北抗日联军高级干部投日事件最为严重,但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也是最为残酷的。

  东北抗日联军至少七名副军级以上干部投敌,如第五军政委宋一夫、第九军军长李华堂。难怪周保中说,“仇日之深不如恨走狗之切。”

  谢文东是土龙山农民暴动的领导人。1934年3月,在谢文东、景振卿的率领下,打死日军饭塚朝吾大佐,这是1931年九一八以来战死在中国土地上的第三名大佐级日军高级军官,还打死铃木少尉以下17名日军,打死伪军警官1名,共缴获轻机枪5挺,步枪几十支。《大公报》1934年3月13日第4版刊载:“三姓伪军反正,日军官十余人失踪”的消息,美国的《纽约时报》于1934年7月2日也刊登了类似的内容。

  谢文东走上了抗日之路,在赵尚志、周保中等抗联将领的帮助下成立了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并任第八军军长。1938年,在日军重兵围剿下,除了战死的师长外,有5个师长率部下投降,比如副军长滕松柏、副军长兼七师师长赫奎武。在赫奎武和警卫营营长姜永茂反复劝说下,1939年3月19日,谢文东在最艰苦的逆境之际,率领仅有的24名部下投降,抗联八军全军覆没。

  这张图片就是谢文东投降日军的真实写照,图中光头秃顶身材肥胖者就是谢文东,他微低着头,其表情暧昧,又不乏尴尬之意,毕竟投降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投降的抗联战士表情有些无所谓,要是不分场合,被有些习惯煽情的人解读为“抗联战士无所畏惧”也未尝不可。

  投降后的谢文东来到伪满洲国首都新京,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和伪满洲国国务总理大臣张景惠亲自会见了他,对谢文东给予了特殊的礼遇。

  日本投降后,谢文东再次变身为匪,在北满的合江和牡丹江地区出没。谢文东、张雨新、李华堂、孙荣久等四大伙政治土匪部队,号称“四大旗杆”,1万余人。谢文东部下4000人,是最大的土匪队伍。

  围剿谢文东的是八路军著名的三五九旅,几次作战,匪帮七零八落,谢文东被抓,公审大会上宣布死刑,立即执行。

  除了谢文东,抗联高级领导人投敌者不乏其例。

  李华堂,1886年生,河北滦县人,在完达山一带为盗。1922年被吉林省督军收编。九一八事变后,追随李杜等参加抗日武装。后来和谢文东投奔珠河赵尚志,成立了东北反日联合军司令部,李华堂任副司令,比他年龄小三十多岁的赵尚志任司令。

  1937年1月,李华堂部正式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九军,李华堂任军长。由于很多离队叛逃,最后九军已不足百人,士气萎靡,军心动摇。一向躲在深山里不向日寇投降的李华堂成了孤家寡人,当二路军也在日寇打击下几乎全军覆灭时,1939年2月,李华堂下山投降,将武器上缴。

  李华堂投敌后,连降好几级,从抗联军长转而为伪三江省密探。1942年赵尚志遇难后,李华堂曾到现场辨认,失声痛哭。抗战胜利后,李华堂被国民党政府委任为东北挺进军第一集团军上将司令,到处烧杀抢掠、骚扰百姓,成为合江地区最顽固的一支反动武装。1946年冬,李华堂被民主联军打伤死去,时年60岁。

  1937年春末,日伪当局在三江地区实施“合围计划”,破坏了抗日根据地,部队给养中断,弹药和军需品极难补充。赵尚志、周保中作出主力部队脱离敌人包围,进行西征的计划。宋一夫对抗战前途绝望。7月31日夜,以巡查岗哨为由,携款1500元,手枪一支,偷偷叛逃。日伪当局得知宋一夫叛逃到哈尔滨,便追踪搜查。在胁迫引诱下,8月26日主动到伪哈尔滨警察厅投案自首,声明“归顺”,将自己掌握的抗日联军及共产党地下组织的情况,提供给日伪特务机关,使我党受到严重损失。宋升任警佐后,亲自带领大批特务,使数百名中共党员及爱国群众惨遭迫害和屠戮。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宋一夫被处决。

  野副讨伐队相册照片,上面日文说明:昭和十五年9月29日,野副讨伐队第二工作队在间岛省汪清县抓获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警卫旅长朴得范,朴得范同和他隐藏的武器。

  站在“野副讨伐队第二工作队间岛皈顺工作队”牌子下,头戴日军战斗帽,就是被日军称之为“狼”的朴得范,此时失去了失去了狼性和虎威。

  根据日伪档案《东北大讨伐》记载,原间岛省警察讨伐队宇波大队第二中队的中队长村上信一介绍,1940年9月中旬某日午前四时,村上派许警尉和张警尉等十人对三岔口西方八公里的山上石房子进行突然袭击,结果,将正在睡觉的朴得范以下五人逮捕。

  朴得范。1932年入党,1939年7月任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参谋长,配合陈翰章东挡西杀,因作战凶狠刁钻,魏拯民调他担任警卫旅的旅长,朴得范也被日军赋予“狼”的代号,但是也被野副讨伐队看做一只猛虎,被俘后,朴得范见大势已去,于是就范投降,成为伪间岛省特殊警察突击队队长,光复后被苏军逮捕,其后下落不明。

  1940年1月,在野副讨伐队追击下,杨靖宇要与第一路军军需处长全光相会,解决粮食、棉衣供给问题。可一连二十来天过去了,全光却未前来与杨靖宇见面。杨靖宇孤立无援,未能及早撤出原定约见区域,陷于“死地”而不得后生。因部队给养断绝,杨靖宇派小部队下山筹粮,不幸暴露足迹,最后壮烈牺牲。迟迟没来的全光畏惧怯战,而不是行动不便,此后又与魏拯民汇合。

  全光,又名吴成伦,朝鲜族,黄埔军校毕业,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需处长兼南满省委宣传部长。根据档案记载,1941年1月29日,全光率部下四名向抚松县高升屯警防所投降叛变,仪容干净整洁,才换了一身行头。当时全光39岁。这个年龄牺牲的民族英雄有岳飞、赵登禹、郑成功。只有投降,才有可能在历史上留下清晰的照片。同年在晋察冀被八路军打死。

  野副讨伐队相册照片,上面日文说明:1941年1月13日在抚松县北方向通化地区讨伐队投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务长兼中国共产党南满省委宣传部长全光(印有X符号的那位)又名吴成仑,朝鲜人39岁。2月22日吉林讨伐队司令部。

  日本军警秘密组建了一支由朝鲜籍士兵组成的特殊部队——间岛特设队,专门从事情报、破坏等秘密活动。该部队成立于1938年9月,约有300人,士兵全部是朝鲜人。间岛特设队成立后,专门从事镇压朝鲜的反日斗争,也参与破坏中国东北抗联的抗日行动。日本投降后,这支部队被解散,成员大都回国,其中一些人加入了韩国军队,在朝鲜战争中继续与朝鲜为敌。

  “长岛工作队”是个特务机构,人员不多,训练有素,负责人叫长岛玉次郎,以暗杀、刺探、袭击、瓦解、策反为主要手段,取得了许多日军多次重大军事行动都难以得到的战果,给东南满地区我党政军组织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

  据有关资料记载,从1936年至1944年间,长岛工作队共诱扣、杀害抗日军民计1044人。最诡诈狡猾也是最成功的,就是兵不血刃诱降了杨靖宇最得力的骨干程斌。

  野副讨伐队相册照片,上面日文说明:照片是长岛工作队负责特殊工作的权威认真听取热心讲话的专习生。

  1938年,原一军军需部长胡国臣和一军政治部主任兼参谋长安光勋被捕叛变投敌,向日寇献策:程斌对母亲很孝,可秘密逮捕程母和哥哥,迫使程斌归顺。

  哥哥说:“你革命还要妈不?”大孝子程斌说:“不革命也得要妈!”其实也受不了抗联的苦,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孝顺正好成为投降日本的借口。

  得知程斌将下山投降,长岛玉次郎为防有变,立即调兵谴将,严密部署:黑崎游击队出动80人,长岛工作队出动87人,碱厂警察署增田警尉率25人,共192人,封锁了双方会面的地点交通要道。

  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程斌老老实实地投降了,并枪杀了反对他投降的三团政委李茨苏。

  同年8月,通化省警务厅警务科长富森熊次郎接任长岛玉次郎的职务,将长岛工作队改称富森工作队,富森工作队的主力是程斌大队。

  野副讨伐队相册照片,上面日文说明:在讨伐队猛烈果敢而执着的追缴中中,长岛工作队也团结一致,使得归顺工作进展顺利。照片是共匪岳团长归顺时的情景。讨伐以来投降的共匪已达1100余名。

  《野副讨伐队相册》其中一张是抗联战士打着白旗投降。拥有摄影工具、善于记录胜利的的日本侵略者,不放过这一刹那的历史瞬间,拍下了这张合影照,七十多年后给我们传递了很多信息。

  崇山峻岭,茫茫雪海,在杨靖宇牺牲后,余部不少人无心再战,在日军野副讨伐队的威逼利诱之下,决定投降。这张图片说,在野副讨伐队猛烈而效果显著的追剿过程中,抗联岳团长部投降。

  岳飞,精忠报国,威震河朔,誓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的豪情,激励无数爱国志士勇往直前,没想到700多年后,岳家的不孝子孙,还是个团长,率先投降。

  根据史义军调查,岳团长叫岳长久。图片中右侧拿着白旗的五个人肯定是抗联战士,而那位头戴狗皮帽子,未戴武装带和武器的,紧挨着右侧数第六位,同左侧黑衣人握手的肯定就是岳团长。左侧五位,外加一条狼狗的就是野副讨伐队成员,身上还有明显的袖标。

  很显然,这是野副讨伐队刻意摆拍的一张用来显示他们战功的照片,从军容和士兵的精神状态上也能看出左、右两侧士兵的区别。一边是手拄战刀,倒背双手,悠然自得,表情傲慢,以胜利者自居的讨伐队员;一边是手执白旗,军容不整,双手抄在衣袖中,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抗联战士。况且站的位置相对于日军稍低,过于闲散紧凑,其中两人似乎不好意思面对镜头,从双方人员对比上,我方六个,日方五个。不对等的对抗,却是人多的投降了人少的。不过日方一条大狼狗,也是险恶凶猛的敌人。不要忘了,还有个拍照的隐身人,也是一个敌人。

  确实真正打过日本人,之前人家就是民族英雄,以后呢?今天投降,也许明天就会加入野副讨伐队,是不是成为像程斌之流的走狗,是不是也和那条狼狗一样,忠实地为日本侵略者效劳?

  不过,照片文字还写到自日军讨伐以来,投降的抗联约有一千多人。

  抗联史专家史义军分析,这张照片左侧中的讨伐队员,说不定也有中国人。

  这张照片估计是在吉林通化等地的一个小山村附近。大树下的那个箱子似的东西应该是农家马车或牛车的大箱板,或许也是岳团长投降时带的见面礼。武器?金银细软?生活用品?没有打开展示,只有想象了。

  日本侵略者的手,握着一个中国人的手,一棵中国的鸳鸯树见证了这个历史时刻。

  其他抗联重要指挥员投降如下。

  1934年4月,共青团满洲省委宣传部长杨安仁和书记刘明佛被捕投日。

  1936年2月,第4军代理政治部主任罗英被捕投日。将军长陈荣久的行动告密,致陈被伏击牺牲。

  1937年1月,第3军第2师师长兰志渊投日。

  1937年12月21日,第1军军需部长胡国臣作战负伤被俘后投日。

  1938年2月13日,第1军参谋长安光勋作战负伤被俘后投日。

  1938年4月,第3军第10师师长高世魁投日。

  1938年5月,第8军第4师发生叛乱瓦解,第1师师长秦秀全投日。

  1938年5月,第9军第2师师长王振祥及团长李春林、张德金先后叛变。

  1938年夏,第3军第4师师长陈云升投日。

  1938年6月,第8军第6师师长赵庆珍率部投日。

  1938年8月,第8军第3师师长王子孚杀害政治部主任刘曙华后投日。

  1938年9月,第4军第1师师长曲成山投日。

  1938年9月,第8军第5师师长董宪章率部投日。

  1938年10月,第6军第2师参谋长韩铁汉杀害三军师长常有钧投降。

  1939年6月,第8军副军长滕松柏投诚,8军至此瓦解。

  以上这还不是完全数字。

  当年,在江西根据地有“少共国际师”,杨靖宇设立了“铁血少年营”,培养优秀的后来人。一师师长程斌胁迫部队叛变后,一师的少年营亦随之解散。后来杨靖重新组建成立了一支少年队伍,56人,平均年龄16岁,指导员王传盛也只有十六七岁。每人都有一支小马枪和上百发子弹。到了1939年冬天,由于敌人的疯狂围剿,少年营不得不分散活动,有一些少年也在日军诱惑和欺骗之下,投诚叛变,当了小汉奸。

  野副讨伐队相册照片,上面日文说明:作为长岛工作队特设队员活跃在讨伐情报谋略战线的原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少年铁血队员的一部分(年龄是16~19岁的少年队员。后列中央是玉岗宪兵部长、前列左端是长岛工作队长)

  荡平抗联之后,长岛玉次郎因为富有作战经验,调到伪满西南边境、现在北京古北口一带,担任日本宪兵上尉,从事“西南治安肃正”。建国后被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长岛玉次郎供称:“我曾参与捕杀中国和平居民,制造无人地带的犯罪活动。”他交代诱降、策反抗联400多人,不过他同时检举伪满锦州警察局警务科长鹿毛繁太命令向石井细菌部队送俘虏做活人试验的罪行。

  野副讨伐队相册照片,上面日文说明:想不到在这次讨伐向我军投降的昨天的敌人今天成为我们的朋友、成为我军阵营的一部分。他们在长岛工作队长的指挥下继续将这一特性发挥作用。图中是长岛工作队长给特设队员的一部讲解“防共协定”。

  抗联女战士英勇不屈,也有不少叛变投降的。

  1937年2月,柳河县妇女部长具恩惠被捕叛变,并造成其丈夫柳河县委书记冯剑英被逮捕后投日,中共柳河县委被瓦解破坏。

  野副讨伐队相册照片,上面日文说明:在反满抗日收复失地前线向我们怒吼、对抗的敌人现在态度180度大转弯,仿佛梦醒一般,昨天的敌人成为今天的朋友。图为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女兵的一部分。

  这是一张日本人拍摄的东北抗日联军女队员叛变后摆拍的照片。照片说她们“回转”,迷途知返。从裤子来看,这三个女兵应该是朝鲜族。

  艰苦的抗日斗争,拿过枪,杀过侵略者,抗战指战员做出了贡献。但是,零下30多度,无给养,无后援,能坚持多久?投降就可耻?战死就光荣?

  有些人认为,这种观念得改改。美军投降有四个条件:一是没有子弹了,二是没有干粮了,三是联络中断了,四是突围不了了。抗联投降,确实处于这种逆境之下。因此有些人赞成与支持这些人投降。

  的确,一个人不是死了才能成为英雄,也不是以失败作为标准,但是投降者更不是英雄。以前你是英雄,以后就肯定不是英雄!

  日本军人无论信念有多强,无论如何不顾生命,死拼至最后,结局也是投降,甚至是举国投降。但是这种投降,是罪恶投向正义。这看似是日本的失败,也是日本的胜利,因为再不投降,是邪恶到底,等待他们的是民族的彻底毁灭。

  抗联和美军不一样,军纪不同,立场不同,对生命价值观不同,不能单一划等号。幸亏的是,不是所有中国人都像抗联叛徒那样,否则也不会有抗战的胜利,也许今天东北人就不叫东北人,叫“西北人”,因为中国的东北在日本的西北。

  不过,我们不必过于谴责投降者,更不应该在建国后肆意滥扣帽子,一再地要从幸存下来的抗联中找到叛徒、汉奸、特务,搞滥杀无辜地迫害。

  正因为叛徒对抗联生存形成最大的威胁,抗联对待叛徒也有矫枉过正的情况。比如有的部队看见谁抱着枪睡觉,或者没精打采,就把人叫走,甚至一夜一共被叫走了5个,都“背小树”去了。就是找一棵树用绳子把人捆上惩罚,鞭打脚踹,反复折磨,夏天被蚊子猛兽咬死,冬天被活活冻死。其实这是滥杀无辜,没有证明可以说他们存在投降行为。惩罚死后,还被扒光了衣服、鞋袜,因为要留给活人用。这个原因造成心理逆反,有的抗联战士洞房花烛夜都不敢看媳妇的光身子,不敢去洗澡看光溜溜的人。

  投降伤害的不仅是抗联的建设和发展,更有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