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图解微反应:你的动作出卖了你的心全文阅读 > 第5章 面部反应:一张脸看穿内心(1)

第5章 面部反应:一张脸看穿内心(1)


  笑容:不同的笑容背后隐藏的意义大不同

  在人类的种种表情中,笑算得上是最为复杂的。通常,笑容被认为是一个人在表达喜悦和友好,它起到调节人际关系的作用,然而诸如苦笑等笑容并不是在表达积极的情绪,其意义要复杂得多,甚至在没有相应情绪的情况下,人们也会出于礼貌而面露微笑,因此,捕捉、过滤和分析笑容,也是微表情辨析中难度最大的一项。

  人们在不同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笑容。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笑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笑这个动作本身虽然简单,但它甚至都能成为一种沟通方式。而我们的一大任务就是探究人们不同种类笑容下隐藏着的秘密。

  在研究笑之前,首先来明确一下是什么引发这种表情。从情绪的起源角度来看,愉快的心情会导致人们出现笑容,而这种愉悦来自于自我满足或者超越满足,或者说是当事人受到了高于主观预期的信息的刺激。

  1.纯粹的笑

  纯粹的笑是由颧大肌和眼轮匝肌这两块肌肉运动产生的,当事人产生愉悦情绪之后,这两组肌肉协同工作。如果当事人的愉悦情绪足够强烈,会使肌肉强烈收缩,形成饱满的笑容。

  饱满的笑容的微表情是这样的:眼轮匝肌收缩,带动下眼睑提升、凸出,上下眼睑呈现出挤压式闭合趋势,眼角处出现褶皱;同时,颧大肌收缩,将嘴角向两侧、向上拉扯;嘴部在自然状态下,上唇会提升,上齿露出,下唇没有固定的形态,下齿可能会露出,即使露出,面积也少于上齿;在两组肌肉的共同作用下,当事人的脸颊隆起,显得饱满,使得眼睑下方出现沟壑,有时大笑还会使当事人出现痉挛式呼吸。

  值得注意的是,纯粹的笑是一种容易作伪的表情,并且假装出来的笑容和真实的笑容通常看起来很相似,不过,只要我们掌握了辨别的方法,还是能够比较容易地分辩出来的。从根本上来讲,虚假的笑容是能够随意制造出来的,它是大脑有意识的一种行为,而真笑则是大脑无意识行为。辨别笑容真伪的关键就在于眼轮匝肌,因为它的运动是在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

  如果人们要装出笑容,就必须有意识地通过颧大肌的运动让嘴咧开,嘴角抬高,而眼轮匝肌并不能通过大脑控制运动起来,所以,假笑时,眼轮匝肌不会收缩。有些人为了充分掩饰自己,将假笑时动作做得很夸张,甚至面部都出现了扭曲,但是有经验的人可以通过辨识他们的眼睛一下看穿,因为假笑中嘴巴的动作不难做到位,但眼部变化是无论如何也伪装不出来的。也就是说,我们想要分辨一个人是真笑还是假笑,可以这样:将一个人脸的下半部遮住,只看他的眼睛变化。

  2.偷笑

  偷笑时,当事人眼含笑意,为了使自己不发出声音,用力抿着嘴,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会呈现出嘴角提升、脸颊隆起的神态。偷笑虽然是无声的,但当事人翘起的嘴角足以暴露他们的心绪。

  偷笑意味着一种暗暗的高兴,比如有些人得到了表扬,但受周围环境的限制,不能表现出扬扬自得的神态,必须极力保持谦逊,因而只能极力控制面部表情,但喜悦心情还是使他们出现偷笑的动作。再如一些性格内向的人,尤其是比较腼腆矜持的女孩,担心大笑会影响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会做出偷笑的动作。而在谈恋爱时,女方也常用偷笑的方式引起对方的好感和注意,激起男方的怜惜之情和保护欲。当然,有人也会在幸灾乐祸时不怀好意地偷笑。

  3.微笑

  微笑可以按照程度分为小微笑、普通微笑和大微笑。小微笑是一种隐约的微笑,微表情是这样的:嘴角两端一齐向上提起,给上嘴唇带来紧张感,稍微露出两颗门牙;普通的微笑表情幅度更大一些,嘴角和嘴唇的动作没有什么变化,但露出上牙两颗左右,眼睛中有更明显的笑意,这种微笑常见于证件照;大微笑则是饱满的微笑,肌肉拉紧,嘴角两端一齐向上提起,露出更多的上牙,同时下门牙也会露出。

  4.负责的笑

  做出这个笑容的人,下半脸,特别是嘴部有明显的抑制痕迹,而上半脸的表情与平时的开怀大笑的表情没什么不同。微笑时,当事人的颊肌将下唇向上推起,双唇在口轮匝肌的收缩作用下抿紧,唇间线呈水平直线。负责的笑给人以和蔼又不失庄重的感觉,我们可以看到老人或者尊贵的人在面对晚辈时会露出这种笑容,德高望重的他们凭借着学识与身份地位高,自然透露出自信和正气,他们对于晚辈所提及的事情和问题非常熟悉,在回答时自然而然地会做出这样的表情。另外,我们也可以在向客户介绍自己产品的推销者身上看到这个表情,他们由于对自己产品的功能有充分的了解和信心,所以会露出这样的笑容表示负责任。

  眼部肌肉越灵活,暴露得越多

  眼部肌肉是整个面部肌肉中最为灵活的,所以眼睛才能泄露出这么多种微妙的情感,而想要了解一个人当前的情绪,观察其眼部动作,是非常好的途径。

  1.眼睛上扬

  如果一个做出眼睛盯着他人看、上睫毛极力往上压的动作,表示他感到震惊与愤怒。如果一个善于伪装的人在做错事时做出了这个动作,则是在假装受到委屈。

  2.挤眼睛

  挤眼睛是一种信息传递方式,是在用眼色向他人表示默契,往往有着“这件事只有我们俩知道”的意思。在社交场合里,两个相识的人挤眼睛,则代表着他们处于同一立场中,比在场其他人关系更加亲近。需要注意的是,两人之间挤眼睛意味着他们之间有不足为外人道的默契,而在场的其他人会有被轻视和排斥的感觉。所以,这个动作在一些非常重视礼貌的人眼里,并不是一种令人愉快的行为。

  当然,也有人在嬉笑逗趣的时候挤眼睛,如果对方向我们做出这个动作,则表示他对我们的印象不错,比较亲近,尤其是小孩子经常会向喜欢的人做出这个动作。不过,如果两个不相识的人挤眼睛,则含有挑逗的意思,并不是友善的表现。

  3.眨眼睛

  如果在谈话的过程中,对方突然增加眨眼睛的频率,就说明他在暗示些什么,可能是在告诉我们要对某些事情保密。如果一个人脸部朝下,并且快速地眨着眼睛,则代表他在忍着泪水,此时我们最好给予安慰。如果一个人眨眼睛的频率很低,同时幅度很大,那就表明他正在思考,对当前接收到的信息抱有怀疑的态度。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眼睛也会睁得比平时大,是在仔细观察当前的情况,来判断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而如果一个人在面对某件东西时过于频繁地眨眼,在排除眼球干涩等生理原因后,那么,可以说明这个人工于心计,正在就当前的事物酝酿什么主意,在交往中需要提防。

  4.眼睛上吊

  在交谈中,我们要小心那些眼睛会经常做出往上吊的动作的人,因为这类人精明圆滑,城府很深,善用计谋,而且还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歪曲事实。

  5.眼睛下垂

  眼睛下垂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感,做出这个动作的人是在轻视对方,或是对待他人很漠然。做出这种动作的人通常性格都比较冷静,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事实上,这种人十分任性,他们拥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而且一旦认定某件事情,是绝对不会妥协的。

  6.眼睛斜瞟

  我们通常认为眼睛斜瞟这一动作表达的是不重视的意思,是不礼貌的表现,事实上并非都是如此。一位女士在第一次与异性见面时很可能是用这个动作在表达好感,意思是自己很喜欢你,只是因为害羞不敢正视,但是又控制不住想看看喜欢的人。

  7.眼球向上方移动

  眼球不停地向左上方移动意味着回想,如果一个人在回答问题时做出这个动作则表明他正在努力回忆与这个问题有关的内容,他们正在脑海中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来做出回答,这样的人往往比较坦诚。

  眼球不停地向右上方移动意味着在思索如何应付当前的事件,做出这个动作的人一般比较有心计,如果他们在报告一件事或是在回答问题时这样做则表明他正在思考应付对方的计策,很可能是在编造谎言。这种人一般会隐瞒自己的想法,不值得人相信。在人际交往中,对这种人要多加提防。

  8.眼球不停转动

  眼球不停转动表明当事人的大脑在飞速思考,往往是在酝酿什么坏主意。这种人通常城府极深,老奸巨猾。当一个人的眼睛以这种方式看着某个人或某件东西时,说明他正在脑海里构思一个计谋。另外,这种人意志薄弱,容易情随事迁,做事不专一,抵抗不住诱惑。在这种人面前,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想法有所保留。

  9.眼球左右转动

  这种人大多自信心不足,缺少安全感,他们习惯于说谎,我们在与这样的人交流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去辨析他们话语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除了眼部的动作和眼球转动的方式,我们还可以从一个人瞳孔的变化来揣摩他的心理状态,瞳孔的变化虽然细微,但的确和情绪的变化有着紧密的关系,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这样的规律:当一个人处于消极的情绪中时,他的瞳孔就会较平时缩小许多;当一个人处于积极的情绪中时,愉悦感会让他的瞳孔比平时扩大四五倍;而如果一个人的瞳孔没有发生什么激烈的变化,那么他的心境比较平和,对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比较漠然。

  总之,眼部的变化多端而细微,正因为如此,它能够暴露出人们心底更多的秘密,我们要尽可能地从这些小细节中来窥视对方的心理变化。

  眼神:从眼神破解他人内心密码

  眼神是一个人的心灵密码,人们的眼神多种多样,在不同的时间随着心情的改变而变化,时而灵动,时而阴沉,时而平和,有的人眼神清澈,有的人眼神犀利,有的人眼神温柔,参悟透一个人的眼神,就像是找到了他内心世界大门的钥匙。

  破解眼神的一个方面是观察注视的方式,因为一个人的注视行为能够传达出大量的信息。对于注视,我们则要留意注视的时间、注视的部位和注视的方式。

  注视的时间直接决定了一场谈话是让人感到舒服,还是令人不自在。一般来说,同性之间进行交流时,一个人如果是真诚的,他的目光与我们的目光相接触的时间往往不少于全部谈话时间的三分之一,如果达不到这个时间,则他很可能是在撒谎或者隐瞒一些事情;如果某个人的目光与我们的目光接触时间超过三分之二,说明他对我们比较感兴趣,这时他的瞳孔也会扩大一些。

  人们在不同情景下注视的部位不同。在正式严肃的场合,如商务洽谈、谈判时,人们的注视部位是对方双眼和前额所组成的正三角地区,注视这个部位,显得认真严肃,心怀诚意;在社交场合,如酒会、茶话会、舞会和各种类型聚会上,人们的注视部位是对方两眼和嘴组成的倒三角地区,注视这个部位会给谈话带来融洽的气氛;而在亲密关系中,尤其是恋人之间,双方往往注视的是对方双眼至胸部之间的部分,这样的注视显得温柔多情;如果一个人死死地盯在对方的一只眼睛上,则是“怒视”的意思,透露出敌意。

  在注视方式上,如果一个人以眨眼的方式进行注视,并且眨眼频率较高,在一秒钟之内连眨几下眼,则表明他对某物感兴趣,但由于内心怯懦而不敢直视。如果在注视的过程中,当事人出现了超过一秒钟的闭眼,则表示动作者对当前的事物感到厌恶,毫无兴趣。另外,这也可能是高傲心态导致的,像是要把对方赶出视野,具有蔑视或轻视的意味,是一种很容易使人厌恶的不友好做法,会让沟通陷入僵局。还有一种比较特别的注视方式——轻轻一瞥。如果有人在做这个动作的同时轻轻地扬起眉毛或露出笑容,表示他对当前的事物有兴趣;若伴有皱眉或撇嘴的动作,则是出现了怀疑或排斥的情绪。

  破解眼神的一方面是捕捉对方视线的变化,因为不同的心理活动会使视线产生不同的状态。

  说话时视线略微上扬的人一般比较外向而强势,他们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抱有优越感,这种眼神是政治家、企业家等成功人士通常会表现出的。说话时视线略微朝下或一接触对方的眼睛就马上转移视线的人性格一般比较内向。他们在社交活动中往往不大主动,大多缺乏自信,这种自卑感可能来源于年龄或者社会地位上的劣势,他们在谈话时也常常感到不安,带有一种紧张情绪。特别是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他们会更加焦虑,甚至这种紧张会表现在肢体动作上。如果一个人以笔直的视线较长时间地凝视对方,则是他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或心中怀有强烈的敌意的表现。当一个人的眼神飘忽不定,则表明他当时精神混乱,对眼前的状况感到迷茫,或者是对当前的谈话提不起兴趣。

  视线转移也是一种重要的眼神,当一个人的眼神向左或向右岔开时,表示他对眼前的人或事感到排斥或在潜意识中对对方抱有不好的感觉。比如,一位被某男士搭讪的女子,如果她对该男子没有好感,甚至发自内心地感到厌恶时,就会自然地出现这种眼神。另外,转移视线也是人们心怀愧疚或有所隐瞒时出现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