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初次见面时先移开视线的人性格更为主动,而这也是他们在谈话中快速获得优势地位的策略,甚至在一场谈话最初的30秒,他们就完成了这个过程。当双方的视线刚接触时,他们先移开目光,而对方很可能对这个眼神耿耿于怀,开始猜测对方移开眼神的原因,比如嫌弃自己或者对谈话的内容不感兴趣,因此无形中产生了心理负担,而陷入被动地位。这也告诉我们,对于初次见面却不集中视线谈话的人,要特别小心应付,他们很可能是不怀善意。
在人际交往中,学会通过“看人脸色”来调整进退必备的能力,而眼神是面部表情中最具特点的,所以,识别别人的心思,最重要的是破解他人眼神的密码。
眉毛变化体现一个人的喜怒哀乐
作为眼睛保护者的眉毛也具有传递人们情绪的作用。我们可以发现,有很多常用的形容眉毛的成语都与人的情绪有关,比如,表示正面情绪的扬眉吐气、眉飞色舞、喜上眉梢、眉开眼笑,表示负面情绪的横眉冷对、双眉紧锁,从这些成语中我们可以看出,眉毛能够表现出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面部表情中眉毛的变化,它也是情绪变化的晴雨表,眉毛的下压、上挑、紧皱等变化都代表着当事人情绪的变化。
有的人似乎通晓“读心术”,可以在与人初次见面时就了解对方的大致性格,其中的诀窍就在于这些人能读懂对方面部表情的细节变化。美国有一位号称“读脸专家”的FBI,他对人们的眉毛深有研究,他总结出:当眉毛向下接近眼睛时,当事人对周围的人更热情,希望与人接近;而眉毛远离眼睛,则表示这个人希望得到尊重,对于当前的场合还需要一段适应的时间。由此可见,眉毛能够传递出不少有价值的信息,在这里就来谈一谈眉毛的变化透露出的人内心的秘密。
1.眉毛下压状态
眉毛下压的微表情是这样的:在降眉间肌的运动和眼轮匝肌的收缩下,眉头、眉体和眉梢整体朝下移动,使得眉毛整体与上眼睑之间的距离变小。同时,降眉间肌和眼轮匝肌的运动还会导致上眼睑在眉毛下降的压迫下向下闭合,眼球的一部分因此被遮住,另外,下眼睑也出现绷紧,眼部整体呈现半闭合。
这种眉毛下压并伴随眼睑半闭合的紧张状态,表明当事人受到了信息源的刺激。可能是当前的事态与预期不符,当事人心怀疑问,想要获取更多的信息,也可能是对目前的状况不满或者厌恶等。眉毛下压的紧张状态意味着当事人感受到了压力,这种压力越大,当事人眉毛下压和眼睑紧绷的程度就越高,情绪就越激烈,对刺激源的注意度越高。总的来说,眉毛下压在诸如不高兴、威胁等情绪的反应中都会出现,这些情绪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费劲”,而这一微表情也需要消耗能量来支持,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眉毛下压的力度表现出了当事人内心对刺激源的关注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眉毛下压的动作有时是一种防护性的动作,与当事人的情绪没有太大关系,只是保护眼睛不受外来的伤害,如面临外界攻击、突遇强光照射下的躲避。这时当事人的表现主要为皱眉,同时面颊上挤,眼睛为了注意外界动静仍警觉地睁开。
2.眉毛抬高
眉毛抬高的动作按照幅度可以分为全部抬高和半抬高。前者表示怀疑,表示当事人对某件事完全不相信。这个表情也可能是当事人认为信息源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而出现的反应。后者则表示当事人出现了强烈的惊讶情绪。
眉毛抬高的动作还可能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如果当事人对自己所说的内容比较有自信,认为谈话的对方会与自己达成一致,或者彼此间有默契,便会在说话时做出这个动作,比如明知故问的时候,做出快速的抬高双眉的动作,有时即使不说话,做出这样一个动作,也足以将信息传达给对方。
由此可见,眉毛抬高这一动作的含义比较多,如何区分呢?关键点在于捕捉当事人这一动作出现时眼睑的变化。由自信而产生的双眉提升和由惊讶所产生的双眉提升的最大区别是上眼睑的配合程度。对前者而言,眉毛提升的幅度比较高,而眼睑在牵引之下仅仅有被动的轻微提升;对后者而言,双眼的上眼睑和眉毛的提升程度相匹配。
3.眉毛竖起
还有一种典型的眉毛变化,那就是眉毛竖起,具体表现为眉头向面孔中线皱起、下压,眉梢向面孔两侧的斜上方挑起,与钟表上时针分针在“10:10”组成的形状相似,这种眉毛的变化是由强烈的愤怒情绪引发的,也就是所谓的“剑眉倒竖”。眉头皱起、眉梢高挑表现出了当事人强烈的敌对和愤怒情绪,这种形态的眉毛是皱眉肌和额肌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情况下普通人无法伪装出这个表情来。可以说,当这种眉毛形态出现时,当事人的愤怒情绪已经几近爆发,接下来可能会做出进攻动作。相反,如果竖立的眉毛逐渐平和,说明内心的愤怒情绪在逐步消解,表示想要放弃进攻。如果整个紧张的眉毛瞬间松弛下来,皱纹消失,表明当事人心中的愤怒情绪、语言上的叫骂以及肢体动作也会同步消失。
每当人们的情绪发生变化时,眉毛的形状也会随之改变。因而可以说,语言并不是了解一个人的心境的唯一方式,观察当事人眉毛的变化也是很好的方法,通过捕捉对方眉毛的变化,可以揣摩一个人内心的喜怒哀乐。
值得注意的是,眉毛的形态受到人们个体差异的影响十分大,不同年龄、种族、性别的人眉毛形态有所不同,特别是女性,更有不少人修过眉毛,所以,最好要先确定对方眉毛的正常形态,如此才能看出变化所在。
探视鼻子的瞬间动作传递出的信息
鼻子算得上是人们面部器官中动作最不灵活的,它主要是配合其他器官做出各种表情,然而鼻子却位于脸部的中心位置,它的变化显而易见,而由它所透露出的性格特征自然也是值得重视的。鼻子的瞬间动作也能传递出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当我们在探知一个人性格和内心活动的时候,千万不要忽略观察他的鼻子。
一位专门研究身体语言的FBI曾经就鼻子是否像其他器官一样拥有肢体语言进行了旅行式的调查研究。他专门去一些人员密集的场所进行观察,比如,车站、码头、机场等。经过几天的调研之后,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人的鼻子是会动的,鼻子同样也有身体语言。
他的观察发现,鼻孔在异味和香味刺激下会出现明显的扩张和收缩的动作,严重时,整个鼻子会轻微地颤动,之后就会出现“打喷嚏”现象,而这位FBI认为这些鼻部变化都是在向外界传递信息。另外,他还发现了鼻部形态与性格之间的规律:高鼻梁的人,思想在不同程度上都带有某种优越感,而他们“挺着鼻梁”的神态也正传递出他们内心的骄傲,并且,同这类人交往的难度要高于低鼻梁的人。
虽然,单纯观察鼻子的形态而推断一个人的性格和心理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但鼻子的变化是人们的心理活动使然,所以它能够道出人们心灵世界的细微“语言”,我们要学会读懂。
1.鼻头冒汗
鼻头冒汗是典型的焦躁或紧张情绪的反应。如在一场谈判中,对方面部出现了这个现象则表明他们急于达成协议。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在内心的焦急紧张下,鼻头自然发汗。2.鼻子胀大在文学作品中,人们常用鼻孔张开来表示一个人充满情欲或愤怒。而从医学的角度而言,鼻子胀大是由于人们处于兴奋或紧张的状态中时,呼吸和心律跳动会加速,鼻孔随之扩张。一般来说,交谈中,鼻子胀大的人可能心怀得意之情或对听到的言论感到不满,也可能是在压制某种情感。
3.鼻子泛白
鼻子泛白表示当事人的心中充满了恐惧,也可能是对当前的情况有所顾忌,踌躇、犹豫而无法下定决心。此外,自尊心受损、迷茫困惑、尴尬不安也会导致鼻子泛白。
4.摸鼻子
与人交谈时摸鼻子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习惯做这个动作的人往往比较幼稚,大多喜欢捉弄他人。同时,思想不够成熟的他们缺乏责任心,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他们大多会逃避承担责任。他们大多喜欢捉弄他人,看到对方十分恼火的样子,他们非但没有罪恶感,反而还会在一旁幸灾乐祸。不过,他们缺乏主见,防范意识很差,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不仔细思索就遵照别人的意识做事。
当然,鼻部的动作不限于以上几种,比如,皱鼻子表示厌恶、歪鼻子表示怀疑、抖动鼻子反映出极度的紧张、哼鼻子透出排斥与不屑,这些细微的动作背后都隐藏着动作者的心理变化。
通常,人们关注的焦点往往是对方眼睛与嘴部的微表情,而对于鼻子的动作关注度不高,但如想知人知面知心,也必须留意鼻子所表现出的各种各样微妙的语言,同时结合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相关信息一起进行分析,从而可以快速地看透对方的心理。
下巴动作是个性的“显示器”
下巴即下颌部位,通常人们很少关注下巴的动作语言,因为从生物学和解剖学的角度来讲,下巴的功能仅包括发声和咀嚼。不过,下巴也是个人信息的“显示器”,首先,下巴具有很强的性别特征,男性的下巴普遍棱角比较分明,很有骨感,而女性的下巴形态圆润。因此,对于想扮装成异性的人,最难遮掩的就是他们的下巴。再有,个人发声的音质基本由下巴的形状决定。而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下巴的形状能够折射出一个人的性格。比如,下巴比较尖细的人往往神经敏感、下巴多肉的人一般习惯养尊处优。不过,从下巴形态来推断一个人的性格虽然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除了下巴的形状之外,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下巴的动作。
下巴能做出的动作十分有限,主要是向前突出与往里收缩,不过,这两个看似非常简单的动作在人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却非常具有标志性,我们只要站在镜子前体会一下它们,就能充分领悟到隐藏在它们背后的心理活动。
1.下巴向前突出
从生理的角度上讲,一个人身负重压之下,会自然而然地做出伸出下巴的动作,这个动作在那些扛着大包的工人、挑重担的农民身上是很容易见到的,这是因为,人们身体在承受巨大重量时会伸直脖颈,使呼吸更为畅通。当然,我们要关注的是从身体语言的角度解析这个动作的含义。
下巴向前突出是当事人在表现自我主张。这一动作属于攻击性的行为,有种恨不得冲上去出手的意图,做出这个动作的人是在有意识地侵犯对方的势力范围。
另外,下巴向前突出与下巴抬高的动作常结合在一起,同时,动作者的胸部以及腹部也会随之突出,这使动作者在整体上表现出一种高傲、看不起他人的样子。除了这种情绪外,抬高的下巴还暴露出动作者狂傲、优越感十足或者妄自尊大的心态。
前面提到,男性的面部线条更为粗犷,他们的下巴也更为宽阔和棱角分明,因此男性经常通过高抬的下巴来显示自己的男子汉气概。而拥有更加圆润下巴的女性想要这样做就显得困难一些,不过还是有一些女性,特别是位高权重者,喜欢抬高下巴,因为这样可以为她们带来威严感。我们可以看到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拍照时就喜欢摆出这个姿势,扬起的下巴配上坚毅的表情,充分表现了这位铁娘子的强硬和威严,气场十足。
另外,在两个人面对面交流中,如果一方高抬下巴,同时眼睛向下地望着另一方,则表明他从心底看不起对方,或者不认可对方持有的观点或所做的事情,甚至含有敌意,因而此时这个动作也带有“挑衅”的意味。
2.下巴往里收缩
下巴向前突出所传达的是一种激进外向的情绪,而下巴往里收缩则表达的是消极内向的情绪。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那些精神萎靡不振或刚刚遭遇不幸的人表情颓然而头部低垂,下巴甚至都能贴到胸部。
一般来说,下巴往里收缩会伴有背部微微驼起,这些动作共同透露出当事人懦弱的性格或是气馁的情绪。人们做出这个动作可能是在祈求对方原谅与理解,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不少小孩在犯了错误受到家长或老师批评时都会微微低头,缩起下巴。
此外,缩紧下巴还表示一种顺从心态。上面提到,突出的下巴含有侵入对方势力范围的意味,缩紧的下巴则正相反,它表明动作者不仅不敢进行侵略,而且还在有意地缩小自己的势力范围,表示允许对方的侵入。
下巴往里收缩还表示怀疑,说明动作者对接收到的信息不认可,或者不信任对方。如果动作者同时出现了眼球向上转动的反应,则可以肯定这一点。有着收缩下巴这一习惯的人大多疑心很重,对任何人与事都有所提防。这类人不喜欢表达自己的感情,比较内向封闭,人们与之交流比较难。
下巴除了有向前突出和往里收缩这两个典型动作之外,在一些情况下,下巴还具有指示作用,人们用下巴代替手指示人或物也具有特殊的含义。当我们希望对方提供某样东西的时候,如果对方的双手空闲却不愿意用手递过来或者指出东西的所在,只是朝着东西所在的位置微微抬抬下巴,那么我们就要注意了,因为对方从心底里是不想为我们提供帮助的,此时下巴抬起包含有一种不情愿的含义。如果下巴指示的对象不是某物而是某人,动作者其实是在表达一种蔑视。当我们向一个人询问某人的时候,如果对方不说话,只用下巴示意“就是那个”,那么这个人往往给他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而且这种印象大多是人们公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