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都市言情 > 蜕变的女大佬全文阅读 > 重逢(十一)

重逢(十一)


说起这江湖上的黑话,这里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下。

江湖黑话据说起源于唐朝,那是主要用于生意上时的隐语,后来因为非法贸易的兴起逐渐发展。再到后来啊,就演变为江湖武人的用语。江湖上的黑话,又称作切口,也叫春点、寸点、唇点、唇典。

江湖,说白了就是黑社会、黑帮。历史上有很多比较有名的黑帮,像“天地会”,我想大家都应该听说过,也就是后来所谓的洪帮、红门、三合会等,它的分支很多,乾隆以后的哥老会、白莲教、拜上帝会和后来蒋介石在上海的青帮和海外的致公堂(后来的致公党)等都是它的分支。洪门的始祖中还有一位我最喜爱的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老师呢~呵呵~~~~~那时的黑帮反朝廷,受到的追缴也最严厉,所以在交流的时候,绝大多数用的都是黑话,这样可以避免奸细或叛徒的出卖。现在的黑社会已经没有过去那样严谨了,其一是因为科技发达,保密的手法太多了,而且也没有一个组织发展到要处处提防的程度,其二是因为很多传下来的黑话早就解了密了,书一查,就全部知晓。像我所接触的一些人物,他们平时并没有在意这些,只有在发生大事的时候,比如说干一些犯罪的勾当和成员拜把子、新进者排辈分等,他们才会在特别的话句中用黑话替掉一些字眼。

由于许多黑话现在知道的人已经很多了,所以很多情况下每一个帮派甚至两个人之间都会约定自己能听得懂的暗语。像我说的“折鞭”和“清了”都是早先和他们学来的,后来知道这些话都是有来头的,像八九十年代,我们那地方治安其实还是比较乱的,当时(后来被判刑)的县伟树记甚至大摇大摆的带着各级干 部从广东走私汽车。在那样一个开放混乱时期,经过十年文革的黑恶势力重新发芽,据说XX镇XX村得一大家姓刘的祖宗就是清中期从南方迁过来的洪门堂主,后来在这开枝散叶,抗日、文革等蛰伏时期过后,他们也逐渐走向了台面,九十年代初,县城赫赫有名的九虎(其中六个是亲兄弟,现在早不在了,六个弟兄中进去的两个,一个喝酒喝死了,一个出车祸死了,一个出国了。)就出自这个家族的,也就是他们,逐渐影响了我们这当时和后来的帮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