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停在最好的时光里全文阅读 > 第4章 遇见(1)

第4章 遇见(1)


  我所理解的韩寒

  我相信,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有安排的。没有安排,没有道理,两个陌生人、两个陌生的世界在奔流的人海中,一定是不遇的,即使路遇,也是遇而不见的。

  我认识韩寒,是因为一个朋友。那时候,我跟一个好朋友玩赛车,他也跟一个好朋友玩赛车。而这两个朋友是一个人。

  我第一次参加赛车比赛的那次,韩寒本来也是要去的,后来没去成,算是错过了。事后听说我在练赛车,韩寒说:“晓婷要开赛车啊,我教你赛车,你教我打球。”

  让我诧异的是,这么文艺的韩寒,居然特别喜欢打球。我们第一次打球,他跟那位朋友一起来到我球馆。我们简单切磋了一下,让我想不到的是,他的球打得那么好。

  不过,那天他发挥得不太好。因为我的球台是特制的,为了增加训练难度,也为了在压力中训练,以便更能适应比赛,我平常用的是洞口要比普通球台小的球台。韩寒打惯了一般的球台,一下子不习惯,也不熟悉,所以总打不进去,他很郁闷。

  之后,他有一个朋友来我球馆打球,我不认识。他正好和这个朋友通电话,他说把电话给晓婷,我们聊了几句。

  今年,他知道我要跟奥沙利文组团比赛,很感兴趣,打电话来说如果有时间他也想参与。

  我所认识和理解的韩寒,是比较好强的。那次回去,他一定狠狠苦练了一段时间。他跟我同龄,却比我成熟多了,很有文艺范、思想范。我很少去想那些有的没的东西,而他是一个非常有自己想法和看法的人,个性随和,善于表达自己。

  很多人想象过伏在书桌上的韩寒,一定没有想象过伏在球桌上的韩寒。很多人见过伏在球桌上的我,一定没有见过伏在书桌上的我。

  他靠文字打天下,我靠球杆闯世界。我深知,一个人用自己去影响别人的可能性,一个人用自己去影响世界的难度。至少,你首先要把自己扎进深深的角落里。

  韩寒到球馆打球,是他经过我的世界。我涂鸦一段段文字,是我经过他的世界。

  我经过他的世界的意义在于,终于有一天,我跟用文字搭建的“建筑物”——书——有了相遇多年,却乍然遇见的缘分。

  他经过我的世界的意义,我想,至少是他知道了球台与球台的不同。

  海阔天空吴秀波

  2010年亚运后之后,我出席一个颁奖典礼时,遇到了吴秀波。我获得的是优秀运动员的奖项,他获得的是最佳男演员的奖项。那之前,面对亚运会的压力,我根本没时间看电视剧,不知道当红的电视剧有哪些,也不知道当红的演员有哪些。

  颁奖典礼结束之后,我出来碰到陈一冰,正聊得热闹,突然就见一群人呼啦啦出来了。一大团粉丝紧紧围住一个人,签名、拍照,闪光灯劈里啪啦。我们体育明星干巴巴地站在一旁,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要签名拍照。

  我当时就纳闷:谁啊谁啊,这么厉害!

  这时,他也看到了我,突然分开人群说:“等一下,我要跟潘老师合影。”

  我当时就有点懵,完全没搞清楚状况。我之前没看过他的戏,虽然听说过他,看着也眼熟,但名字跟人对不上,作品也对不上。虽然没搞清楚状况,他主动要过来跟我拍照,我当然也OK了。拍完之后,只记得他说:“很喜欢看你打球。”

  当时,觉得他非常有风度,谦虚,平易近人。

  那次之后,我们见面不多,直到今年终于正式重遇。再见时还聊起这件事,吴老师的版本是:“那是我第一次主动找人拍照。当时扒拉开一群人,说我认识潘老师,我要跟潘老师合照,我喜欢打球,也喜欢看你打球。”

  这像是电影里才会有的桥段,估计当时一帮女粉丝各种羡慕嫉妒恨啊,而我却一脸茫然。

  吴老师是一个非常有深度又不乏幽默感的人,跟他见面聊天,就像一起演一场电影。他经历过太多的事情,走过人生的四季,跋涉过心灵的极地,但他仍然坚持回到原来的地方,回归最本分的自己。

  举目时苍茫寥廓,低首处寂静深沉,当他面对你微笑时,又那么亲切随和,很舒服,没有任何负担。要是以往,跟这样有深度的人谈话,我会特别有压力,但跟他沟通却很轻松,完全没有不自在的感觉。

  他的话语里有很多故事,也有很多故事之外的东西。那些东西,像雪花飘于阳春,像草原绿在雪夜,给你带来完全不同的风景、不同的感受,深深打动你。

  那天,他有一段话深深击中了我。他说,选手打球,隐藏自己的内心是对的,刻意隐藏自己的表情,这就太辛苦了。从看球的角度,大家都欣赏奥沙利文的球风,是因为他真的可以做到放下一切,尽情地表演,把自己的实力完全发挥出来。

  在任何一个行业里行走,压力始终是你在不同层面都要面对的。你能放下的压力有多大,你能抵达的心理层次就有多深,你能改变自己的机会就有多大,你能调整自己的高度就有多高。

  我看过吴老师的一些经历,也面对面感受了他的挥洒自如。这是一种智慧和魅力,是经历过、思考过之后的懂得,是撞过墙、破过壁之后的放下,是海阔天空的平静和自在。

  我也知道,我是那种在乎太多的人,如果在比赛中我能放下多一点,一定能打出更高的水准。我打得最纠结的时候,都是因为我自己没能放下。

  吴老师能走到今天,一定也纠结过很多纠结,但他斩断了纠结,找到了更远的方向和存在:“不分别至每一口饮食,不求得至每一句话语,不见诸相至每一寸目光,不妄想至每一瞬间。”

  放下,不是几句话就能复制的励志书,不是几次触屏就能改变生活的高新技术,而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心灵阶梯。

  来自星星的奥沙利文

  他是英国人,无论在全世界哪里打球,他选择的出场音乐始终是粤语版《男儿当自强》。

  他经历过现实和内心的深渊,但他全打败了它们,仿佛世界上没有他打不败的。

  他就是奥沙利文。他具有放得下一切的智慧、意志和习惯,他具有华丽的令人窒息的技术和行云流水般的进攻,他做到了在最顶级、最激烈的比赛中,可以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管,只有他自己。

  在国际大赛中,很多人会紧张到最后一颗球打不出来,不敢打,手抖得停不下来。奥沙利文却可以做到突然换成左手打,他完全无视那些在我们看来的不可能和障碍。

  2013年底,我有幸跟奥沙利文一球一球打完,他传递出来的状态像长江大河一样,让我觉得打球太应该这样了。我自己打的时候,心里弯弯曲曲,好像特别苦大仇深,紧张得不行。他却很好,仿佛一个人待在房间里,想怎么动,就怎么动,没有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焦躁情绪,让球迷和观众有很多欣赏点。

  我们打球之前,我就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他是一名非常有个性的球员,不按常理出牌,不按套路行动,所以我很担心跟他交流沟通会不会不轻松啊,会不会不好相处啊。接触下来,完全没问题。

  大家看到的都是他比赛的一面,他在比赛中像火箭,随时会发射。在生活中,他真的非常随和,非常友善,不拘小节,这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

  我们一起坐高铁,他觉得中国的高铁太棒了,一下高铁,带了一顶橘色的小棉帽,到处看,很随意。晚宴时,我属于在乎的东西比较多的,一般会吃不饱。我要认真听领导讲话,也担心领导突然跑过来跟我讲话、敬酒,所以总在留意身边人的情况。

  一不小心就留意到了奥沙利文。他正什么都不管,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大吃,完全不看旁边的人,胃口超好,那一顿真的吃了好多。我很意外,他那么喜欢中国菜。因为我有很多美国英国朋友,他们对食物很挑剔,不吃带骨头的肉,不吃带头尾的鱼,总之是各种不吃。

  奥沙利文可不管,他什么都吃,我特意问过他,你觉得怎么样?他说很棒很好,非常喜欢吃中国菜。不仅如此,他用筷子还用得非常好,就像他的球杆一样,我想应该是他本身的协调性非常好。我们吃花生米用筷子不好夹,还用勺子,他直接用筷子,一颗一颗精准地夹了起来。

  我们带他去看舍利子,他问我,是不是也要双手合十?我说这表示一种尊敬,他就跟着学。我先做,他在后面学。文化虽然不同,他可能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他会尊重你的文化、信仰。

  从观光园出来上车后,有一个粉丝拿着他的海报,叫着他的名字追过来签名。当时有很多领导在,怕秩序不好维持,也要抓紧时间赶去比赛,车没停就直接开了。那个男孩举着海报,追着车飞奔过来。奥沙利文就很担心,说要不要停下来,那个男生还在追。车开出去一段路后,他还不放心,又问是不是要停下来。我们把车停下来在路边等,等了一会没见那个男生跟过来,这才继续走。

  到下一站之后,有人领着一个男生过来,说这是刚刚追车的那个男孩。奥沙利文一看,说不是他。我当时觉得好意外,因为在很多外国人眼里,中国人长得都一样。我都没办法区分这是不是刚才追的那个男孩,他却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在人群中,你也许看不出来奥沙利文有何不同,但站上世界舞台他就是那么例外。

  我跟他比赛的时候,中间我有一次叫暂停,出去了五分钟。比赛结束后,很多人跟我说,你知道他那五分钟都在干吗?他一直都在动,而且动作都没有重复过。那场比赛他喝了三大瓶矿泉水,而我只敢喝一小瓶矿泉水的三分之一。

  不会打球的人看他,会觉得他很普通,会打球的人看他,才知道那是天下无敌,那是来自星星的奥沙利文。

  等花开的幸福

  当绿满庭院,繁花尚等盛开,春天过去了还有夏天,夏天过去了还有秋天,秋天过去了才是冬天。父母健康,你尚未嫁娶,无论多晚,他们都要等你回来,等你遇见那一个人,等你筑起另一个家……你踮起脚尖轻盈地看着窗外:哇,还要等的事情好琐碎好漫长。

  而这,是你将来一定会怀念的幸福。

  微信刚流行,我就教我妈用微信,她会拼音会打字,学得快。有一次,我到北京参加集训,刚到就收到一条微信,是我妈的,微信的名字是“超级小老太”。

  白色的小长方形里,“超级小老太”压低了声音:“小孩到北京了吗?有没有人去接你啊?”我很诧异:“老太你干吗呢?能不能大大方方说话?手机偷来的?”“超级小老太”继续压低声音:“不是啊,这么多年轻人他们都没用微信,我不好意思啦。”

  我爸用手机一直是手写,慢不说,有时还识别不出来。一般我都是跟我妈发短信,有微信了,我说这下有救了,按一个说话就行了。我外出集训,我爸第一次给我发了条微信,我回了一个。一个星期之后他问:“小孩,我给你发微信你怎么不理我呢?”我说:“我一个星期前不是回你了么?”过了好一会,他回:“哦,原来是这样用的啊。”

  我爸很奇怪,典型的O型血射手座,无论去哪儿都是赶时间,生怕来不及了。参加一个活动,在他的紧催紧催下,我们赶早出发,路上一路畅通,提前半个多小时到了。他左看右看:“咱们在车上等会吧,我给你拿瓶水啊。”我说:“你刚才急得跟什么似的!”我刚准备喝水,他又说:“别喝水了,赶紧去。别让人家老等着,人家都到了!”结果到了那儿,一个人都没有。

  我妈刚会发表情时,很专心地研究那些小兔子。有一天,我早上起来,一看“小老太”给我发了无数条短信。我点开一看,全是小兔子的动作。我问她:“你给我发那么多小兔的表情,想表达什么呢?”她很得意:“啊!发出去了?我就是想挨个看看,是些什么。没想到就那么一点,都发出去了。”

  在上海,我们经常去一家面包店买面包。那一片,有面包店、音像店、洗衣店、理发店。我通常把车停在转弯的围栏处,我妈一开车门,就可以直着走进面包店。

  那天去买面包,平常停车的地方停了一辆面包车,我只能把车往前停,停车的位置刚好对着理发店。我妈一开车门,闷着头冲出去了。我一看,赶紧喊她,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她径直走过去,听不见了。一会就见我妈很火大地出来了,狠狠瞪了我一眼,然后去了面包店。上车后劈头盖脸地一顿说:“你为什么给我停在理发店门口?你为什么不给我停在面包店门口?”我辩解:“你没看见前面有车吗?我能把它顶走吗?你进去说了什么啊?”我妈还是生气:“我进去很尴尬的,人家问阿姨你想吹头发、洗头发,还是烫头发?我说面包店不干了?”我安慰她:“还好啦,你没说给我来两个面包。”

  我经常跟我妈一起看电影。到了电影院,她倒是很挑剔:“这个不好看,我要看那个。”

  看电影前,我们先去买票,再去吃饭,吃完饭还要给她留出时间去超市。她嫌电影院里的饮料不好喝又贵,爆米花也不好吃,要去买棉花糖,她喜欢吃棉花糖,那种一颗一颗的。到了超市,她买了一包棉花糖,又买了一袋瓜果蔬菜,不能提着瓜果蔬菜看电影,只好送去车里。

  从车里出来,我们走上商场的手扶电梯。我妈腿特别细,上身有点圆,又喜欢穿小平底鞋,看着就像站不稳似的,我得挎着她上电梯。她突然叫起来:“哎呀,我的棉花糖呢?”我吓一跳,就想逗逗她:“不是你拿着的吗?是不是丢车上了?”

  就一包棉花糖呢,她急得不行,电梯正在往上走,她恨不得冲下去。我赶紧说:“别!棉花糖在包包里呢!”“哦。”她这才安稳了,还不忘记嘀咕一句,“怎么回事,人老了就像小孩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