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些东西一相合了,十八界相合了,根、尘,你要是迷了的人,根、尘重的人全迷了。不迷的时候,你对这个色本来不迷的,没有什么;但是你迷了、着了,好的就想取,不好的、你憎恶的就想舍,迷所表现的就是这样子。真正迷了,什么都不知道,神经病、精神错乱,他什么都不知道,他那个识不起作用,丧失识性,就是他那个能分别的识没有了。怎么没有的呢?以下还会讲的。
在真空理之中,没有这些东西,也没有什么色、声、香、味、触、法,没什么眼、耳、鼻、舌、身、意,没什么色、声、香、味、触、法的眼界乃至意识界,什么都没有。
我们来讲讲这个“界”字,界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能生义,一种界生义。例如《华严经》讲法界,这个法界的“界”就当“心”讲,能生万法。一切法就是界生的,这又是法界,法界是无界限的“界”,是生长义。但是我们这个地方所说这个界,此疆彼界,界限,它有个分际。说色,色不是声,那么其他的一切六尘境界都是不互相混乱的,都有各自的界限,眼根不是耳根也不是鼻根,也就是各有各的界限,各人有各人的职责,各人有各人的功能,十八界都各有各的界限。
空里头不但没有五蕴,也没有六根;不但没有六根,也没有六尘。总的说来,都没有,空一切法,一切法把这十个都包括完了,这就是破妄。这些法都是妄法,独立时并不存在,必须和合集聚起来才存在。如果没有六尘,六根还有什么作用,你还分别个什么,什么都没有。六根、六尘有了,没有六识还是不行。所以变成和合义,“和合义”就是缘起生的一切法。但是从哪里生的呢?从空中生的啊!没空能生吗?空又生在什么地方呢?《楞严经》说:“空生大觉中”,“大觉”是什么呢?是佛!我们反过来说,未觉的时候生不生呢?未觉也生,就是我们众生,众生这个名字就是“众法和合生起”的,叫做众生。这个是显示破妄,把外面的境界相全破了。
以下要破十二因缘,把十二因缘的流转还灭破掉,怎么样生起,怎么样还灭,要破掉这个。前头是破五蕴,之后破十八界,后头就破十二因缘。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
因缘法是缘觉的法,苦、集、灭、道是对声闻说的法。声闻是因为这个悟道的。缘觉是有佛出世,缘佛所说法的声音而悟道;另有独觉是生在无佛世自悟道,自己观察十二因缘的生灭而悟道。缘觉有这两种。
我这里写的十二因缘法,分量很多,本来讲般若经都不讲这个,略微提一下就过去了。我们对五蕴、六处、十八界都已简单说了一下。这个缘觉法根据我们过去的因、现在的因、未来的因、现在的果、未来的果,这里头复杂的情况很多,我们多说一点。假即是真、真即是假,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这是我们常说的话。过去有两种因,现在咱们受的是过去两种因,咱们感现在的果。现在的果不是一个,是五个,大家过去可能没有这样听过——现在的五果、过去的二因。
过去的两个因是无明和行。无明是什么时候起的?无始有终,什么时候把无明消了,无明就没有了。过去的无始是什么呢?烦恼。无始的烦恼一直没有断过,烦恼的根本就是愚痴,愚痴就是没得智慧、没得般若,没有智慧就以愚痴为体,所以生烦恼。有智慧的人不生烦恼,因为诸法都是假的、空的,你何必在这空的里面找一个真的东西,不是自寻苦恼吗?就是这个样子。谈情说爱,爱到不可开交的时候,倒不如一起自杀,这就是烦恼;烦恼完了又留给来生去烦恼,就永远烦烦恼恼,这么流转不息,这是痴根本。他说迷了,昏暗是它的体性,迷暗为性,叫做无明。
因为一念无明,在《起信论》讲,依不觉故生三种相——无明业相、能见相(转相)、境界相(现相)。八识是怎么生的?就是因为愚痴昏暗而生了八识,无明生了八识,无明不觉生三相,业相,这个就是八识。转、现,转是业识的见分,现是业识的现分。第七末那就是从八识的现分分出来的,执着为我,恒生思量常为我。从无明以来,无明不觉就妄动,要想找境界相,这样就流转世间,愈转愈粗,这就是生死根本。咱们的生死根本就是无明,无明就是愚痴、昏暗,我们要明白般若智慧,把这昏暗照破,让它消失了,就行了。
咱们经常说无明缘行,昏暗了、迷了,不能停止啊,它继续地要工作。工作是什么呢?就是“行”,行就是运动义。这运动义依着过去的无明烦恼,就发动身、口、意。身、口、意又把它造的种种恶业,总说是十恶业,由身、口、意造三业,这里头也有好事叫做福业,也有坏事叫做恶业,也就是善业、不善业,都是行所造出来的,这就叫行,运动不停,从来不停。这就产生果了,就是五果--识、名色、六入、触、受。
“识”就是识体,就是我们的业识。我刚才说的三相是一个,详细分了才有业相、转相、现相,要知道八地菩萨才断现相,九地菩萨断转相,十地菩萨断无明,等觉菩萨断习气,还有习气呢!这就是迷糊的力气,因此就有这个识了。这个识是我出入胎、死亡的时候,走得最晚,其余都走了,识还不离体,眷恋这个肉体,最后才走;这八识给它定义,去后来先,它就是主人公。所以说,识是贪爱而起的。
这个识就是出入胎的识,过去的惑业所感的业力就是这个识的动力,这个动力催促它,就成熟为果。这个果在那个时候的因,感到未来,经过变化,叫做异熟果,而且投胎了。投胎得有因缘,那个缘就是你父母。各人投的父母都不同,因为有缘嘛!有业缘。是好缘还是恶缘呢?不一定,恶缘也有。有时候他临死时,你把他害了或是怎样了,他起个恶愿:“好!下回我变成你的子女。”然后就来找你的麻烦,可不是来孝顺你的。这叫做现世的生命体——名色。
最初的胎相没法给它定名,就叫做“名色”。这个“色”是心相的,“名”是心法的,咱们就说它是精神。这个时候精神投胎了。投胎后,它逐渐地变化,经过七个七,这里咱们不讲,再讲就太多了。
有一部《入胎经》说,色就是它的眼、耳、鼻、舌、身、意,七天一变化。七天一变化,到七七四十九天了,渐渐的四肢才有。最初是父精母血加那个识,很淡的、一点点,什么实体都没有,像一滴水那样子,但它不是水,是混浊的;父精母血混合它的识,染识成胎。所以最初的胎就叫名色,将入胎的时候,没有名字,没有形相,它经过胎里的变化,逐渐地六根完具了,乃至于成长、成熟了,十月怀胎,满足了就生下来。
生下来之后,他就感觉到痛苦,小孩子一出生就哭,那个时候非常的痛苦,他跟外面的风一接触就有了触,就感觉到非常的痛苦。他的眼、耳、鼻、舌、身,就要入于色、声、香、味、触、法。法是意根入的,这时候前五根入于五尘,就是六入,这就定位了。等他生下来,就知道根入于尘。对于逆境的,他就痛苦,就哭闹;顺境的,他就高兴,就不哭不闹了。虽然很小很小,他就知道了。
触就是感觉、接触,一接触事物,意识就开始了。等他出了胎之后,到二十岁之间,就知道接触事物了。刚一接触,他对苦乐,没有忧思,他还不知道忧愁呢!小孩子没有什么忧愁、不忧愁,就知道接触,好的他就喜欢贪爱,不好的就排除,这是刚一接触的情形。
等接触完了,他就有受。从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五个就是果,就是前头所造的惑业苦果,凡是受投胎的,没有一个是乐的,一接触就是苦。受是领纳义,就是领受你接触的一切事物。这个得大一点,差不多六七岁的时候。现代的小孩聪明,发育得快,到了三四岁就生起了种种的分别,好的他就要,别的他想排除,这叫受。
爱、取、有。现在我们所经过的一切境界,爱还是执着,就是看到他喜欢的就想据为己有。这在小时候还不行,得到十四五岁渐渐发育了,这个爱完全指着情爱说的。你看六七岁的小孩,男孩子要跟女孩子玩,女孩子要跟男孩子玩,什么原因呢?爱啊!这是现在的因啊,它一生下来是要给未来做苦果的,因果循环永远不停,业来他就接受。
他自己十四五岁时就生起种种强盛的欲感,食色性也,中国儒教孔夫子说那是自然的。这是因为他过去的三因完了所受的五果,这个五果必定要生作用,在生作用的时候就是未来的因,也就是他现在要受的痛苦。咱们因为爱而得到,这是欢喜吗?这是痛苦,但是他意识不到,在迷的时候以苦为乐,其实这是苦,给未来的因作强盛的欲爱。
这个时候,他就想取、想有,爱、取、有就是现在的三因。你给未来造什么果呢?生死啊!咱们这时是生,到没有的时候就是死了。这个因给未来的生死又造了果,生死不断,永远相续。你的寿命又好长啊,无量劫啊,无穷无尽,永远相续。咱们的分段身没有了,但是下一个分段身又来了,永远相续。什么样的分段身就不一定,到地狱去受地狱分段身,到恶鬼那儿受恶鬼的分段身,到畜生那儿受畜生道的分段身,到天人那儿受天人的分段身;要是到极乐世界去,分段身不受了,就受变易的生死了,等变易生死一了了,就究竟涅槃,永远不生不灭,才叫究竟。
其次,爱就想取、想追求,不管谁追求谁,反正一切物质你都想追求,这是爱欲特别盛,愈盛愈想追求,就驱使你对一切的境界攀缘追逐不舍,使身、口、意三业愈来愈重。这一取就给你未来的身心打下基础了,你现在追求的是什么,你未来的苦就在这里定下来。若我们现在追求的是出世法、学佛,那我们未来的苦没有了;但是如果你是大菩萨,苦没有了,乐也没有了,无苦无乐。
我们是苦,想换成乐,好了,这个乐有一个最究竟的,就是极乐,永远的乐。你到了极乐去,你问问极乐莲池的法身大士快乐吗?他说没有什么感觉。没了苦来比较,乐也不成为乐了。咱们在这娑婆世界讲极乐世界有多乐,但到了极乐世界,乐也不可得。咱们在这个世界感到逼迫,如果没有这些逼迫,你也不觉得苦啊!如果也不生病,什么都没有,一切干扰都没有,不生病也不老,要什么有什么,不用去追求,你业也少造一些;但是这不可能,这是幻想。
有种种执着的身、口、意三业来造,造了这就有了,有什么呢?有了业,有未来的果又要成熟了。因为一直爱取烦恼,你做种种业,因为这个业,注定了你执着爱取,被物役、被境转了,那又构成了你潜在的业力身心,构成了你未来身心的业力,所谓未来的生死果报。这个生死是未来的果,不是现在果。
你现在的爱、取、有,我们虽然执着,但是这个执着换作别的执着,比如说佛像,或者经书,或者佛、法、僧宝,这也有,有什么呢?有未来无生死的生死,没有生死了。你可以换得到那个果,你以现在这个三业,得到未来的异果,永远的究竟成佛,看你所取的是什么。
我们的心不被境转,不被一切物质劳役你的身心。心是被你的身体拴住了,这个身体又被那个物欲拴住了,就这么辗转地脱不了。你的心为什么不得清净呢?因为身要享受五欲,它就追求,你的心也帮忙,这就趋向于六道了。
在四生中受苦的时候,就是胎生、卵生、化生、湿生,就有天、人、畜生、恶鬼、地狱、阿修罗等六趣,六趣四生永远这样循环不断。有这些个,完了你就受生吧。生是依着你现在的业,得到未来受生的位置;看你现在的业做些什么,你将来就到了什么位置。如果我现在念阿弥陀佛,就在莲花那边受生,一生就永远不再生了;因为那边不死,不死就不再生了,就解决问题了。要悟得,要修行,懂得这十二因缘法,知道这个道理,你跟阿弥陀佛见见就知道了。
老与死为什么合成一个呢?老必死啊!有的人老了才得死,有的不老就死了,现在二十几岁死的人多了,没经过老。有时候他八苦交加,我说:“你可能断老苦。”他说:“为什么?”我说:“你可能早死。”他说:“为什么呢?”我说:“你做的事太绝了。”人做的事情太绝了,死得就快,他自己把寿命减短了。有没有这样的人?咱们这里很多啊,不过你们不敢说。那么对着自己亲友,可以跟他说:“多做好事,才不会缩短你的寿命。”
车祸好像没什么因果,哪会没因果呢!为什么人家不出车祸,你就出了?为什么人家在那个时候就过得去,那么一剎那间你就过不去?说炸弹没眼睛,我说炸弹有眼睛,好多人被炸弹摔出去很远,他就不死。有一个人不是被炸弹炸死的,他自己从床上滚下来就摔死了。当时炸弹把他摔出很远去,好几百步外,从空中摔下来,他不死啊;反而在床上梦颠滚了下来,就摔死了。他睡在床外头,他妻子睡在床里头,这一翻身摔了下来,就死了。生死好像也不是跟环境有什么关系,这也是不可思议,什么不可思议呢?业果不可思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