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带着燕固生回到家中。燕固生一路上都低着头,他心情很沉重。老赵也没有说话,其实这种事情在任何地方都很常见。像他这种过了年纪的人早已经司空见惯了。只是他看见燕固生似乎心情很低落便也没有说话。两个人走到了家中,燕固生便回到了房间之中。先生不知道去了哪里,管家老赵把饭送到了燕固生的房中便走了出去。燕固生躺在床上,白天的画面反复地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他看到了哪衣衫褴褛之人无辜的眼神,为什么这个世界上会有这么多不公平,为什么有的人生下来就要被欺负。而有的却天生要欺负别人。凭什么有的人就一在别人头上,燕固生想不明白。就像那天那个在洗衣房的女仆,自己给他拿饭吃他却不敢吃。甚至连食盒都不敢触碰。难道是因为他不饿么?还是他天生就要比别人低一头。
曾经的燕固生是一个连吃饭都困难的孩子,所以他不去思考这些事情。每天怎么吃饭才会是他所想象的。但是先生带给他的是以前难以想象的生活。值得用他的一切去偿还。燕固生想着想着便睡了过去。
第二天他在早早的起来去了总督府,李重光已经去了万书屋。而燕固生却陪着连安安在一位老儒的教导下,练习写字。每天燕固生都这么过着。虽然乏味,但是燕固生却也乐在其中。转眼间北方的气温已经开始回暖了,但是还是偶尔会有大雪。马上就要临近过年了,街道上已经有许多的商贩开始贩卖起了年货。燕固生的积蓄也从五文钱变成了十文钱,五十文钱了。先生家里也开始购进了年货。越临近过年先生就越发的繁忙甚至有有时候燕固生都会接连十天二十天看不到先生。但是来总督府拜访的人却越来越多,甚至有一些人都是带着自家的闺女来的。在燕固男子二十才可以加冠,才可以娶妻生子。李重光今年也已经十五岁了,所以有许多心思活络的家庭就希望可以把自己家的女儿安排到总督府,这样一来的话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在朝廷只要一说自己与燕大帅是亲家那脸上也是有面子,就算是当朝六部尚书也需要给点面子。
燕大帅每天都会坐在大殿之上,接待来自各方的客人,燕大人也是来者不拒,一品官职的一起见,二品的一起见。官职越低等的时间也就越长。有时候李重光也会和燕固生讨论大人会面都会干什么,甚至两人还偷喝了一些白酒。那可是把燕固生呛的眼泪横流。先生家中已经贴起了对联,其实在普通人眼中先生的家和正常老百姓的一模一样只是院子大了一点房间多了一点而已。谁也不知道这小小的房子中会有一个决定几十万大军如何行动的人居住,虽然到了一年中最喜庆的时候,但是燕固生由衷地感觉到整个先生家中的气氛确实越发的沉重。每个人每天都在急忙忙的来回奔波中,没有一丝喜庆的感觉。
燕固生也不敢多询问。只是这一段日子下来他和李重光之间的感情却是越来越好了。两个少年都没有别的玩伴,李重光是被明文规定不能离开总督府半步的,而燕固生却是认为自己不需要伙伴。可能他认为自己这一生只要可以服侍先生就很开心了。燕固生每天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白天他在总督府内陪着连安安。晚上则拿着李重光给他的书籍在自己的小屋内津津有味的看着。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民间最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奉祀。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这一天总督府着实是热闹。总督府的大厅被挂上了一道匾额上面写着“春秋殿”,而在大殿之上燕大帅的座位上方又写上了四个大字“擐甲挥戈”此时大殿之上坐着十一人。不一会,先生从楼梯上走了过来。他后面还跟着燕固生。两人走进大殿,先生直接走上前去,走到了离主位最近的一张桌子前。而燕固生却走到了最后一位,这十几人燕固生很是熟悉就是他在辽东的时候每次都要与这些人一起吃饭。如今又看到了他们,心中很是紧张,看到了燕固生的到来。众人并没有在意,先生刚刚坐下便有几个人走上前来跟先生打招呼。这时候燕大帅带着李重光走了进来,李重光见到了燕固生,给他做了一个鬼脸。然后便跟着燕大帅走到了主位旁边的位子上。燕大帅一改往日的严肃,头发一丝不苟束在头上,如刀子刻上的皱纹。但是燕大帅依然精神抖擞。燕固生在这种环境下早就紧绷了心弦,突然一声炸响。吓得燕固生一个激灵,紧接着轰轰隆隆的声音在殿外响起。燕固生一看原来是整个城中开始放炮了。
鞭炮声还未过,便有十多个侍女端着菜肴进来。每一桌都放上了一样的菜。燕大帅高高的举起酒杯大声的说了一句“平安回家”。在座的众人也都举起了桌上的青铜杯大声的喊则“平安回家”燕固生只好也跟着做。这白酒的辛辣刺激着燕固生的喉咙,平时他与李重光只是偷偷的舔几下,哪有这样一喝一大杯的。燕固生偷偷的张着嘴,大口大口的吸着空气。嘴里的津液疯狂的滋生着。由于燕大帅不喜欢吵闹所以酒席并没有歌舞,燕固生一位接下来就可以吃饭了,谁知道那燕二突然站了起来说道“义夫,这一杯我敬您,今年我就送您三百“驰字营”。说完便坐了下去。众人哈哈大笑了起来,其中有一个样貌俊美,身材高挑的人笑着说了句“哟,燕二哥,这算盘打得响亮呀。这驰字营本身就是您的手下,这送不送给衣服都没有区别呀。这不就相当于一两银子从左手拿到右手么。”说完大家笑的更大声了。燕二似乎也别发现了小心思,本来就黑的脸微微的红了一下。抖着络腮胡子右手一拍大腿说“那我的都是义夫的,就你燕八娘多嘴。”众人哄堂大笑。
燕大帅也笑了起来说“燕二呀燕二这几个人就你最实在,现在也跟我玩上这小心思了,啊?哈哈哈哈”。燕二急忙说道“义夫你说的哪里话,燕二哪敢跟你耍这小心思”。接着坐在先生旁边的一个人站了起来,这人长髯飘飘,气度不凡双手抱拳对燕大帅说到“义夫,今年我偶然得到一个夜明珠。三里之内可照人之发丝。”说完从桌上拿起一个小盒子,这盒子看起来平常无奇。他一打开盒子本来已经灯火辉煌的大殿之内更加明亮,那烛火之光无法与之媲美。燕大帅哈哈的笑了两声说了声好。众人依次拿出了点礼物送给燕大帅,其中那叫燕六的人却是送给了李重光一件宝贝。这宝贝是一件兵器。这燕六说“这时当年西楚霸王的手中兵器—霸王枪,此枪长一丈三尺六寸九分,重六十八斤五两四钱,相传乃是天外陨铁所铸。”说完便让门外的随从拿了上来,这长枪刚进入大点,便让殿内众人感受到了一点寒芒。一条长枪上盘踞飞龙一只,飞龙张嘴突出枪尖。李重光开心的不得了,看了一眼燕大帅。燕大帅随机点了一下头,李重光飞快的奔下殿中。一手拿起了长枪挥舞起来,只见这长枪在他手中如影随形,最后以九朵枪花收尾。李重光抚摸着长枪,长枪枪杆为黑色,枪上飞龙为白色。枪头尖锐,其下部有左右两侧向突出之倒钩,钩尖内曲。长枪尾部是一个白色的钻头,和龙尾正好重叠。将宝物献上,燕六还说了一句“月棍,年刀,一辈子的枪。小公子可要勤加练习呀。”李重光昂了昂头大声的说道“本公子本来就常年练习枪法。只是无奈找不到趁手的兵器,如今六叔真是雪中送炭呀。”燕六哈哈哈大笑起来,心中甚是高兴。按照辈分这几人都是燕大帅的义子,而李重光却是燕大帅的儿子本应以兄弟相称。可是燕大帅三十多岁才有这个孩子,所以他对在座的各位都叫一声叔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