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穿越 > 铁血狼骑军全文阅读 > 第112章 初识城市

第112章 初识城市


离净州城越来越近,马蹄下的草地渐渐稀疏,大片大片的沙砾地取代了丰美的草场,这些坚硬的地表上,偶尔覆盖着一些耐旱的植物。在这片看上去宽阔而略带些荒芜的大地上,净州城远远地出现在南方的地平线处。

在广阔的天地交汇间,这座城市显得很渺小,孤零零的如同突兀在平地上的一处山丘或是高地。这就是萧承志一路上介绍的城堡要塞吗?也许是距离太远的缘故,苏日并不认为它有多么雄奇。

然而随着距离不断地拉近,这座城市在他的眼中不断地放大,才逐渐改变它在自己心目中最初的印象,无法不让人感叹它是草原上的一座雄伟的建筑。

这座城堡整体呈方正状,通体发黄,也许与它的自身建筑材料有关,城墙应该是用周边的黄土筑成的。正中照例开着一道高大的城门,城门上建着一座两层高的敌楼,四周有着飞檐,一根高大的旗杆竖立在敌楼旁,上面悬挂着一面杏黄的大旗,在秋风中迎风怒舞,在阳光下格外显眼,萧承志说那是代表金国的标志性军旗。

城门两旁是长长的城墙,略比城门建筑低矮且靠后,向东西延伸,足有两公里长,上面是整齐的城跺口,看上去非常的对称,城墙的尽头上各建有一处较矮小的建筑,比城墙略为突出。这座高大方正的城堡,四个方向各开了一道城门,远望去除了这些城墙与上面高大的敌楼外,几乎看不到城内的建筑物。

苏日疑惑地问道:“萧安答,这就是你说的中原人惯用的要塞城市?”

萧承志道:“差不多,汉人的城市、女真人的城市几乎都是这种建筑方式,这些城墙一般都有几丈高,有些重要大城市会修得更高大险要,出入城市全靠这几个大门,战时城门关闭,百姓、官吏与他们的财产都被关在城堡内,只要城堡不被外敌攻破,他们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这就是中原农耕民族惯常采用的聚居点,一经住进城堡,基本上很少离开的,因为城堡就是他们的家乡,这点不像草原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收起帐篷就走,支起帐篷便是家。”

苏日道:“那他们吃的喝的从何而来?”

萧承志道:“在这些城堡的周围一般都散布着大片的农田,生产就在城堡的效外进行,那些散布在农田间的乡村百姓将他们种出来的粮草给养输送进城堡,供应内面的军队、官吏、地主、手工艺者,当然这些城堡也要为周边产粮区提供庇护,保障那里的生产安全进行。”

“这么说,农耕民族的生活地点是固定的,他们有着固定的农田与固定的家?而不像我们草原游牧民族则逐水草而居,飘零不定,一生都在马背上度过。”

“对,这就是两个不同民族的区别,咱们草原部落的主要财产就是牛羊牲畜,遭到威胁可以远徙到其他有水草的地方,而农耕民族就不行,那些农民的主要衣食来源就是农田土地,这些是无法搬走的,所以为了保护这些财产,他们就得筑要塞,兴建城堡。”

“这么说,这些农民平时住在城里,干活时就去城外的田地里?”

萧承志笑道:“农民哪有这般福气,他们只能住在田地间的乡村里,城堡是供贵族、官僚们住的,当然也有一些生意人、手工艺者。就像草原部落一样,部落贵族与那颜们统领着部落里的那些低贱的哈撒出,都有两级分化,这点到哪都是一样的。”

说话间,四人已到了高大的城堡前,风沙在墙面上留下了许多斑驳的印记,当然上面也有许多战争留下的痕迹,在秋风中显得有一丝苍凉。

城墙上一些女真士兵走来走去的,抬头仰视高大的城门,给人一种视觉的冲击,这比北边汪古部守卫的边墙关口雄伟多了,圆拱状的大门上,一道用城砖砌成的字篇嵌在墙体上,上面用女真文写着两个字,应该就是“净州”的意思。

城门建筑整体突前十几米,一道宽四米左右的堑壕横垣在城墙前,堑壕后是用尖木桩组成的一排排障碍物,这些设施无非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城堡,不让敌人轻易地冲到城墙下。

穿过吊桥,萧承志示意大家下马步行,苏日理解他的举动,骑在马上比较惹眼,确切地说,自己现在已身处金国的疆域,凡事都要低调,以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毕竟这次不是来游玩的。

高大的城门后是两道分开靠在墙壁的大门,用巨大的厚木板制成的城门周端用铁皮包裹着,生锈的铁皮与破旧的木板彰显着这座城池的古老岁月。

城门口站着几个女真士兵,又见到女真军队了,对于苏日他们来说已经不陌生,这些戴着皮甲帽,帽沿两侧悬挂着长长狐尾,身着皂衣的女真人并没有什么可怕的,苏日已在草原上与他们交过手。

不过此刻马上就要进入净州时,他的心里不竟莫名地感到一丝紧张,说不出是什么原因,苏日不知道库勒图、忽都思他们是否有同感,他觉得自己的心跳得厉害起来,倒不是惧怕这些军士,可能是第一次身处在雄关下,亦或是进入一个强大的帝国领地并且要与他们为敌而产生的一种莫名的刺激感吧!苏日在心里默念:净州,净州,我来了!你就是龙潭虎穴我也要闯一闯!

这次非常顺利,女真军人没有盘问他们,只是用一种傲慢的眼光瞧着他们,用女真话大声说笑着,虽然苏日听不懂,但也猜到定不是什么好话,女真人也许从来就没这些来自北边的被他们称为‘蛮人’的蒙古人看在眼里。

库勒图与忽都思赶着马匹当先进了长长的门洞,透过门洞,苏日隐约看到城内的一些情景,似乎有一条大道连着城门,大道两旁建着房屋,一阵阵喧闹声从街道传来。

库勒图与忽都思已走过门洞,进入了街道,在那里大呼小叫起来,看样子,眼前的热闹情景给这两小子造成了不小的震憾。

萧承志笑道:“我也有好久没到过城市了,记忆中只有很小的时候父亲带我去过,那种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前头的库勒图与忽都思已进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那里东张西望的。顺着人流苏日与萧承志也走出了门洞,第一次看到城堡内的热闹的情景,他不竟驻足以望。

靠近城墙的一些建筑物似乎是军事设施,足有十骑并排宽的黄土大道笔直通向远方,街道上人来人往的,有牵着马匹的、牵骆驼或推着独轮车的商队,各种装束的人都有,除了熟知的草原部落装束外,就是女真人的装束,还有很多穿着不认识的民族服饰的人;留着小胡子,戴着白帽的是畏兀儿人;裹着白袍、围着头巾的据说是来自更西边的商人;还有将整个头发扎在头顶上,梳成一个大发髻的中原人。这些人用各自的语言交谈着,构成热闹街景的一部分。

大道两旁是整齐的房屋,这种房屋是金国的格调,当然更多的融入了中原与边塞的风格,这些房屋建得还不到城墙一半高,用土或是砖筑成的墙,色调是那种单调的土黄色,给人一种苍凉感,顶上是用一种叫做‘瓦’的材料履盖。临街的房屋都开着门窗,一些人进进出出的,我在沙漠绿洲见过这种建筑布局,知道这些临街的房屋都是些做买卖的店铺。这些店铺有吃食店、手工艺品、铁匠铺、客栈等等,顺着街道一直延伸到远方。在这些临街房屋的后面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民居,鳞次栉比有秩序地排列着。

库勒图与忽都思兴奋地看着眼前热闹的场面,苏日回望城门处,城墙上一些军士在秋日的阳光下慵懒地聊天打发时光,或者倚在城跺旁观望脚下热闹的街道。

各家店铺自家屋檐下悬挂的招牌旗帜各种颜色的都有,给苍黄的建筑物增添了许多活力。前头的库勒图指着一处冒着气的店铺回头喊道:“安答,这里有一家经营牛肉汤的人家,太香了,我都要流口水了。”

苏日使劲闻闻,果然一股久违的肉香窜入鼻内,勾起了无限的食欲,库勒图站在店门口,看着那口盛着翻滚倒腾热汤的大铁锅移不动步了,煮熟的大块牛肉随着煮沸的汤汁上下窜动,热气从大锅飘到街上,大伙使劲咽了下口水。

店铺主人在屋内笑看着他们,看他的装束像蒙古人,果然他用蒙古话向四个年轻人打招呼。大伙都很高兴,凭添一股亲切感,库勒图准备踏步入内。

萧承志喊道:“库勒图,先别进去,我们还没卖掉马匹呢?没有银两他们是不会卖给你的。”

库勒图犹豫着,一会看看锅内的牛肉,一会看看苏日,粗大的脖子上喉节动了几下,这小子这会正使劲咽口水呢。苏日朝他做了个无可奈何的表情,库勒图极不情愿地收回步子。

苏日遂朝老板打听马匹交易地,得知这个地方在东街。需要沿着北街一直往南走到路口处,再朝东走方能到达。四人顺着人流朝街南走去,沿街的一些铁匠铺发出清脆的敲打声,屋檐下悬挂着各种制成品,有马蹬、鞍具、蹄铁以及各种兵器。

中原人经营的服装面料店摆着色彩鲜艳的绸缎,非常的漂亮,自然吸引了不少女人在店里挑选着,苏日暗想,要是塔娜在的话,她一定也会很喜欢的。

便特别留意了一种摆在窗后的料子,薄如蝉翼,有几种颜色供选择,于是暗暗记在心里,等换了银两,一定要抽时间买一个送给塔娜,这种料子似乎是用丝制成的,系在塔娜的身上一定很美!

畏兀儿人除了经营食店外,有的还卖一些干果,以及漂亮的地毯。畏兀儿人的主食主要也是羊肉,他们开的食店门前总是会围着一些人,这些人都是被他们烤的羊肉串吸引去的。这些畏兀儿人将大块的羊肉用木签串起来,撒上香料在碳火上烤,烤得滋滋作响,冒起的青烟窜得老高,当然诱人的香味也随着这股青烟俘虏每一个过往的路人的味蕾。苏日他们也不例外,少不得最后又得强咽口水忍痛离开。

中原人与女真人经营着一些客栈以及裁缝店,当然也有他们开的吃食店,他们的食店与蒙古人、畏兀儿人开的店相比,显得更加的阔气与精致,除了也有一些小吃店,更多的经营比较精细的菜,进出这些店面的人都是些官吏大商贩。

四人走在大街上目不暇接,太多的新鲜事物不断地涌入他们的脑海里,大家都努力地去记住眼中看到的东西,但看了这个就忘了那个,以至于苏日怀疑自己的记忆容量是否能装得下它们。

不知不觉就到了城市的中心地带,站在这里顺着四条大道朝前望,都能望见远方城门以及上面高高的城楼。南边的街道相对要冷清些,那里有一些建筑比周围的气派得多,高耸的飞檐显示着主人的权威,这些建筑算是城内最高的了,门口还有一些军人站立着,萧承志说那里就是净州州府衙门,净州的最高官吏就住在那里。南街上不时会看见官兵活动,可能军队的大营也在那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