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军事 > 铁甲封印全文阅读 > 第18章 在晴空飞翔的瑞儿·J·由兰塔(2)

第18章 在晴空飞翔的瑞儿·J·由兰塔(2)


因为整个仪式并不长,在杨易代表RDACS发表了十分简短的谈话后,仪式结束。RDACS的工作人员立刻将两人保护起来,以避开媒体人员的访问和身体接触。好容易从会场逃离,两人通过基地内部电梯抵达基地二区,在驾驶员换衣间里换下了作战服。

由于仪式结束之后杨易会带政府的一行人参观整个基地,今天的所有训练取消——当然理由还是防止泄密。元干劲十足,为了完成工作可是起早贪黑的,甚至连学校的课程都放弃了(其实就是逃学),现在正好趁这个机会放松一下。

元号机和千波丸号在上次战斗中都有相当的损坏。其中元号机的不少裸露部件被腐蚀,需要更换,装甲模块也必须进行修复;千波丸号不但部分装甲被击穿,甚至连内部核心区域都有相当的损坏,也在进行内部元件的更换,而且宫泽针对上次作战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技术部分析之后认为虽然有点复杂但却可行,所以也加入了改装的工序。修复这两台DHR是不小的工程,为了能让尽快重新投入战备值班,技术部的人都在夜以继日地工作。照薰前辈的话说“那些人同他们部长一样都是玩命的人!”元很佩服他们,相比他们自己的工作轻松多了。他也在考虑以后驾驶的时候要更加小心,尽量不给他们添麻烦。

周二,裴总长从武汉返回,并带来了RDACS可以自由使用原防空军机场设施的特许。事情的发展有点戏剧性,陆军政府的人一开始只同意给予RDACS一架运输机的使用权,但裴总长说RDACS近期至少会有4台DHR机甲入役,于是政府把限额提高到4架;裴总长又问那DHR的附属设施怎么运输,结果高层索性把7架“翼龙”全给了他,当然附带机场的使用权。就这样整个防空军机场连哄带骗全被他收入了囊中。RDACS的人对总长的外交手腕钦佩万分,老一辈的防空军战士则期待着重新回到自己战斗过的地方。

当天下午佩总长就领着RDACS的一干人前去机场接收装备。元和宫泽也一同前往。虽然在信岚住了这么久,但进入前防空军机场这还是第一次。防空军信岚机场原本主要停放作战用战斗机,然而在第一次星际战争中随着防空军总部转移到这里,信岚一下子成为防空军的最高指挥机构所在地,机场随即开始了最大的一次扩建工作。之前只能勉强停放下7架翼龙运输机的停机坪,扩建之后增加的面积能停放250架左右的战斗机,以及其他较小型辅助飞行器。现在的运输机机库也是那时候建成的,之前信岚基地根本没有大型机的机库。

看守机场的陆军守备部队中尉确认了来自上头的指示,命令部队对RDACS的人员放行。进入机场的水墨立刻忙碌起来,原先在机场工作的前防空军塔台调度、地勤人员、运输机飞行员都被重新组织起来,岁月已经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太多的刻印,——在这里战斗的时候他们正值壮年,如今却大都头发花白。然而老头儿们此刻却异常兴奋,这种久别重逢的感情,只有他们才真正明白。确认看守部队都接到了解除警戒的指令,水墨告知已经等的不耐烦的老“塔台”们可以开始工作,老“塔台”们立刻朝塔台而去。

走过长长的混凝土路面,随后穿过一段机场跑道,一行人总算来到了翼龙运输机的机库。贴着封条的机库大门被缓缓开启,陆军军士首先跑进机库里面打开了照明系统,一架完整的翼龙巨型运输机展现在众人面前,不少人发出了惊叹。元虽然之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在真正看到实体的那一刹那,还是被它粗大威武的外形深深震撼。巨大的机身和渺小的人体相比,简直就是巨无霸——让人不自主地佩服起当年建造它的人们。

老“地勤”们不等水墨的通知,进入机库就跑到工作台上重新开始了暂停了将近20年的工作。总长、宫泽和水墨前往机身后部,准备进入货物舱考察,元和父亲,以及5个老机组成员一起登上驾驶舱。爬上长长的登机云梯,众人总算进入翼龙运输机的驾驶舱。元注意到虽然已经闲置了20年,但云梯的扶手上一点灰尘都没有,进入驾驶舱之后发现里面的保养状况也相当的好,完全没有20年未使用过的感觉。原来即便在机场封存后,机场自身的供电系统依然在工作,机库内部的环境维持系统也从未停止运行,整个机库内处于恒温恒湿、而且相当干净的环境中,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机体不受损坏和腐蚀。

因为机体本身就十分巨大,所以驾驶舱的空间也很宽敞。在驾驶室后方还有一个可供两个人员同时躺下休息的休息室。老机组们坐上当年的座位,一时间感慨万千,握握驾驶盘,推一推油门,擦擦老式的平面显示器和备份的液压球形仪表盘,每一个动作都饱含了怀念的。

“老伙计,咱们可20年没见面了!”机长把驾驶盘握得紧紧的。

“它就像20年前那样,可我们都已经是老人啦。”领航员感叹。

“是啊。”

“没想到在咱们这些人有生之年还能重新聚到一块儿,和老伙计一起重新上天。”

“这也是咱们最后的一次飞行啦,回来以后就得让孩子们来飞它。”

“小哥,你要不要来飞这个?”副驾驶突然开玩笑地问元。

元不好回答:“这个……”只好有些尴尬的笑了笑。

“对了,你是‘东头儿’的孩子,你应该飞战斗机。可惜陆军的家伙不让打开战斗机的机库,要不然‘炽天使’的那些老头儿们可有的忙的。小哥肯定和你老爹一样是个厉害的战斗机飞行员!”信岚基地的人把元的生父越东羽称作“东头儿”,他也曾担任“炽天使”飞行中队的队长,后转入当时的ECRC驾驶元号机。

“飞机的状况怎么样?”杨易问。

“这个说不准,不过以现在的状况看短时间复飞的可能性很大。具体等飞机通电之后就知道。”随后机长打开了飞机的启动开关,机内所有系统通电,照明系统点亮,平面显示器上出现了一些自检的信息。同时机体内部传感器同机外工作台的连接建立,工作人员开始检测飞机状态。

从机舱广播中传来各工作台的报告:“辅助动力系统启动成功,目前状态正常。”

“液压系统正常。”

“各控制翼面开始自动偏转测试——观察结果正常。”

领航员也报告说:“电子地图打开成功,激光陀螺启动,全球定位系统工作正常,捷联惯导系统开始工作。”

通信及武器操作员报告:“通信数据链联机成功,确认可用导航台数量为15个,机上自动防御系统启动,电子战设备开启,目前工作正常。”

当然机上还有一名机械师,用于处理突发的故障,并在必要时候临时替代其他机组成员执行任务。

机长打开机尾舱门让裴总长一行人进入货物舱内,然后告诉杨易说:“飞机的状况良好,和20年前离开时候一样,只要有油料补给随时都可以上天。”

“基地的地下油库应该存有不少油料,只要给飞机装满油,你们就能立即起飞吗?”

“当然!这宝贝儿喝足油足够绕地球一圈!”机长得意地说。

“翼龙”也是基地唯一的“耗油大户”。其他飞机的动力系统都相继改为粒子推进器,只有“翼龙”还是使用老式的涡轮风扇发动机,虽然也经过几次改装,但只是换了推力更大的发动机而已,基本原理仍然是燃烧空气。虽然换装粒子推进是可行的,但涉及到布局的更改,线路的重新调整以及飞行重心的变化,同小型机改装来说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工程,而且“翼龙”本身的性能已经完全够用,没有必要为了求新而改进。

一行人从驾驶舱中出来。机组去换上运输机的飞行服,杨易父子同裴乐天等人汇合。

宫泽向元兴奋地说着机舱里面有多大:比机甲专用运输公路还要宽,从一头跑到另一头要累个半死,简直有在航母甲板的感觉。元很有意思地注意听着。

杨易和裴乐天则完全是讨论正事。

“飞机的状况怎样?什么时候能再飞起来?”裴乐天问。

“机长表示只要给飞机充足的燃料随时都可以起飞。”

“那就好。我会联络好油料。”

“不用,机场地下油库有相当的库存航空煤油。”

“这么久了不会变质吧?”

“不会。”

“货物舱的状况我了解了一下,装载晴空号问题不大。你觉得有什么问题?”裴乐天问杨易,毕竟当年他曾在防空军待过相当长的时间,对这些装备很了解。

“飞机下部和上部都有相应的支撑点用于运载重型装备。如果是千波丸号可以安放在飞机上部;元号机质量太大,只能固定在飞机的下部。当年设计的运输方案就是这样。晴空号虽然勉强可以放进机舱中,但必须拆卸背部的变轨推进器,为了应对突发情况,最好还是安置在飞机上部进行空运,当然这会增大飞机的阻力,使航速降低。但总的说来是利大于弊。”

裴乐天对杨易在科学分析方面的才能也是相当佩服,说:“你是专家,就照你的办。我会及时通知欧洲方面的。”

水墨报告说:“塔台已经准备就绪,此外油料补给管线也已经同运输机油箱连接,开始供油,预计十分钟之后即可加满。”

此时机组成员也已经穿好放置在休息室的飞行服。十分钟后,飞机就可以重上蓝天。想到这里,元不禁有些期待。

陆军中尉指着机头硕大的防空军鹰头机徽,提醒似的问:“那个机徽留着不太好吧?”

机长不满地凑上来,抵着他的鼻子大声说:“小子,当年我们防空军和外星人拼死作战的时候,你还在吃奶呢!”

裴总长充分发挥了他的幽默本性,他取出一支彩笔,跑到机轮前写了一个大大的“RDACS”,然后跑回来问:“中尉先生,这样总可以了吧?”

中尉也明白自己的提醒没有任何效力,只得颇为尴尬地回应了一下。

“小哥,要不要和我们一起飞到欧洲去玩玩儿?”机长又过来逗元。

元笑着说:“我倒也想去欧洲看看,不过因为要随时准备迎战,不能走的太远……”

“大叔,去欧洲可不要忘了带礼物哦。基地这么多人,你的飞机又这么大,不运几吨的特产回来可说不过去哦。”宫泽打趣说。

“宫泽放心,大叔会给你带满满一桶的法国葡萄酒回来的!”机长对他打包票。

“真的?”宫泽抓住他的手,夸张地说:“大叔,你的恩情永世不忘!”

“这么多酒,真不怕你喝死。”水墨低声讽刺着。宫泽的顺风耳早听见了她的话。“放心放心,我可是能‘海纳百川’的人——而且‘葡萄酒下死,做鬼也风流’。”

“胡话。”

几分钟后传来信息,运输机油料已经补充完毕。飞机准备起飞。

机组成员忽然全都严肃起来。巨大的运输机,随处可见的防空军军徽,认真忙碌的地勤人员,严肃的飞行员,一切都如同20年前。让人有恍然回到战争年代的错觉。

5名机组人员对在场所有人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其他前防空军的人也对他们行礼致敬。连元也让这种氛围感染,不由自主地举起右手,对着他们行了第一个军礼,那一刻,他真切地感觉到自己就是防空军的一员。

机组人员登上云梯,在就要进入驾驶舱前,对着下面的人们招了招手,然后步入自己的岗位。云梯撤离。一行人来到机库外。

10台超级巨大的涡扇引擎开始轰鸣,飞机开始移动。飞机缓缓驶出机库,来到过渡区。飞机进入第3跑道,引擎功率调到最大,最高转速下的发动机噪音震耳欲聋。飞机开始加速,越来越快,最终,在滑跑了2000米之后缓缓跃入空中,成为天空中无比巨大的银鹰。只有看过“翼龙”起飞的人才会真正明白它起飞时的震撼。

“翼龙”并没有直接转向飞翔西方,而是绕着信岚市区低空飞行了一圈。巨大的轰鸣和英武雄伟的身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人们纷纷抬头仰望。

上了年纪的老人会说:“好久没有听见防空军的飞机啦。”

年幼的小孩兴奋地拉着父母,指着天空说:“妈妈,飞机!飞机!”这也许是孩子头一次在信岚的天空看见会飞的铁鸟。

饱受屈辱的前防空军战士听见熟悉的轰鸣声,都跑到任何可以看见飞机的地方,仰望天空中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银色身影,高呼着:“万岁!防空军万岁!”不少人感动得热泪盈眶,20年的屈辱不能磨灭他们作为防空军一员的自豪,就像那飞机,承载着战士的光荣越飞越高,最后消失在夕阳之中……

“元,是不是想到了你的父母?”杨易忽然问。

元把头埋了下来,他没有回答。

两天之后,周四,10:42。

RDACS的综合监控中心里相当的忙碌。运载着晴空号的翼龙运输机正在返航途中,目前距离信岚约15分钟飞行距离。杨易和裴乐天仍在总指挥台上站着,元和宫泽身穿作战服跟在身后。

忽然,气象预警及协调处水墨报告说:“陆军紧急传来通告,位于信岚机场以东30公里的第3封锁区次生命体出现生命迹象,目前开始向机场方向活动。陆军封锁部队已经开始发动攻击,并请求我支援!”

“真是不凑巧,看来天上那些家伙已经知道了我们的行动,他们想在我们抵达之前破坏机场,那样‘翼龙’就没有降落的场地,而且那么大的飞机也没有迫降的可能。”

杨易说;“务必让陆军拖住次生命体,让元号机有时间赶在它之前抵达机场。”

杨易点点头,然后下命令说:“电告陆军,希望他们尽全力阻止次生命体进入机场区。同时元号机紧急出动,务必保证机场跑道不受任何损伤。”

“明白。”水墨立即要求副手输入传给陆军的公文。同时开始联络DHR特别运输车队。她的左手上套着绷带,现在还是处于带伤工作状态。

“不必使用运输车,元号机传送到地面后以最高速度驰援机场。”杨易立即补充道。

“破坏路面也不要紧吗?”水墨问。

“战机是第一位,其他事情都是次要的。”

“明白了。”

杨易对身后的元说:“照着命令执行吧。”

“是!”元答应着,然后离开指挥台,乘坐电梯前往登机处。

进入驾驶舱,启动机甲,确认各系统无误。元号机由第1通道上升到地面,然后终端门左旋打开,元号机直接解除固定状态。随即灵海将活跃等级调到最高的10级,元号机以极高的速度朝机场方向跑去,在路面上留下一个个巨大的凹坑。

10:47,水墨报告:“西部雷达站在距基地80公里的西北方向发现大量不明飞行物,目前已经用光学观测确定为飞兽集群,飞兽集群正朝东南方向飞行,时速230公里/小时,暂时无法确定其袭击目标是机场还是居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