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这是唐朝诗人杜荀鹤的诗,说的是苏州城。常言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指杭州,而这苏,便指的的是苏州。本书的故事就从苏州开始讲起。
公元1637年董家绣庄
“董白,昨天教你的诗背下来了吗?”中年男子坐在太师椅上看着书。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背诗的是一个少女,前几天刚过完13岁的生日。她虽穿着一身白衣服,但也掩盖不了那曼妙的曲线。
仿佛一株含苞待放的花。
“你知道这诗是谁写的吗?”见女儿背的很顺溜,中年男子脸上浮现了一丝笑容。
“李清照”
“对,爹爹教你这首诗就是希望你长大以后像……”话还没说完,便吐了一口血。
“爹”董白往前走了一步,但又不敢用手去摸父亲的后背,身为大家闺秀,要处处以礼为人,这是父母从小教她的。
中年男子用手帕擦净了血,“没事儿”他又问道:“看见你娘了吗?”
董白说道:“娘去和伙计们算账了。”
就在两人谈话的同时,店铺里,董白的母亲白氏正在和伙计们激烈地争吵。
“老板娘,这月底马上就要到了,你看这?”一个伙计问道。
“几天前我不是给你们了吗?”
“老板娘,您这话可就不对了。”旁边一个身材矮小,面色猥琐的伙计不乐意了。
“哪里不对?”白氏有些疑惑。
“那些银子只能算是对我们的嘉奖,不能算是这个月的工资。”
白氏眉头微蹙,但又说不出什么。她本来品行高洁,不愿意与这些庸人们计较,但如今家道中落,她不得不想办法来对付这些人。
“那你们想怎么办?”她反问道。
那矮伙计说道:“三百两银子,我们就走,要不我们就赖在这儿不走了。”
“三百两银子,你们欺人太甚了。”白氏有些委屈。
“老板娘,没有银子也可以,但是你得陪我们哥儿几个快活快活。”
啪。
白氏给了伙计一记耳光。那伙计捂着脸,瞪着面前这个女人。
“夫人,谈得顺利吗”董白的父亲点了几根蜡烛。其实根本不用问,从白氏的脸色就可以看出来。
白氏不说话,董白父亲叹了口气。“他们要多少钱?”
“每人三百两。”
董白父亲又吐了口血,白氏赶紧拍了拍她的后背,心里后悔不应该告诉重病的丈夫这些烦心事。
“随他们去吧。”白氏说道,“他们爱怎么样怎么样,咱们不给他,他们还敢抢吗?有没有王法了?”
董白父亲哈哈大笑,白氏有些差异,“相公,你笑什么?”
“我笑啊,你说王法。”董白父亲接着说道:“你知不知道,李自成已经要打到咱们这儿了?”
白氏捂住了嘴,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她于天下大事一无所知。
“大明王朝要亡了,到时候王法就真的没了。”董白父亲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崇祯皇帝昏庸无能,跟他的列祖列宗啊,简直是没法比啊。”
“相公,这种话可不能乱说,小心让别人听见了。”
“听见又能怎么样?反正我就要病死了,我一个将死之人”董白父亲十分激动。
“你别说了。”白氏心疼地抱住了丈夫,由于家境拮据,昂贵的药从上个月就停了。
屋外,董白蹲在窗下小声哭泣着。父亲的病怎么会这么严重呢?自己才十三岁就要失去父亲了吗?她不敢想象没有父亲的生活。她晚上来父母屋中是为了问母亲白天和伙计们”谈判”的结果的,由于听到了两人对话,便想蹲在窗户下面偷听些平时自己听不到的,不料却听到了父亲的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