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天下霸权全文阅读 > 第140章 京师密令,离开前夜

第140章 京师密令,离开前夜


不同于其他与惑心门有关联的地方,琳琅馆最近是热闹非凡,其风头之盛甚至盖过一些老牌风月场。

琳琅馆里的红姑娘眼下也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仿佛不能和琳琅馆里的红牌风流一夜,就够不上品味一般。

就连琳琅馆里的奴才们地位也是水涨船高,一个个扬眉吐气了起来。一般的恩客倒要反过来求这些奴才来安排了,当初的大茶壶孙猴子,如今也成了孙大爷,眼下里和其往来的都是些富贵权绅,普通人想见上他都比较困难。

但眼下里这孙大爷却又变成了孙猴子,正弯背哈腰地跟在一个人身后,神情说不出来的恭敬,那副神情,仿佛是奴才在伺候自己的主子一般。

这孙猴子眼下还真是在伺候自己的主子,如今在前面走着的,正是眼下在苏州城里呼风唤雨的人物赵小桂。

之所以会突然赶过来,是因为赵小桂刚刚接到了一个来自京师的密令,这份密令来自魏忠贤,却加盖了皇帝的印玺,要求他尽快赶回京师,接受秘密任务。

赵小桂知道皇帝不可能这么快弄清自己的身世,既然要急着找他,应该还是有其他的事情要办,更何况即便是知道了他的身世,赵小桂相信眼下自己大批可用高手,也不惧怕皇帝能把他如何。人有了势力,就是这么有胆气。

不过这份密令来得紧,他就不得不先行离开,而且恐怕有一段时日无法回来,这边已经打开了局面,他又准备以这里为根基,自然要先布置一番才好离开。琳琅馆也是必须要看的。毕竟苏州城里还有不少惑心门的势力这里就包括风月佳境,之前风月佳境试图招揽赵小桂为其效命,却不料他们本打算控制的人却是个能够翻江倒海的大人物,就是这个人物将苏州城搞得一片腥风血雨,也让苏州的江湖中人进行了一次大洗牌。

因为惑心门是五殿下一系的人马,赵小桂这一次连带着一起打击了,身为惑心门中人,风月佳境这几位恐怕会对赵小桂恨之入骨,作为报复,有可能会对琳琅馆下手。赵小桂来这里就是先进行一番布置,在这里安插一些人手,同时也让一些人与这里的几个负责人搭上线,好拧成一股绳一致对外。

方才将一些事情安排完,有安排这些人见了面,本该就此离去,但赵小桂的心里不知道什么原因,总觉得有些事没有放下。

明早就要出发了,再次回京,恐怕面对的也是一场腥风血雨,什么时候能回来,或者能不能活着回来,都是个未知数。

这个时候的他迫切地渴求与人交流,哪怕是随便谈谈什么,但太多的人让他无法放心,倒是这里的一个女子,让他的心里一直有些特别的感觉。

念头一动,他便想到了聂小倩,这个精明伶俐的女孩自从仙恋乡被封,便一直和孙猴子、莺儿以及几十个仙恋乡的红牌在赵小桂替她们找的一个大宅子里避着,待到琳琅馆开业,这些人才重新回来。

聂小倩如今是换了身份,不再身为一个红牌,琳琅馆里不少事物都要由她打理,因此她现在是住在琳琅馆的后面。

“去看看小倩吧!”赵小桂叹了口气,孙猴子会意地指了方向,便告辞退下了,赵小桂深吸口气,也不见具体动作,身形便在夜空中一闪即没。

子夜,星光闪烁,整个苏州城已经沉沉入梦,但在琳琅馆深处一个大院的水榭回廊边,一位娇美的女郎正侧依栏杆,静静地望着水面出神。

“公子呵,你在哪里,这时候你是不是在想着小倩?”女郎神色黯然,玉手轻轻地搓起几朵花瓣,轻轻地洒向了水中。

几尾顽劣的小鱼游过来,围着花瓣转了几圈,便又一扭身,在水上打了个花,又远遁去了。

女郎望着渐渐漾开的水纹,轻轻地摇了摇头,突然,一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水中。

女郎眨了眨眼睛,难道是自己出现了错觉?

“好倩儿!”一个声音自背后响起。

“啊!”女郎心中一惊,险些跌落湖中,不过那双有力的大手早已经挽住了她的玉臂,将她紧紧地揽在怀里。

“公子……”女郎心中一阵宽慰,却又突然颇多委屈,心情复杂无从表露,居然一头扎在少年公子的怀中哭了起来。

看到小倩那副可怜的模样,赵小桂也是叹息一声,这段时间以来他忙得不可开交,琳琅馆这边根本无暇顾及,与聂小倩也是颇少来往,这个聪慧的女子有何尝看不出来?想着赵小桂眼下叱咤风云,很可能和自己没有了交集,这个在自己心底已经烙下深深印记的男人,恐怕和自己会走上两条平行的轨道,但眼下自己心里这个影子居然凝为现实,并且对自己释放出了热情,聂小倩感觉到自己一下子就被融化掉了。

看着依偎在自己怀里的丽人,赵小桂也是颇多感慨。他自从来到这神秘的地方,已经接触了不少的女人,不过在这些女人之中,给他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三个人,一个是盲女紫韵,一个是公主宁德公主,还有一个就是眼前的这位聂小倩了。

如果说紫韵带给他更多的是一种纯真的震撼,而宁德公主带给他的是一份清雅和默契的话,这个聂小倩带给他的感觉则是一种痴迷,一种令人无法甩脱的深深迷恋。

“也许这个女子注定了要对我的一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吧!”赵小桂心中暗暗想到。

子夜寒凉,两人便相拥着回到了聂小倩的卧房,如今这大宅院十分宽敞,小倩和莺儿等一干人都是独居一室,所以并不惊动他人。

聂小倩的这间屋子独立于院落的一个角落,背靠着园中的荷池,两面伴水,一侧依竹,只有正面一条小径伸向远处的长廊。

临竹的一侧窗子雕栏画栋,十分古雅,几杆翠竹从窗前显出身形来,颇有几分脱尘之意。

穿过这音诗画卷般的场景,赵小桂的意识一时间迷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