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上官以修
玉鉴琼田三万顷。
李子木一行人走在烟波浩渺的洞庭湖畔,女生们都玩疯起来,在前面又蹦又跳。
“茄子!”
“咔嚓!”
“咔嚓!”
几个女生在一起玩起自拍,就连平时安静的蒋圆圆也不由自主的加入他们。
李子木看着女生们玩得高兴,自己也很兴奋,特别是他觉得蒋圆圆看自己的眼神变了许多,不再是那么的冷漠。
“各位!再玩一会!我们就要去附近的渔村收集素材!”
李子木笑着说道。
“李子木,你好扫兴,人家还玩得好好的。”
张兰不满的说道。
“姑奶奶们,我们这次的行程安排都被耽误半天。”
李子木拿着行程表晃了晃。
“兰兰,要不我们明天再玩。”
蒋圆圆开口说话。
“好吧!”
张兰见蒋圆圆开口也不好再说什么。
“对了!我怎么感觉少了什么?”
张兰忽然说道。
听她这么一说,众人猛地想起来什么。
“路人甲!”
不知道谁说了一句。
“哈哈哈!!!”
女生们当中忽然哄堂大笑起来。
李子木看着女生们笑得花枝乱坠不明所以,张兰赶忙在他耳边说了几句,李子木闻此也不由笑了起来。
“他!真是!”
李子木不由摇了摇头。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张兰小声说了一句,李子木又笑了起来。
“好了!他不是路人甲!他叫林墨白!我那次真的忘记了!”
蒋圆圆不好意思的解释道。
原来蒋圆圆第一次来北山研究所时向林墨白问路,然后回到宿舍后,舍友们问她怎么找到的,蒋圆圆就随口说了一句找了一个路人甲问路,随后才知道林墨白居然也在北山研究所工作,还在她们帛画工作室旁边的陶瓷工作室,然后这个梗就被舍友们传了出来。
“林墨白同学呢?”
众人终于想起队伍中还有一个路人甲林墨白。
“哦!他说他对划船不感兴趣,就去附近渔村收集素材。”
一个女生忽然想起自己早上的时候好像遇到过林墨白。
“他怎么会知道我们要去划船?”
张兰惊喝道。
“糟了!他会不会告诉范云老师!”
张兰一脸严肃的说道。
李子木猛地也感觉不好如果林墨白真的偷偷告密,依照范云老师耿直的性格,这次采风活动肯定要草草结束,这样一来自己所有努力不就白费。
李子木等人怀着一肚子的不满朝林墨白前往的那个村落赶过去。
此时,林墨白正在洞庭湖边的一个小卖部旁,与几个坐着竹椅上的老大爷聊天。
“采风?那就是讲故事喽!”
一个花白胡子的张大爷乐呵呵的说道。
“您就当是讲故事,给我说说我们洞庭湖的奇闻异事。”
林墨白十分诚恳的说道,随手掏出笔记本准备记录。
“呵呵呵!!!”
“现在的年轻人很少喜欢听我们这些老骨头说故事。”
“你算一个,昨天那个小伙子算一个。”
张大爷笑着说道。
“也有人喜欢听这个?”
林墨白拿着水性笔笑问道。
“是啊!也是和你一样是什么考古队!说找什么石头!”
张大爷年纪大了记忆不是很好,只记得一个大概。
“说曹操曹操就到!”
张大爷喝道。
林墨白转头就看到这样一个儒雅男子。
光洁白皙的脸庞,透着棱角分明的线条,乌黑深邃的眼眸,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一身裁剪得体的灰色马甲西服,无时无刻不笔挺的站着。
男子手里拿着一本精装笔记本,朝小卖部中所有人都微笑点头。
“张大爷,您可以再说说昨天那个‘青龙汲水’的事吗?”
“你来得正好,这位小兄弟和你一样,也是来听故事的。”
张大爷指了指林墨白说道。
“林墨白,我是来采风的。”
林墨白赶忙自我介绍一番。
“上官以修!也是来采风的!”
上官以修笑着说道。
青龙汲水是洞庭湖上一个神秘的传说。
据传在洞庭湖低藏着一只体型无比庞大的黑龙,黑龙每百年苏醒一次,每沉睡一次长达百年。每当青龙苏醒的时候,张开巨大的龙嘴,能够把半个洞庭湖的湖水给吸走,让整个洞庭湖流域饱受干旱之苦;每当青龙沉睡后,吐露的龙涎则可以让洞庭湖风调雨顺一百年,整个洞庭湖流传着百年一旱的说法。
“张大爷,我想问一下,我们这里有那个季节是刮大风的?”
林墨白忽然想到什么问道。
“刮大风!这个!冬天!冬天北风那呼呼的吹!可得劲!”
张大爷想了一下答道。
“哦!张大爷那是不是有人在冬天看到青龙汲水的现象或者疑似青龙汲水的事情比较多。”
林墨白接着问道。
“这个!有什么问题?”
张大爷一时间不明白林墨白话中的意思。
“张大爷,这位林同学的意思是,在冬天的时候,洞庭湖湖面会形成低压气旋,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容易形成螺旋上升气流,也就是所谓的龙卷风。”
上官以修推了推自己的眼镜用一种专业的说法说道。
“这个!这个!你们都是文化人!说的我都不清楚!”
张大爷乐呵呵的笑了起来。
林墨白听了上官以修的话,不由朝他点了点头,林墨白觉得“青龙汲水”的现象应该是出现在洞庭湖上龙卷风把湖水吸到天空形成的,这在很多地方都有报道。
“谁说冬天才有青龙汲水!我前几天还看到!”
这个时候一个来到小卖部的壮汉插嘴说道。
“这是附近渔村的张军。”
张大爷赶忙介绍说道。
“你说的是真的?”
“能说说是怎么一回事?”
上官以修赶忙的问道。
“这个!”
张军一下被这么多双眼睛看着不由紧张起来。
“有话快说!瞧你这大块头!难道是被黑龙吓尿!说不出话来!”
众人中不由起哄到。
“啊呸!我张军怕过啥!三个月前的晚上,我亲眼在湖边看到一只大黑龙把洞庭湖水吸大半,早上起来所有的渔船都搁浅了。”
张军涨红着脸辩解说道。
“这事说不定是真的!”
张大爷补充说道。
原来在洞庭湖附近的渔船,大都是在丰水期打渔,枯水期休渔,休渔期渔民大都外出打工,几个月前洞庭湖迎来几场暴雨,湖水大涨,部分渔民回乡准备打渔的相关事宜,可是说来也奇怪,前天泊在码头的渔船,第二天全部搁浅,洞庭湖的水线居然下降了两米左右。
“你们看到那个礁石没有。”
张大爷指了指小卖部前面不远处湖面露出的一个黑点。
“前几个月那个礁石可是露出大肚子,现在这几天下雨才没了头。”
张大爷说道。
“呀!听说青龙汲水后猴脸黑背鱼会从地底钻出来吃龙涎。”
“张军你看到猴脸黑背鱼没有。”
一个中年人打趣道。
“我,我,怎么会看到那种晦气的东西。”
张军喝道。
猴脸黑背鱼,也是洞庭湖的一个传说,这是一种长着猴子一般的脸,有着人体四肢的怪鱼,是阎王爷从地府放出的恶鬼专门吞噬人的尸体,洞庭湖上被淹死找不到尸体的人,都是被猴脸黑背鱼给吃掉。
“是不是真的看到了!长的什么样!是不是人样!”
“就像你这样!”
“你这样太无礼!”
“黑龙多大!”
“老大了!”
……
几个青年人参与进来,生动有趣的故事会就变成混乱不堪的斗嘴会。
林墨白摇了摇头,在张大爷的小卖部买了一些吃的,作为对于张大爷的感谢,他就转身走出小卖部。
“林墨白。”
忽然一个声音响起。
林墨白转身一看,上官以修站在不远处笑着看着他。
“我今天早上感觉会遇到一个有趣的人,没想到是你。”
上官以修笑着说道。
林墨白不明白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你是范云老师的学生。”
“你怎么知道?”
林墨白很是惊讶的说道。
上官以修指了指林墨白手中笔记本上那个标记,那是T市北山研究所的特别标志。
“据我所知范云老师到汨罗一带采风。”
“不过依照范云老师的性格,他肯定没有出来。”
“所以辛苦你了。”
上官以修似乎与范云老师很是熟悉。
“没有,这都是份内的事情。”
林墨白连连说道。
林墨白与上官以修肩并着肩走着在乡间小道上,林墨白与上官以修交流一番,才知道上官以修身份不简单。
上官以修,年纪三十岁上下,年纪轻轻却是省博物馆名下考古队的领队,此次他更是带队到洞庭湖畔对这边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进行再次发掘,由于工作进行得不怎么顺利,所以上官以修就以一种散心的方式到周边的乡村收集各种风俗传闻,期望获得灵感寻求突破。
“哦!李子木是你们的领队!”
上官以修很惊讶的说道。
“你认识他?”
林墨白问道。
“当然!他是我在魔都大学的师弟!”
上官以修说道。
“对了!你会游泳么?”
上官以修忽然看着苍茫的洞庭湖面问道。
“我!会!”
林墨白答道。
“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我们会在那里面再见。”
上官以修指着湖面喝道。
“啊!”
林墨白看着上官以修那奇怪的表情惊喝道。
“林墨白,你在干什么?”
忽然一个尖刺的声音响起。
林墨白一回头,就看到李子木一群人用不满的眼神看着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