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进入家康的意识里,”齐官炎道,“大和欲借太后寿诞之时,突袭我朝,意欲一举击杀我朝皇亲国戚、朝中大臣和商界巨贾,令我朝群龙无首、经济崩溃,以达到使我朝陷入大混乱之中,便宜其大兵进犯,好短期内一举颠覆我朝的险恶居心!”r
“好歹毒!真是兽心不死!”皇帝怒道。r
“按照它们的计划,大和大王子亲率一千八百精选武士,带着贡品,接祝寿之名潜入内城。为掩人耳目,在这一千八百贼子中,有一千是尽心挑选的女优,却没料到会被圣上赐给怡香斋,与民同乐。”齐官炎接着说道。r
“啊,”皇帝闻此言,顿感天旋地转,悲声道,“如今朕有何颜面去见烈士家眷?又有何颜面面对祖宗?”r
“圣上,”孔方忙道,“都是因贼人深知圣上宅心仁厚,才中了陷害。切不可过于自责,伤了龙体让贼人快活!”r
“孔老所言极是,”齐官炎忙扶住皇帝道,“望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不可妄动义气!”r
“国老,还请将这事情原委详细道来。”皇帝情思片刻道。r
“是,”齐官炎扶皇上坐入龙椅中,站立一边道,“贼人见陛下将大和女优赐予怡香斋,使其原本在太后寿诞之时动手的计划流产,便又生毒计。案发当日,大和大王子潜出皇城,往凤凰山而去找它百年未见的王弟,也就是先皇义子家康。”r
“家康这贼,先皇至我,三代君王均待他不薄,缘何至此?”皇帝愤然道。r
“只怪那大王子言语挑唆,加之家康兽性未泯,抵挡不住威逼利诱,应允了其王兄的要求,做了内应,做下凤凰山惨案!”齐官炎道。r
“如此大祸,即便是遭引诱,也无可饶恕!”皇帝思索道,“只是,即为内应,当同时动手,为何这长乐宫中却无恙?”r
“陛下英明,”齐官炎道,“臣也纳闷,先前闻听家康之供述,当是同时起事,却为何这长乐宫无恙,看来只有两种解释。”r
“快快道来。”皇帝催道。r
“其一,大王子出卖家康,但这不符合情理。一是家康离开大和本族近百年,又是次子,不可能成为大王子称王的绊脚石;二是凤凰山惨案一出,这大王子也难逃干系,因这作案之人皆随其而来……”齐官炎思索道,“其二,大王子定有隐情,但是什么样的隐情,能让其放弃如此苦心经营的计划呢?找到大和大王子是破凤凰山惨案的关键。”r
闻国老所言,孔武将家康摔在地上,厉声问道:“你家王兄现在何处?”r
“那日凤凰山一别,就再没见过,当是回城准备。不想,不想,王兄!你误我啊!”家康突然嚎叫起来。r
“这里那是你放肆的地方?”呆子一个箭步过来,斗大的拳头砸在家康的脑门上,这贼哼也没哼,昏死过去。r
“来人,将此贼打入死牢,严刑拷问,务必使其说出大和大王子的其他藏身之处和与此案相关人等!”皇帝道。r
“诺!”殿前侍卫跑上殿来将家康拖下殿去。r
“管夫,命你速提禁军一千,前去帝国迎宾楼擒拿大和大王子来殿!”皇帝又道。r
“诺!”管夫领旨而去。r
“陛下英明,”齐官炎道,“此案,大和大王子是个中关键,切不可让其走脱!”r
“国老,晚生有些不明白,”孔武道,“方才说大和大王子带了一千八百名武士,其中一千头已被破虏将军所击杀,那余下的八百头又在哪里?昨夜又将如何同时起事?这八百头大和武士又将如何进的内城,来到长乐宫?”r
“哈哈哈,”齐官炎朗声笑道,“这个大和大王子不容小觑啊,它已让陛下应允它带着八百武士进入长乐宫。”r
“啊?”众人大惊。r
“贼人狡猾,防不胜防啊,”皇帝坐在龙椅上,神色黯淡,低声道,“那八百武士为母后编排了歌舞,本来昨夜要预演给朕和母后观赏,说是因风俗差异,恐有冒犯之处,望朕和母后给于指点,却不知为何却没有来。昨日朕莫名疲惫,早早去了未央宫,将此事忘却了,方听国老之言,这才记起。”r
“陛下有天神庇护,实为我朝之幸运!”众人感叹道。r
“可恨大和,百年前的残酷战争一败涂地,先皇龙恩浩汤,不仅免其所有赔偿,还遵照祖制,依旧年年施予援手,赐其金银无数,为其培养各类人才,只念其尚有我人类一丝血脉。不曾想,其兽性难训,妄图颠覆我朝,真真是罪不容诛!不灭大和,龙威何在?”皇帝愤然道。r
“圣上息怒,凤凰山惨案我朝文臣武将尽折、商家大贾尽失。当下之计应是迷惑大和,争取时间,一边尽快选拔良将,重组军队;一边安抚商贾,督令其家族推选子嗣领导产业,稳定经济。”孔方道。r
“孔老所言极是!”齐官炎道。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