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情感 > 天祭全文阅读 > 第14章 心怀叵测

第14章 心怀叵测


老太太笑了几声,含含糊糊说了几句“儿子”后,便又昏昏沉沉睡去。医生护士折腾一通,见无异常便各自休息。r

天一亮,吴解放曾可莲去找院长,建议给老太太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他们说:表面看老太太一切正常,但白天醒不来,就是最大的不正常,身体肯定有潜在病灶。院长崔恒行是个工农兵大学生,对这类病例知之甚少,但他同意这个建议,于是将几个医生叫来商量,会诊结果两条意见:立即为老太太全面体检,再观察一晚,如果病情依旧,即刻转至县医院。r

上午,老太太昏睡着做了体检,除了血压有点高、肺部有些阴影和不太重的动脉粥样硬化外,没有发现大的问题。现在就等观察晚上的情形了。r

晚上,曾可莲吃点稀饭,匆忙赶来换吴解放回去。待吴解放赶来时,已接近八点,医生建议留下一人看护,吴解放做了半天工作,曾可莲才肯回家休息。由于连续几天折腾,曾可莲显得特别疲劳。回到家,洗漱一番,她便上床休息。r

夜深人静。刚躺下时曾可莲感到特有睡意,可不知为什么,眼睛一闭,苟如柏那张可怕的面孔立即浮现眼前。她提醒自己,快快入睡,不要去想那些事情,可翻来覆去就是难以平静,数数字都快数到上千了,还是不想闭上眼睛。平时几乎听不到行走动静的小闹钟,今天的“嘀哒”声显得特别清脆,甚至连自己的呼吸、心跳都听得分分清清,她不明白这是怎么了……打开床头灯一看,时针已经指向了十二点,她失眠了,往事幽灵一样袭来,任她怎么努力也驱赶不去……r

曾可莲与姐姐在东方县城分开后,与其他几个男女知青径直被清明公社双进大队来的干部带了回去,同来的最要好的同校同学徐蓓蕾被唐朝镇双胜大队来的干部接走。离开姐姐,曾可莲一下失去了主心骨,开始几天对乡下生活尽管新鲜,但极不习惯,尤其是那些简易茅厕,让其难以接受,她只好每天跑到大队的小学校去方便,偶尔撞见村里男人就着路边茅坑理直气壮旁若无人地拉屎撤尿,她就十分恶心,羞得无地自容。夜深人静的时候,她特别想家,特别想念爸爸妈妈还有哥哥,尤其想念分在秦时公社双跃大队的姐姐。刚去的第一周,这种感觉特别强烈,以至于第二周她就偷偷跑了过去,问了半天路好不容易找到曾可艾,一见面抱着姐姐像小孩一样哭了半天,弄得曾可艾不知所措,忙问出了什么事,受了什么委屈,回答是太想家太想姐姐,让曾可艾同样落了眼泪。r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公社邮递员一进经销店就高声对曾可莲说:同志,你叫曾可莲吧,有你的信。听到这个消息,曾可莲下乡以来第一次开心地笑了,笑得那样灿烂,比天空都要晴朗。她赶忙剪开信封,激动幸福而又贪婪地看了起来:莲儿,首先,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林副统帅身体健康!r

见字如面。本想早就写信了,考虑到你和你姐刚刚离家,更重要的是你们刚到新的战斗岗位,马上就写信,贫下中农对你们的印象会不太好,所以拖到今天。那一天,你和你姐离开家,爸爸喝多了,第二天没能送你们,到现在心里都不舒服。你们走后,妈妈抹了几天泪,一来激动,为你们自豪;二来儿行千里母担忧,是想你和你姐。r

你和你姐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没有遭受过万恶的旧社会,但你们毕竟都是第一次离家,第一次到农村,尽管那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但与城市相比条件总有差别,相对艰苦一些。希望你能念念不忘毛主席的教导,下定决心,不怕苦累,虚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排除万难,炼一颗红心,去争取胜利。r

现在家中情况都很好,不必挂念。你平时要多学习、特别是要读毛主席的书,按照“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要求,注意身体和人身安全。妈妈让你一定要提高警惕性,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保管好自己的物品。r

随信寄来全家合影照片,想家的时候看看吧。r

此致。r

无产阶级的革命敬礼……r

信封的背面还是爸爸的笔迹,写着,最高指示,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r

看着信件端祥照片,曾可莲热泪盈眶。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收到亲人的来信,她闭上眼把信紧紧贴在胸口,仿佛依偎在亲人怀抱里。晚上,她捧着信再次逐字逐句看了两遍,再次仔细端祥爹妈还有哥姐的面容,然后小心冀冀地放在枕头底下,流着眼泪睡了。这一夜,她睡得特别香特别甜,做了一个又一个梦,梦见了爸爸妈妈还有哥哥姐姐,梦见了彩虹月亮星星,梦见了街道学校同伴,还梦见熊猫鸽子蝴蝶……r

不久,春天来了,乡村的田野风景如画一片盎然。r

一天,大队召开全体社员大会,传达学习“九大”精神。会前,大队毛泽东思想业余文艺宣传队首先唱起了语录歌曲,跳起了“忠”字舞。接着由各生产队出一个节目。一队几个老太太拿着语录本唱了《下定决心,不怕牺牲》,二队会计的女儿跳了一个《北京的金山上》,三队两个小伙子吼了一通《东风吹,战鼓擂》,四队有人说了一段天津快板《文化大革命就是好》,五队上去一个胖媳妇皱着眉头几乎是说了歌曲《不忘阶级苦》……最后轮到知青组了,大队贫管会主任吴玉贵说了半天没人上,最后只好点将,见长得白净可爱的曾可莲坐在前排,不假思索就点了她。一时间,窘得曾可莲满脸绯红不敢起立。几个知青知道曾可莲平时经常哼现代京剧,于是一起起哄,硬是将她推上台子,还替她报了节目:《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这下,曾可莲没辙了,只好红着脸硬着头皮唱了起来。不唱则已,一唱惊人。r

原来,曾可莲在学校就是班上的文体骨干,并且是校小红花剧社的队员,不但嗓子靓,歌也唱得好,而且跟着爸爸还学会了不少二胡曲子。所以当她唱完李铁梅的这段唱腔,台子底下一时静得针掉地上都能听到,随后是经久不息的掌声,要求再唱第二曲的呼声一阵高过一阵,无奈,她只好接着唱了《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曾可莲的京剧,唱得字润腔圆,声情并茂,听得贫管会吴主任摇头晃脑,加上她长得清秀甜美,留着一条长辫子,看得台下村里的小伙子们个个直了眼儿丢了魂魄。r

不久,大队进驻了工作队,要求大队毛泽东思想业余文艺宣传队排练样板戏,考虑到曾可莲会唱李铁梅的不少唱段,贫管会几个贫农代表一合计,决定排练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让曾可莲扮演铁梅。此后的个把月里,曾可莲白天在大队经销店帮助老杨头售货,晚上参加宣传队的节目排练。一天上午,负责宣传队的老刘接到通知,工作队苟副队长第二天晚上要审查节目彩排。这个消息非同小可,贫管会吴主任要求,下午、晚上,还有第二天,全体队员脱产排练,工分队里按头等劳力来记。他说,苟副队长是县革会吴主任亲自派来的,而且懂文艺会乐器是个内行,只能演好不能演砸,这可是忠不忠看行动的政治立场认识态度问题。r

第二天晚上,苟如柏和工作队其他几个成员,在贫管会吴主任的陪同下,脸喝得红红的,来到大队的戏台子,拉紧帷幕,观看彩排。才看序幕,苟副队长便有了困意,看到第一场李铁梅上场时,才稍稍睁开了眼睛,等听到曾可莲唱《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时》,他突然打起了精神。定睛一看台上,苟如柏傻了,我的天啊,这扮演铁梅的姑娘这么标致。他赶紧问吴玉贵扮演者是谁。吴主任见他看铁梅的眼神不对劲,于是笑着说,是个小知青,去年底刚来,吴江下放的,怎么样,演得好吧?苟如柏早被曾可莲的嗓音容貌搅得神不守舍,他答非所问,嘴里一个劲地重复“漂亮漂亮”。之后,一直精神饱满地看到剧终。r

彩排结束后,吴玉贵问苟如柏有什么指示和要求,苟如柏哪有心思,只撂下一句“演员不错”,便迫不及待地要到后台看望大家,其实吴玉贵明白他是想去看曾可莲罢了。快半夜了,非让吴玉贵张罗饭菜,破例要请宣传队负责人和主要演员吃饭。饭桌上,他以关心的口吻,一个劲地问曾可莲这儿那儿,比如来了后生活习惯不习惯,想家不想家等等,并不时地用眼光在曾可莲的脸上覗来覗去。r

从此以后,苟如柏有事没事就来经销店,要么在门前写标语,要么买点不太需要的东西,反正,每天都要找理由来一趟,还要到曾可莲那儿找话聊几句,甚至连星期天都懒得回县城了。r

五月,公社举办歌颂文化大革命胜利成果歌咏大会,由于曾可莲的参加,苟如柏几乎天天都来“指导”,有时还操起二胡,即兴拉上一段。排练的间隙,总要找曾可莲单独聊上几句,有时弄得曾可莲满脸绯红,个别没人的时候,还拍拍曾可莲的头和肩膀,夸她歌唱得好,尤其是“台容”绝对靓丽之类,曾可莲越发感到这个苟副队长对自己有点那个,就连周围的人都在暗下私语,这样下去不太对劲。r

一阵急促的铃声将曾可莲惊醒,以为在医院,她连忙跃起,然而定睛一看,窗外已是旭日东升,同时发觉自己出了一身虚汗。她赶紧做早饭,然后用保温饭桶装好,匆忙赶往医院。r

见到吴解放,曾可莲首先问老太太夜里怎么样。回答匪夷所思,一夜安安静静。查房时,吴解放将这些情况告诉崔院长,院长建议给老太太挂点营养液,继续观察一天再说。曾可莲提醒吴解放去镇里请假,并想好不参与调查苟如柏案子的理由。r

吴解放显得极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