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情感 > 天祭全文阅读 > 第13章 小城忆旧

第13章 小城忆旧


钟国仁曾可艾乘坐的长途汽车,经过六个多小时颠簸,于下午三点多钟到达海滨小城盐连市,但据电话中提供的真正目的地,古塔镇,还有较远一段路程,为尽快得到治疗,他们没出站便买票前往古塔。经过一通折腾,加上班车较少,终于在天黑之前赶到这个号称水晶之乡的临海小镇。晚上,夫妇俩跑了好一阵子,终于找到一个条件相对好些的旅社住下,然后到对面的路边小店简单吃点晚饭。赤脚医生出身且住惯了城里窗明几净套房的曾可艾,对于小旅社不堪入目的卫生状况极不满意,尤其看到简易卫生间内那个满是黄垢发出阵阵恶臭的搪瓷蹲坑,更是直掩鼻息直蹙眉头。一路风尘,劳累不已。r

为消除劳顿早点休息,曾可艾到服务台要了两瓶开水,先将脸盆冲洗烫涮,然后才让钟国仁洗漱。一上床铺,看到那灰暗斑斑污秽片片的被褥床单,曾可艾更是厌恶不已。还是钟国仁比较实际,他说下放农村那阵子,乡下吃的住的比这差多了,当时如果有这条件还不乐翻天。曾可艾不以为然,说都什么时代了,咋能拿那个标准来比。钟国仁认为曾可艾说的也是,但现实情况就这样,只能将就将就,他说如果实在嫌脏就只脱外套和衣而睡,或将枕套被套全部翻过来盖,这样兴许干净一些。这一夜,由于和衣而睡,加之被褥上不断散发阵阵怪味和气温较低,夫妇俩尽管很疲劳,但都迷迷糊糊似睡非睡,好容易熬到天明。r

早上,夫妇俩匆匆吃点儿早饭,便到服务台打听“面瘫治疗中心分部”的具体位置,开始服务员弄不明白是个什么机构,待钟国仁拿出上次电话中提供的单位住址,人家才说那地方离镇里还有十多华里。问怎么去,说有路过的班车,也可以坐三轮摩的去。钟国仁让曾可艾将旅社房间退了,然后到路边招手候车。好不容易拦住一辆破旧的班车,可上面装得太满,挤得车门都打不开,到了站的人,挤了好会儿才挤下车来。看到这般情形,他们决定等候下趟班车。这一等不要紧,半个多小时过去,仍然不见班车踪影。曾可艾急了,跑去问附近停着板车正在卖甘蔗的汉子,汉子说,这里班车不固定,多数时候一小时一趟,有时也说不准。这让曾可艾很不受用。这时不远处开来一辆三轮摩的,就是那种经过改制的带有小棚子的摩托三轮车,穿着破旧黄军大衣的小伙子问他们坐不坐,曾可艾问过价钱讨价还价后,只好拉着钟国仁钻进逼仄的车棚。随着一阵“哒哒”声,小摩的驶上乡村土路,经过一刻钟左右跳动颠簸,停在了一个像乡村小学一样的小院子前,门的右侧挂着一块长长的白漆黑字牌子,上面写作“国际面瘫中心华东地区盐连分部”。r

钟国仁曾可艾带着疑惑的目光东张西望缓步走进院子。院子里有一排坐北朝南带走廊的小平房,大约八九间。走廊内制作了四五块铝合金宣传橱窗,内容是介绍面瘫中心简介,国内分布网络,中心负责人业绩介绍,中心负责人与领导和知名人士大幅合影照片,领导人题字,收治病人疗效前后对照图片,治疗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产品、科研成果和获奖证书证章、患者来信、赠送锦旗图片等等。几个房间门框上分别挂了挂号室、接诊室、咨询室、治疗一至三室、药房、收费室、办公室等塑料牌子,室内经过简单装修,三个治疗室内只有几张桌椅,一个木头柜子,其余什么医疗器械都没有,看上去远不如一个乡镇卫生院像那么回事。r

不看也罢,一看这等房舍设施,钟国仁曾可艾心里顿然凉了半截,报刊上吹得那么玄乎的什么“国际中心分部”居然这等面目,直是难以置信。眼前的景象,使曾可艾想起了她二十年前下放双跃大队时的情景。r

那天下午,她和妹妹可莲风风光光地坐着卡车,离开了那个生她养她的江南名城,直到晚上才在八圩过江,且在那个滨江小镇住下。这是她和妹妹长这么大,离开父母第一次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过夜。由于惦记喝醉的爸爸,还有害怕丢失身边的东西,加上十几个人乱哄哄住在一起,她一夜几乎无眠。就着床前月光,看着沉睡的妹妹,她哭了。她明白哥哥为什么一直低头不语,明白爸爸说那番话的个中深意,更明白平时不喝酒的爸爸为什么会醉……但她不明白为什么要下乡,不明白这一去意味着什么,更不明白何时能够返回小城重温昨天的故事……第二天,经过一个上午的颠簸,终于到达江北小城东方,然后住进县第一招待所,等候县革会吴主任的接见。第三天,激动的时刻终于来临,吴昊主任满面春风,披着黄大衣,在一班随从的蜂拥下,接见了下放到东方县的全体知青,并即兴讲了很多勉励的话,最后还一起合了影。r

一周之后,她被分到了秦时公社双跃大队合作医疗所学做赤脚医生,妹妹可莲被分到清明公社双进大队经销点当营业员。位于双跃大队村南头尼姑庙中的大队合作医疗所,某种意义上讲,远比这里的房舍气派,那是一个占地很大的古庙宇,据说建于嘉庆十七年,虽经一百七十多年风雨,除前殿毁于日本鬼子手里,正后二殿依然保存完整。正殿是七架大梁,均由高柱撑擎,两侧厢房同样构建考究,与大殿均有宽敞的抱厢回廊连接,寒冬雨雪天和炎夏骄阳日,根本不用横穿天井,那时候贫下中农看病只凭本子挂个号,吃药打针登记一下全部不要钱。起初,曾可艾还有些新鲜,可时间一长、特别是与那些说话粗鲁、行为粗野,浑身汗味粪臭的庄稼人接触久了,恨不得立即离开这个阴森古怪恐惧的可怕建筑。后来去地区培训一年多,情绪总算得到一些调节,可回到那个院子就有一种发自心底的压抑。要不是之后的一次偶然事件,她这后辈子生活根本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r

几年后的一天傍晚,一个文静陌生的年轻人,抱着一个昏睡的小男孩急匆匆直奔急救室,跟随其后的是一个哭哭啼啼的农村中年妇女,看上去像是小男孩的母亲。当时,卫生所里只剩下她和药房司药。小伙子一进门就喊她曾医生,这使她感到很意外也很不好意思。年轻人抱着孩子,头上一个劲冒汗,急切地恳求她救救孩子,反复强调:这是本村贫农贾平汉的儿子,叫狗子,前天从村后的土窑上摔下,伤得不轻,由于他爸惹了一点事,被工作队喊去问话,叔叔又去了水利工地,一直拖着没来医治,上午一直发烧,下午不省人事,我是他家隔壁邻居,叫钟国仁,就是农药厂钟老先生的儿子,希望你救救他。r

一听说钟老先生,曾可艾油然而生敬意。钟鼎文,“文革”前江南化学研究所所长,因家庭成份不好,加上早年上大学时按照校训行事,填了一份不该填的什么表格,但从未参加任何组织活动,“文革”中被人告发,被打成国民党潜藏特务嫌疑分子、反动学术权威。尽管钟所长戴着坏分子帽子,带着全家从省城被押送来劳动改造,由于有真才实学,加之为人谦和,短时间内为大队办起了“九二0”农药厂,为村里的蔬菜瓜果抗击病虫害,提高单位产量做出了贡献,因此村内大小人等,没有一个不敬重他的。r

儿子钟国仁,因是六五届高中毕业生,跟随钟所长来到农村后,担任生产队农业技术员,工作积极肯干,整天在田间地头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经贫下中农推荐,作为可教育好子女指标上了江南农学院。她先前只听说钟所长的儿子长得英俊又有才气,这次一见果然传言不虚。见孩子不住地呻吟,她顾不得多想,赶紧进行施救,后转到公社卫生院才转危为安,就因这事处置得当,受到公社卫生院领导表扬,之后便将她调去。那一天,如果那孩子不及时送来,就会因为内伤发生大出血,多亏了钟国仁。后来她了解到,钟国仁刚好休假回家,那孩子也不是自己摔伤的,而是被工作队的苟什么如的队长踢的。从此她便认识了眼前的夫君钟国仁,便也知道了小名叫狗子的贾怀当。同时也知道了县革会主任吴昊有个无恶不作的外甥。r

“病号们请注意!”一阵叫声打断曾可艾的短暂回忆,“现在宣布一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中年医生扯着嗓子,对围上来的二十来个形形式式的歪着嘴巴的男女老少,怪了,一会儿功夫从哪儿冒出这么多病患,宣布消息,“我们十分荣幸地告诉大家,今天,面瘫中心的创始人,国内著名医学专家胡龙桂教授,莅临我们分中心视察工作,并亲自为患者治疗和解疑释惑,下面请大家排队领号就诊!”中年医生话音一落,病患们纷纷排队,曾可艾立即插入其中。一会儿,一年轻女护士向大家分发广告。钟国仁要了一份,看了看,印刷确实精美,与橱窗中的内容差不多,只是更详实更具体一些。r

由于前边排号较多,钟国仁整个上午没有轮上,但可以到治疗室观看那个戴着白帽,架着宽边眼镜,捂着口罩,穿着白大褂的高个子胡教授的治疗演示和带着京腔味儿的玄乎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