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奇幻 > 天火长生全文阅读 > 第十八章 盗亦有道(1)

第十八章 盗亦有道(1)


要我说,盗墓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就是这土石方作业就不是平常人能干的了的,不懂行的人只是乱挖一气,那只能一无所获。幸亏我们都在训练时挖过掩体坑道,倒不怕作业量大,而且又有赵星辰这个“专家”在旁边指点,进度还是蛮快的。r

我们分成四组,大约挖了有16个洞,有深有浅,这是因为在挖到什么东西和洛阳铲带起的泥土要经赵星辰判断后才由他决定是继续向下挖还是换下一个位置挖造成的。他也并不解释原因,一整个下午就在这样的作业中过去了。r

直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赵星辰在检查到李飞燕挖的洞中带出的泥土时,脸色大变,并把我们大家叫了过来。r

他拿起一把泥土,用鼻子嗅了嗅,又伸出舌头舔了一下,然后缓缓地说道:“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这里就是陵墓的入口通道。”r

他看了我们一眼,发现我们仍是茫然无解,又接着说道:“我们刚才打的洞不是乱打的,是经过我计算后打的,基本上和我推断的结构不差多少。我也是推断这个位置最有可能是陵墓入口所在,但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这里打上来的封土与前面打的明显不同,因为前面的封土是夯土,(夯土是一层层夯实的,结构紧密,一般比生土还要坚硬,而土色不像生土那样一致,并含有古代的遗物,最明显的特点是能分层,上下层之间的平面,即夯面上可以看出夯窝,夯窝面上往往有细砂粒。)而现在打上来的封土散而松,一看就知道是生土,我刚才尝了尝,味道完全不一样。”r

我听了后略一思索便明白了,连忙问道:“你是说这个陵墓入口的封土是后来才封的。”r

“不错,我想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陵墓修好后当时并没封土,是后来封的土。还有一种可能是......”赵星辰说到这里,犹豫了一下。r

“是不是有人捷足先登,盗过墓后又把土填上了。”许刚心直口快,脱口而出。r

赵星辰看了我一眼,才说道:“不错,正是如此。”r

大家面面相觑,都沉默了下来。r

我知道这时候绝不能松檞,马上斩钉截铁的说道:“不管它那么多,只要有一丝的希望,我们也要用百分之百的努力。这个陵墓,我们一定要进,不到最后绝不放弃!”r

大家精神一振,想起红军长征中的苦难,这点小小的挫折算得了什么。r

赵星辰打量了一下周围几眼,说道:“这个地方正处于陵上的小树林中,外面的人根本看不到我们在干什么,我看事不宜迟,大家加把劲,一起把通道打通吧。时间宝贵,我看我们就打个圆洞吧,就不知道你说的那个宝物有多大,到时取不取得出来。”r

说完,他又向我解释道:“在我们盗墓这行中,长方形的洞口符合盗墓的实际需要,在盗洞两侧挖出一排排脚蹬,就很容易上出下入,而不需像圆形洞那样,以‘狗姿’爬进爬出的。但长方形盗洞技术含量高,费时费力,一般是‘深挖洞’的结果;圆形盗洞,一般来说墓穴都比较浅,才打圆洞。”r

我回想了一下“阴阳球”中关于“星魂锁”的记录,便回答道:“不用大,只要能让人进出就可以了。”r

赵星辰点点头,指挥大家开始挖了起来。大家轮流挖着,累了的人就到旁边喝点水,吃点干粮,下一个人又接着挖,果然是人多力量大,挖了大约有两三个小时,就听到正挖着的许刚发出了一声惊呼:“什么东西,这么硬呀?老赵你快过来看下。”r

赵星辰接过铲子,试了几下,说道:“把那个破砖铲头(洛阳铲的铲头可以更换。破砖铲:由于一般的铲头遇到强硬石材无法继续挖掘探测而专门设计的一种铲头,用于打碎石块,砖瓦。)拿过来,我们已经挖到了入口通道的砖顶了。”r

换过铲头后,赵星辰又开始打了起来,果然带出来的泥土中混合了许多的砖石碎屑。又过了大约一个多小时,就听到赵星辰一声欢呼:“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打通了。”r

这时,我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将大家召集了过来,对大家说道:“我们是革命战士,不是盗墓贼,我知道大家或许都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比如说顺手拿点纪念品什么的,但我们与盗墓贼的本质区别在于:我们不是为了财宝而来,我们是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而来。这一点,我希望大家牢牢记住。下面我宣布几条纪律:一、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破坏墓室结构和墓内的物品。二、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盗窃墓中的任何物品。三、我们只取那件对革命至关重要的五星形状的神器,其它的均在保护之列,要尽量保持和恢复它们原状。”r

赵星辰说道:“说得好,这就叫盗亦有道!我完全赞成。”r

大家都点头同意,表示一定遵守。r

当下大家收拾了装备物品,一人装了一个背包,并将绳子紧紧的绑在一棵大树上,然后,一个接一个的从洞中攀爬了下去。洞内一片漆黑,众人打开了电筒,小心翼翼的顺着绳子下到了通道中。r

赵星辰在前,我在后,许刚和李飞燕次之,最后是林清。我们沿着通道向前摸去,来到通道的尽头,只见两扇厚重的石门,紧紧关闭着。r

大门上雕着些怪人、怪兽吃羊、卧牛、人抱兽、卧猪、跃马、卧马、卧虎、卧象、短口鱼、长口鱼、獭、蝠等不知名的奇形怪状的动物,赵星辰说道:“这是守护兽,古人认为这些兽能守护死者的灵魂。”r

说完,就蹲下身子,在大门边上检查起来。r

“看来这就是刘邦陵墓的大门了,关得这么紧,怎么才打得开哟?”李飞燕皱着眉头问道。r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道门是在棺椁抬入后,亲人退出时就封死了的。门后应该会有‘自来石’将门顶住的。”赵星辰叹道。r

李飞燕问道:“什么是自来石呀?”r

赵星辰说道:“在帝王陵中,反盗设计严密,在专供棺椁运行的长长墓道上,从入口到地宫一般至少设有三道石门,多者七道,道道有机关,石门重达数吨至数十吨,门固若金汤。棺椁摆定,人员退出,里面不留一人,这自来石是怎么将门顶住的?原来,秘密在石门和门轴的设计,两门的对接边缘扣槽,门轴上下端打磨成球状,又在两扇石门中间齐门缝的相同部位,打凿时多留出一个凸起的槽口。关闭石门前,工匠将自来石放在地面的石质凹槽内,通过一把特殊的工具,‘7’字状、俗称拐钉的物件套住自来石。当人员从地宫中全部撤出后,先关起一扇门,工匠拉动拐钉,让其慢慢前倾,使之与石门上预留槽口对接。石条倾斜后,借助巨大的重量,会压迫有门轴的石门转动。这时候工匠迅速拿开拐钉,石门自动关闭,直至完全合缝。两端均插在石槽内的自来石便将石门死死顶住,不知窍门的人根本无法打开。我们要想打开门,就必须去定做一把‘特殊的钥匙’——俗称拐钉的物件。”r

我们既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又对面前被自来石封住的石门一筹莫展。r

我说道:“定做拐钉的话时间上来不及,而且肯定会惊动其它人,毕竟拐钉这种专用工具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是想盗墓。还是另想办法吧。老赵,你看用炸药行不行?”r

“行到是行,只不过动静太大,就怕惊动别人。”赵星辰沉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