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元宝征征出声,完全被听到的消息吓住了。
都死了,都死了……那她的解药朝谁要去?
怎么会这么巧?偏偏在她找到解药之前被人灭口?
元宝不出声,小僧僧倒以为是店小二说了什么了不得的话吓坏了元宝,手指一动,那店小二便晕了过去。
元宝回过神时,两人己经在街了,小僧僧兴是想逗她开心,背着她上了街。
元宝左右打量了一下,原本热闹的街道此时并没有多人,而且竟然见不到一个年轻的男子,路上的行人也是行色匆匆,面色惶恐,与她之前见到的景象完全相反。
短短二天,这村子里倒底发生了什么?
真为什么要向她撒谎呢?
元宝想不通,只觉得胸口越来越凉。
不禁抱紧小僧僧。
小僧僧虽然不懂她在难过什么,但他能感觉到她心情的变化。
一肚子问题想问她却苦于不会表达,眸子扫了一圈,忽然背着她跑到一个卖小吃点食的摊子面前。
那是一个卖馄饨的摊子,热气腾腾的馄饨从锅里盛出来被放在碗里,再洒上调料和配采,香喷喷的十分诱人。
少年眼睛发亮,静静的在摊子在前站了一会,手一伸:“这个!”
店主笑道:“小兄弟,你要几碗?”
小僧僧不答。
店主便给他盛了一碗,洒上了配菜和香料,推到他面前。
小僧僧嗅觉奇佳,那香味从他鼻间窜入,一直钻到喉间最后漫至胃里,勾得胃里的馋虫都开始蠢蠢欲动。
他转身将元宝放到桌下,不甚熟练的拿起筷子在碗里搅了搅,然后径自将碗推到了元宝面前。
元宝一征,不可思议抬起头。
小僧僧:“吃。”
“……不是你要吃吗?”
“吃。”
“我不饿,还是你吃吧。”元宝推回来,顺手摸了摸怀里的银子,幸好,她出来时还带了一点,不至于被人说是吃霸王餐。
小僧僧见她一直不肯吃,心下有些急,却不知该怎么劝她,想了想,一屁股坐下,对着碗凭空嫌弃:“呸呸呸!”
“……”
元宝赶紧把碗揽过来:“不许糟蹋粮食。”
小僧僧一副不受教的模样,还要继续,元宝只好妥协:“行行行,我吃,我吃。”
一颗颗洁白的馄饨在诱人的汤汁里浮动,上面还漂着一层可口的香料,还没吃便己经让人胃口大开。
元宝夹起一颗,送到鼻下闻了闻,夸张的大叫:“好香啊。”
余光偷瞄小僧僧。
小僧僧先是垂着头用手指在桌上画着圈,后来干脆撇过头假装四处看风景。
元宝好笑,这小东西肯定是知道他们的银两不多,不舍得再要第二碗,又想哄她开心才这么做的。
偷偷示意老板再做一碗,元宝一口咬下大半的馄饨,顿时香气四溢,勾的小僧僧也不由的回头。
元宝含糊的将嘴里的馄饨咽下,满足的叹了口气。
小僧僧:“好……吃?”
“恩,好吃。”元宝用力点头。
小僧僧微扯嘴角,露出满足的笑容。
那一瞬,仿佛周遭的一切都变得黯淡无光,只有小僧僧的笑漾在脸前。
元宝伸出手,轻轻扯住他的脸蛋,趁他一脸莫名之时,将一个馄饨喂进他嘴里。
小僧僧一愣,马上就要吐了来。
元宝赶紧喂给自己一个,与他一起用力的咬起来。
小僧僧这才弯了下唇角。
两个一会的功夫就分光了这碗馄饨,幸好第二碗也做好了。
元宝直接推给了小僧僧。
小僧僧也不再推辞,埋头吃了起来。
两碗馄饨下了肚,小僧僧满足的抿了抿唇。
“吃饱了?”元宝托着腮问道。
小僧僧用力点点头。
“吃饱喝足我们就上路喽!”
元宝付饭钱的功夫询问了一下几个铁匠的事情,得到的答案果然和店小二的一样。
“唉,你不知道他们死的有多惨,头都不见了,也不知道谁下的这么狠的手。”
“凶手抓住了吗?”
“别说凶手了,就连完整的尸首都没找到,现在局势乱啊,谁还去管这些事啊。”
元宝咬咬唇,还是打算去碰碰运气,问了几人的住址,付了饭钱,就和小僧僧一起向着那几处去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少年和金琉璃就在他们身后的胡同里。
金琉璃背靠着墙,所以并没有看到他最亲爱的妹妹,可是少年却看的真切。
直到两人的身影消失在胡同口,少年才略略移开目光。
“所以说,你的条件是我助你走出这个村子?”
“是。”
金琉璃收起折扇:“小子,你可能还没搞清我要你做什么。”
“不管你要我做什么,三天之后,我都要走出这个村子。”
金琉璃扬眉,细细打量了少年一眼。
“你可知道,就算是我,想要现在出村也是不容易的,我怎么知你值不值得我冒险?”
少年扯起半边嘴角:“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找上我,可不是想和我打发时间的吧。”
“好一张利嘴。”金琉璃用扇柄捣着额头,在原地走了几圈;“我得想想,我得想想……原本就是几两银子的事,这下可真是捡了个烫手山芋。”
少年静静的不发一言。
半晌,金琉璃抬起头:“好,成交!”
少年面色不变,心里勉强压住喜悦:“你要我做什么?”
金琉璃勾勾手指,与他耳语了一番。
“事成,我不但付你银两,还会把你安全的送出村子,不过前提是,你要做到人不知鬼不觉。”
少年垂眸想了一会:“我做。”
他现在只有这一个方法能走出村子,不管什么危险他都要尝试!
与金琉璃分开,少年没有回客栈,而是沿着元宝和小僧僧离开的路线一路追踪过去。
果不其然,元宝果然是去了张铁匠的家里。
少年躲在墙边,远远的看着两人。
张铁匠自父辈起便是铁匠,为人也忠肯,这次莫名遭了难,村里的人都觉得很是可惜,门外围了不少的村民。
元宝混在其中,昂着头不停的往里看。
可终是因为人太多,不方便行动,只好作罢,又和小僧僧奔向了下一家。
少年始终不紧不慢的跟在身后。
到了第二家,门外依旧是人山人海,杨铁匠的家家眷正坐在门口哭天喊地,元宝看了一会,又哀着小僧僧去了第三家。
王铁匠家住在村子的最东头,因为地势偏辟,所以生意并不怎么好,又因为他这人性子乖张,也少与人来,即使遇了难,门口也是清清冷冷,大门紧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