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穿越奇情 > 探索神秘文明的悬疑探险:藏戒全文阅读 > 第2章:《藏戒》书评

第2章:《藏戒》书评


当类型小说爱上传统文化——评《藏戒》

日期:2010-11-22作者:李伟长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在引发读者对传统文化兴趣这件事上,类型小说比纯文学起的作用要大得多。《鬼吹灯》系列催生的盗墓系列引发了诸如风水、八卦等传统文化的泛起;超长篇系列《藏地密码》激起了太多人对西藏探险的想象。但相对于庞大繁杂的传统文化,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要想建立中国本土的类型小说高峰,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是一个巨大的矿藏,须知中国本有三教九流之说,其中有多少秘密,多少故事,多少传奇!西藏文化在类型小说中的热闹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www.136book.com

在关于西藏文化的文学创作中,阿来的《尘埃落定》算是发轫之作,范稳的《水乳大地》引入宗教,强化了西藏尤其是宗教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价值。真正让更多的读者对西藏充满兴趣,倒不是这两部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小说,相反却是由类型小说引发的,就是目前已经写到第十部的超长篇小说《藏地密码》。尽管小说后来越写越水,艺术价值也被稀释得如刷锅水,但其影响却不可忽略。这件事情本身给出了一个信号——包括西藏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学元素具有被小说激活的可能性。无论是纯文学,还是类型小说,在这一点上,都将面临一个很好的契机。

在类型写作领域,题材上的山寨加翻版并不好使,不具有优势,机械的跟风没有出路,唯有创新方有活路。以笔者近日注意到的一部小说《藏戒》为例,同是涉及到西藏文化,但作者采用新的角度,便掘出了新的故事来。这部小说探索了一种不同于《藏地密码》的写西藏的方式,不仅仅将西藏文化作为揭开问题的引子,而是作为问题的答案,通过一件命案的慢慢推进,将西藏背后隐藏了千年的古老文化传说进行了解析和探索。这对写作者如何把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类型小说创作中作了一个新的试探,是作为故事引子?小说背景?还是叙事答案?不同的选择,意味着不同的写法。也只有不同,传统的文化符号和事件才可能通过小说被读者重新记起。

就小说体裁的细分而言,《藏戒》尽管也有对西藏文化的探秘,但严格意义上说还不是一本探险小说,而是一部好莱坞式的悬疑探险动作片。作品中加入了很大比重的悬疑元素,使得小说从一开始就笼罩上了一层悬念。故事从一件杀人案件讲起,引出一个重要的线索——戒指,上面有一串奇怪的古老文学和一组数字,这是什么戒指?谁是凶手?戒指上的文字写着什么?数字又意味着什么?一团迷雾顿时催生读者的阅读欲望。为了弄清楚真相,小说中的主人公们展开了一系列的探寻。踏上西藏之路,竟然发现,千年之前,西藏有一个古老的文明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就像玛雅文明一样。随着探索案件真相的不断深入,事情逐渐柳暗花明。

在一本关于西藏文化的小说中采用悬疑、文化考古、探险、凶杀以及推理等形式,《藏戒》是一种新的拓展和延伸。从作者来说,这是杂糅式的一种形式探索;对读者而言,却是多感的新体验。传统文化元素进入小说,不妨参考《藏戒》的模式,以丰富的立体的形式进驻,或许这样会制造一些乱象,但对于重新唤起读者对过往的历史感兴趣,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毕竟,博物馆式的干巴巴的讲解,除了相当专业的观众有兴趣外,绝大部分门外汉,很容易就犯了瞌睡,如果不能吸纳新的观众,消失是早晚的事情。

传统文化元素表面看似枯燥,实则不然,犹如盗梦空间,关键看你要打开第几层,每层有不同的风光,层层惊险不一。对小说创作而言,光明和黑暗,大厅和角落,没有本质上的孰优孰劣,不过是视角不同而已。在中国,一个了解中国历史细节的小说写作者,哪怕是被学究们视为上不了台面的类型小说作家,都将拥有写出妖文的可能性,历史、民俗、民风、传统元素,都将被重新洗牌,被小说家们加工打碎,捏出新的篇章。

《藏地密码》和《藏戒》此类作品的出现,也在提醒我们,宣传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正襟危坐的事件,更不是剁去所谓糟粕的切割行为艺术表演。今天可能是风水和八卦招人待见,明天就说不定是三教九流的进入为人喜欢。相对于其他形式,故事是千百年恒久不变的叙事载体,也是我们常常忽略的一种手段。《藏地密码》可掀起西藏热,《2012》可以吊起玛雅文化热,下一个地域文化热点,将会在哪里呢?

————————————————————————————————————————————
悬疑探险作品《藏戒》出版上市,北京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图书城,当当网,卓越网,淘宝网等均有销售,欢迎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