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唐代中州乡村社会全文阅读 > 第16章 参考文献

第16章 参考文献


  论文

  1.《唐代的安姓胡人》,《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8年第2期。

  2.韩国槃:《天宝时期农民生活之一瞥》,《隋唐五代史论集》,三联书店。

  3.潘孝伟:《论唐朝宣抚使》,《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2期。

  4.刘莲香:《<睿宗大圣真观施食台记石幢>考》,《华夏考古》第1期。

  5.雷闻:《唐代地方祠祀的分层与运作》,《历史研究》2004年第2期。

  6.张泽咸:《唐代的诞节》,《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1期。

  7.王永兴:《试论唐代丝织业的地区分布》,《魏晋隋唐史论集》第二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8.韩昇:《南北朝隋唐士族向城市的迁徙与社会变迁》,《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9.李裕群:《邱城地区石窟与刻经》,《考古学报》1997年第4期。

  10.曾一民:《唐代之赈恤政策》,林天蔚、黄约瑟主编:《唐宋史研究》,中古史研讨会论文集之二(香港)。

  11.黎虎:《汉唐时期的食肆行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2期。

  12.徐东升:《唐北宋河南地区交通与经济的变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1期。

  13.李菁:《大运河——唐代饮茶之风的北渐之路》,《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3期。

  14.岳纯之:《论隋唐五代借贷契约及其法律控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3期。

  15.王永平:《论道教的经济活动》,《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2期。

  16.黎虎:《唐代的饮食原料市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1期。

  17.陈朝云:《唐代河南仓储体系与粮食运输》,《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18.侯旭东:《北朝乡里制与村民的生活世界——以石刻为中心的考察》,《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19.韩昇:《魏晋隋唐——坞壁和村》,《厦门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20.吴枫、郑显文:《唐代庶民阶层的文化素质初探》,《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1期。

  21.张学峰:《唐代水旱赈恤、蠲免的实效与实质》,《中国农史》1993年第1期。

  22.张有裳、徐银梅:《唐朝水旱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宁夏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23.潘孝伟:《唐代救荒措施总体特征》,《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24.潘孝伟:《唐朝减灾与当时经济政治之关系》,《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25.潘孝伟:《唐朝减灾与行政管理体制初探》,《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26.张萍:《唐代饮食文化中的道教色彩》,《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27.王万盈:《论唐宋时期的刺青习俗》,《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28.徐东升:《唐北宋河南地区交通与经济的变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1期。

  29.陈峰:《试论唐宋时期漕运的沿革与变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3期。

  30.王力平:《唐后期淮颍(蔡)水运的利用与影响》,《河北学刊》1991年第2期。

  31.张广达:《论隋唐时期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流的几个特点》,《20世纪中华学术经典文库·历史学——中国古代史卷》,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

  32.付永聚:《论唐代胡汉民族之间的混融互补》,《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3期。

  33.史念海:《唐代前期关东地区尚武风气的溯源》,《唐史研究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34.陈寅恪:《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陈寅恪文集之二《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35.王振国:《关于河南省林州市洪谷寺千佛洞的造像与刻经》,《敦煌研究》2003年第5期。

  36.篠田统:《中国中世的酒》,《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十卷,中华书局,1992年。

  37.毛阳光:《唐代墓志与唐代“版受高年”》,《文博》2002年第1期。

  38.薛瑞泽:《汉唐间河洛地区的酿酒业》,《安徽史学》2001年第2期。

  39.刁淑勤:《洛都南郊的汝州温汤》,《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40.严耕望:《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20世纪中华学术经典文库·历史学——中国古代史卷》,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

  41.孟宪实:《唐朝政府的民间结社政策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1期。

  42.张广达:《论唐代的吏》,《北京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著作

  1.张泽咸:《唐代阶级结构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2.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3.张泽咸:《唐代工商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4.魏明孔:《隋唐手工业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

  5.傅筑夫:《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6.金宝祥:《唐史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

  7.朱日耀等著:《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思考》,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

  8.邱国珍:《三千年天灾》,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

  9.吴宗国:《隋唐五代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10.李斌城等著:《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1.陈国灿:《斯坦因所获吐鲁番文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

  12.《吕思勉说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3.岑仲勉:《隋唐史》,中华书局,1982年。

  14.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5.朱瑞熙:《宋代社会研究》,中州书画社,1983年。

  16.郑杭生等著:《中国社会学史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17.任爽:《唐朝典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

  18.许道勋、赵克尧:《唐玄宗传》,人民出版社,1993年。

  19.徐连达:《唐朝文化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20.李锦绣:《唐代制度史略论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

  21.吴玉贵:《中国风俗通史(隋唐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22.王坤编:《诗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

  23.孙森:《夏商史稿》,文物出版社,1987年。

  24.周延良:《夏商周原始文化要论》,学苑出版社,2004年。

  25.范文澜:《唐代佛教》,人民出版社,1979年。

  26.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6年。

  27.刘希为:《隋唐交通》,台湾新文丰公司印行。

  28.林文勋、谷更有:《唐宋乡村社会力量与基层控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29.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30.鞠清远:《唐代经济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31.齐涛:《魏晋隋唐乡村社会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

  32.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33.张弓:《汉唐佛寺文化》(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34.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35.《陈垣学术论文集》第1集,中华书局,1980年。

  36.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华书局,1977年。

  37.黄华节著:《中国古今民间百戏》,台湾商务印书馆印行。

  38.李清凌等主编:《瓦岗英雄与隋唐人物》,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

  39.秦浩编著:《隋唐考古》,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40.费省:《唐代人口地理》,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41.胡如雷:《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42.冻国栋:《中国中古经济史与社会史论稿》,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文献、石刻资料

  1.《汉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2.《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3.《旧唐书》中华书局,1987年。

  4.《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5.《唐律疏议》,中华书局,1983年。

  6.(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

  7.《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8.(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

  9.《资治通鉴》,岳麓书社,1994年。

  10.《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81年。

  11.(清)陆耀遹撰:《金石续编》,台湾新文丰公司出版。

  12.宋正海等编:《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13.吴兢:《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4.(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年。

  15.《食疗本草》(辑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6.(唐)封寅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中华书局,2005年。

  17.《吐鲁番出土文书》第4册,269页。

  18.(唐)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

  19.(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

  20.(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21.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22.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3.王傥:《唐语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24.(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25.(唐)张鷟:《朝野佥载》,中华书局,1961年。

  26.(唐)皇甫枚:《三水小牍》,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

  27.(唐)李肇撰:《唐国史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28.(五代)王仁裕撰,曾贻芬点校:《开元天宝遗事》,中华书局,2006年。

  29.瞿宣颖辑纂:《中国社会史料丛钞》,长沙商务印书馆,1937年。

  30.(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

  31.(宋)王象之撰,李永先校点:《舆地纪胜》,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32.(唐)义净原著,王邦伟校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中华书局,1988年。

  33.(宋)赵明诚:《金石录》,中华再造本,根据国家图书馆藏宋淳熙龙舒郡斋刻本影印。

  34.(宋)蔡絛撰,冯惠民、沈锡麟点校:《铁围山丛谈》,中华书局,1983年。

  35.《道教史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36.《全唐文补编》(上、中、下),中华书局,2005年。

  37.《全唐文补选》第八辑,三秦出版社,2005年。

  38.罗尔刚:《金石萃编校补》,中华书局,2003年。

  39.杨作龙、韩石萍主编:《洛阳考古集成·隋唐五代卷》,北京图书馆出版,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