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神话修真 > 太上问虚经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二十八章 炼虚第一则:志

第1卷 第二十八章 炼虚第一则:志


  “下面我告诉你炼虚第一则志的修炼法则。”炼虚沉声说道。

  赵恒赶忙提起耳朵,这可是只讲一遍啊,太上炼虚,可不是普通之物,按照炼虚的话来说,比拟天道,那字字近乎于天道箴言。虽然修真者博闻强识,记忆能力超群,但是天道箴言又岂是如此容易记住。记忆,首先最主要的便是理解,理解之后才能更加轻松,快捷的记忆。

  天道箴言,字字如玑,浩如烟海,凡人又岂能轻松了得。

  “太上炼虚,纳天容地。第一则曰志。志者九重。志者,由己及人。”

  炼虚庄重地道出炼虚第一则总纲,志者九重就相当于修炼内功的动作步伐,一重就相当于一动。

  “志者一重:破魂志,古法曰不破不立···”炼虚接着就志者九重讲述只不过只是说道第二重流光志结束便是戛然而止,话音一转,炼虚又是讲述起连续第一则的第一重的要诀,第二重的要诀。

  听完炼虚所说,赵恒也是对太上炼虚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太上炼虚第一则是志,所磨练的是人的内在品质。所谓念头通达,一夜成仙。说的便是人在心境磨砺达到一定的高度便是直接会得道成仙,当然这只是一个夸张的说法。修真者,身,心必须如一才能踏入更高的境界,若仅仅只是一样,那修仙之路未免有些轻易。须知,修真乃是与天搏命,顺天之势,逆天之行。

  炼虚说完要诀,接着开始讲述太上炼虚经的修炼法诀,由内而外的修炼方式让赵恒眼睛都亮了。要知道即使在仙界,有关于心境修炼的法门也是凤毛麟角。而这种心境,自身同时修炼的功法更是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为什么会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呢,那是因为心境的感悟需要眼耳口鼻心去看,去品悟。而现在却有法门专门修炼心境,除了惬意还是惬意。

  太上炼虚由外的修炼法门讲究手眼鼻心身。手捻作禅状,手心向天,眼观鼻,鼻观心,心眼朝天,盘腿而坐,身如劲松,心如磐石,抱元守一。

  之后便是按照修炼的法诀引元气入体,修炼。倒是和修真界普通的修炼法门没有什么两样。

  不知道什么时候,赵恒不自觉的坐在蒲团上边,按照炼虚所说的姿势坐定,口中默念法诀,心中默行,房间内稀薄的元气被赵恒由百会穴引入,顺着修炼路径,,元气在身体中缓缓滚着,终于,一个周天结束,赵恒吐出一口浊气,身体咯噔一响,筑基五层。

  赵恒看着自己身上排出的杂质,闻着腥臭味,笑着说,“这还真是修炼如喝水,即使在仙界也没有如此畅快。”

  说着,站起身来,捻一清水咒,手上冒出一团水,尽管周围没有什么东西格挡在水的周围,但是赵恒手里的那团水却是安稳的待在赵恒手中,赵恒将水打在自己的身上,清理完自身和衣服,又捻一唤风咒,吹干自己的身体和头发。这时,一个翩翩美少年,浊世佳公子出现在月光下。

  “十成?”炼虚张大了嘴巴,有些不敢相信赵恒竟然是如此厉害,旋即,又摇摇头,“赵恒只修炼了前两重的法门,心诀,修炼十成也不意外。”

  “继续修炼,不要一直盯着自己的身子。”炼虚就像一个严厉的导师一样,时刻要求着赵恒修炼。

  赵恒听到有些不好意思,自己确实是有些惊疑自己身体的变化,;筑基五层,又不算什么,怎么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如此大的改变?洗毛伐髓,这可是筑基十层才会发生的事,现在却是这么早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是福还是祸?

  一夜无话,赵恒深吸一口气,向着器堂走去。

  刚才炼虚告诉自己,这镇魔幡是残缺的,只能调动一两层力量,而通过阵旗则可以更多的发挥出镇魔幡更大的力量。赵恒听了也不再修炼,径直向器堂走去。

  一进器堂,乒呤嗙啷的响声如同一股激烈的钢铁之歌一样,赵恒的小心脏也是扑通扑通的跳。

  “小韵儿,干吗呢?哥哥来看你了。”眼前大裤衩,身着背心的女子的辨识度永远是那么高,马尾扎在头后边,神情凝重地看着淬炼炉的杜韵根本来不及搭理赵恒。

  赵恒尴尬的笑笑,走到杜韵跟前不影响杜韵发挥的地方停住,欣赏着这别具一格的风采。

  “赵恒哥,快吐一口血到上边。”只见原本已经红色褪去的长剑开始凝形,只不过突然像是融入了什么不知名的东西,火焰上窜下跳,明黄色的火焰下是杜韵那张满是汗水的脸。以及那焦急的模样。

  赵恒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既然妹妹说了,自己也不能不答应,总归普通的血对自己也是无害的。

  “杜昂(duang)”

  剑身原本已经发红的外表竟是瞬间冷却,只见杜韵拿起一支狼毫,在剑身勾画着什么,待剑完全冷却时,杜韵的勾勒也是完成。杜韵松了一口气,笑道,“多谢赵恒哥。”

  “小韵儿,你这是在干什么?”赵恒不明的问道,炼器篆刻阵法一般都是在模具被熔铸以后,而且大多数情况下篆刻的阵法也是调动元气施为,杜韵这一套赵恒还真是没看懂。

  没有回答赵恒的问题,杜韵看着这柄血红色长剑,喃喃道:“赵恒哥,既然这把宝剑是用你的血铸成的,那你便为它取个名字吧。”

  赵恒接过杜韵手中的剑,所谓剑走轻灵便是自己手握的长剑,从剑首到剑峰,赵恒仔细端详。

  只见此剑长约七尺二,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并适用于此剑,这明显是因为杜韵铸剑时冷缺时间过长,拿出来后自动加长的,原本这剑应该是七尺。如此修长的剑身中间却是有道凹槽,此处红色更胜他处。两侧刃部有一度弧曲,顶端收聚成尖锋。隐隐约约的寒气无不道明此剑当是法器。

  赵恒沉吟片刻,道出二字:赤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