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伐谋”重要,但是在“伐谋”不能的情况下,也可以运用“伐交”解围。公元219年10月,陆浑人孙狼造反作乱,杀死了县主簿,南下投奔关羽,关羽接纳了孙狼并授予其官印,让其在许都一带与自己遥相呼应。这样一来,他们各自都扩大了自己的势力。他们势力的扩大让曹操深感不安,于是准备迁移许都,抗击关羽。司马懿等人劝曹操不宜轻举妄动。他们为曹操献计说,刘备和孙权从表面看关系密切,实际上并不融洽,关羽的势力大了,孙权必不情愿。所以可派人劝孙权威胁关羽的后方,然后答应把江南封给他。曹操听后认为此计可行,于是派人说服了孙权,最后解除了自己的心头之患。
曹操在自己的势力受到威胁后,准备付之军事行动,但司马懿等人却利用孙刘之间的微妙关系钻了空子,劝说曹操以外交手段解除自己的心头大患。这是“伐交”的胜利。
商场就是战场,商战既是经济实力的对抗,更是智慧的较量。因此孙子的伐谋思想在市场竞争中同样十分重要。通过“伐谋”而获得成功,以计谋而战胜对手,既保存了实力,又能占领市场,这才是上策。
西方国家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简直就是“你死我活”的拼杀,尤其对于商业同行来讲,更是如冤家一般,经常剑拔弩张。针对这一情况,美国纽约的梅瑞公司为协调自己与同行的关系,曾别出心裁地开设了一间“咨询服务亭”。它的宗旨是:顾客如果在本公司买不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咨询服务亭负责指引顾客到有此类商品的公司去购买。表面上看起来,这简直就是把自己的顾客推向了竞争对手一边,实际上“咨询服务亭”开设后,不仅没有把顾客“赶走”,反而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还有些人是专程到梅瑞公司来咨询相关商品信息的,他们虽然没有马上购买公司商品,但却成了公司的潜在客户。对于同行们来讲,都对梅瑞公司的这一做法表示敬意,并且都乐于同梅瑞公司交换“情报”。如此一来,梅瑞公司的名气也就越来越大,生意也越来越好。
梅瑞公司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并没有大打价格战,与对手拼个“你死我活”,而是采取“伐交”的方式,把顾客巧妙地“推”到竞争对手一边。这样“反弹琵琶”反而赢得了更多的生意。
国家要想发展、富强、获得威望,不是靠武力来获得的,而是靠富国强兵的政策和开明的外交策略所换取的。
明洪武初年,朱元璋依据当时国家的实际情况,对周边国家制定了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他主张:敌不扰我,我不侵敌。不仅如此,他还积极主动地着手恢复同周边诸国的友好关系,往周边各国派出外交使节,甚至还想办法与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取得联系。
由于朱元璋积极主动地开展了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当时明朝的对外关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不少国家前来通好,贡献宝物,而在这一系列外交活动中,大明王朝始终以“宗主国”自居,而视周围的邻国为附属国,其中一些国家还向明朝称臣朝贡。同时,不少国家也派子弟到明朝求学,他们对于中外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大明王朝在这些对外交往中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开国皇帝之一,他出身低微,但却懂得“马上打天下,下马治天下”的道理。他在建立了统一的大明王朝之后,没有像秦始皇那样不知满足地穷兵黩武,而是运用一些外交策略使周边国家臣服,却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俗话说:“杀敌三千,自伤八百。”所以,战争双方如果进行正面交锋,就不可避免会有不同程度的伤亡。作为军队的指挥者,应当站在求全胜的高度,充分发挥军事谋略的作用,创造和利用有利的战机、合理地部署兵力、巧妙地运用战术,以智慧取胜而非以武力与敌人硬拼。这才是最佳的作战方式。
东晋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勒为了拓展疆土,派大将郭敬率军南下,进占樊城(今湖北襄阳市),与驻守襄阳的东晋军队周抚所部对峙。不久,石勒又派人给郭敬送信,指示他要约束队伍,不要大张声势,先给东晋造成后赵进占樊城的兵力薄弱的错觉。并且还说,如果东晋派人来刺探情报,可以告诉对方,驻守樊城的只是赵军的先头部队,再过七八天大军将至,到那时晋军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了。郭敬对石勒的意图心领神会,但是却没有遵照石勒的意图执行命令,而是更加技高一筹。他每天都派士卒把战马赶到汉水边洗浴,夜以继日,周而复始,让襄阳城中的东晋士卒看得清清楚楚。东晋士卒看到这一情况,连忙报告给襄阳守将周抚,周抚以为后赵大军已经赶到,慌忙撤离襄阳,退守武昌。
郭敬兵不血刃,顺利地进驻了襄阳城。其实他本可以遵照石勒的命令,等后赵大军一到,再与东晋守将周抚决一死战,这样当然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但是大将郭敬却巧用计谋,在后赵大军未到之前,竟然兵不血刃,令襄阳守将周抚弃城而逃。他能战而未战,却做到了“屈人之兵”,未攻破城池之前,先攻破了敌人的心理防线,不愧为兵家中的“善用兵者”。
“不战而屈人之兵”不仅是兵法中的重要谋略,也是商战中的重要信条。商业竞争中既可以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占领市场,击败对手,也可以利用对手的弱点,巧施计谋,以智取胜。
希尔顿是世界著名的大饭店,他的创始人希尔顿先生曾是一名军人,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结束后,退伍回家的希尔顿在得克萨斯州寻求发财的机会,最后买下了莫希利旅店,从此翻开了希尔顿王国辉煌的第一页。创业之初,资金匮乏、举步维艰。特别是在修建达拉斯希尔顿饭店时,建筑费竟然需要100万美元,希尔顿一筹莫展,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他灵机一动找到了卖地皮给他的房地产商人杜德,告诉他说:“如果饭店停工,附近的地价将大大下跌,假如我告诉别人饭店停工是因为位置不好而将另选新址,那你的地皮就卖不了好价钱了。”杜德仔细一想,果然如此,他当然不会让自己陷入这般困境,于是同意帮助希尔顿将他的饭店盖好,然后再由他分期付款买下。
希尔顿在进退两难之际,巧妙地运用商战谋略,最终说服地产商杜德乖乖地答应了他的要求,帮助他建好了饭店。希尔顿此举并未花费太大的代价,只是稍费口舌,“不战而屈人之兵”,就如愿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政治与军事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一些优秀的军事理论用在政治上同样也是适用的。政治上善于降服对手的政客,同样也能“屈人之兵而非战”。“安史之乱”时期,唐朝大将李光弼驻军河阳,叛将史思明驻军河清。两军对峙,相持很久。
史思明一心想要截断李光弼的粮道,李光弼率军前去防备。有一天傍晚,李光弼要回河阳,只给部将雍希颢1000名士兵,守卫野水渡粮道。临行前吩咐雍希颢诸将领说:“史思明知我回河阳,一定会派李日越等人来袭击这里。你们要坚守阵地,但不要与之交战,如果他投降,就和他一同来见我。”
诸将领听了李光弼这一番话,都暗暗发笑,认为李日越不会这么轻易就投降。
而史思明听说了李光弼出城的消息,高兴而又坚决地对李日越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李光弼擅长依靠城池作战,现在却出城而去,优势尽去,你速率五百铁骑连夜攻取野水渡,如捉不到李光弼,就不要回来见我!”
李日越听命连忙率兵赶往野水渡,却从一个当地人口中得知李光弼有事连夜回河阳了。他十分失望,耳边响起了史思明斩钉截铁的那些话,捉不到李光弼就别想活着回去!
他越想越感到恐惧,认为自己只有死路一条了。可是转念一想,与其回去领死,不如自寻生路,于是他向雍希颢请求投降,雍希颢高兴地带他一同去见李光弼,李光弼非常高兴地对他委以重任。高廷晖听说李日越投降了,跟着他也归顺了朝廷。
李光弼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善用兵者。他十分了解对手的心理,而又顺势利用了对方的弱点,结果不费一兵一卒,就收服了史思明手下的两员大将。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战争中,要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强弱而采取不同的战术,认真审视、分析敌人的强弱,量力用兵,以争取最大的胜利从而避免自己遭受损失,这样无论战与不战都会使战争形势的发展有利于我方。孙子一方面主张在具有优势兵力的条件下,应该采用进攻策略,集中优势兵力,以众击寡,并依靠灵活的指挥和巧妙的兵力部署来达到目的。另一方面,他反对以弱小的军队迎战实力强大的敌人,而要避其锋芒,保存实力。总之,无论对待敌人还是自己,都要审时度势,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战术,不要盲目迎战,否则将会给军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公元356年,燕慕容恪率军追龛至广固城下,龛闭门固守,慕容恪见状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整日按兵不动,诸将都感到莫名其妙,纷纷请求速攻,慕容恪却对诸将说:用兵打仗不要执着于一种打法,有时要缓行,有时要急攻。如果敌我双方势均力敌,且敌人有强大的外援,这时就要速战速决,避免腹背受敌;如果我方兵力强大,敌人兵力虚弱且没有外援,就不如坐守围困敌人,使其坐以待毙,这就是兵法上所说的“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如果按照通常的作战方法,急于围攻,料想用不了一个月时间就可以攻破城池,但是那样势必要发生一场恶战,我方士卒也将难免伤亡。所以围困敌人能取胜时,就不要急于去攻打它。向诸将说明了这个道理,慕容恪命全军固垒屯田,不久广固城内粮草断绝,龛出城投降,慕容恪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广固城。这是自己的兵力远远胜过敌人的兵力时,要围而不攻。如果自己的兵力远不如敌人时,仍然坚持迎战,就难免会成为敌人的俘虏。
清咸丰八年(1858)9月,湘军大将李续宾率部进攻三河镇,然后再准备夺取太平军占领的庐州城。三河镇为庐州西南的重要屏障,如果失去了三河镇,庐州城将难以自保。所以太平军在得知湘军进犯的消息后,命将领陈玉成、李秀成相继率部驰援三河镇。当时,太平军以十倍的兵力进攻李续宾,因为战争之始,李续宾取得了几次小的胜利,所以变得骄横起来,面对十倍于己的太平军主力,李续宾拒绝了部下提出退守桐城的建议,反而率精兵六千,分三路进攻三河镇,企图侥幸取胜。鉴于李续宾部率孤军深入太平军腹地作战,陈玉成决定以少数兵力正面迎敌,而率主力从湘军左翼包抄。第二天,太平军主力击溃了左路湘军,然后乘胜切断湘军中路和右路部队的退路,这时,李秀成部太平军、三河镇太平军守军也相继前来围攻湘军。李续宾陷入重重包围,慌乱之中被太平军击毙,其部下也被太平军全歼。
李续宾可谓是“湘军”的一名悍将,他在战场上凭着那股“悍”劲儿,也曾打过几次胜仗。可是面对十倍于己的太平军,他竟然拼死抵抗,这正犯了“小敌之坚,大敌之擒”的兵法大忌,其覆亡是必然的。
在商战中,任何一家企业都会遇到不同的竞争对手,而对于不同的竞争对手要采取不同的竞争策略。对于实力强大的企业可以利用雄厚的资金、技术、人才、信誉等多方面优势,不断开拓市场;而对于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公司则要注意寻找市场的空隙,扬长避短,集中优势,避免与大企业进行正面交锋。
1983年,菲弗尔出任康柏公司副总裁,由于工作成绩突出,1991年,又荣升为康柏公司总裁。但是,此时康柏却出现了亏损的迹象,菲弗尔认为应当使个人电脑普及化,以借此打开更多的销路,占领更大的市场。可是个人电脑的消费太高了,没有多少人能买得起。菲弗尔决定在压低生产成本的基础上,降低康柏个人电脑的售价。对此,菲弗尔曾经解释说:“营销的关键问题在于打开市场,而要打开市场主要取决于两个要素:首先是品牌形象要好,其次是价格便宜。康柏在具备了品牌优势后,要获得大发展,就必须降价。许多生产名牌个人电脑的公司认为康柏是权宜之计,没想到这是康柏的长期发展战略。于是它们也纷纷开始降价,不久,名牌个人电脑的售价全都降了下来。然而并非所有的公司都能经受得住价格的考验。在菲弗尔挑起的价格大战面前,不少公司因财力不支而倒闭,而康柏电脑在降价后不仅没有赔本,反而从1992年起,连年盈利。
康柏公司是美国电脑业中首屈一指的大公司,可是它在大大小小的竞争对手冲击下,也曾面临亏损的难题。不过它毕竟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品牌实力,因此它采取了降价的策略,打击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占领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其实康柏的这种做法与“十则围之,五则分之”的兵法理论是相符的。
在政治争斗中,会遇到势力强弱不同的对手,面对不同的对手要灵活地采取不同的策略,这样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的实力。
晋明帝太宁年间,大将军王敦阴谋策划叛乱,晋明帝得知消息后,决定亲自深入王敦军营内部探其虚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