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发走李植后,张光洛转身就去了宇文护府。
去干嘛?告密!
这哥们也太不仗义了,李植这家伙看人的眼光也太不准了。
宇文护正在家里喝茶,听完张光洛带来的重要情报后,还是继续悠闲地喝茶。
张光洛急了,提醒道,大冢宰,他们要对你动手了。
宇文护只淡淡地说了一声,知道了。
说来也是,宇文觉的这套动作可比赵贵、独孤信他们的段数差多了,精明的宇文护怎么会不清楚他的意图?
整个皇宫到处都是宇文护安插的人,可以说宇文觉的一举一动都在宇文护的监视之下,他一抬屁股,宇文护就知道他要放什么屁。
在他眼中,这帮人的把戏就如同大人看小孩玩过家家。
此时的宇文护还没有开始走向疯狂,他并没有立即向自己的堂弟举起屠刀。
甚至令人有些意想不到的是,他料知这帮人成不了气候,连杀都懒得杀他们,只把为主的李植贬为梁州刺史、孙恒贬为潼州刺史。
要知道,这些人可是意图谋反,宇文护居然给他们留了活路,而且这条活路似乎看上去还不错,可见这是有多轻视啊。
还在黄泉路上走着的赵贵和独孤信真是被气得够呛,您二位先别急,李植他们过会儿就来报道。
已经棋失一招的宇文觉却不肯善罢甘休,总是想要召回李植、孙恒二人。
对于此时的宇文护来说,宇文泰临终前的托付依然响彻耳边,小堂弟可能是年少冲动,他没有能够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我作为老哥,得耐住性子开导开导他。
于是,宇文护去皇宫见宇文觉,当然事先已经做好安全措施。
刚见面宇文护就扑通跪倒,把宇文觉吓了一大跳,这是什么架势?
宇文护声泪俱下地说,弟弟啊,现在外面有人离间咱哥俩关系,你可不能听信谣言啊。我们是兄弟,你父亲我老叔临死前,将你托付给我,如果你连我都不信任,还能信任谁呢?这段时间,我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国家刚刚有点起色,我想趁着自己还没老,继续再干几年,到时候留一个太平盛世给你。
精明的政治家都是优秀的演员,宇文护说得是痛哭流涕,这次“哭谏”似乎还有点效果,宇文觉好像被打动了,暂时放弃了召回李、孙二人的念头。
小皇帝想要退缩了,宇文护的努力好像有效果了。
但是有人不同意了,这就是皇派们。
仍在宇文觉身边的乙弗凤担心再拖下去,宇文护的势力不断增强,戒心也不断增强,除掉他就会成为泡影。
于是,乙弗凤加紧劝说宇文觉重新振作起来,不断给这个少年洗脑,十六七岁的少年是最经不住诱惑的。宇文觉重拾斗志,打算继续进行夺权计划。
乙弗凤又给宇文觉谋划了一个刺杀方案,准备由宇文觉设御宴招待群臣,乘机除掉宇文护。
真不知道乙弗凤是怎么想到这招的,我甚至怀疑他是不是宇文护派来的奸细,这一招简直就是让宇文觉去送死。
不管怎么样,计划已经有了,问题的关键还是手中没有军队,至少得控制皇宫卫队。
于是,乙弗凤再一次去找一个人。
还是那个张光洛。
这太不靠谱了,我不知道皇派这些人为什么会第二次去找张光洛,可能这也是一种无奈吧!
不管计划多么完美,得不到张光洛卫队的支持,计划就是空话。
张光洛不负众望,再一次将皇派给卖了。怎么会有人会在同一棵树上吊死?
这一次,宇文护的耐心终于用完了。他也很无奈,我真的只想做一个好的丞相,你怎么就是不信我?
不仅不信我,还想要我的命。这一次真的是你宇文觉想要先动手,没办法,我不能把脖子洗干净了等着你来杀,只好先把你给解决了。
是时候让这位不听话的小堂弟受到教训了。
宇文护派了两个人来处理这件事,一个叫尉迟纲、一个叫贺兰祥,这两个人都是宇文泰的外甥,也就是宇文觉的表哥。
尉迟纲负责捉拿乙弗凤等人,贺兰祥负责突入禁宫,逼迫宇文觉退位。
还是在公元557年,宇文觉才刚刚登基半年多,就这样被一个堂哥两个表哥联手拉下了皇位。
宇文护的确是********的高手,他在逼迫宇文觉退位后,并没有立即杀他,而是先将他幽禁,又等了一个月后才动手。谨慎的宇文护将一件事分为两步走,先废帝再杀废君。
一个身居冷宫的废君意外死亡,与一个在位的皇帝突然离世,所造成的影响力是断然不能相提并论的。
可怕的宇文护完全将可怜的宇文觉玩弄于鼓掌之中。
年仅16岁的宇文觉就这么糊里糊涂地在********中丧了命,要知道,此时距离他登基还不到一年。
宇文觉从一开始就犯了战略性错误,当敌强我弱时,只能麻痹敌人然后突放冷箭,但宇文觉一开始采取的就是高调夺权战略,这一战略性失误,就好比是唱歌时刚张嘴调子就起高了,下面的歌就没法唱了。
这样一来,反而将自己搁在了明处,将对手放进了暗处。
不会伪装、前戏不足,导致宇文护一眼就识破了他的图谋。
宇文觉自以为自己登高一呼,天下便能云集响应,却殊不知那些老谋深算的实权派早已看清这场赌局的结局,因此站在一旁袖手旁观,在利益面前,道义多数情况下充当失败者的角色。
而傻到去响应宇文觉的都是些不能成事之人。********经验不足的宇文觉又被这些人忽悠和利用,最终走上不归之路。
一个不成熟的皇帝和一群没实权的大臣,面对着老辣的对手,这注定是一场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知道结局的比赛。
其实,宇文觉时期,拥有除掉宇文护的最佳机会,此时的宇文护对于皇帝的警惕性还不足,三番两次没有痛下杀手就是力证,如果,当初宇文觉采取麻痹敌人、突施冷箭的战略,或许结果会不一样。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宇文觉的高调和幼稚不仅害死了自己,也丧失了除掉宇文护的最佳机会,此时的宇文护已经高度戒备,今后再想采取突施冷箭的战术难度系数已经非常之大。
最后总结一下宇文觉,他心中有大志,不过手中没有军权,朝中没有根基,脑中没有权谋。
欲望超出能力,即所谓眼高手低,是人生的痛苦,当这种欲望是一种要命的欲望时,所带来的痛苦也是要命的。
请各位标记一下,宇文觉是宇文护杀的第二个皇帝,他已经追平历史最高纪录了。
但是他的疯狂还没有结束,根本停不下来的节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