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30岁前,最好的修行是恋爱全文阅读 > 第9章 良好的沟通是门“关系学”(1)

第9章 良好的沟通是门“关系学”(1)


  在秦桧被骂了近千年后,回头来再度细细品读岳飞的故事。

  作为两宋时期最杰出的军事统帅,“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口号深入人心,除军事才能外,岳飞是一位充满血性、刚直不阿的男人,在职场上因此屡遭尴尬:岳飞的顶头上司、宋高宗赵构,对这位能打仗、不懂办公室政治的下属,倍感头疼。

  岳飞面临的政治环境和职业环境都十分特殊,金兵攻破了北宋的东京汴梁城之后,掳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国不能一日无主,在群臣的簇拥下,一个名为“南宋”的公司成立,赵构当上了董事长。

  赵构这个董事长还没当过瘾,岳飞就开始忙活起来,他在屡屡与金兵的交火中声称“誓死要迎回徽、钦二帝!”并且在朝堂上下一再表明这是他的战斗理想。

  这让宋高宗赵构有点头疼。按照寻常百姓的逻辑,宋徽宗、宋钦宗,一个是他爹,一个是他叔,至亲骨肉血浓于水,当然要救回来!但在八九百年前的大宋朝,并不是这么个逻辑。那个时代的当权者,为了皇位,亲爹妈、亲儿女,说砍就能砍。一个宋徽宗,一个宋钦宗,论辈分论人气,个个比赵构强,他们若是集体回朝,这一个朝廷三个皇帝,如何相处?

  于私心处,赵构并不希望岳飞打赢这场“皇帝越狱战”!

  赵构心中虽然不悦,这件事上却也不敢发作,毕竟于情于理,岳飞做得没错,他手握正义之剑,没人敢与之相较。宋高宗不想忍也得忍。

  但接下来岳飞在其他问题的做法上,依旧彰显着他硬骨头特色。

  皇帝即位后总要立太子,为了防止万一某天皇帝一觉睡去不再醒来,那个太子便可以直接升任为皇帝,省得朝廷发生兵变、争夺帝位,殃及朝廷内外。高宗即位后不可避免地要遇到这个问题,他有自己喜欢的帝位继承人选,但岳飞不理会,毫不顾及皇帝心情,直言表达了自己对未来帝位继承人的看法和意见。高宗也了解他的脾性,一开始置之不理。只是岳飞不谙朕心,越发一个劲儿地要抵死上谏。

  高宗忍无可忍。深懂帝心的秦桧,如此这般三五谗言,岳飞“莫须有”的帽子就这样被扣上了!

  岳飞这样的人,代代都有。但千古之下,似乎只有魏征算是得了善终。他遇上了唐太宗。

  岳飞代代都有,但唐太宗却非时时常在。

  岳飞有精忠报国的决心,却搞不懂职场关系学。

  有时回过头来想:岳飞假如活在今天,进入某大型公司去做一中层管理者,是吃得开,还是照旧吃不开?

  历史当然没有“假如”,于是结局依然无从预设。

  唯有一点可以肯定:岳飞的人际政治课,显然是不及格的。

  沟通,就是为了打通所有关节,让你的人际之路顺畅无阻。

  若是处处沟通、处处设障、闹僵了同事、开罪了上司……这样的人,即便奇才,世界,也不会给你一个展示的舞台!

  女人总想走入男人的内心。

  但提醒一句:想走入他的内心,一定不要离他的私生活太近。

  男人女人的不同沟通习性

  沟通和交流,很多时候也存在性别上的差异化特征。

  比如说,女人不论跟谁聊天、聊什么,最终话题都会落在自己身上。也许开头聊的是国际时事,但也许她真实的话题意图是为了让你关注她的新衣服是国际最流行的款式。

  还比如说,男人不论从什么话题开始聊天,聊到最后话题都会扩散到一些跟自己完全无关的领域。纵然开头说的是自己的升职加薪,但最后一定能说到外国元首的年薪多少。

  看出差别了吗?

  差别就是:女人聊天是“放——收”型。男人聊天是“收——放”型。

  女人喜欢拐弯抹角引人来关注自己。渴望受人关注是女人的共性,但这种小心思多数女人不好意思直接道出,于是会找无数相关联的话题去一步步地接近主题。

  男人喜欢由着自身视线去放眼世界。渴望更广的伸展空间是男人的共性,于是男人不自觉地就会把这种特性释放到谈话中去。

  所以异性聊天时,互相都觉得对方越来越跑题,实则他们的真心里,这才是越来越贴题了。难怪男人女人聊天,越到最后越觉得索然无味,因男人女人,本身就无太多共同话题。

  但还是要提醒那些想要去讨好异性的男女:

  跟女人聊天时,别聊太多公事。

  跟男人聊天时,别聊太多私事。

  否则,别指望对方有好心情。

  公事不论大小,女人心里对它们都不是真正感兴趣的。女人工作只是为了活着,而私事的精彩与否,那才是判断女人生活优劣的标准。——至少女人是这么认为的。

  私事不论大小,男人心里都觉得倾诉它们是无用的。他的妈妈、他的恋情、他家的长长短短,跟一个男人的成功与否有什么关系?——男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而心理学上亦发现:女人在倾诉私事时,心情会更愉悦,觉得获得了更多安慰和支持。但男人却觉得倾诉私事是浪费时间。所以通常面对女人的一再逼问,男人会撒谎或干脆摔门,因为他们从不认为这能真的帮助事情得以解决。

  搞懂了男人女人的沟通习性,记住以下两句话吧。

  男人想讨女人的欢心,要尽力去撬开她意识中的私密空间,若她跟你聊的事情越来越私人化了,心也就离你越来越近了。

  女人想讨男人的欢心,千万别试图侵入他意识中的私密空间。

  若你的问题越来越私人化,他的心也便离你越来越远。

  略带慵懒的男人,让女人心动。

  略带慵懒的女人,让男人着迷。

  可你知不知道,懒懒的姿态,除了柔软的妖娆,更是一种礼貌的示好。

  懒懒的风情

  有一个词:正襟危坐。

  从这四个字里面,你能读出什么呢?

  拘束感,陌生感,戒备心……总之,当一个人的身体姿态整齐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一定说明了他在心理状态上的不适应感。

  于是两性之间,最具吸引力的时刻,总是慵慵倦倦的片刻。

  偶尔的飘忽,却成就了异性间致命的吸引力。

  尤其一个略带慵懒的男人,在女人眼里,总会显得格外迷人。

  那种洒脱的自如,总能够瞬间征服异性的心。

  不可否认,能在异性面前敞开了玩洒脱的男人,多半是熟谙女人心思的男人。

  两性之间总有种奇妙的磁场,虽然看不见它的存在,但常在里面摸爬滚打的男女,总能更足量地发酵起身上的荷尔蒙气质。到了人前,他们松弛的状态,总能瞬间赢得对方的好感。

  所以很多好条件的男女,一直未真正经历过情场,却发现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越来越不适应恋爱的状态。屡屡相亲,却屡屡被甩。

  个中原因,非语言所能尽述,只能说,那是“荷尔蒙”的尴尬吧。

  回归到慵懒的主题,你有没有意识到,那也是一种讨喜的社交表现?

  从心理层面看,一个人忽而在人前扮起慵懒状,这是一种示好的表现。证明着他希望能得到对方的好感,故而把自己最锐利的一面隐藏起来,转而用最真实纯粹的一面示人。

  于是,对一个略带慵懒、温温笑着的人,我们总会产生莫名的好感、无端的信赖。

  你说:我喜欢那样的味道。

  我说:其实你也可以像他一样。

  不幽默的男人爱用黄段子来故作幽默。

  于是他对面的女人开始疑惑了:该表示听懂了?还是表示没听懂呢?

  他的黄色幽默

  男人聊天时,爱故作幽默。

  男人故作幽默的方式,十有八九是黄色幽默。

  几个黄段子下来,他自我感觉不错,笑得前仰后合,对面若是男人,大概也愿被他逗笑,但对面若是女人,这倒有些难办了,因那女人心里正在纠结:到底该笑呢?还是该不笑呢?

  纠结的同时,也并未仔细听他的幽默,却只记住了他的“黄色”。

  男人在女人面前谈到“性”,哪怕只是最隐晦的只言片语,也能够被她在第一时间迅速摘理出来,并将此当做是对他最重要的负面评价,轻浮,好色,不尊重女性等等词汇很容易就映射在她的脑子里。

  于是当他自我感觉越是良好,她的心理越是反感:这个男人一点素质也没有!

  但实际上,真实的男人内心里,跟女人聊到“性”的相关话题,是一种示好的表现,是为了跟对面的她拉近关系。这是男人对女人的一种证明,证明自己是接纳她的。

  于是很多的男人,向一个女人表达亲密感的方式,是跟她谈论与“性”相关的话题。即便在这个聊天的过程中,女方并不积极地回应,甚至刻意在回避着,没关系,这丝毫不损伤他的热情,即使是自说自话,也依旧爱在她面前开些自认聪明的黄色玩笑。

  就此有女人要问了:“跟我聊到这种话题,是不是代表着他对我有‘那方面’的想法呢?”

  这倒未必。

  一个男人毫无顾忌谈性话题的时候,往往是他整个人处在轻松状态的时刻。他觉得对面这个人足够给他安全感的时候,才会如此口无遮拦。而我们知道,如果真是进入了恋爱状态的男人,不会如此放松,他会小心翼翼注意言行,生怕无心言语激怒了美人。

  这足可证明,男人敢在女人面前“口出色言”,一是对此女感到放心和安心,二也是对此女没有多余的动心。

  当然,男女间的谈话,聊到“性”问题,无疑是最失败的话题了。

  女人有天然的“性弱势”心态,出于自我保护的意识,会刻意规避跟“性”有关的一切问题,尤其是面对异性抛出的这方面话题,更会令她有受猥亵的感受,会排斥,会提防,更会立刻条件反射般地对他封闭起自己的心。

  所以男人们,也许你的心里,从未把她当女人看待,但女人不同的外表之下,心都是差不多的。

  不过话说回来,若是一个女人敢在男人面前大肆谈性,且有令他无从插嘴之势,那大概,他们也就跟“恋人”无缘了。

  性的话题谁都敢谈,但谈得太多,男女无缘再做爱侣。

  世上最亲切的友善,是两手相握的瞬间。

  世上最虚伪的敷衍,也是两手相握的瞬间。

  感受之所以天壤,取决于这两只手是如何握到一起的。

  有关两只手的虚伪与友好

  握手谁不会呢?

  每一天,我们的手不都在跟另外的双手进行这种友好的交接吗?

  不过,虽然握手天天都有,可有几个人真正掌握了握手的诀窍呢?

  通常,人们只是把握手当成是表达友好的一个微小举止而已,就像见面问“你好”一样,成了一件习以为常,却几乎不再过脑子的习惯。

  这就是遗憾了。

  手是人际沟通中最重要的表达器官之一。在手部的行为语言中,握手几乎是最重要的“示好”语言,两双手握对了,这就是有效沟通的第一步了。

  两个人见面的时候,往往双方会握手、会问好、会寒暄。

  通常人在做这一系列行为的步骤是:见了面先握个手,一边握手一边问好,松开手之后稍事寒暄三两句。

  虽然这也会对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但未必会给对方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如果见面后互相握手,热情地问好,然后在紧握住对方手的前提下进行简短的寒暄,这就很容易让对方感受到你加倍的热情了。

  因为双手相握能够迅速拉近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但前提是,需要一个时间段让我们的内心感受到这种拉近。如果问好后紧握的双手迅速松开,等于是这种友好的表示还没有彻底让人的心理熟悉和适应就终止了,人心所感应到的“友好信息”是转瞬即逝的,没有更深切地植入人的记忆。所以,这样的握手,即便是友好的,也是无效的。

  与此同时,一个家庭中,若有客人来访,男女主人不必同时都跟客人握手。男主人应该热情地问好,女主人应该热情地主动上前握手。因为在传统的礼仪中,异性之间的会面,一定要女性先伸手,男性才可进行握手。如果女方没有伸出手要求握手,那男性主动伸手要求握手是不礼貌的。所以,一个家庭中,女主人的主动伸手去跟客人握手,更是一种主动表达欢迎的态度,会让客人感觉到分外的尊重。

  人的一双手,能表达出多重的含义。

  有些时候,握对手,比说对话更重要。

  有些人遇到麻烦,会想到求人帮忙。

  有些人遇到麻烦,却会有人自动来帮忙。

  这并非是身份地位的问题。

  小人物,使对了巧劲儿,亦可有大人物的待遇。

  永远不要去“求”人

  求人办事,是件挺难的事。

  求人的人,不好张口。被求的人,不爱应允。

  原本挺不错的交情,常就因一次“求情”而成了陌路。

  “求”人办事,是最不靠谱的事。即便到了万不得已,也不要轻易把一个“求”字说出口。聪明的人,要学会使巧法子让人主动帮你的忙。

  闲来无事看看偶像剧,那里面常会有个楚楚可怜清高脱俗的女主人公,通常来讲,编剧都会把这个女主人公设置成集各种惨境于一身,处处遇险,步步惊心。不过没关系,也许真是天将降大任也,这女主人公虽然受苦不浅,却也是超级幸运,每到关键时刻,总有各种保护者出来替她解围……

  问题的关键不在她是好命还是歹命。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剧集里,你可曾见过清高的女主人公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开口求过人么?

  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几乎没有。

  她们的幸运突围,不是靠求人求出来的。

  这些女主人公通常是不会求人的,清高自许。但往往,就是有那么多人排着队愿意来帮助她。还别觉得这只是艺术是幻想,其实生活中也能找到类似的例子,越是不肯求人的人越容易获得帮助。

  那你知道她们幸运的秘诀是什么吗?

  仔细看看她们的故事,会发现:她们往往都是擅长倾诉的人。把自己的悲伤慢慢讲出来,她讲得动容,对面人听得也动容。自始至终,她没说一个“求”字,可她的讲述,已经足以令对方激昂到一定要帮她摆平一切!

  每个人都会有如是心态:当被别人求到之时,感受到的会是一种压力,他立马开始在脑子里盘算“该不该帮呢”“若是帮到最后没帮成怎么办呢”“如果我不答应是不是就算是欠他一个情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