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真的不想让别人对你随便,你的嘴巴首先不能太随便。
不要太“随便”
人人都知道这个中国式冷笑话:男人女人去吃饭,男人问女人想吃什么,女人皆答“随便”。可是当男人果真随便点的时候,女人又开始生气,“你怎么点得这么随便?”
通常这类的段子是男人拿来讽刺女人的口是心非。
但仔细回想起来,爱说“随便”的又岂止是女人。
中国式的口头禅若论起排行的话,“随便”一定能当选最具人气的NO.1。
面对自己不想理会的事,他们会漠然地说:“随便。”
聊到自己不想听的事,他们会不耐烦地说:“随便。”
面对自己懒得做选择的事,他们会散淡地说:“随便。”
甚至在跟不熟悉的人见面时,为了表示客气,亦会微笑地说:“随便吧。都可以。”
“随便”可以用在各种情境下各种场合里。但“随便”说得太多,别人会真的对你随便的。
从沟通的方面来看,语言是有魔力的。不同的言辞语调会传递给对方不同的情绪。而“随便”一类的词汇,便是沟通上的消极词汇,这会影响对方积极乐观的情绪。当对方情绪高昂地来询问你想法时,一句“随便”就好似迎头的冷水,令对方有了不爽的挫败感。
从未见过哪个真正成功的人,会把“随便”挂在嘴边。不论什么样的事情,他们总能给出明晰的意见。时间久了,人们自会明白,这是个有很强主观想法的人,对他,便会多一些重视。
不论男女,从今天起,不要再“随便”了。当别人热情地询问你时,表达出更有实际意义的词汇,会令你在对方眼中的形象更加积极。
如果实在不知该说什么好,不妨把问题再丢回给对方“我也并不是太了解,你给推荐一下吧。”
保准,这句话听到耳朵里,会令对方觉得比“随便”更有被尊重的感觉。
人人都有名字。
并非人人都能把名字的价值发挥到极致。
可别以为名字就单是个符号。
它还有些用途,你尚未体会到。
如何成为“重要的人”
每个人都至少有一个名字。
对新生代的都市人而言,名字又绝不仅只有一个。学名,乳名,网名,英文名……各种称呼环绕着同一个人。
也许很多人觉得,名字只是人的符号,无其他太多用途。
那则大错特错了。既然是人的符号,自然更多地带有个性化的特征。并且,名字的用途多种多样,在人际交往中,它可以产生无数的话题,两个陌生的人,亦可以通过一个“名字”来建立起最初步的好印象。
比如说,遇到一个人,询问对方的名字,并认真问清楚姓名中的每个字。这一瞬间,会让你对面这个人,有一种“我很重要”的感受。
因为名字之于人的意义不同,生命有多久,名字便也跟了我们多久。
不妨闭上眼睛静静体会一下:一个名字报出口,对这个名字的拥有者而言,就如同自己亲身站了出来一样。当别人在评价这个名字的时候,你会认真地竖起耳朵,因为那也是在评价你这个人。
所以表达关注的方式有很多种,两个还并不熟悉的人之间,可表达关注的范围很窄,不小心就会碰上雷区。那么,借由名字入手,便可曲线,但却有效地传递出你的关注了。
现代人的互相认识,大多是从递名片开始的。
接过我的,递上你的。
互相点头一示意。
算是认识了。
可是如果想让彼此的关系瞬间亲近一点,那至少在接过名片的同时,仔细看上一看,笑着对对方说:“哦,原来你的名字是这几个字啊。”
第一时间,就会令对方觉得他在你的心目中,是独特的,是重要的。
同时,如果想让别人对你印象深刻,在报上名字的同时,顺便来说两句有关你名字的小故事,保证,对方对你和你的名字,经久不忘。
既然每个人至少都有一个名字,而且要跟你一辈子,那么,如何用好这个名字,是你这一生都该想办法去做的事情。
女人累,是她手上做得太多,心里却想得太少。
女人若不想再累,心里多想点,手上少做点。
攻克他的“懒虫病”
女人都讨厌男人的“懒”,嘴懒,手懒,心也懒。
于是嘴懒的男人总是追不到女孩。手懒的男人每每逼得女人“动手”。心懒的男人干脆会被女人扔出家门。
但懒男人们,不论寂寞还是伤痛,依旧坚持着他们的懒惰。这是不是也算一种执著呢?
当然,结婚之后的女人,越来越务实,她们可以容忍男人的嘴懒心懒,但至少希望他手上勤快点,可以帮自己分担点家务事。
但男人的懒,是天性。要想一点点征服他的这种天性,女人得有颗勤快的心。
她们最烦的一件事是:一回到家里,男人或是立马钻进电脑房,或是牢牢抓紧遥控器,两耳不再闻屋外之事,吃饭还要三请四请才肯动身,说到洗碗洗衣做家务,立刻作聋哑状,任她咆哮呼喊,实在烦了,宁愿吵架,也不肯动手去拿扫帚拖把。
所以,聪明太太要记住了:
让他做家务事的第一步,要让他从愿意做的事情做起;如果那不是他愿意做的事情,那就让他从迫在眉睫的事情做起;如果找不到迫在眉睫的事情,那就让他从举手之劳做起。
他愿意做的事情,是有情趣的事情。比如妻子娇柔地跟他说:“老公来帮我系下围裙。”
通常色色的男人们抵挡不了含糖量如此之高的指使,会乖乖放下手中的遥控器,笑眯眯地来到她身边,这便是成功的第一步了,接下来,若她能继续保持这种甜蜜的姿态,他会愿意为了维持这种情趣氛围而做更多的事情,即便是他并不愿意做的家务事。
迫在眉睫的事情,一定是油瓶倒了需要立马去扶的事情。比如,可以在晾衣的时候对他发出求助信号,“快来帮我一下,衣服要掉到地上啦!”还比如,在做晚饭的时候冲他喊一声,“快帮忙去关一下卫生间的水龙头,我现在腾不出身!”也许他是老大不情愿地去做这些事情,但这又是紧急而不得不做的事情,通常作为男主人,是不会推辞的。
举手之劳的事情就更多了,顺便让他递个碗筷,顺便让他把脏衣服丢进洗衣机……在他一方,既然顺便递了碗筷,常常就会顺手把餐具也摆上餐桌。既然顺手把衣服丢进了洗衣机,干脆也插上电源开始清洗。男人有时是很奇怪的动物,他们既怕麻烦的事情,又怕被指使做事情。但如果从一开始他就认定这只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情,而且并不是被别人强迫着去做,那么他会愿意做更多。
这三种方法的共同点在于:只要你能想办法让他离开电脑或电视机,他的注意力就会开始转移,劳动细胞就会开始萌芽了。
不必在电脑旁跟他争吵,聪明的女人,要懂得先把他调离那个环境。
当他的视线开始扩展至更宽,心也才会变得更宽。
这世上没有彻底的懒男人,只有缺乏训练的男人。
不想做他的保姆,那就不妨做他的培训师吧。
爱情永远都有“AB面”。
最终答案揭晓之前,要看你如何与它谈判。
跟爱情谈谈条件
爱情中,过来人常常会劝当局人:“既然爱了,就别谈条件。任何条件都不该挡住爱情路。”
这话我不信。每个人的爱情都是有条件的。就像爱一份工作,前提是它能带给你成就感和高薪水。就像助人为乐,条件是你能从中体会到自我价值的实现。爱情其实是同样的道理。一段完全脱离了“条件”的爱情,亦不相信它能存活得太久。
条件,就好比是爱情的空气。也许其中会有些杂质,但少了它,爱情也便存活不下去。毕竟,谁见过真空中的爱情,经得起现实的风雨?
承认爱情条件的合理性是一回事,但跟爱情谈条件则是另外一回事。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失意人,最终丢失了爱情,大都是因为他们不懂得跟爱情谈条件的规矩。
一,不要带着情绪谈“爱情”。
很多人在爱情遭遇现实问题碰撞的第一时间,会感到羞辱和愤怒。这是一个最明显的心理不适期。原因不难理解,每一个沉浸在感情中的人,都会主观地把感情“纯洁化”“理想化”,都期望爱情别沾染上烟火气。所以一旦遭遇到现实来拦路,会用极负面的情绪对抗恋人和感情。但无疑,这种情绪化的处理方式只会把问题搞得更糟。其实,仔细想想,每个人在抛出现实难题时,都是一种极艰难的抉择。一方面,面对现实的不得不妥协;另一方面,这时的人极渴望一种牵引力,希望对方能给自己一个更积极更肯定的答复,给自己一根最后的稻草。想跟爱情好好谈谈,那就先要给彼此一个可以对话的空间。用理性的态度去迎接现实的难题。真的是不可抗拒的难题吗?接下来的时间,就要保持冷静,好好评判这“不可抗拒”的理由是什么。
二,永远不要放弃“缓冲期”。
如果真的确定了爱情路上的拦路虎是不可抗拒的理由,那也不必那么着急地说分手,不妨先暂且“分开”。虽只一字之差,但“分开”与“分手”之间,无疑是给了感情最后一段缓冲期,让之前加足了马力一路前冲的爱情暂且歇歇脚,因为接下来,有更遥远的路途在等着你。值得一提的是,恋爱的胶着期里,恋人之间总放弃了太多个性的东西,彼此的“自我”,已被压制到了最边缘。进入缓冲期,不妨重新发掘出自我个性,更多去发现一个人的精彩,而这种自我的重建,有利于自信的重建。分开一段时间后,若不可抗拒的理由始终敌不过思念的魔力,那终归两个相爱的人会有再聚首的时候。但若此时,你满身的自信状态,接下来,牢牢抓住爱情主动权的概率便会更大。战争中,暂时的撤退是为了更好的前进。爱情中,短暂的分开,则是为了考验这段爱,值不值得你再次争取。
爱情永远都有“AB面”,成与败之间,各自都有五成的可能性。
虽然,最终被现实的不可抗力打败的爱情,会让你的心蒙上一层灰尘。但你始终应该明白:爱情亦是这尘世中种种情愫中的一种,尘世中的一切,总要遵守尘世中的规则。
也许被现实打败的爱情,你觉得不算真正的爱情。
但确实,只有现实都打不败的爱情,才能真正带给你福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