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从会问开始。
从统计角度来看,相亲的失败率远大于成功率。
但从沟通角度来看,那些失败的相亲中,多半是彼此的交流出现了问题。
成功的相亲聊什么
大多数人的大多数相亲经历,都是以失败告终的。
很多失败的相亲案例中,当事人无不表示:见面后根本不知道该聊些什么,仅仅聊了十多分钟,就开始觉得彼此间想法有冲突,或是感觉对方对自己根本不感兴趣。
就像之前很流行的“相亲闪人法则”一样:相亲前,先跟好朋友打个招呼,十分钟后来个电话,若是对相亲对象满意,就对电话那头的朋友说“我现在有事,回头再说吧”,若是对相亲对象不满意,就挂了电话对相亲对象说“抱歉,我有点急事,要先走一步了”。
可见,聊到十分钟时,是一对男女相亲中的第一道关卡,这决定着彼此间的第一印象如何。
所以,以什么话题作为开头,往往关乎初次会面的成败。
有国外的研究者以此进行过调查,发现,相亲时聊旅行的男女会比聊电影的男女继续约会的可能性要大。原因是,在旅游的话题上,男女间相对共识较多,较容易在观点上达成一致。在电影这个话题上,男女的关注度差异较大,比较难以形成共识性的观点。就像很多IT男爱在相亲时聊信息技术,球迷男爱聊意甲联赛等等,这些只有一方关注的话题无形中会使对方误以为你们彼此间没有兴趣点的交集。
与此同时,在选择聊天的话题时,先期要更多地选择那些你赞成的观点和事件去展开话题,这会给对方留下一个十分积极的印象,觉得你是个生活态度很乐观的人。而乐观,是人选择伴侣时,最渴望的一种特质。
另外,很多相亲者在相亲过程中,会不断地跟对方以“我怎样怎样”作为话题的开始,当然,未必这些爱表达“我”的人都是过度自我化的类型。也是因为第一次见面的两个人是陌生的状态,不知该从哪里进入话题,但又害怕冷场,所以只好尽可能地多聊聊自己。但无论是哪种原因,相亲时自顾自聊自己的人都是不受欢迎的,尤其是男性。因为女人在相亲时,相对会比较少地讲话,因为她渴望的是被关注、被对面的异性评价(当然是积极评价),如果没有得到这一切,她会有受冷落的感觉,进而对相亲对象表示出强烈不满。
初次见面时,知道该聊些什么,也就离成功更近一步了。
男人都不喜欢强势的女人。
强势的女人说,这是因男人缺乏自信。
真的都是“自信心”的原因么?
不全是吧。
不可否认,太强势的女人,总让人有那么一点不舒服。
恋爱的话语权
男人都爱听话的女人。
女人对此嗤之以鼻:“这都是大男子主义在作祟!”
但问题是,即便那些真的不大男子主义的男人,也喜欢听话的女人。
其实,“听他话的女人”,在这个时代里的真实含义是,“听他讲话的女人”。
一个愿意做倾听者的女人,总是更容易受到异性的欢迎。
只是很多女强人们很难做到这一点。
女人越优秀越难嫁。这是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这些优质女们,把“难嫁”的原因归结到男人身上:缺乏自信,驾驭不了优秀的女人。
可回到这些优质女强人的身上问一问:为何你会让异性缺乏自信呢?
趁她们在总结答案的时候,我先说一条吧。
因为强势的女人,永远在争夺话语权。幸运的是,每次都被她抢到了。不幸运的是,话语权抢到了,爱情被吓走了。
通常来讲,把谈话的主动权交给对方,听完他所表达的意见和观点。
或者真诚地表示赞同。或者较为委婉地表示有不同看法。
这样的女人是绝不会引人反感的。
但做惯了主导者的女强人们,是不习惯把话语权交到对方手上的。
不信看看周围的职场环境中,但凡是领导,通常是话语权的主导者,他在讲话时,下属要听,要附和,要跟着他谈话的脉络进行。
强势女人往往就爱把这种工作姿态带入到情感世界中。出了职场,还继续以领导姿态自居。面对异性时,依旧爱主导谈话的全局。
这就是情场不顺的主因了。
男女双方相处的最初阶段,其实就是一个争夺话语权的阶段。
通常,在这个阶段中,互相要争个高下。
最良好的状态是,双方抢到的机会各半。最不好的状态是,一方抢到全部,另一方两手空空。
接下来,没抢到的那一方,会开始厌烦这段对话不平等的恋爱。
做女人,你可以做不听话的女人,但要做个会听话的女人。
当他在说的时候,安静地听完。
男人要的尊重其实不多,仅此而已。
爱情总在不经意的时刻到来。
这就要求你要时刻保持状态。因为,有可能它就出现在下一秒钟。
不经意的心动
爱情总是来得太突然。
当你精心准备要去邂逅爱情的时候,往往它就躲起来不见了。
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总在不经意的时候,爱情闯了进来,两颗心都措手不及。但当你一切准备就绪,自信慢慢要去开始一段恋爱之际,它却再也不肯登门。
你等在那里,心如玫瑰般一天天枯萎,咒骂着造化的弄人。
弄人的岂是爱情?!真正爱搞怪的是人性。
它藏在心的最底层,时不时地冒出来蜇一下你的心尖。
你还逃避不开,因它是你这一生割不掉的影子。
所以在心动问题上,人总会习惯性地有自己的判断,且外人外力难以扭转。
女人判断这个男人是不是可以交往的对象,只需半分钟。
男人判断这个女人是不是值得讨好的对象,也只需一分半钟。
女人会对男人的开场白表现出更快速的敏感反应。一旦这个男人的开场白是失败的,接下来想要扭转败局的可能性也会很小。
比如,第一次见面时,尽力想表达自己优势的人,反而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又比如,第一次见面时,前几句话一直讲述“我”的人,会引发对方的不快。
还比如,第一次见面时,刻意去讨好对方的人,会让对方提防和敌视。
更比如,第一次见面时,过分衣着考究的人,总会令对方感觉疏远。
第一次的会面,有太多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可确定的是:人性。人性中有最为反叛的一面,一旦知晓了对方的精心谋划,便会加深内心的不安全感。
虽然人人都渴望对方更积极更主动,但若那个人真的过分积极主动,也只会轻视他的人,轻视他的爱。
是否明白了爱情为何总在不经意间来敲门?
那是因为,最无防备的时刻,也是人最纯然真实的时刻。此时的你,最令人安心和动心。
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心动,一定也是有它经意的构画。
所以,藏起你的急躁。
初次见面,别让人觉得你正迫不及待地期望着爱情。
电话天天在打。
可天天打电话的人却未必真的会打。
小小一方听筒,传出的可不仅仅只是声音。
另有一些信息,如密码般玄妙。
听筒里的爱情
如今的很多沟通,是通过电话来完成的。
尤其在情感状态中的男女,若是哪一天不打上几通电话,那简直可算得上“不真爱”的近义词。尤其女人,更是以男人回复短信的速度、通电话的长度,来判断他对自己感情的热度。
但同时很多女性备感困扰的一件事是:为何我们的爱在“电话”中渐渐变淡了呢?最初,一聊两小时,我催他挂机他还不肯,如今,说不到十分钟,他就开始喊“忙”,找理由挂机,而且时常三五天不跟我电联。这是不是说,他已经没那么爱我了?
往往听到这儿,我想问一句了:电话里,你都跟他说了些什么呢?
很多人都是如此,爱打电话,却不会打电话。
人与人的一个完整交流之中,语言只占不到半数的比例,其余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则占半数以上的比例。
电话的交流,是一种很特殊的沟通途径。不信你想想看,打电话时,你是不是一边听对方的话音,一边联想对方此刻的行为表情?他是在笑?还是在克制怒气?抑或是已经不耐烦地要结束谈话了?
是的,电话的交谈中,人所获得的沟通信息是不完整的,因而需要彼此动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主观猜测一些事情,进而填补起思维认知上的断链。
于是很多人在电话交流中所表达的意思,理解在对方心里,却成了截然相反的另一重意思,这就是说话方一些错误的语言信息、不恰当的语调信息,给对方造成误解了。
重要的事情,如果有可能,尽量见面说。
如果必须要电话中说,那就一定要了解电话沟通的禁忌。
电话中,尽量避免使用直接否定的词汇或语气。
当你想说“不可以”,那该试着说“可不可以换种方式?”
当你想说“我不同意”,则该深呼吸下,用乐观的语气讲“我觉得其他的办法会更好。”
电话中直接的否定,会给对方以武断和冷漠的印象,这些都是不积极的沟通产物。
同时联想到如今很多女人的电话粥。
爱人不在身边时,女人在感情方面,总会有某种哀怨情结。而怨女的电话时间,幽幽的泣诉,在她们看来这是撒娇、是情绪发泄,在对面的爱人看来,却有点不堪重负了。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很疲惫。疲惫之余,拿起电话时,最渴望听到的是,远方爱人温暖的抚慰。但如果,此时的爱人,除了诉苦,就是抱怨,抱怨生活不顺心,抱怨工作不如意,抱怨周围人不和睦,抱怨你不够爱他……这样的电话,你还愿继续下去吗?
所以,电话中要多表达积极方面,可以倾诉烦恼,但它所占的比例一定要把握好,所讲的烦心事绝对不能超过快乐事,尤其不要直接表达对对方的不满。如果你能让对方觉得,跟你讲电话是件有意思的事,是工作之余的最好放松方式,自然地,他愿跟你多聊上一会儿。
很多两地分居的爱人们,电话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但同时,用好它,是很重要的技巧和智慧,这决定着你们的爱情经不经得起距离的考验。
不论你当下的状态如何,电话接通的那一刻,请尽量保持最愉悦的语气,因为这决定着你接下来通话的质量。
中国人说话爱讲“随便”。
中国人做人却绝不允许“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