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30岁前,最好的修行是恋爱全文阅读 > 第12章 优势都是“说”出来的(1)

第12章 优势都是“说”出来的(1)


  怀揣梦想来到大城市的人不计其数,没人不渴望在这样的黄金属地里掘取属于自己的一桶金。

  有位从乡下来的年轻人也不例外。

  只是,他没有那么好的起点。没有学历,没有经验,也没有一技之长。进城后,只能在一个住宅小区里做门卫保安。

  通常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在这样的岗位上,都会自信心严重受挫:每天站在大门口,看各式各样的人、各式各样的车出出入入。自己只如这大门边的一个摆设,机械地重复着每一天的工作。掘金梦离自己越来越远。

  这个年轻人的同事,每天就是被动地应付着自己的工作,力求不出错,便是目标了。

  可这位年轻人不同。他爱说,也爱笑。面对来来往往的业主,无一疏漏地冲大家微笑、问候,甚至不失时机地简短寒暄几句。

  刚开始业主们也是不适应的。都市里,陌生人之间有谁能微笑着彼此打招呼呢?他的同事们也不理解,多此一举的事情,他们肯定不会做。

  但什么事都贵在坚持。原本你觉得很傻的一件事,坚持的时间久了,就变得不一样了。时间,是个很伟大的魔术师。

  当业主们习惯了年轻人的微笑和寒暄之后,也渐渐把他当成了更可信赖的人。家里有什么事情,会不自觉地想到找他来帮忙,有什么吃用不完的东西,也会当礼物送给他。很多业主甚至把他当朋友,而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门卫保安。至于小伙子其他的同事们,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工作时间,却依旧跟业主们犹如陌生人。

  一天,一位做老板的业主朋友,看中了年轻人的性格特质,决定挖他做自己的手下,并悉心地培养他。若干年后,当他曾经的同事还在各个小区的保安室里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时,他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公司。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这个世界上,不论什么性格的人,都不会不喜欢开朗热情的人。

  原因很简单,在人隐秘的心理中,会认为,对方的热情,表明着他对自己感兴趣。而人性如此,永远不可能拒绝那些对自己感兴趣的人。

  所以我们的周围,总有些说话讨喜的人,虽然你偶尔也会想:“只是说说而已,有什么大不了!”

  但关键时刻,对这样的人,你会不自觉地力挺他到最终。如同《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贪财害命、坏事做了无数,可你依旧喜欢她,因为,她的热情、她的能说会道,会让你觉得跟这样的人在一起非常开心又受用。

  人与人的交往中,大家都是在寻找一个更有趣的伙伴。

  也许你夯实的想法里,觉得优势都是实打实做出来的。

  但这社会上,有一种人的成功表明:优势,是靠自己“说”出来的。

  如果被问到你不想回答的问题时怎么办?

  耿直点的人会直接说“NO”!

  智慧点的人却会来上一个反问。

  “怎么突然想起问这个?”

  每天你都会被问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吧?

  这个问题,不用你回答。我也知道答案。

  所谓社交,就是一个“提问”和“回复”的过程。

  但我亦相信,那些被问到的问题里,一定有某些是你不想回答的。

  面对那些不想回答的问题,各人的表现不尽相同。

  有些人立时变脸,干脆拒绝回答。

  有些人尴尬陪笑,顾左右而言他。

  有些人碍于情面,也只得告之实言。

  但这些做法,似乎都稍欠妙处。

  此时,真正好的解围法,是该笑着问他:“怎么突然想起问这个?”

  尴尬的问题,有时是气氛的凝固剂,瞬间令局面僵冷。但尴尬的问题若能应对得当,却也可成为话题的突破口,让你晋身为会谈的主角。

  这其中的差别,要从解构谈话心理入手。

  当遇到不想回答的问题时,直接的否决或冷下面孔,都是失礼的表现。或许你是被对方的提问伤害到的人,但一旦冷脸,谈话局面立刻僵化,反而,你成了要受责怪的一方。因对方会怪你襟怀小气、不通世故。

  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扭转谈话的方向,把谈话的主动权攥到自己手心。

  扭转谈话方向,并不像你想象中那么复杂,只一个回问便可解决。

  在谈话过程中,通常提问者是主动权一方,他掌握着话题的方向,被提问者只能跟随着他的问题来回复。

  但若在某一个问题上,被提问者突然来上一句“怎么想起问这个?”

  整场谈话的格局顷刻会发生全局性的转变。

  接下来,你将由之前的被提问方变成了提问方,对方则变成了回复方。他要开始思索答案,回复对方的问题。只要抓准时机,在随后的谈话过程中,你继续追问几个问题,便会巩固谈话的主动权地位。此时,也就可以轻松地规避那些你不想谈论的话

  题,进而把你想要谈论的话题引出来了。

  评价一个人的好口才,人们常说他是个“会聊天的人”。

  所谓“会聊天”,可不是单纯的“爱聊天”。

  对谈的过程中,种种风云变数,要应对自如。

  其中有双无影手,操纵着始终,要看,谁能抓它更久……

  女人都爱绅士。

  可绅士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想来女人也说不明白。

  但至少有一种男人可以达到她们的标准。

  那便是,会说回问句的男人。

  一分钟变绅士

  有恋情屡屡不顺的男士来请教:“女孩们都嫌我没有绅士风度。非常让人头疼,怎么才能有绅士风度呢?是不是得拿出若干年的时间来从头培养生活习惯呢?”

  呵呵。我对他说:“绅士风度哪有那么难?!只要记住一句话,保准你一分钟变绅士!”

  “哦?什么话这么神?!”

  我说:“下次身边有异性在侧时,表达完你的观点后,只要微笑着询问她一句‘你觉得呢?’就万事OK啦!”

  一分钟变绅士,当然有玩笑的成分。

  但不可否认的是,女人最喜欢绅士的一点在于:他们尊重女性,重视她们的感受。

  尤其在人前,若是一个男人肯询问她的意见,这代表着他对她的想法的重视,以及对她智慧的肯定。

  毕竟,只有面对智者的时候,我们才乐意去关注对方的意见。若是面对混沌之人,谁都懒得问对方“你是怎么想的?”

  女人更加需要这种意见参与感。其实这跟长久以来,女性在社会中的定位有关。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男性一直是社会中话语权的主导,至今依然有相当数量的人认为,男性领导者的话语比女性领导者更有分量。

  所以在长期的心理环境影响下,女性变得格外渴望获得话语权的机会。一旦有人能满足她这种渴望,便能够赢得女人的好感。

  而绅士们,正是给足了女人“说话”的权利。

  回归到两性的领域中去,女性之于男性也是一样。

  只不过,男性期望的重视,不再是女性给他表达观点的权利,而是获得肯定。

  当一个男人讲完自己的观点之后,最渴望听到的是,身边的女人说:“嗯,我觉得你讲得很对!”

  拥有话语权的人,最渴望的是自己的话语得到更广范围的认同和传播。

  懂得男性如斯般心理的女人则是男人最爱的淑女风度。

  女人都爱有绅士风度的男人。

  男人其实也爱有淑女风度的女人。

  从行为上学成这两种人,并不见得有多难。

  关键是,想从内心修炼成真正的“绅士”和“淑女”,必要做到一件事:内心里,对她(他)要真的尊重。

  如果你自认是个爱说错话的人,那想规避谈话风险,唯一的办法是,下次聊天时,让对方先说。

  言多未必失多,但先说一定先错。

  良好的沟通谁先说

  父母在教育刚入职场的儿女时,总会讲:“跟大家相处时,话不要太多。要多听,少说。”

  父母的经验,根据的是中国传统中的“言多必失”原则,说得越多,破绽越多。

  一场沟通中,若对面是个不太相熟的人,多听,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多听,并不意味着要少说。好的沟通和不好的沟通中,听和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先听”还是“先说”,则是其中的关键。

  很多人在谈话结束后,常会有“说错话”的悔恨:“早知道他是这样的想法,我就不该先说那番话了!”

  可出口的话,想收是收不回来的呀!

  会聊天的人,会尽量先让对方说。谈话的前十分钟里,他会做一个纯粹的倾听者,除了偶尔的简单回应下,他不会做更多的表态。

  等他确定已经掌握了对方的想法之后,再开口表达自己的见解,如此一来,便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了。

  与此同时,先听后说,还能令对方得到最大程度的心理满足感,觉得被尊重、被理解。一旦有了这先入为主的好感之后,接下来,你的说服力也会变得更强。

  一次谈话中,谁先开口去表达自己,往往意味着劣势,想占据优势地位,就先让对方说个够。

  当然,一个总肯让对方先去表达的人,往往是做事老道、对全局具有超强把控力的人。这类型的人有着更成熟的心智,以及更强的自信心。

  每一个社会人,都应该立志成为这样的谈话者。

  但如果你自认还未修炼到此般境界,那开口之前,先掂量掂量要说的内容吧。

  交谈亦如同开车。

  你要做个好司机,便要懂得活用方向盘,巧妙地开到你想去的任何地方。

  做好“测谎仪”

  这个时代的爱情,总或多或少会遭遇“信任危机”。

  有女孩问我:“我们是通过网络认识的。虚拟世界的感情走入到现实之后,总感觉他有那么些许的隐瞒,我很犹豫,不知他说的话是真是假。我很怕遇到感情骗子。”

  首先要懂得引导交谈的方向。

  要学会提问。

  提问分为“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两类。

  封闭式问题是一个问题对应一个答案。比如“你多大了”

  “你是什么专业”“你结婚没有”。

  开放式问题是指一个问题可对应多种答案。比如“你对婚姻的看法怎样”“你们公司环境怎么样”。

  封闭式问题是最容易造假的,因为这些最基本的问题通常是说谎者事先就有所准备的,他们会先一步设定好要表述的答案,从而做出应对。但开放式问题很难作假,因为开放式提问大多是随机的,事先很难做准备。所以,想要测试一个人的话是真话还是假话,提问的时候就该有所注意,先问一些封闭式的问题,打开交谈的局面,而后要把谈话方向引到开放式的话题上面,这可以帮你更多地获取判断依据。

  选好了话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更重要的,是要会“听”。

  俗话说:话说得越多,馅露得越快。

  这是至理名言。识别一个人是不是正在撒谎,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说,尽量多说。

  在他说话的过程中,你能做的是“倾听”,一定不要去打断他。通常说谎者都会格外关注对方的反应,尤其喜欢一边说一边询问对方意见,“你说是不是”,而另一些人则喜欢把对方拉进谈话中来,想尽办法让倾听者参与谈话。这都是因为,人在讲话的时候,注意力会分散,对谎言的辨识能力会相应下降。另一方面,当你参与了说谎者的谈话之后,对对方的信任感会相应有所上升,自然也就不愿再相信对方说的都是满口谎话了。

  想要编谎时,要学会干扰对方的“倾听”,尽量撬开他的嘴,跟你一起来说。

  想要测谎时,就一定不要被对方干扰了你的“倾听”,想尽办法也要闭牢自己的嘴。

  说谎之人,最怕的是对方不肯跟他交流,因为在无法获取对方态度信息的情况下,他不知谈话的主题该朝何方向走。而当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倾听、默默地保持冷静姿态的时候,这就是对说谎者最大的煎熬了。

  攻心战,亦是信息战。谁掌握的信息越多,谁就有最终取胜的机会。

  交谈处处皆学问。

  如果你总是猜不透对方的话是真是假,只说明真的需要火速补补课了。

  很多人说自己不会讲话。

  但深入交谈之后发现,他们首先是不会提问。

  一个好的问题,是打开谈话僵局的关键。

  会说,先要会问

  很多年轻男女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第一项难题是:不会交谈。

  在某些人生的重要时刻,面对老板的时候,面对爱人的时候,面对那一个个可以扭转你人生局面的人的时候……谈话,却突然变得不顺畅起来了,原本脑袋里构想的谈话脉络至此全被打断了。

  人生的机会,往往就蕴藏在一次次的谈话之中。谈话没谈好,有可能成功就要来得更迟一些了。

  一次成功的交谈,总是从成功的提问开始的。

  美国著名的沟通学专家艾伦·加纳把交谈时的提问分为两种: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往往交谈经验不足的人,会更容易做封闭式的提问。封闭式提问的优点在于,可以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对方的基本信息,但它的缺点在于干涩枯燥、缺乏延展性,没有办法令双方的谈话互动起来,同时会显得整场谈话索然无趣。容易令双方丧失掉把谈话进行下去的信心。

  于是开放式的问题就显得很重要了。

  一场优质的交谈中,一定是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并行的。

  先提几个封闭式问题,了解下对方的基本爱好,然后再根据这些封闭式的基本信息延伸出开放式的问题来,如此一来,会让对方觉得你有深入思考的能力,且更加关注他。

  比如。

  封闭式提问:“你的母校是哪里?”

  得到答案后,立刻再追问开放式提问:“听说那所学校的食堂很有特色,不知有什么特色小吃啊?”

  谈话时,一定要注意与对方的互动性。当然,如果面对的是女性,最好是问一些轻松的、跟生活中衣食有关的话题,因为女性的天性是家庭中的“后勤部长”,会对跟衣食住行相关的话题更感兴趣。如果面对的是男性,则可以问一些跟业余休闲活动有关的问题,因为男人天性中更多带有“孩子气”的一面,玩心都较重,跟休闲玩乐有关的话题能更快地吸引他们进入谈话状态。

  这一点在相亲时尤为重要。

  很多女孩拒绝一个相亲对象的理由是:“他既不善谈,又不够关注我。”

  在一个女人的择偶观念中,男人的口才是很重要的一项选择指标,因为女人的恋爱是用听的,若一个男人不够会讲话,那他的聪明才智便也失色不少。

  当然,谈话的技巧不是与生俱来的,都是后天修习的。

  会说话的人,总能赢得更多的人际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