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宋朝原来是这样全文阅读 > 第9章 斧声烛影:宋太祖死亡之谜(1)

第9章 斧声烛影:宋太祖死亡之谜(1)


  宋朝的史料,较前代丰富,史事记载也十分详细。可是在宋太祖离奇死亡这件事上,官方的史书却轻描淡写,令人怀疑史官企图在隐瞒着什么。

  我们且来看看《宋史·太祖本纪》上简略的记载:“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这简直只是流水账,不要忘了在封建王朝,皇帝的死亡是大到不能再大的事情了,何况宋太祖的死因,官方也无意说明。为什么要遮遮掩掩呢?究竟是谁想要尘封这段历史呢?揭开这段历史,将会引起怎样的动荡呢?

  那一晚,皇宫高墙深院内,到底发生什么事,恐怕无人知晓——除了一个人外,此人便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

  我们把日历回拨到宋朝开宝九年(976)的十月二十日。

  在那晚离奇事件发生之前,没有人觉得这一天有什么特别之处。稍稍令人感到意外的,只是天气变化得太快了。这一天晚上,夜空晴朗,星光闪烁,皇帝赵匡胤登上太清阁,四处张望,似乎心事重重。忽然间起风了,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风骤然飘落,还夹杂着些许的冰雹。

  没有人知道皇帝在想些什么,但天气突变显然让他不舒服,他下了太清阁,进了万岁殿。虽说已是夜晚,天气又寒冷,赵匡胤似乎全无睡意,也没有哪个后妃娘娘相陪。此时他突然下旨:传晋王赵光义入宫。

  赵光义是皇帝赵匡胤的亲弟弟,原来名赵匡义,但是封建帝王家有一种避讳的传统,皇帝叫“匡胤”,这两个字,别人就用不得,得改才行,于是赵匡义变成了赵光义。赵光义是陈桥兵变的参与者,可以说,哥哥当皇帝,他也有一份功劳的。宋太祖对这个弟弟也十分器重,先后让他担任殿前都虞侯、恭宁军节度使、开封尹兼中书令,封为晋王。

  皇帝召弟弟来做什么呢?喝酒!宋太祖摆了酒席,哥俩人“酌酒对饮”。

  可是这里有让人纳闷狐疑之事。其一,要喝酒解闷,宫里有的是人陪,犯得着在一个风雪阴霾之夜把弟弟召进宫吗?其二,皇帝让太监、宫女全部退出去,偌大的殿里,只有他与弟弟赵光义两个人。若只为喝酒何必这样呢,皇帝一定是要向皇弟说些话,而这些话,是不允许被第三者知道的。

  那么赵匡胤与赵光义两人究竟密谈了什么呢?除了他们二人之外,没有人知晓了。

  那一夜皇宫内的情形,北宋僧人文莹在《续湘山野录》一书中有所体现,这大概是皇宫太监们在那一晚所见所闻的记录了。

  当时雪花纷飞,风声呼呼,太监们远望着皇帝寝殿内烛火摇曳,两个人影被烛光投射在门窗上,也随着烛火抖动着。他们看到了晋王赵光义的身影有几次起身离席,而后又坐了回去。

  到了三更时分(夜十一点到一点),雪还在下着,殿前的积雪已有数寸了。皇帝的酒终于喝完了,殿门打开了,只看到他手持一把柱斧,在雪地上戳了几下,然后回头对弟弟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好做!好做!”说完后,晋王赵光义告辞离开,皇帝回到寝殿,解了衣服,倒头便睡,不一会儿时间,就鼾声如雷了。

  看上去一切都很正常。

  皇帝喝多熟睡了,太监们当然不敢马上去把他吵醒。就这样,到了四更天(一点至三点)时,快接近五更天了,看来皇帝也睡了有两三个小时了,这时听不到呼噜声了。几个太监这才蹑手蹑脚走进去,担心皇上着凉了。可是他们全都吓傻了,这时的皇上全身冰凉,没有气息,已经驾崩了!

  喝几杯酒就给喝死了吗?会不会是心脏病突发?或者脑溢血?可是要知道皇帝的身体一直是很强壮的,况且就算突发性疾病,也很少有人一声没吭就死了。如果不是自然死亡,那会是怎么死的呢?这一疑问令人不寒而栗,因为最后一个见到皇帝的人,正是晋王赵光义!难道皇帝竟然是给弟弟害死的吗?

  太监们可以作证,在晋王赵光义离开后,皇帝还没有死。

  可是即便赵光义有不在场的证明,仍然是最大的嫌疑人。倘若他偷偷在哥哥的酒里下了毒药,那么致命的毒性在一两个时辰后发作夺去皇帝的性命,这种可能性仍然是存在的。有人会站出来反驳了:晋王赵光义是被召入宫,怎么可能会预谋去毒杀皇帝呢?以犯罪心理学来说,他有什么动机,有什么理由作案呢?

  在历史上,认为赵匡胤乃是死于赵光义之手的大有人在。我们且来做一个假设性的分析,假定晋王是杀害皇兄的凶手,那么他为什么要杀兄,又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一晚动手呢?

  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赵匡胤与赵光义到底在密谈什么呢?显然这件事是非常机密的,所以没有第三者在场。这一晚后,赵匡胤死了,赵光义成为皇帝,他也用不着向别人解释谈话内容。因此,寝殿密谈的内容永远也不为人所知了。

  可是有两个细节一定要引起注意,一个是“烛影”,一个是“斧声”。这是殿外之人唯一能看到的两个特别的细节,特别在什么地方呢?

  首先看看“烛影”。远看过去,隐约看到的情况,是晋王赵光义在喝酒过程中,有几次避席的举动。避席有何含义呢?如果是权位高的人避席,是一种尊重的表示;如果是权位低的人避席,则是一种谢罪的表示。晋王数次避席,是不是意味着皇帝对他的严厉批评呢?

  其次再说说“斧声”。皇帝以柱斧戳雪,这把柱斧哪里来的呢?皇宫大院之内,有可能在大殿门口放一把斧头吗?这不可能,如果这样,岂非是方便刺客刺杀皇帝吗?因此,这把斧头,一定是在大殿里的,而且赵匡胤把它取下来了。那么我们再分析一下,赵匡胤扛着一把斧头,就是为了戳几下雪地吗?他如此童心未泯吗?显然不可能。只能说,他在殿里时就已经把斧头操在手上,出殿时顺便带出来罢了。喝酒用得着斧头吗?斧头可是杀人利器啊。赵匡胤喝酒上操着一把斧头,是不是动了杀心呢?

  如果皇帝对弟弟动了杀心,那只有一个理由:弟弟想夺权当皇帝!如果晋王赵光义非要在这一晚毒杀哥哥,那也只有一个理由:自己的秘密已经被哥哥知道,哥哥不死,他永无出头之日。

  皇帝的诱惑太大了,也正因为如此,五代时期中原政权十几个皇帝,有一半死于非命,且多死于政变。为了皇帝,子弑父、弟杀兄的事情都发生过,这在那个年代只算是寻常事。那么晋王赵光义是否想当皇帝?这个答案是肯定的。自从他担任开封尹后,便大量培植党羽,结交朝中文武官员,其势力可谓是根深叶茂。宋太祖三十三岁就当皇帝,至今五十岁,仍是年富力强,出于谨慎,他一直未立太子,这也给了赵光义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