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死因是你说的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十四章 再起风波

第1卷 第十四章 再起风波


  事——

  事做下了,要么不让别人看见,要么根本就不让别人知道,天大的事,那也没事。

  事做下了,一旦让别人看见了,让别人知道了,在中国将会遇上三种情况的人,其中有一种人,他一定会让你在劫难逃。

  第一种人:好事者;

  第二种人:怕事者;

  第三种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者。

  只要你遇上了第一种人,“事”做下的人,无论你和“好事者”有没有前世冤家近世仇的恩怨。好事者的义举行为一定会让你在劫难逃。

  林秀文就是“跳河风波”事做下的人,即成风波,便是众人皆知,好事者还有不好你事之理吗?所以,林秀文跳河风波将会在好事者的义举行为下让其扩大化的宣扬出去。

  学校,本已平息了的“林秀文跳河自杀事件”,经过“好事者”的“好事”之义举行为,仅一个下午的时间,就罗列出了“林秀文跳河自杀事件”的因果线索真实存在的凭据。

  事发当天的晚上,校园里,高二理科⑴班教室里(晚自习)三五打堆,脑袋相向聚在一起窃窃私语,不时发出唏嘘之声。

  有同学说:可惜,赵四和吴家有在就好了,要是他俩在问问他们可能会知道的更多些。因为,同学都知道他俩是林秀文最要好的朋友,也多亏他俩不在,他俩要在可能场面会更糟糕些。因为,他们也想知道更多的事情真相,不管自杀是真还是假,跳河终归是真实的,既然跳了,那必定事出有因。是什么样的事情能会让这个自命不凡,放荡不羁家伙选择跳河来释放自己压力或情感呢?

  以好事者的经验断定,肯定有事,而且是不为人知的大事。

  好事者就把收集来的线索提出,摆在同学面前让大伙共同来寻找丝足马迹,揭开林秀文跳河的真相。

  比如:广州来信,谁写的?内容是什么?有谁知道?

  比如:有一个晚上没来上自习课,夜里在凌晨以后才回寝室,他去了哪里?

  再比如:昨天晚上没来上自习课,夜里他就跳河了,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再有,自从他接到广州来信以后,最近变化很多,是不是?

  “是,是”一些同学趁机起哄。

  “真的,他好长时间都没认真听过课了。”同桌肯定地说。

  好事者再次断定:有事,肯定有事。

  晚自习,两节课的时间,有关林秀文跳河有事儿的风波再次像风一样再一次吹遍整个校园。

  但是,从罗列的线索上看,让好事者们乏味的是内容缺少三个字“情、爱、性”。没有这三个字的风波,就失去了风波的轰动性和他应有的传播价值。

  像林秀文这样可以算得上玉树临风型的男生,怎么能会没有一点那个那个的事情?这就是让好事者们最窝火的焦点,也是传播价值的焦点。如果找不到林秀文和某某女生有点那个那个的事情,就等于这些好事者的忙活是没价值也是没有意义的。

  找,一定要找。

  广州来信,后面的线索断了,无处可查。

  晚自习没来上课,肯定是和某个女生约会去了,对,和某个女生约会去了。好事者们好像看到了曙光一样马上兴奋了起来。

  很快他们就查出了林秀文没上晚自习的准确时间是上个星期日晚上。

  好事者们开始分头挨班排查,只要和林秀文有一点点毛线关系的女生名字都一一罗列下来,然后再逐个排查上个星期日晚上没来上晚自习女生。

  从和林秀文有一点点毛线关系的女生名单中排查结果:当天晚上有三个女生没来上晚自习。

  她们是:王丽丽(高二文科⑵班)、贺彩霞(高二文科⑴班)、单诗涵(高三文科⑴班)。

  王丽丽:校文艺委员(骨干),平日和林秀文无亲密来往记录,又因其家中刚刚发生变故,至今未来校上课,结论是排除怀疑对象;

  贺彩霞:校文联社成员,林秀文的崇拜者,结论是怀疑对象;

  单诗涵:该班学科代表,有被林秀文英雄救美案例一次,之后又单独请林秀文在镇上吃过一次饭(有赵四、吴家有作陪),结论是属重点怀疑对象。

  经多渠道信息汇总核准对比,好事者们最终得出结论:林秀文被女朋友抛弃,承受不了打击,跳河泄愤。

  第二个传播版本更直接明了:林秀文被女朋友单诗涵抛弃,承受不了打击,跳河泄愤。

  就这样,经过好事者的义举行为,迎合了猎奇者的心理需求,关于林秀文跳河“真相”,仅一个夜晚的时间,以“风”“电”“雷”的速度传遍整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