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斯大林格勒1942全文阅读 > 第15章 一个人究竟需要多少土地?(2)

第15章 一个人究竟需要多少土地?(2)


  在战争中,偶然存在的情况远比事先的计划部署要多,苏联军队集中力量保卫沃罗涅日的战斗就不是事先在地图上计划部署好的。新下达的命令,允许铁木辛哥的军队向后撤退,以防止落入德军的包围圈内,但是在7月12日,不幸的事情却降临到了这支军队头上——红军最高指挥部重新开辟了一条斯大林格勒前线。虽然没有人敢于说出让红军后撤到如此远的伏尔加河是一个非常失败的举动,但是,人们已经开始猜测,将有一场重大的战役发生在伏尔加河。最重要的证明是来自萨拉托夫的由NKVD组建的第10步兵师——有五个团驻扎在乌拉尔山脉和西伯利亚——的一封加急电报。这支部队的部分指挥官是由NKVD的地方部门成员担任的,而它的民兵组织组建培训了自己的一支装甲分队和两支坦克部队,他们已经完全控制了伏尔加河上的运输通道。

  这些天的战斗对德军前线军团们来说是值得骄傲的。“凡是眼睛能看到的地方,”一个侦察兵这样写道,“都有德军装甲车和半履带车在行驶。俄罗斯大草原上,三角旗在明媚的阳光下迎风飘舞着。”指挥官们大胆地站在坦克回转炮塔上,高高举起胳膊,指挥他们的部队向前挺进。履带搅动灰尘向两边扬起,就像是船在水面泛起的波浪。

  在这些天的前进途中,年轻军官们异常的兴奋,他们相互比赛,看谁能先到达并夺取顿河港口的罗斯托夫。春天的宜人气候以及全新的装备,还有不久前在哈尔科夫取得的重大胜利,让德国士兵们的士气大为振奋,同时也让他们忘掉了冬季战役的噩梦。“有两种思想在我们的脑海中并存着,”第三装甲师的中尉克莱门斯·冯·卡格内克伯爵——他在不久后便获得了橡叶十字勋章——这样解释说,“我们欢欣鼓舞地向前冲,同时我们也知道敌人将会在下一个冬天给我们沉重的打击。”德军似乎也渐渐遗忘了俄国人的力量,遥远的距离、恶劣的气候和糟糕的道路,这些都曾无情地折磨着他们的现代化机械设备,并且迫使他们退回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作战方式和作战形势中去。在巴巴罗萨行动开始的最初几个月中,德军步兵团一直关注着自己越过苏联边境向前推进的距离。现在他们不再这样麻烦了。他们步行向前,满脸都是汗水和尘土板结的混合物,他们以“10公里的速度”(每小时6英里)试图追上前面的机动化部队。装甲师的指挥官们似乎也忘记了大多数德军炮兵团并没有机械化运输工具的事实——那些拉着沉重大炮的马匹,伴着规律的咳嗽声,在扬起的尘土中缓慢地行走着。大炮手们因为疲劳而不得不斜依在马匹的后背上行走。然而,现代技术和俄罗斯大草原的平坦地形,又给德军带来了有利的一面。任何在前进过程中与苏联军队交战而受伤的德军都会很快地被“森塔斯-容克(Sanitats-Ju)”——一种由容克52改造的救护飞机——接走。似乎永远看不到边际的地平线和浩瀚的天空,只有在坑坑洼洼的路面上左右摇摆行驶的车辆,这种场景让人们更容易想到的是大海——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船舶随着汹涌的波涛上下起伏——俄罗斯大草原就像没有在地图上标示出的一片汪洋大海。斯特雷克将军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这片无边无际的大海将会把任何入侵者吞没。”村庄成了陆地的代名词。在被太阳晒得干硬的俄罗斯大草原上,德军也能找到似乎有水源的地方。一名装甲兵指挥员发现远处有一座洋葱头形圆顶教堂,但是当他们到达那里时,却发现坐落在这里的村庄已经完全被烧毁,那些粗大的木头还在冒着白烟,只有砖砌的烟囱依然站立着。马匹和家畜的尸体躺在废墟周围,在烈日的曝晒下,他们的腹部膨胀,使得他们的四肢奇形怪状地摆放在空中。通常,唯一能代表生命迹象的是猫,喵喵地在废墟中乱窜。

  在一个还没有遭受战争毁坏的村庄中,一位年老的农民带着犹豫的神情来到德军面前,突然他一把抓下自己的帽子,然后匆忙地去为来访者沏茶倒水。与此同时,村里的一些妇女将鹅赶进附近的一条水沟或者是矮林中,试图隐藏好它们,但是村民们不久便发现,德国士兵的嗅觉远比他们想象的更灵敏,这些家畜很快被发现,并且被征用。

  士兵们不仅仅满足于从野地里获取芜菁甘蓝和洋葱头,他们还从所经过的农民田地里或者是家庭菜园中劫掠所有的食品。小鸡、鸭子和鹅是最受德国士兵欢迎的战利品,因为他们非常容易携带和烹调。第6集团军的随军记者克莱门斯·波德维尔斯在他的日记中描述了经历6月30日的小规模战争后一队德军到达一个村庄时的场景:“‘黑色的手指’从坦克和半履带车上跳下,一场戏便开始上演了。家畜和流着鲜血的鸽子在士兵们的枪杆上腾空拍打着翅膀‘飞’向德军的运输车,‘黑色的手指’重新跳上车,于是坦克和半履带车又开始了他们的旅程。”在那个夏天里,德国士兵们唯一不用麻烦当地居民就能得到的东西是向日葵籽——德国士兵戏称这些葵花籽为“俄国巧克力”。

  各种各样的不同报道让人不安,在事实与想象之间徘徊,让人们感到毛骨悚然。“一个小男孩站在路中间,”一位20岁的神学院学生在信中写道,“他不再向我们乞讨,只是口中咕哝着‘潘(Pan)(译者注:希腊神话中人身羊足、头上有角的畜牧神)、面包’。”他的脸上挂满了常人所无法想象到的悲伤、苦难和冷漠。一位成为士兵的神学院学生,在他临终之前口中一直念叨着一首19世纪早期浪漫主义风格的抒情诗:“德意志帝国,此刻我仍然记得这个名字。你拥有宽广的胸膛,强大的心脏。你是我的祖国,我将我的全部都奉献给你,包括我的热血一腔。”依照他们自己的道德观念,德国同盟者们大肆地偷盗着共产主义者的东西。“我们的士兵偷了三大壶牛奶,”一位匈牙利下士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当我们的士兵正在地下室寻找牛奶的时候,俄罗斯妇女们带着装满牛奶的壶下来了,士兵们拿出手榴弹,假装要扔向她们。妇女们惊吓得逃走了,于是我们的士兵拿走了牛奶。我们祈求上帝帮助我们,希望以后我们都能如此幸运。”7月的时候,进展缓慢的战事使得希特勒非常的不耐烦,虽然这种缓慢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装甲军团快速地突围在前,但是不久后,便因为燃料耗尽而不得不停止前进的步伐。看着地图上近在咫尺的高加索油田,想到缓慢前进的德国军队,希特勒的神经受到了极大的刺激。

  希特勒的急切心态给德军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蓝色行动”的第一阶段正在顺利进行,在向罗斯托夫发起进攻然后向高加索山脉进军之前,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已经切断了铁木辛哥的退路,并且向斯大林格勒逼进。但是希特勒急于要进攻高加索山脉,因此他决定同时进行“蓝色行动”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这样一来,德军兵力就需要大规模地调动。不顾哈尔德的强烈反对,希特勒将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调往南部,同时调离了第6集团军下属的第40装甲军,从而放慢了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的步伐。

  对于希特勒专断地将“蓝色行动”的两个前后紧密衔接的阶段强行分离成两个同时进行的并列阶段的做法,陆军元帅冯·伯克感到非常愤怒。希特勒命令巴伐利亚籍陆军元帅李斯特指挥A集团军群进入高加索山脉,同时让陆军元帅冯·魏克斯男爵负责指挥另一支B 集团军群——第6集团军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当元首知道伯克对自己的决定不满的时候,立刻免去了他的职务,并且指责他在沃罗涅日战争中有延误时间的行为。希特勒用这样的方式不仅重新调整了军队的部署,而且还重新调整了蓝色行动实施的时间和顺序。两周后,希特勒采取了他的下一个举措:扩大军队的活动范围,同时更进一步地集中军队的军事力量。元首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进攻高加索山脉上,他已经等不及德军实施在俄罗斯大草原北部的罗斯托夫设陷阱诱捕铁木辛哥的计划了。但是,德军目前唯一完成的包围圈非常小,是由第40装甲军在7月17日完成的米列罗沃包围圈。这支装甲部队没有浪费一点时间,让其余的德军部队留守米列罗沃,自己于第二天便转向东南方向,与尖兵队一起到达了莫罗佐夫斯克。接下来,他们用了仅仅三天的时间,以每天大约45英里的推进速度到达了顿河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