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四川人的安逸生活全文阅读 > 第9章 四川人活得好“安逸”(4)

第9章 四川人活得好“安逸”(4)


  8.赶花会

  对于四川的花会,《成都人》一书的作者林文询有相当精到的分析。他认为四川之所以有花会,就因为“四川人喜欢都市的热闹,也留恋乡野的清新,花会恰恰将这相悖的两方面融成了一片,自然能恒久地讨人喜欢”。说起来,四川人的这种性格,其实也正是四川的城市性格。

  四川地处内陆盆地,气候温暖,四季温差不大,土壤又湿润肥沃,黑油油松软软的,随便刨个坑儿,插上枝条,树就活了,撒下籽儿,草就长了,一年四季都绿油油的,真是块宝地。宝地盛产五谷,也茂生百花,春兰秋菊,夏荷冬梅,奇草异卉,四时不断,锦簇花团。

  唐代诗圣杜甫,一生命途多舛,颠沛流离,也只在这“锦城丝管乐纷纷,九天开出一成都”之地,获得过生活上相对的安宁,心境的舒展,咏唱出了与之一贯风格迥异的清词丽句。其中随处可见花木草卉的姿影。千古名篇《春夜喜雨》中,一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便极尽其盛况,而“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更是如繁管急弦一般奏出了其热烈明丽。四川人真是生活在花的海洋里!

  有如此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有如此美好的风习源远流长,今日四川人自然仍是对荟萃大自然精华神奇的花草一往情深。在四川,凡有人家之处,几乎都可见花草踪影。宿舍楼上,家家阳台都摆满了花盆,俨若一个个空中小花园。即便身居陋巷破宅,也要用破脸盆旧瓦罐栽些闲花野草,增加些许色彩。

  有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四川人爱花也不止于自养自赏,他们还要借赏花之名,行游乐之道,获热闹之趣。于是,春日里,人们或去南郊公园赏杜鹃,或往龙泉山漫步桃花林:夏日里奔郊外水塘看荷花;秋日里新都桂湖满园金桂飘香,人民公园菊花灿烂,都是游人的好去处;寒冬腊月呢,万木萧疏,梅花独俏,更是值得看的,其集萃之处便是流芳千古的杜甫草堂。

  因为四川人爱玩好耍,所以他们为自己设计的娱乐游玩的节目也特别多。即以正月为例,就有鸡日(初一)游庙,牛日(初五)送穷,人日(初七)游草堂,十六游城墙等说法。正所谓“说游百病免生疮,带崽拖娃更着忙,过了大年刚十六,大家邀约上城墙”。最热闹的则是正月十五。这一天,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举国同庆,四川人自然不会放过,便在青羊宫大办其“灯会”。四川的灯会,自唐代起便很有名,至清代更是盛况空前。清人李调元诗云:“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活灵活现地勾勒出四川灯会这样一幅民俗风情画。

  有如此之多的节目,于是一个“正月”,便几乎成了“玩月”,但四川人还嫌不过瘾。春节过了,连着吃喝玩乐,按说也足够了,乡下人该备耕了,城里人该上班了,生活又复归正常运行。但四川人不行,心愈耍愈野,收不住缰。大热闹下来,突然归于沉寂,特别难受,耐不住。想一想,春天夹了,百花盛开,好,就以这个名目,办花会!

  2月15这一天是百花生日(俗称“花朝节”)为由,大办其“花会”。“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红紫万千披锦绣,当劳点缀贺花神”(清人蔡云诗)。有此“正当理由”,再加上这一天“碰巧”又是道教始祖老子的生日,四川人便比自己过生日还要高兴,一个个都兴高采烈喜气洋洋地直奔那两神并祭的青羊宫而来。

  这似乎有点像广州人。和四川人一样,广州人也讲吃、嗜茶、好玩、爱花,因此广州也有早茶和花市。广州的花市和四川的花会,无疑都体现了两地市民对生活、对春天、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但又多有不同:广州的花市在春节前,四川所花会则在二月份;广州人赴花市的目的主要是看和买,四川人赶花会的目的则主要是吃和玩。所以广州的花市是花儿们唱主角,四川的花会却是“百花搭台,吃玩唱戏”。四川人在这花会上,边逛边看边吃边玩边摆龙门阵。吃够了,玩够了,说够了,再每人买一个风车车带回去,实在是惬意极了。

  除此而外,花会还有一妙处,它同时是各种手工艺品小玩具的展销会:各路能工巧匠都到这里来炫示自己的手艺,值得看值得买的东西有很多,盆栽根雕,花种草籽,竹编泥塑,糖画面人……那薄得透明的青竹片编成的小青蛙都要跳起来呱瓜叫了,那彩色面泥捏做的关云长都要舞动青龙偃月刀催动赤兔马扛奔了……在这早春的阳光下,在这芬芳满园的天地里,样样都逗人爱引入喜。而有一样玩艺儿,更是几乎人人都要买一个带回去,作为逛花会的标志的,那就是风车车。细竹做的框架,彩色纸条做的车辐,轻巧灵巧,人拿着它一走动,它便呼呼地转,红红蓝蓝,黄黄白白,旋转出一片艳丽。看见满街风车车转了,四川人便确信春天真的来了。

  四川人的很多盛会,总觉得这赶花会是最祥和最富有民间情趣和诗意的一种,难怪唐宋至今,它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四川人喜欢都市的热闹,也留恋乡野的清新,花会恰恰将这相悖的两方面融成了一片。自然能恒久地讨人喜欢。随着时光推移,时代变迁,许多玩艺儿都将淘汰更新,但花会,恐将会伴四川人到永远。

  9.边走边看

  四川人是非常爱玩的。在四川,熟人见面,除问“吃了没有”外,多半也会问“到哪儿去耍”。四川人的爱玩好要,在历史上也是有名的。史书上屡有四川人“勤稼穑,尚奢侈,崇文学,好娱乐”,或“好音乐,少愁苦,尚奢靡,喜虚称”的记载。陆游诗云:“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至浣花溪。”所写即四川人游春之事。可见四川人春来踏青的传统,也是古已有之。

  四川人喜欢户外活动。他们甚至是会把自家屋里的饭桌都开到露天坝里来的。至于郊游,便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据史载,每年春夏之际,光是游江,就要游两次。第一次是二月二,俗称“踏青节”。届时,由四川最高行政长官领头,率官吏幕僚眷属,分乘彩船数十艘,以乐队船为前导,浩浩荡荡,顺江而下,城中士女云集围观,号称“小游江”。第二次时为四月十九,系“浣花夫人”生日。是日四川官民,倾城而出,自浣花溪乘彩船,顺流而下至望江楼,上下穿梭,往来如织。锦江之上,“架舟如屋,锦似彩绘,连墙街尾,荡漾波间”,萧鼓弦歌,不绝于耳,号称“大游江”。不难想见,那可真是“人民大众开心的日子”。

  日常世久的规范生活容易困顿人心,于是就想走出钢筋水泥的森林,去大声地唱歌,去使劲地出汗,去狂饮暴食。经验证明,只要一次偶尔的出游便会带给人新的灵感和顿悟。旅游不能把它当作简单的游山玩水,它其实也是一场心灵之旅,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旅游能给人带来情感上的满足。

  但四川人的“玩”或“耍”,又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必须同时伴以“吃”和“说”。不管是郊游远足,还是游园逛街,都必须有好吃的,也必须一路说将过去。到了地方或走在半路,还要泡泡茶馆。如果走了一路,居然无话,那就只能算是“赶路”,不能叫做“耍”;如果居然又没吃没喝,那就无异于“苦差”,更不能算是“玩”。所以,无论什么豪华新鲜的场合,如果没有茶喝,没有好东西吃,不能尽兴聊天,四川人就不屑一顾。反之,只要能大摆其龙门阵,那么,不拘到什么地方,也都可以算是“耍”。事实上,说起“到哪儿去耍”,在四川人那里,也就多半是到哪儿去喝茶聊天的意思。总之,四川人的耍决不是一个单一的行为,它还需要佐之以美食和闲话。或许也只有四川人才能把人生精英得如此丰富。

  在四川人看来,人生就像是踏青,不能“一路上的好风景没仔细琢磨”,而应该“慢慢走,欣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