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述仙录全文阅读 > 第1卷 江宁郡又复太平时日 桃和杨友分别卧牛村

第1卷 江宁郡又复太平时日 桃和杨友分别卧牛村


  说回哪吒自带走螃蟹将军后,念动法术把江宁郡城洪水引退,自此,江宁郡又变为从前安乐日子,龙戡与弓阳子收拢众人回到郡城安顿,还吩咐当郡石工画匠,连夜赶制个三米高的哪吒真人放于市集中让人参拜,百姓感恩戴德,日夜送上香火,自不在话下。

  弓阳子见江宁又恢复往常,寻思回到茅山真人处听取坛经,以增道行。

  我们且说回被救回的九曲居士王松,乞丐许清两人,多得军中郎中救治,两人日渐恢复气色,还有军中郡兵,多对许清引来螃蟹精心存好感,于是不忍他继续在街上乞讨,连日参奏,要留他在军中做个郡兵,龙戡转念一想,他既有勇气,做个郡兵不是埋没人才?且让他做个伍长,手下有七八名郡兵。又提拔贾南之弟贾风为小清关太守,镇守一方。

  贾风一朝得志,也颇欣赏许清,因此在西去途中要龙戡把许清设在贾风军中,为其效力。龙戡允之,贾风和许清即日出发,在郡府内许清拜别王松,王松也说要退隐归乡,一路和许清相伴,为何要一齐出发?只因那王松家乡老居正好在小清关附近,交代完毕后,龙戡递给贾风太守印绶,一道带着二三十兵士,徒步向那小阳关走去。正见:

  山野林中,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荒郊野外,过河搭桥席地而坐。军士满脸尘土,布军帽脏脏兮兮。武兵一副愁容,卒字衫一身臭味。正是吃尽途步苦,当是边关好儿郎。

  话说那二三十个兵士走过山野,来到沿途中的卧牛村,正直中午,贾风下令沿途设锅造饭,许清也带着两三名身强力壮的赶在山上劈木堆柴,再有那伙夫的搬运下来,淘米做饭,还有那吃得辣,又没有辣椒的,差一两个新卒去农民庄稼田里偷些麻椒辣椒下菜。

  兵士也有些不吃辣椒不愿偷窃的人,死活不去,于是众人皆拍许清马屁,又说他勇猛无比,锐不可当一类话语,引得许清恨不得立马偷来收拢人心。

  许清决定过了,便带着一两个兵士蹑手蹑脚摸去田里,那时中午正热,没半个人在田里种粮,那许清望着农田看了许久,找着一块辣椒田,上面有些彩椒,菜椒,麻椒,尖椒等数不胜数,许清放快脚步,伏在田里,把那手去各种都摘了一些,又吩咐两位跟班,不许交头接耳,以免被村民知晓。

  话说那许清为何有这偷的本领?只因为他以前是个乞食讨饭的乞丐,往往受尽白眼,铜钱讨不到半枚不说,又有那心地不纯的人拿那喂狗的菜饭给他,因此没有一天吃过饱饭,吃不饱,就想着法子去偷,或躲在酒肆中偷酒,或躲在客栈楼板上等那饭菜做好,随身偷几块揣在怀里,跑到偏远处再食用,一一不提。

  许清偷得许多用兵衣包好,当下山坡上一个少年看见,那少年看得仔细,从山上拾得一块石子,对准许清,直扔过去,“啪”一声正中那许清额头,许清忙望石子扔来地方寻去,少年立即躲在一棵槐树旁边,不见人影。许清见了,以为山坡上掉落下来的,因此不以为意,继续偷摘那紧挨着辣椒田的果蔬,摘不到两个,山坡上又扔下一块石头,这下又中许清脑门,许清只是觉得奇怪,摘得满足后,便又蹑手蹑脚跑回军中。

  少年全看见了,那少年是谁?就是居住在杨友家里的桃和,那桃和正巧在山上逮蝴蝶,看到这一幕,因此要戏弄玩耍许清一番,原来,这桃和跟悟空一样,是个坐不定的人,每次在山坡上逮蝴蝶,捉蛐蛐儿,但有些飞虫之类的,便用根狗尾巴草,绑住飞虫,每次在山坡玩到傍晚才回家。

  话说桃和一心看见许清那样,便要想法子继续捉弄他,便变作个兵士模样,身材却不变,只是换了个样型,见许清走远,跟着许清原来走过的地方一步一步来到军士洗米造饭的地方。

  许清得了许多下菜的辣椒,还有些许果蔬,贾风领着兵士既放些柴火乱炖一通,当时桃和变作的军士做到跟前,那些军士一向人少,不见过桃和,又见他矮小,因此问道:“弟兄,你是哪支行伍的?”

  “只是当地一支兵里的,我前日被郡里老爷散在这里,说是要等你们会合。”桃合说道。

  “你可有兵典名册没有?只不知你队伍里官长是何人士?”贾风问道。

  “这散在这里的兵,官长是谁?我却不晓得,只听得有叫贾督军的。”桃和说道。

  看官都听我说,这古时候通讯不便,一应杂役,伙头都被登记在册,尤其是边关地区,一应参行的兵士都要登记名册,若是细作杂在里面,也好分辨。

  “休要瞒我,我行伍的兵和我兄长的兵我不认识?看在今天新任路上,快滚,不然一刀结果你也是无罪。”贾风说道。

  桃和见瞒他不过,变作原型。自己回家,见那杨友自顾自收拾行装,还有书童一应备好包袱。

  桃和问道:“杨老爷这是做什么?”

  杨友说:“前番京上开榜找贤,我自幼饱腹诗书,又有多少学徒仕子寄宿我家,说那京都恢宏华丽,气壮河山。我世代皆在这里,又想见识京都的恢宏气象,因此一路准备上京赴考。”

  桃和道:“既然如此,那带上我可否?”

  杨友说:“这不是玩耍去处,你且也在我家住得久了。回你父母那去罢。”

  桃和道:“我早已说了,举目无亲,因此流落在那山上,请老爷不要丢下我也。”

  杨友说道“不要瞒我,你且回去罢。”

  桃和当下泪流满面,说到底自从为人以来,或者说下凡以来,只有杨友一人对他好,给他衣食,今番却要离别,最是心痛,但心痛归痛,桃和趴在地上跪谢杨友三次,杨友皆心有不忍,教书童去备些特产果食,另带着三四两银子给桃和,桃和再三拜谢,随后走小路投卧牛山而走。

  那桃和当下没一个熟人,心中彷徨,走在路上,冷风如寒般飘来,这时已到白露节气,霜水打在芭蕉叶上,结成露珠,空气湿薄,山上接近光昏的时候阳光已没了半点光彩,水汽升凝成薄雾笼罩在卧牛山中,桃和心灰意冷,寻思到山上将就一夜,明日再想办法,他背着些果子,一步一走到了那金刚真人宫外。

  说来也巧,那看守山门的邱小四正好打扫观堂,碰见那桃和,问道:“小俊郎去哪也?”

  究竟这邱小四遇见那桃和会发生什么事?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