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得饶人处且饶人”,人都是有尊严的,每个人的尊严是不允许别人轻易践踏的。如果仗着自己有理,就一味去指责别人,肯定会让事情陷入到更糟糕的境地。一句或两句体谅的话,不仅能保住他人颜面,还能体现出你的宽宏大度。
小故事
甲:老婆,今天你管儿子,我说什么他都不听。
乙:别人都很怕你,儿子难道不怕?
甲:我属虎,他属牛。你没听过初生牛犊不怕虎吗?
乙:……
借他人之口,说服对方相信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当你在某方面认识得比较深刻时,就想让全世界都知道。但即使在某方面你能证明你确实是权威,还是可能遇到尴尬:别人会认为你不过在自卖自夸。这样势必会导致人们讨厌你,对你的建议置之不理。此时我们为什么不向狐假虎威故事中的狐狸学习呢?为什么不借他人之口(不包含自己的亲属,如爸爸、妈妈)为自己做广告,说服他人相信自己呢?
在社会活动中,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发展壮大自己,当你自己还是一只“狐狸”的时候,要想说服别人对你刮目相看,你先得找一只“威猛的老虎”。现实中的狐狸永远都无法变成老虎,而你却可以借助“老虎”的力量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强者。
这一说服方法很多人都表示赞同,他们采用之后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着名外资企业欲招聘高层管理人员,丰厚的薪水、优越的待遇吸引了众多人士前来应聘,其中不乏博士、硕士,也有原本就是外企员工的。但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最后胜出的却是一位只有大专学历、也从来没有外企工作经历的“无名小卒”。在谈到何以制胜时,这位先生道出了他的“法宝”:同行中的资深人士××,在我的简历上写了一句推荐我的话。
也许你心里还有些顾虑:人们在弄清真相后,会不会对你产生偏见呢?这点你大可不必担心,因为几乎没有人会用情境归因(如利益上的交往)来解释他人行为。心理学家称这种判断偏见为基本归因误差。
基本归因误差也被称作基本归因偏差或基本归因错误,指的是即使非常强大的环境力量在起作用时,人们仍然表现出以行为个体的特征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倾向,即这种只重视性格因素而忽视情境因素而造成的对行为解释的偏颇倾向。例如,当销售代表的业绩不佳时,销售经理倾向于将其归因于下属的懒惰而不是客观条件的影响。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杰弗里·菲佛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人们用基本归因误差看待他人的行为确实存在,这正说明了通过第三方来肯定你的能力,对大众具有说服力。
在实验中,杰弗里·菲佛要求参加实验的人假设自己是一位编辑,正审核某位知名作家的作品。杰弗里·菲佛要求他们读部分文章前言,其中一组参与者读的是由第三方转述的作家生平成就,另一组参与者读的则是作家自己的描述。杰弗里·菲佛研究发现,前一组比后一组参与者更加喜欢该作家。这也证实了基本归因误差确实存在。
可见,让合适的第三方为你做广告,对说服他人很有帮助。
有一家地产公司就是用这种方法说服顾客的。这家地产公司的业务部门分为两部分:房屋销售部和租赁部。在2012年之前,他们的业绩平平,然而在做了一点小的改动后,他们的业绩一下子提升了50%。这个小小的变动是什么呢?
2012年之前,当某位客户打进该地产公司的电话时,接线生都是这样说:“哦,您是找租赁部。请您稍等,我马上把电话转给吕兰兰。”或者“哦!您是找销售部,请您稍等,我马上把电话转给王晶晶。”
做了改动之后,接线生为顾客转接电话时加上了负责人的资质说明,“哦,您是找租赁部。那您应该找吕兰兰小姐,她对这附近的租赁业务十分精通,已有10年的经验了。我马上为您转接。”或“哦,您是找销售部,我会为您转接王晶晶小姐,她是部门经理,在这行已经工作了8年。”
接线生说话的转变有以下特点:第一,情况属实。吕兰兰确实从事租赁业务10年了,王晶晶也确实有8年的销售经验。但如果这些话出自吕兰兰和王晶晶之口,顾客很可能会认为她们在吹嘘,因此可信度大打折扣。第二,接线生与吕兰兰和王晶晶之间的关系如何,是不是从中受益,顾客不会考虑。第三,50%的业绩提高就是这种说服力的证明。第四,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说服成本为零,不用花钱让接线生去做专门的训练,也不需要接线生有高深的知识。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运用狐假虎威定律的时候,不能有任何邪恶之心,否则,只能引火烧身最终败坏自己的名声。
小故事
甲:我一年换了两个丈母娘!
乙:你小子可以啊!
甲:不是我可以,是我老丈人可以!
乙:……
说服不了,就用真诚打动对方
有心眼的人懂人情、通人情。他们懂得通过以情动人的方式,会让他人做起事情来事半功倍,远比以理服人来得快。这是一种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情感体验态度。时时处处想着对方、理解对方,主动了解并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另一个方面来说,就应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天,一位老妇人向正在律师事务所办公的林肯律师哭诉她的不幸遭遇。她是位孤寡老人,丈夫在独立战争中为国捐躯,她靠抚恤金维持生活。前不久,她被抚恤金出纳员勒索要交一笔手续费才可领取抚恤金,而这笔手续费是抚恤金的一半。林肯听后十分气愤,决定免费为老妇人打官司。
然而,由于出纳员是口头勒索,没有留下任何凭据,结果原告反被指责无中生有,形势对林肯极为不利。在这种艰难时刻,他依旧十分沉着、坚定。他眼含着泪花,沉痛地回忆英帝国主义对殖民地人民的压迫,爱国志士如何奋起反抗,如何忍饥挨饿地在冰天雪地中战斗,为了美国的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最后,他说:“现在,一切都成为过去。1776年的英雄,早已经长眠地下,可是他们那衰老而可怜的夫人,就在我们面前,要求申诉。这位老妇人从前也是位美丽少女,曾与丈夫有过幸福的生活。不过,现在她已失去了一切,变得贫困无靠。然而,享受着烈士们争取来自由幸福的某些人,还要勒索她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抚恤金,有良心吗?她无依无靠,不得不向我们请求保护时,我们怎么能熟视无睹呢?”
法庭里充满哭泣声,法官的眼圈也发红了,被告的良心也被唤醒,再也不矢口否认了。法庭最后通过了保护烈士遗孀不受勒索的判决。
没有证据的官司很难打赢,然而林肯成功了。这应归功于他的以情动人,驾驭了听众及被告的心理,达到了理智与情感的有机统一,收到了征服人心的效果。
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以情动人是打动对方的最佳方式。如果说,别人伤心的时候,他居然无动于衷;别人遇上困难的时候,他不能帮人排忧解难,甚至连顺水人情都不肯做,那就是不通人情。这样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那么,他做起事来就会更加吃力,以致事业很难成功。
懂得做人情,懂得换位思考,那么看待问题、处理事情、解决矛盾,就会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智慧、多一些方法,做起事来也就更顺手。在现实生活中,需要人们换位思考的地方不胜枚举等。
说话办事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就是以理服人。它远比以情动人来得慢。因为,在日常的待人处事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脾气很怪的人。总有一些人“吃软不吃硬”。对待这种人,来强硬的不行,道理不能轻易地动摇他,那就来软的,用情感动他,之后的事情就好办多了。与某人打交道时,最好要适应对方的性格,尽量与他说软话,说尊敬他、赞美他的话,以博得他的同情、理解、宽容、原谅,才能获得他的支持帮助,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总之,以情动人比以理服人来得快,这是待人处事时颠扑不破的真理。不管你是什么身份的人,都不能以个人之好恶定夺、处事,而要根据事情的情理来决定如何做,这样才能博得人们的信服。就是说,要通晓人情,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遇事要仔细揣摩对方,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通过沟通说服他人,使其感到来自你的真诚,并以同样的真诚回馈给你,以达到你们之间的和谐。
小故事
甲:给我称点香蕉。
乙:十块零五毛的。
甲:十块钱吧。经常在你这里买香蕉。
乙:你骗人有点诚意好吗?我都半年没在这里摆摊了!
甲:……
说服别人之前先要说服自己
如果你希望在某件事上说服某人,那么首先就要在这件事上说服自己。也就是说,你必须坚定不移,才能有成功说服别人的可能。如果你自己的观点就是摇摆不定的,那么最后不一定会说服对方,反而有可能让对方把自己说服。比如,销售人员要想将自己的产品成功推销出去,那么自己首先也要相信产品的性能是良好的,是值得人们花钱来购买的,这样才能在推销的时候底气十足:演员要想将戏演得逼真,就要身临其境,相信剧情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么表演的时候才能够将观众带入逼真的情境……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若想让对方认可某件事情,那么首先要让自己彻底地认可这件事情,无论对方如何质疑,自己都不能动摇。这就是所谓说服别人时的“刀子心”。
“刀子心”是否要通过“刀子嘴”来表达呢?不一定,或者说这不是最好的说服别人的方式。如果你想说服别人,那么你的信念应该无比坚定,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你的口气也非常严苛,容不得对方喘半口气,或者不给对方一点儿回旋的余地,那么即使你真的说服了对方,那么也是强迫来的。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对方即使嘴上承认被你说服,内心也不一定会真的信服。这样实际上也没有达到真实的说服效果,反而会让对方对你产生畏惧、厌恶心理。
林夏高考考出了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全家人都特别高兴。但在报选专业上,林夏与妈妈产生了分歧。林夏想报对外经济与贸易专业,但妈妈想让女儿报工程管理专业。对于女儿的前途,林夏的妈妈可是没少费心思。这次,她四处托人打听什么专业最热门、什么专业将来好找工作。打探的结果,就是她单方面敲定了工程管理专业,一定要让林夏报这个专业不可。
母女俩为此争执了很久,林夏说:“我最喜欢英语,希望将来的工作能在英语方面有所发展。所以,对外经济与贸易专业最适合我了。而您说的工程管理专业,将来参加工作可能要天天待在工地,那不是我想要的。”而林夏的妈妈立刻回答:“做建筑管理的女孩多得是,我觉得挺好的。你那个对外贸易,将来的工作是不是经常到各地出差?这岂不是更不好?不行,我坚决不同意。你必须要报我说的这个专业,其他的一律不许报。”妈妈的口气如此强硬,林夏没有办法,一气之下摔门而去。过了几天,林夏从学校回来,告诉妈妈,自己已经填报了对外经济与贸易专业,不能再更改了。
林夏的妈妈说服别人的方式就是典型的“刀子心、刀子嘴”,她并没有从专业优势角度给女儿晓之以理,而是直接就否决了女儿的想法,企图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女儿。这样的说服效果当然不会好。反过来,假如她能换一个说服方式,首先用商量的语气告诉女儿两个专业各自的优势,以及自己希望她选择工程管理的理由:接着,再表达自己的意见“仅供参考”,最终决策还是由女儿自己做主,那么相信林夏就会平心静气地思考两个专业孰优孰劣,最终也许会选择妈妈为她挑选的专业。这样“刀子心、豆腐嘴”的说服方式,不但能够取得更好的说服效果,还不会伤害母女间的感情。
由此可见,无论你身为一家之主想要说服孩子,还是高高在上的领导想要说服下属,无论你改变对方的意志多么坚决,你所采用的方式都应该是心里硬、嘴上软。这样的说服效果,往往要远远好于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的做法。
小故事
甲:听说你今天早上被主管给骂了!
乙:是啊。不过没关系,都说主管是刀子嘴豆腐心,我想他也是为我好!
甲:是啊!冻豆腐也是豆腐啊!
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