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交流中,有人不断摸鼻子,而且一再重复,那么他很可能就是在说谎。当说谎之后,想法会立刻进入大脑,这容易让人感觉不安,于是下意识地就想捂住嘴巴或鼻子,但为了不让动作过于明显,往往就会蹭鼻子,这种动作通常很难控制,会不断出现。
当有人来回搓手,不知道该如何放时,就证明他当下局促不安,或者因为紧张而感到拘谨。这时,我们不妨开个玩笑,来缓解下尴尬的气氛,等对方安定下来再进行交谈。
嘴上的动作也能透露他人的信息。当他人下意识地咬嘴唇时,证明他内心不舒服,也许是有人在无意中触动了他们的自尊心,或损害了其尊严。这类人往往有强大的意志力,做事比较武断,也时常会记恨他人。
当别人的嘴角轻微上扬时,证明他内心高兴,对当前的状况相当满意,心情极好。如果这时说出自己的请求,对方就更容易答应。
手部的活动能力是比较强的,内心很多信息都会优先通过手部动作传达出来。受到刺激时,它会下意识地收缩、颤抖或冒汗。这些下意识的动作通常都难以控制。
当看到对方手掌颤抖、冒汗时,就说明对方受到了刺激,也许是听到了振奋的好消息,也许是忐忑紧张,或者是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结论要通过具体的情境来做明确的判断。
苏珊从小就家境富裕,长大了又嫁了个好老公,一直顺风顺水,周围很多女同学都非常羡慕她。
有一次,老公从国外带回来一些昂贵的工艺品,苏珊就邀请几个好朋友来家里参观,赵敏也是其中之一。
同学们看到新奇的工艺品,忍不住啧啧称赞,喜不自胜。
过了两个小时之后,苏珊发现其中一件出现了明显的裂痕,好像是被摔过了。
“啊,这个怎么坏了?是谁摔的?”苏珊心直口快,一下子就说了出来。
大家都连连否认,谁也没注意。
这时,苏珊看见赵敏站在一旁,极力保持镇静,她的双手不可抑制地微微颤抖。一时间,苏珊什么都明白了。
赵敏家里条件不好,弄坏工艺品后肯定很紧张。
想到这里,苏珊没有追问。一年后,苏珊收到了赵敏送来的礼物,这个礼物跟当初坏掉的工艺品一模一样。
赵敏颤抖的双手出卖了她的内心,让善于观察的苏珊知道了真相。不经意的肢体动作,往往是难以骗人的。
读懂他人的肢体语言也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我们勤加练习,善于观察,相信我们也能锻炼出一双慧眼,以便在交际中感应肢体语言的信息和秘密,同时更好地表达自己。
读不懂他人肢体语言的人,在交际中就像在夜间行走,一不小心就会迷路,甚至摔倒。相反,如果读懂了这些信息,交际之路就会变得平坦又明朗。
小故事
甲:你相不相信,我可以吻到你上嘴唇的最中间,但绝不会碰到你的鼻子或身体其他任何部位。
乙:不信,瞎说!
甲:真的。你不信咱们打赌,碰到就算我输!
乙:好啊!赌就赌,谁怕谁!
甲:那你先把眼睛闭上。
乙:闭上了,你亲吧!
乙:啊!你碰到我的整个嘴唇了,也碰到我的脸了!
甲:好吧。我输了!
乙:……
通过表情窥探内心
面部可以做出各式各样的细微表情,微妙又复杂。但也正因为如此,它能更准确地传达内心的信息,反映真实的情感。如果我们能迅速捕捉到,在对方没开口之前就会得到一些有用信息,这对于如何说服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微表情”,它只能持续不到一秒钟的时间,是一种不受控制的、下意识的动作。但这种一闪而过的表情,是最真实的。
邓超家里要盖房子,为了让新家更宽敞,他想稍微扩大一下自己的空间,邻居一看他占了公共部分,自然不干,还告诉他:“你要是敢占地方,我就去告你,你看着办。”
看到邻居这么强势,邓超一时很苦闷。他不敢明目张胆地跟邻居作对,但也实在想让新家宽敞一些。
有人和邓超说:“你可以去请杜老大帮忙,他在我们这里非常横,大家都怕他。请他来助阵,谁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邓超一听,觉得是个好办法,于是赶紧拿钱去超市买了很多礼物。
“老大,我想请你帮个忙,”邓超把礼物堆在杜老大面前,“你帮我吓唬吓唬邻居吧,他阻止我盖房子,真是太可气了。”
杜老大是个好吃懒做的人,一看邓超带来的礼物,两眼直放光。
“行,行,没问题,不就是吓唬人嘛,我最会做了。”杜老大收下了礼物,“明天中午我就去给你出气,到时候等着我就行了。”
邓超一听有戏,赶紧表达谢意,高兴地回家了。
一到家他就对邻居放出狠话,说明天中午要他好看。
结果,第二天中午,邓超跟邻居吵翻了天,杜老大也没来。邓超不占理,被邻居骂得非常难听,还差点动手揍他。幸好有人拦住了邻居,邓超才没挨揍。
后来他才知道,杜老大根本就不想帮他,人家跟邻居是远房亲戚,白收了他的礼还不办事。邓超仔细回想,杜老大当时表情淡定而窃喜,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他本来就没打算帮忙。是他自己笨,没有及时察觉,赔了夫人又折兵,只能自认倒霉。
如果邓超能及时捕获杜老大脸上的表情,他就不会吃亏上当。杜老大当时一闪而过的窃喜表情说明他在打坏主意,这是很真实的心理写照。
有人说“面部表情是比嘴里讲的复杂千百倍的语言”,如果我们能读懂他人的面部表情,就能明白对方的内心思想。面部表情折射了人物的心理,这是不争的事实,只有学会察言观色,才能及时识别,才能更好地窥探人心。
事实上,那些心细的人,在跟别人交谈时,通过观察就能确定对方是否喜欢跟自己交谈,能否给出满意的答案。神色、表情都是很好的判断依据。
有些人,虽然才华横溢,却总是不得志,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识人不明,看不懂对方的真实意图,自然也难以迎合别人,甚至树了敌还不知道。学会看透别人的内心,才能保护自己,才能得到他人的真正认可。
交际是扩大自己关系网的必要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练就火眼金睛,善于观察,不错过对方任何一个表情信号,及时发现有价值的信息,为做好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在交际中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我们也可以说“表情是心灵的镜子”,我们要做的是,通过“镜子”反射的信息,看透对方最真实、最有价值的信息。
通常,人在惬意、精神比较愉悦的时候,脸部表情是非常放松的,看起来很生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来判断对方心情如何。嘴角轻扬、嘴巴微张,眉梢带着喜悦,等等,这些表情都能说明对方的心情很愉悦。
当一个人悲伤郁闷的时候,脸色通常会黯然,眼睛会失神无光。当我们遇到不高兴的事,心情悲苦沉闷,就会不自觉地凝眉。脸色由于大脑分泌的悲情因子而变得黯然,没有光泽,眼神也不再熠熠生辉。如果你与人交谈时,发现对方表情呈现这样的状态,那你就要懂得适可而止啦。
当一个人脸上的表情夸张而僵硬时,则证明他不是真的高兴或悲伤。真正的开心或悲伤是掩藏不住的,就算一个人伪装得再好,他的表情也会暴露。如果一个人不是真的快乐或悲伤,那么他会下意识地去隐藏真实的情绪。这时他们脸上的表情会表现得很夸张,大笑、大哭或表情僵硬。而且,这种夸张的表情会持续得比较短暂,时间一长,眼里肯定会透露出疲惫或黯然。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具体的表情符号,我们也要懂得。在交谈时,如果对方的嘴角下垂、眼神暗淡,则表示他感觉不自在,很尴尬。
如果对方嘴巴抿紧、鼻孔向外翻,则表示这个人很生气,这时候你要赶紧远离或及时调整紧张的气氛,万不可火上浇油。
在交际中,我们还要善于区分别人的笑容。有的笑容是真心的,有的则不是。当一个人发自内心地笑了,眼角会有轻微的皱纹,佯装出来的笑容通常则没有。
当别人的瞳孔忽然放大了,激动、兴奋、恐惧等都有可能是其情绪变化的原因;当别人开口说话后,立即抿嘴,则表示他对自己的话很不自信,甚至怀疑自己;如果对方脸上惊讶的表情持续了几秒,或眉毛上扬,则表示他不是真的吃惊。
还有一些人脸上几乎是没有表情的,很难捕捉到他们的表情变化。这类人往往都是社交高手,心理素质非常强大,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在跟他们交往时,说话做事更要小心谨慎。他们不但善于伪装自己的情绪,还是洞察他人表情的高手。
其实,没表情也是一种表情,如果我们深谙洞察之道,还是能看清对方内心,看破对方伪装的。
在与人交往时,如果我们不懂他人的表情,就容易误解对方的真实意图,形成错误判断,难免会感觉掣肘。如果我们真正洞察了他人的表情信息,就能得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如此才能收获更多,才能成为拥有火眼金睛的强人。
小故事
甲:女儿,今天的相亲情况怎么样啊?
乙:当你看到一头猩猩时,你的感觉如何?
甲:嗯?什么意思?
乙:对。就是您这表情。完全傻眼!
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