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成就与辉煌堪比比尔·盖茨的发明家、企业家,如同金庸笔下那些叱咤风云的武林教主操纵手下一般,亦如宗教创始人或最高领袖指引他的教徒一般,有着难以抵挡的功力。
从2001年乔布斯预见到音乐领域即将发生的变革——传统的音乐产业利润下降,相比购买CD唱片,音乐爱好者更愿意从互联网上下载音乐作品——从而推出iTunes开始,到同年推出的iPod,再到2007年推出的iPhone,再到2010年推出的iPad,他的一大批仰慕者、众多投资者、无数的音乐爱好者,数以亿计的电影爱好者和数字化时代的年轻人,都被这些产品的神奇前沿的力量所征服,纷纷购买这些产品。
从来没有哪个品牌能达到如此辉煌的成就,如同从来没有哪个企业家能达到乔布斯的这般影响力。
除了苹果公司的产品本身的近乎完美以外,乔布斯的个人魅力对促进苹果产品的销售也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这种个人魅力,即是指个人的气场,所散发出的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人的情感、活动的气质。
在说服心理学中,人格魅力占有重要的地位。若要获得别人的信任与信服,首先需要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
提到鲁豫,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这个被誉为“中国的奥普拉”(美国脱口秀女王)的主持人,以非凡的语言天赋、标志性的发型、知性的气质、极快的反应速度、极具亲和力的主持风格成为中国主持界的一朵奇葩。在每一期的《鲁豫有约》中,她总是能让嘉宾们说出自己的故事。即使嘉宾跟鲁豫打太极,只要是在要求合理的范围,鲁豫也总能成功地说服嘉宾,从他们的口中“套出”想要的答案。而这一次次的成功,都得益于鲁豫独特的人格魅力。
那么,个人魅力与说服之间具体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美国心理学家凯文·霍根层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可以看出个人魅力与说服之间的关系。
凯文·霍根和他的一位朋友均扮演成为挑选婚戒的准新郎,不同的是,凯文·霍根穿着笔挺西装、配搭名贵的手表、得体的谈吐,而他的朋友则穿着牛仔裤和T恤,甚至故意做出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
他们各自去了5家不同的珠宝店,并记录了等候被接待的时间,以及在店员展示戒指的时候试图说服店员“在没有保安人员在场,你可以从保险箱中取出最高价值多少的钻石给我们欣赏”后,获得欣赏的钻石的价值。
最后得到的统计结论是,在西装革履时,他们等待的时间比穿牛仔服时足足少了1/3;当穿着西装的他们要求欣赏店中最贵的钻石时,店员拿出的钻石价值比穿牛仔服时高出整整5倍。
很明显,在正常人的审美观念中,西装革履、名表与得体的谈吐对个人魅力是加分的,相反地,牛仔服、T恤和吊儿郎当对个人魅力是减分的,从店员们的不同态度可以看出,较高个人魅力人获得的“优待”明显高于较低个人魅力的人。
也就是说,个人魅力与说服对方的成功率在一定范围内是成正比的,个人魅力越大,说服对方的几率则越高。心理学中的光环效应也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点,即个人魅力成了这个人的一种光环,决定了他在更多人的面前都可以获得“这是一个魅力四射的人”的评价。
相信阅读本书的读者,肯定是希望培养自己的个人魅力的。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几点来详细讲解如何培养个人魅力。
注重自己的仪表。
相信读者都知道,在心理学中有一个第一印象效应,即初次见面时给对方留下的印象是最为深刻、最难以改变的。面对陌生人,你无法在短时间内向他展示你的全部优点,因此,你只能通过自己的外表向对方传达一种“我很优秀”的信息。同时,注重自己的仪表,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增加自己的内涵。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一个人只有积累了丰富的学识才能由内而外散发出富有底蕴的内涵。否则,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是一个空虚肤浅甚至粗俗的内里。为什么林徽因可以被评为“民国四大美女”,就是因为林徽因除了美貌之外,还有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为她的个人魅力加分不少。
学会使用恰当的肢体语言。
当一个人与你交谈时,如果他一动不动,相信你会觉得这个人比较古怪;如果他不停地指手画脚,相信也会引起你的反感。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会使谈话的过程更加愉悦。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调查,在与一个肢体语言恰到好处的人交谈时,人们会觉得谈话时间比实际上的至少要短30%。
学会随机应变。
无论是在何种场合,受到大多数人喜欢的,永远都是那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动作最合适的人。这种人的存在,会带给周围的人很舒服、很自然的感觉,周围的人会很乐意与你相处,自然你的个人魅力也就得到了别人的认同。
如果你也能像“教主”乔布斯一样富有人格魅力,那么在职场及生活中用一句话“操纵”很多的愿望就有可能实现。同时,你会发现你说服别人的成功率已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小故事
甲:明天是我爸妈结婚20周年纪念日。
乙:他们打算怎么度过呢?
甲:他们要我彻底消失一天。
乙:为了享受纯粹的二人世界?
甲:不是的,你猜他们怎么说的?
乙:他们说有你在不方便?
甲:他们说想回味一下曾经没有我的时候,他们是多么的快乐。
乙:……
吸血鬼的神奇魅力
吸血鬼,又被称为血族,是西方世界里着名的魔怪,他们的出现要追溯到16世纪西方的科幻小说中,包括拜伦、大仲马、狄更斯等大作家在内,都曾写过关于吸血鬼题材的文学作品。
而在电影艺术家的眼中,吸血鬼通常都是英俊美丽的。他们有着轮廓分明的精致五官,如雪般的瓷白皮肤,干净修长的手指,健美匀称的身材。他们虽然与人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但是他们却栖息在墓地和棺材,因而具有神秘的气质。
但是,吸血鬼最大的魅力并不仅仅源于他们高贵的外表,而是源于凡人成为吸血鬼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初拥”——凡人必须首先被一名吸血鬼成员吸取身上的全部血液,然后接受这名吸血鬼反刍出来的血液并灌注全身,这名凡人才可成为新生的血族成员。
在“初拥”之前,几乎所有的凡人都会被吸血鬼所描述的美妙的血族世界所吸引,憧憬着成为吸血鬼后的长生不老,因此才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鲜血去喂食对方。这便是吸血鬼身上最神奇的魅力——说服凡人成为他们的一员。
虽然关于吸血鬼的故事只是杜撰,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杜撰中找到关于说服心理学在里面的应用之处:当你试图说服别人答应你一件对你来说明显有利对他来说明显不利的事情的时候,你可以适当添加对这件事的美好一面的描述,而适当忽略这件事不怎么美好的另一面。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并非指你要添油加醋甚至隐瞒欺骗你的说服对象——实际上我们相当不建议你这样做,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意想不到的结果,不仅导致整个说服过程终止或无法收场,甚至还会对你和你的说服对象的后期相处带来更坏的影响。
这里的建议其实用到了一个心理学的原理增减效应——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通常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增加的人,而通常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我们建议你做前者,向你的说服对象不断表达你对他/她的喜欢,比如向他/她描绘比他/她所希望的更美好的情况。
可以在下面这个例子中学习“增减效用”的应用。
在公司的年终总结大会上,上司要求每个人对他这一年来的工作做出评价,且评价必须褒贬兼顾。如果你真的老老实实地先说上司的优点,再说上司的缺点,那么我告诉你,很不幸你下个年度的薪资可能不会如上司向你所承诺的那样上涨25%。根据增减效应,你应该先说上司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再有条有理地详述他的优点,这样上司会觉得你的建议既中肯又没有溜须拍马的嫌疑。
你只需向自己保证,你不会由于急于说服对方而越过道德的准则,说出一些夸大其词的言论,那么你就可以像吸血鬼说服人类完成“初拥”一般,进行自己的说服过程。此外,说服对方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恰当的语言技巧是并不是任何值得羞耻的事情。
关于职场人士如何说服你的上司,有这样一段着名的言论:在上司考虑的诸多因素中,凡是对你说服他有利的却被他遗漏的,你就提醒一下;凡是对你的说服有利的却被他忽略的,你就强调一下:当上司全面而充分地考虑到了对你的说服有利的因素,自然就会很容易被你说服。
以中国现在大量的旧城改造为例,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开发商强拆住房、钉子户死守旧宅的局面,就是因为双方没有在这个互相说服的博弈过程中正确地运用“吸血鬼的魅力”。
站在钉子户的角度,他除了这个住房没有其他的安身之处,以此他只能坚守自己这“一亩三分地”;站在开发商的角度,问题就没那么简单了。开发商要拆房子,首先肯定要说服房子的主人,如果房子的主人不同意,肯定是因为他所希望的赔偿没有得到满足。
这时,开发商就可以运用“吸血鬼的魅力”了:向房主强调拆迁后他可以获得的利益并将之极大化,同时一步步地增加这些利益,并在必要的时候做出适当的承诺——相信以开发商的资金实力,兑现这样的承诺并非难事。当这些工作都做到位之后,钉子户肯定会立马跟开发商达成拆迁协议,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怎么还会出现强拆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情呢?
《史记》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无论是官场中的明争暗斗,还是职场的尔虞我诈,或是生活中的营营苟苟,无非都是为了一个“利”字。而说服对方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追求利益平衡的过程。当采用传统手段不能达到利益平衡的时候,偶尔使用“吸血鬼的魅力”也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策略。
最后,需要提醒读者的是,我们也要尊重中国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说服只是一种达成合作的手段,我们都不希望它成为日常生活中钩心斗角的较量场。
小故事
甲:我和女朋友明天要去看电影。
乙:你们看什么电影呢?
甲:她想看爱情片,而我除了爱情片什么都可以看。
乙:那你们怎么统一意见呢?
甲:最后我妥协了。
乙:为什么?
甲:当她知道我想看科幻片时,说了一句你对我的爱情难道还不够科幻吗……
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