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官的队伍越来越近。按照村俗,四个轿夫开始玩起了“颠新娘。”r
领头轿夫高声唱道:“一步哟,”其他轿夫和道:“颠呀颠。”领头轿夫再唱:“乖宝宝哟,”大家再和,“口发干。”r
大家的兴致头上来了,一路颠来一路唱。r
“一步哟,颠呀颠。乖宝宝哟,口发干。r
两步哟,颠呀颠。乖宝宝哟,腿发颤。”r
三步哟,颠呀颠。乖宝宝哟,脚发软。r
四步哟,颠呀颠。乖宝宝哟,胸前挂俩小甜甜。r
嗨嗨嗨嗨,胸前挂俩小甜甜。”r
大家一阵哄笑。r
“五步哟,颠呀颠。乖宝宝哟,梅花瓣。r
六步哟,颠呀颠。乖宝宝哟,抓竿竿。r
七步哟,颠呀颠。乖宝宝哟,翻两翻。r
八步哟,颠呀颠。乖宝宝哟,晚上拾俩雀蛋蛋。r
嗨嗨嗨嗨,晚上拾俩雀蛋蛋。”r
大家笑翻了天。r
负责迎亲的喜婆全是目清的邻居。为首的是舍大状的老婆舍氏。r
眼看迎亲的队伍已经到了跟前,舍氏嚷道:“快放喜炮。”负责点喜炮的是舍大状,手拿火石,“擦擦擦擦”,几下没有划着,舍氏一把夺过,“擦”一下点燃了喜炮仗。r
“啪啪啪啪!”一阵清脆的响声,清白色的烟与地上激起的灰尘杂和在一起飞上了天空。r
骑着胭脂马的新郎恰好到了跟前。r
炮仗突然一响,胭脂马受到了惊吓,嘶溜溜暴叫。前蹄腾空而起,两只后蹄子大踏步往后撤。r
四名轿夫正在起劲的颠新娘,起劲的唱“迎亲歌”,不防新郎的胭脂马竟然受惊后撤。r
一名轿夫躲闪不及,脚下步伐一乱,倒在了地上。旁边三名轿夫正颠的起劲,轿子方向一转。把个新娘子从轿中“唰”的甩了出来,直奔旁边的恒芜河而去。r
送亲与迎亲的人一阵惊呼,大家都在兴高采烈,谁都没有想到会发生如此变故。结果眼睁睁看着身穿红袍子的新娘子掉到河中心,红盖头也飞到了半天空。r
岸上的人一阵惊惶。童龙叫道:“大家快下水捞人。”r
众人正在忙乱,只见河面上新娘子的红袍子已经漂了上来。r
接着,从水中唰的钻出一人,一身红色小衣衫,短打扮。竟然踩着水皮几个起落到了岸上。r
大家齐声喝彩,均没有想到新娘子阿缇竟然会有如此敏捷的身手。r
阿缇虽然上来了,可是全身湿透,一身狼狈。毕竟是新娘子,盖头没有了,岸上迎亲的人们一阵惊呼,好一个绝妙俏佳人。r
这阿缇如何俏法?r
但见:鹅蛋脸,粉中透红;柳叶眉,不描而黛;夜凤眼,幽谷兰寒。r
腮边鬓角尽罩珠圆玉润,风拂水面如莲蓉嬉水;腰间丝绦紧束红短罗衣,玲珑身材难掩凹凸有致。r
大家看的呆了。村长童龙喃喃道:“胭脂马,胭脂马,胭脂马不是谁都能骑的啊。”不知道他是说人,还是说马。r
新娘子阿缇站在那里好不尴尬,秀眉低垂,眼角漂了一眼新郎官,顿时脸色通红。樱唇轻启,柔声说道:“还不去拣盖头。”r
“哈哈哈。新郎官看傻了吧。”在大家的哄笑中,目清如梦初醒,跌跌撞撞找回了盖头,匆忙给新娘子盖上。队伍才重新整装,浩浩荡荡进入了莲花庄。r
喝喜酒的人来的特别多,主持婚礼的是村长童龙。r
“一拜天地。”大家齐声叫道:“拜!”r
“二拜花堂。”大家再叫:“拜!”r
“夫妻对拜——”大家叫道:“拜啊!”几个壮汉、媳妇分别按着新郎新娘子的头,“咣”二人头撞在一起,可惜盖头没有掉,几个孩子趴到地下扬着小脑瓜一边往上瞧,一边“嘎嘎”地笑。r
几个小伙媳妇还想再闹,童龙高声喊道:“送入洞房——”,舍氏赶紧搀着阿缇,总算将新娘子送入了新房里。r
喜筵上,童龙坐在上座,笑哈哈说道:“目清,你小子可是真笨,怎么从马上掉下来了啊?”大家起哄道:“哈哈,胭脂马好看也不好骑啊。”r
闹到深夜,大家逐渐散去。童龙今天喝得最多,醉醺醺的在管家童怀的搀扶下出了目家,目清、舍大状夫妇等人送了出来。童龙箍着童怀的脖子,摇摇晃晃冲众人摆摆手,口里含糊不清的说道:“嗯,别送了,别送了,回去陪新人吧。”一步三摇被童怀架走,嘴里咕噜咕噜还在念叨:“胭脂马,胭脂马…”r
众人散净,舍氏娘子说道:“累了一天了,快去陪你的新娘子吧。我们也走了。”拉起舍大状也回了家。r
目清检查了一下院落,确认无人,于是关上房门,喜滋滋的准备洞房花烛夜。谁知道不怕没好事,最怕乌鸦嘴。r
目清做梦都没有想到:姻缘本是由天定,谁料胭脂马上风。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