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市委书记升迁记全文阅读 > 京西官员4

京西官员4


李谋真虽然是闺中小姐,花容月貌,却也学得一手高超的祖传手艺。虽在闺中,却也传出医术高明的名声。谨小慎微的宴家,非常满意李家这种实实在在的家庭背景。一九四五年,日本人投降,宁浪光复。宴更华迎娶娶李谋真为妻,洪塘宴家弄端的是热闹非凡,十里红妆,百桌酒席,婚庆喜宴连着办了三天三夜。r

吉期过后不久,踌躇满志的宴更华就跃跃欲试,要走先人之路,到京西闯世界、读洋书。宴家于是不惜变卖不少田地,将宴更华送到了京西。因为在当时宁浪人眼中,走虞洽卿的道路,成为京西洋场的大买办,才是大富大贵的捷径。这样,宴更华携妻李谋真到了京西,经过京西宁浪同乡会的老乡帮助,在京西安顿下来。宴更华聪明灵活,不久就学得一口道地的京西话,加上出手大方,气度不凡,俨然是京西滩的小开派头,另一方面,倒也苦读英文,进步神速。r

【晏宇出生】r

一九四六年十月,宴更华和李谋真的长子在京西哇哇坠地,宴家喜添人丁。这个新出世的宴家长子,就是京西滩日后的第一号人物,位居组织上级******委员、西京市委书记的晏宇。不过晏宇虽然日后成了江南王,但是出生的时候,并无异相,既没有红光满室,也没有紫气冲天,只是一个白白胖胖,足月足斤的大胖小子而已。r

晏宇日后位高权重,成为江南封疆大吏的时候,组织对外宣布的的官方简历上写道:“晏宇,男,汉族,一九四六年十月生,浙江宁浪人。”这其实是一种政治障眼法。组织统治,向来学习古代管理官吏的这一套。其中有一条,就是回避制度。所谓回避制度,就是一定级别以上的官员,不能在自己的家乡为官。这是中国千年以上的官场传统,贺知章的一首《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说的正是读书人科举高中之后,不得不到离开家乡千里之外的外地当官,一直到年老退休才能回到家乡的真情实感。现在组织上级组织部的文件当中,也有无数条文规定不得在自己家乡为官。r

但是组织统治之下,政令的严肃性甚至还不如皇权时代。在政治利益的驱动下,一切都可以变通。晏宇明明生在京西,长在京西,其中只有七年时间在部队学习和锻炼,按照惯例,是不能在京西成为头号官吏的。日后晏宇出事,也正是因为在京西的许多人际关系和人事纠葛。但是********的需要,还是把晏宇推上了西京市委书记的位置,因此组织组织部门就不惜把他的祖籍作为籍贯。因此准确地说,晏宇出生于京西,是地道的京西人。r

之所以说晏宇是宁浪人,乃是因为其父宴更华,虽然也在京西生活了一辈子,但是出生在宁浪洪塘宴家弄,现在属于宁浪市老三区辖区内。其实宴更华也早在一九四五年,年仅二十一岁时就移居京西,此后再也没有在宁浪生活过。何况一口京西话,毫无通常“小宁浪”常有的口音⑥,也算是地道的京西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