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市委书记升迁记全文阅读 > 底211章 上路

底211章 上路


一九八六年,晏宇当上了西京市老干部局的正局长。宴更华觉得希望来了,尤其是晏宇当时的工作,几乎每天都是东走西跑,为老干部们落实政策,要回文革时候被没收的房子和物品。宴更华虽然不是老干部,但是儿子毕竟已经是正局级干部,因此几次和晏宇提出来,要让晏宇把房子给要回来。r

晏宇那个时候,一心是要继续往官场上发展。老干部局局长虽然级别比较高,但是在京西的正局级干部中,恰好是最没有实权的一个。何况南京路上这么好的一套房子,如果利用职权要回来,势必要惊动许多部门。因此晏宇坚决拒绝了宴更华的要求。他对宴更华说,人家出生入死打仗打出来的老干部,被没收的房子都要不回来,我先帮你把房子要回来,那我这个老干部局的局长,马上就要下课了。宴更华见到儿子这么说,何况是会直接影响到他的仕途,因此再不吭声。这件事情,甚至在《人民日报》上都报道过。只不过为了突出晏宇的大义凛然,把南京路最好地段的一套豪华住宅,改成了一间房子31。r

晏宇虽然在老干部局局长的位置上非常低调和谦虚,但是却又非常不甘心于担任这最没有权力的正局级干部。因此晏宇非常关心时势的发展。他看到新来的市长上级老头子和老市长江汉之间的明显区别。江汉时代京西几乎没有变化,注重的是京西配合上级,把京西的资金都省下来献给上级,由此博得上级的肯定。而上级老头子上台以后,则是大把地花钱,全面改造京西的基础设施,急于改变京西的面貌。r

理清了上级老头子的发展思路以后,晏宇马上将自己对于京西发展的理解,汇编成中心内容,在大会小会上,不断地宣讲他的想法。虽然他讲话的听众都是一些七老八十的老干部,昏昏欲睡,毫无权力,但是他还是毫不厌倦地不断向他们鼓吹改革的新思路。这些上级时代的干部对于晏宇满口的新名词似懂非懂,不懂装懂,频频点头。觉得晏宇这个老干部局的局长,还有一套改革的新思路,印象非常深刻。这也正是晏宇要达到的目的。r

另外,晏宇也非常有意识地阐释上级老头子的改革方针,在组织西京市委的内部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文章。上级老头子看到这些文章,自然也非常高兴,大有孺子可教的感觉。r

在上级老头子担任西京市市长期间,京西帮的几位骨干也开始越走越近。上级老头子牢牢地掌握住了老大哥和秦生(后调上级)这两个副书记,把个从来没有在京西生活过的芮杏文摆布得十分服贴。因此,接近芮杏文的,大都是从外地调入京西,难于接受“海派”人文观的外地干部;而京西本地生长的干部,包括晏宇,都紧紧地抱住上级老头子这棵大树。对于芮杏文这一派的人,他们都轻蔑地斥之为“乡下人”。r

晏宇正是通过投靠上级老头子,逐步接近了偌大个京西滩的权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