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市委书记升迁记全文阅读 > 京西官员181

京西官员181


晏宇顿时象霜打了的树叶,又黄又蔫,茶饭不香。早上也不早起打开水了,出操也没有精神了,上课的时候,恍恍惚惚,一点注意力也无法集中。过了些天,晏宇父亲是“美国特务”的小道消息,也在建筑系不胫而走,议论纷纷。r

第一次真正遭受人生挫折的晏宇,陷于极大的苦闷当中。他非常冤恨这不公平的社会,那些土得掉渣,毫无水平的工农子弟可以立功入党,耀武扬威,有一点成绩就可以立功受奖,而自己却要背上家庭成分的沉重包袱。r

尽管如此,经过新兵训练脱胎换骨的晏宇还是显得相当坚强。在最苦闷和彷徨的时候,晏宇给京西家中写信时,一句都没有提到学院派人外调的事情,也没有提到自己申请入党已经化成了泡影的事情。r

晏宇恢复平静以后,再也不表现积极了。他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疏远,只满足于自己独立的思维王国。星期天的时候,既不上街转悠,帮助别人,也不复习功课,而是蒙头大睡,落得个舒舒服服。r

因为这次挫折,他几个月也不给张玲写信,只想就此了断和张玲的关系。自己的前程,看上去完全是一片迷茫,更是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回到京西。所以他也不想耽误张玲的青春,因此毅然地中断了通信。张玲收不到晏宇的信,开始的时候感到奇怪,后来问过李谋真,他给是正常给家中来信,知道事情有变,因此一连给晏宇写了许多封信。最后打电报给晏宇,说如果晏宇再不给她去信,她就要到重庆来找晏宇。晏宇无奈之下,才恢复和张玲的通信。但是通信中,晏宇情绪低落,对人生前途充满了疑惑。r

这次事件不久,晏宇所在的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更深地卷入了文化大革命。从一九六七年开始,他们不断被派驻到各地阻止群众武斗,接管瘫痪的地方政权等任务。一直到一九六八年八月,晏宇毕业,再也没有回过教室。而在这段时间内,晏宇又从一个处处表现进步和积极的“学雷锋积极分子”,变成了一个有成分包袱,处处被动的后进学生。一九六八年八月,晏宇从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毕业。但是毕业之后,晏宇的命运更加艰难了。r

五山沟里的困顿r

【发配山沟】r

从一九六三年九月到一九六八年八月,晏宇在重庆的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实足呆了五年。这五年当中,晏宇一方面从十七岁的半大孩子,白面书生,长成了英武高大的年青军人,另一方面,晏宇适应军队的大学生活之后,曾经表现积极,下决心要加入组织,并一度成为“学雷锋积极分子”和组织的考察对象。但是最终因为其父被怀疑是“美国特务”,投入牛棚,不仅没有入党,而且由此背上了家庭成分的包袱。由于身处上级制造的****当中,五年大学生活,减去新兵训练和参加文化大革命,真正的学习时间,只有一半,大概三年不到的时间,因此虽然大学毕业,学到的知识也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