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是安慰,宴更华心中对组织的怨恨可想而知。一九六六年底,常州成立了宴更华“美国特务”专案组,专门到京西,和京西的有关部门一起,抄了宴更华的家。当时的下河区人民公社正好以这个借口,解决部分造反派的住房问题,于是以宴更华“美国特务”为名,宣布没收宴家在南京路的豪宅。另外给宴家分配了二间半房子;在静安区石门路的一幢石库门房子的楼上,楼下是京西著名的食品店凯司令蛋糕厂的一个车间。宴更华不许回京西,李谋真只好携老带幼,从南京路最繁华的地段,搬到每天闻蛋糕气味的狭窄居所。r
此后,宴更华又被发配到江苏金坛的干校,和一大群黑五类分子一起隔离审查。说是隔离审查,其实是变相的囚犯;白天劳动,晚上写交代材料,定期进行批斗。这也是当时很多被组织专政的对象通常的遭遇。r
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由于上级暂时不想让军队也乱起来,因此不允许军队里也进行文化大革命。这样,相对来说晏宇等于是躲进了一个世外桃源。但是家里不断传来的消息,也让他心惊肉跳。谁料想,晏宇一年多的积极表现开花结果,那位党支部副书记找他谈话说,组织上已经通过了对他的初步审查,准备吸收他入党。但是组织上对他的家庭情况了解不多,因此需要进行外调。让他经受组织上的考验。r
晏宇万万没有想到,别人入党的时候,因为都是苦大仇深的工农子弟,都是轻而易举,轮到他的时候,却要经过这许多劳什子的审查,甚至不惜花费公款,千里迢迢到京西去进行外调。这接下来的变化,实在是神鬼莫测。r
果然,下河区当时的街道当权者接待来自重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外调人员的时候,刚刚送走来自常州的专案组人员。所以这两个外调人员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就到手了晏宇之父“美国特务”的证据。他们在京西住了两天,采购了不少东西,泡了一个舒服澡,立马回学院报告去了。r
【晴天一声霹雳】r
晏宇付出了一年多的积极努力,正在揣揣不安地等着最后的审查结果,不料学校保卫部郑重其事地把他找去,告诉他,他的父亲不仅有历史问题,而且问题相当严重,属于“美国特务”。因此学校不但不能批准晏宇的入党申请,而且要求他和反动父亲划清界限,积极揭发批判“美国特务”宴更华,并且主动向组织汇报。r
这对于年仅二十一岁的晏宇来说,几乎是晴天一声霹雳。他知道,这样的一个结局,不仅意味他一年多来的表现全部泡汤,寄给同学家中的钱打了水漂,做好事的心血白费,而且从此以后他的档案也改变了颜色。他的档案,不仅没有如愿以偿地变成红色,而是从原来不红不白的市民成分,变成了“美国特务”的漆黑一团。以后无论他走到哪里,这一团黑色都会跟随着他;无论他的表现如何,人们只要一翻他的档案,就会马上知道他的家庭成分;这就等于一件白衬衣上染了一点墨,而且是无法洗去的墨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