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时尚至死:时尚背后的玄秘全文阅读 > 第18章 时尚美学人人想穿花衣裳(3)

第18章 时尚美学人人想穿花衣裳(3)


  无论如何,虽然你并不能在龙年穿上“龙袍”,但如果愿意还是可以买一些带有龙主题的用品,让自己龙姿英发地进入新的一年。

  铆钉倚天剑,双排扣屠龙刀

  “今年秋冬包包的朋克风,主要元素是铆钉,拉链和长流苏。铆钉尤其多——不论是肩包提包,还是挎包手包,甚至尿布包,在设计师的才思创意之下,从各种角度,以各种形式,镶嵌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铆钉。Hammitt尿布包(850美元)Alexander Wang Coco手提包(899美元)YSL铆钉版Easy T。”

  不好意思,以上这一段我是从海报时尚网上Ctrl+C和Ctr l +V下来的。除了包包,时装品牌如Giles、Balmain、Alexander Wang 、Hermes、YSL等,每个品牌都要搭上与铆钉“铆上了”。

  “特点明晰让双排扣短大衣在T台上拥有无法被忘记的地位。众多品牌和设计师在09秋冬的秀场上用她们的理解诠释着Redingote riding-coat。”

  很抱歉,以上这一段又是从《时装》杂志上抄下来的。

  其实你可以不用看时尚网站或时装杂志,只要在街上随便瞄一眼,或者环顾一下这趟班机机舱,你就会发现铆钉与双排扣的无处不在。

  铆钉的出现本身不是用于服饰,它原本服务于马具,想那奔腾之骏马身上,若没有铆钉死磕,那些鞍具三下五除二就“五马分尸”了,最先大规模地使用铆钉于衣服上的,是十九世纪牛仔服出现之时,淘金者们在美国西部捡钱,将金块(不要想它有多大)放在牛仔服的口袋里,口袋可经不起撑,很快就挂了,于是好事者灵机一动,在口袋着力点打上铆钉,这下口袋牢固,可以多多装金块啦。正本清源而言,铆钉原本就是爷们的元素。

  而双排扣原本也不是娘们玩的,十九世纪它是军队服装上的实用元素——可不只是装饰(所有的装饰元素在起源时都有其实用性,当实用性消失时,“残余”的事物就成了装饰,人类学这样认为)。后来双排扣被移到男士西装上,要知道大颗粒的扣子或金属扣子本来是被用于展现男性力量感的。故事说到再后来,因为俄国男军装改良的短款军外套被女士们热捧,于是,双排扣在女装上露面的机会远远大于在男装上炫的机会。

  铆钉也罢,双排扣也罢,总让人想起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朋克风,事实上,当季对这两者的执迷,正是时装界这几年一直热衷于“复古”七十年代的“症候”,其实这“古”连旧都未旧,更不用说“生锈”,“复古”之本质只是在毫无灵感的时候抄袭尚未过眼更未烟云的昨天,关于此事,我曾写过《缺乏创造,立马复古》一文,不多赘述,若看官好奇,不妨谷歌来读读。我想说的是,如今的时装设计师们多是不读书之辈,不知秦汉、无论魏晋的半文盲,在设计时谈不上“灵感”,只多只是灵机一动。灵感是投入之后获得的创造之启发,而灵机一动只是观念上的小聪明。

  铆钉与双排扣的复古不只是设计师们的一厢情愿,情势也与经济低迷有关系。美联储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加奥巴马加所有经济学家,既然都不能提升经济,那设计师们只好提升女士们的肩线了;既然都不能让经济从包里硬起来,那设计师们只好在包外与服装外做“硬文章”罢。不能变改世界,就改变一下世界的象征,让世界在低迷时看起来力量十足,让铆钉的倚天剑与双排扣的屠龙刀掩去骨子中的萎靡。这才是时装的本质:让一切看起来再好不过了。

  就如每部电影中都会有的烂俗台词:

  “你没事吧?”

  “我没事。”

  那样还不够夸张

  我一直在疑惑:从时装中寻找深刻的东西是不是很扯淡的行为?最近我告诉一个女孩:普通人对时装基本处于误解的状态。但是,如何让普通人了解时装?人手一本教材?扯淡!拖去看时装秀?更扯淡。时装艺术离日常生活太远,想不被误解都不可能。作为一个时装评论人士,我甚至有时对时装会处于失语状态。

  尤其是面对男装的时候。

  2010秋冬巴黎男装周,男装的又一次视觉盛宴,从中我们又看见了什么?事实上看见什么并不重要,因为T台上的服装基本不会出现在门店里,偶尔有一些也是“改版”后的。一个时装品牌,T台上的作品与店里的作品关系并不大,T台上是烧钱的艺术,门店是吸金的商业。在时装工业界,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关系总是矛盾大于爱恋。所以T台并不能传达出品牌当季真实的趋势。而男装,基本更谈不上“趋势”,因为女人的衣服是害怕与众相同,而男人的衣服是害怕与众不同。

  在“与众相同”里,努力去挑,可以看出一点点的“不同”。DIOR HOMME一改以前那种死板与枯瘦,在风格和休闲度上有些儿变化,设计师Kris Van Assche减少色彩的运用,几乎只用黑白灰三色。很长的宽袖大衣,九分吊脚筒裤,掉裆裤……这些设计都是Assche的亮点,赢得不少好评。著名的时装评论家Suzy Menkes这样评价HERMES,“再看HERMES,不过是在毛衣前面加上朦胧的丝巾印花,就这么一笔,形象已呼之欲出。设计师Véronique Nichanian花了21年建立HERMES男装系列,迄今表达品牌象征性的低调奢华风格仍有新意,真了不起。”呃……实在是抱歉,我没看出这个品牌的男装美在什么地方,买包与丝巾会买它家的,但衣服嘛,就不用考虑了。最极简主义的是Dries Van Noten,他主打卡其色和墨蓝;在羽绒服上增加素色条纹;长褂有武士风格;在肩部、腰带的隔断处理,在面料上都很简洁。

  别的品牌方面,GIVENCHY秀出了裙装;Louis Vuitton则在面料上发功;Paul Smith本减少了多色融合的元素,但依然有着幽默感;YSL那冷暗的色调还在延续;Dunhill表现出了一点优雅的运动元素;Lanvin的束腰大衣有着流畅的线条……

  从这些品牌的T台上,你能看出对传统的继承还是对未来的革新?能看出时装艺术的美妙之所在?除非你是专业的时装人士,并对时尚史有着研究,否则普通受众会看得云里雾里,看不懂,谈何时装后面的艺术性与人文传统?

  本次巴黎男装周也有一些出格的、艺术性强的表现,诸如Jean Paul Gaultier的暴力感、,John Galliano的“花衣神秘侠”,Romain Kremer将额头包裹住的“墨镜”,但这些有趣的有创意的表现相比古板陈旧的整个男装周,用女诗人温明明的话来说,“那样还不够夸张”。

  你想要什么圣诞礼物

  某年过圣诞节,送了条爱玛仕的丝巾给女友,女友第一次系去办公室,立刻被人问:“是不是仿爱玛仕的?”女友短信问我,我让她回答:“是的,是仿的。”看来礼物不宜送得过贵重,要不别人会以为是假的。

  不过我这不算什么,还有人想要更贵重的礼物呢,当问到澳大利亚时装设计师亚历克斯·佩里(Alex Perry)圣诞节梦想得到的礼品时,他的回答清楚而肯定: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的产品。如果在中国,要送这位仁兄LV的东西就太简单了,满大街的打工妹背的包都是LV,穿的衣服也是——在中国,假LV占了视野中的绝大多数。让人不能不BS这位仁兄的品位一下,LV老气、土气、暴发气、商业气太浓,在中国只有那些暴发的土包子才会去买LV。随便也损一下GUCCI,土老冒假装有品味时,一般会去买GUCCI的产品。这两家的产品质量,唉,不说也罢,还不一定有假贺的好,真的!如果你真想要这两个品牌的东西,要记住,LV只有旅行箱过得去,它的包包与衣服就三流了,而GUCCI则只有Tom Ford时期的衣服可以买,他走之后,GUCCI又成了一个二流品牌。不是所有贵的东西都叫奢侈品,记住了,更重要的是文化传统与设计。

  中法混血的造型师Melanie Huynh想要的圣诞礼物是一件漂亮的Lanvin豹纹真丝睡衣和Cartier的手镯或戒掉。看看,这叫就有品位,是会挑东西的主儿,不亏当过法国版《VOGUE》主编的助理。不过那睡衣应该是男友送吧,普通男人送,性暗示太强,女人送呢?呃……还是更强的性暗示。

  时尚人士想要圣诞礼物,无非都是更鬼马的设计师的作品,比如有一年黄伟文想要3M的自行车——全球只有三辆。

  今年问女友想要什么礼物,她学乖了,不敢要贵的,说想要一本《21世纪高级时装》,是英国老牌百货公司Harrods与时尚摄影师Rankin合作推出的,入选20位时装设计师。我怀疑此书抄袭我的创意,因为去年我就出版了一本《世界顶级服装设计师TOP20》。《21世纪高级时装》我搞不到,愿意送女友我自己的著作,包括新出版的《时尚“折”学》,不知到时她是否笑纳。

  至于我想要什么?我想要创可贴加医用酒精——今天下午写作这篇专栏之前,锋利的时装杂志在我翻页时,将我手指划了一道伤口。

  色情并傻瓜着

  得事先声明一下,此文并非Diesel的软文,我之所以要拿它来说事,是因为我喜欢这个品牌的广告。

  不同的服装品牌卖不同的东西,你买Chanel,便是买它的优雅;你买LV,便是买它的身份感;你买Hermes,便是买它的低调……如是等等,你买Diesel,当然是买它的广告了。我有一度想买条件仔裤,在上海恒隆的Diesel店转了半天,居然没一条适合我的,Diesel的性感运动风格的确不属于我这种遗老遗少,想想,罢了。倒是有一回在广州丽柏的Diesel店里买过一条围巾,很低调漂亮,送给一个亲戚。这是我唯一一次与Diesel发生关系。有些品牌是我非常喜欢但却无缘的,比如Dolce&;Gabbana——买过它一件白色外套,只穿过一次就不敢穿,再比如Diesel——想想我其实也比较烦它,它家的服装好多都在中国制造——而我一向不太相信中国人的质量。

  喜欢Diesel是因为喜欢它的广告,在所有时装品牌的广告中,只有它家的广告最出色——最有创意且形象鲜明。与别的品牌注重潮流不同,反时尚的Diesel不管潮流,也不听从时尚权威,他家的设计师喜欢在世界各地晃荡,从青年文化中寻找灵感。Diesel的设计上单件性强,不在乎整个系列的协调统一。而Diesel每一季的广告系列都有一个主题,比如2007年有全球变暖的广告主题;2009春夏季则是黑白的恐怖奇幻;今年春夏系列主打口号是“一起傻吧傻瓜”。傻瓜们在做什么呢?两手拿着正负极的电线在对接;一男一女面对面边骑车边拥抱;骑在大象鼻子上与被大象坐在屁股下;养喜欢开冰箱的熊当宠物;将红色路障变成帽子……这世界的年轻人们都聪明绝顶,要想做些傻事,那可得非常有创意,有自嘲精神。在这些傻事中,还得透出无所不在的色情暗示,也真为难了Diesel。而色情一直是Diesel广告的一个持之以恒的风格。

  感觉Diesel将全部力量用在了广告上,而不是在服装上——当然它家的服装也不错。Diesel原意是“柴油”,创始人Renzo Rosso解释品牌含义:“Diesel这个词短小精悍,叫起来朗朗上口,虽然有顾客以为我们是卖柴油机的,但这正是我们牛仔裤的内涵——活力四射,朝气蓬勃。”有趣的是最初Diesel 的活力概念总是遭人误解,它那标志性的满是破洞、污渍、手工漂洗做旧的牛仔裤总是遭到顾客的质量投诉——他们误以为那是残次品。

  时尚摄影的必然

  在今年的时装海报中,由女模Gisele Bundchen和Ryan Barrett演绎的Versace 2012春夏广告大片,无疑是非常唯美且有风格的,这组广告大片的拍摄地选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Borrego Springs,四周是沙漠,但广告大片的灵感则来自于海洋,摄影师Mert &;Marcus组合把泳池变成了碧蓝的大海,Gisele Bundchen身穿Versace 白色紧身上衣和短裤、沿着金属梯攀上岸边的画面,正是美人鱼浮出海面的视觉效果,而Ryan Barrett则将Versace 男装绚丽的花纹和波普色彩表现出花花公子的迷人的气质。

  拍时装广告大片的费用并不低,可以说要花上巨资,但品牌为什么要这样干呢?没有谁规定时装非要为每一季的新品拍摄大片,时装摄影也并不必然与时装绑在一起,两者被联系到一起,要等到Gay Bourdin出现之后,时装与摄影才有一些看上去必须的联系。Gay Bourdin是第一位从拍摄时装的具体景象真正转移到充分利用想象拍摄的时尚摄影师,在他看来时装广告并不只是衣服鞋子之类的照片,而是要引起人们去想象,他把时尚摄影变成了时尚行业中必不可少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