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唐宋开始,婚礼服开始选用鲜艳的布料(之前是黑色系),男服一般是红色系,女服绿色系。这大概是“红男绿女”一词的由来。这个组合就是交通灯。这个比喻是很严谨的,因为红男绿女在一起,肯定涉黄。
沈括勾女大法:剪一纸人固定在一根琴弦上,弹动和该弦频率相同的另外一根琴弦时,那纸人就跟得了脑血栓的吴老二一样全身发抖,这就是共振现象,沈括称之为“应声”。可惜沈括抠到女之后,自己就成了主角,他的二老婆极度彪悍,经常把他打得全身发抖。
大金国娶媳妇不花钱,有酒就行。“婿纳币,皆先朝拜门,戚属偕行,以酒馔往,少者十余车,多至十倍。”上百车酒运到新娘家,开始往死里喝,金国传统是喝醉的要捆起来,不然这小子会冲动杀人。于是婚宴画面就好看了,一堆捆白布的木乃伊,植物大战僵尸!
明朝大学士高谷的老婆,悍妇,但生不出孩子,于是买了个小妾。买了却不让高谷用。户部侍郎陈循来高家喝酒,高谷说起这事,大老婆忽然从屏后窜出,大骂高谷。高谷没脾气,陈循倒是来了脾气,一棒子把高谷大老婆打翻在地:“操你妈让不让他用?”让了,然后生了孩子……隔壁帮生孩子这事真的有啊!
隆庆二年明朝民政部婚姻登记处摇身一变成了火车站售票处,排起了足足八千里长队,起因是宫中要选淑女。都知道进去没有性生活,于是全国未婚女性见男的就上,上到八十下到八岁……是男的就嫁,物价飞涨,婚庆公司忙得六脚奔腾……一个月后消停了,尼玛消息是谣传!这就是“拉郎配”故事由来。
《堪隐斋随笔》载大兴县一户人家迎亲,女方嫌彩礼太少不嫁!闹得很凶,一看热闹的发现新娘子挺好看,说:“我认识个有钱人,嫁不?”女方问多有钱啊?我要嫁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算毛,再说丫天天微软,我们这位梆硬,包你性福。”女的真跟着去了,到了发现看热闹的没撒谎,有钱梆硬的是万历。
皇上媳妇无数,只要看上眼就能办,所以口头禅是:朕射你无罪。洒向人间都是爱。自然孕产难寻规律,所以京城要常备奶妈,明朝规定每年每季要在民间选“奶口”,一季四十人养在锦衣卫的“奶子府”,另备八十名候选随时等宣召,一季一换保证“滴滴鲜浓,回味绵长”,不要山西人,她们产的酸奶,小孩喝不惯。
《清稗类钞》关于“跳槽”解释:妓女跟嫖客在合同期内私自毁约,跟更有钱的大老板扯淡,这跟马换槽子吃饭一样,就叫“跳槽”。这词明朝就有,冯梦龙在《桂枝儿》里曾写过:“两情深,罚下愿,再不去跳槽。”若不换老板从一而终叫什么?答案是:卧槽。
长平公主封号是清朝封的,原叫坤兴公主,本名朱徽娖。她妈生完血崩死了,周皇后养大的,刚养大被崇祯一剑砍断胳膊,一剑成名“独臂神尼”。真实的她不是出家而是出嫁。清朝让他嫁给原来的未婚夫,不过嫁过去就死了。相传死时有几个月身孕,请问韦爵爷,谁干的?
清朝公主结婚后皇上会给个别野,但驸马和公主要分居,扯淡必须保姆。整个清朝公主生孩子的没几个,只有一个特殊,道光的大姑娘某次进宫说:“爹,据说我嫁人了?我老公长啥样?一年多一次面没见着。”“怎么回事?”“保姆不让见。”“她个死老娘们管得着吗?回去扯!”咔嚓,扯出八个孩子。
清代名将胡林翼在南京时天天去洗头房,没钱他老丈人陶澍给。陶的理论:胡以后肯定要干大事,现在不搞以后就没时间了……谁是“大事”?
太平天国男女分居,东王杨秀清下属陈宗扬平常都住办公室。1854年这天没憋住,夫妻同宿被杨秀清捉了现行,竟然被宰了!这事引起骚乱,说老杨太不近人情。老杨迫于压力自我惩罚,不过很没诚意,他脱裤子让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官拍五十板子。尼玛,这不是打,是异性按摩。拍完道:加个钟!
1861年咸丰皇帝挂了,所有娱乐活动全部取消,婚丧嫁娶必须停止,就在这一年曾国藩娶了个小老婆。老曾这年五十多了根本不是想扯淡,冒着被全国道学家骂的风险娶妾的原因竟然是——他的牛皮癣实在太严重了,让小老婆帮着抓痒。所以说老曾最恨的不是太平军,而是街上贴小广告的。
恭亲王爷的大女儿是咸丰最喜爱的亲侄女,慈禧也特别喜欢她,就把他指给景寿的儿子为婚,婚后不久守寡了;慈禧另外喜欢的人是庆王的女儿四格格,也指婚了,刚结婚就守寡了;她还喜欢内务府大臣庆善的女儿,指婚给自己的亲侄子。猜对了,也守寡了。慈禧乃清王朝当之无愧“寡头”!没有之一。
清朝选秀女时,皇上穿常服到指定地点坐沙发上等。各旗秀女的车停在神武门外,官员带秀女到御案前站着,不跪不叩头。站一会儿轮下一个,一个一个地过……情形跟日本料理店旋转台一样,唯一区别是选中的你不能当场拿,要另行发通知。嗯,还是东莞好。
溥仪选老婆是看照片,他自己说:“在我看来,四张照片都是一个样,实在分不出丑俊来。”最先在文绣照片上画了个圈儿。但端康太妃不满意,溥仪挺听话,在婉容照片上也圈了下……问他为啥最先选文绣,溥仪答:她长得很好玩。
满族结婚有个传统,新娘下轿后,先要跳过一个火盆,再跳过一个马鞍,最后新郎对着她射三箭,驱邪保平安的意思。溥仪结婚时,临时传谕说不射了。他弟溥佳问怎么回事?答曰:近视眼怕扎死媳妇,另外自己从来没射过箭。妈的,溥仪一辈子没孩子,一语成谶。
用被子包着脱光衣服的妃嫔由太监抬着往皇帝寝宫送,这事有点假。实际的制度是每晚皇帝吃饭时,小老婆集中在某个大厅向太监递写自己名字的绿头签,皇帝翻签,首领太监叫被翻的留下,其余的散去。就是这么简单。没有给太监看人体的机会。ps.皇后不参与这种事,皇上要找她聊天,得自己去。
宦官和宫女的伴侣关系,称菜户或对食。但“对食”涵盖面更大些,它可以太监对宫女,宫女对宫女,太监对太监多项组合。用扑克牌来解释:可以用草花和方片组成“对10”,也可红桃、黑桃“对10”;而“菜户”稳定性很高,就是太监对宫女。再用扑克解释:方片和红桃,不用用黑桃,黑桃下面有棍。
上门女婿大概分四种。第一就是最普遍的养老送终型。嫁过去就不回了。有的就改为女方的姓。第二种是契约性(这字我还真没打错),男方实在没钱娶老婆,跟女方家签署协议:我给你干三年活,你给我过三年性生活。时间到了把女的领回家。养老送终不关我事。这个形式给我看乐啦,尼玛这不是临时工吗?
第三种上门女婿是“归宗型”。中国是宗法社会,上门女婿很丢脸,所以一般不能认祖归宗。但这类可能是事先跟家族商量好。给老丈人干完活,回家。第四种很爽,叫“出舍婿”,结婚后和老婆找房子单过,只有老丈人生病或者死了去意思意思。但这种人几乎分不到老丈人的家产,第一种可分。
若是这小子特能干发家了怎么办?首先前面所说的四种上门女婿,进门时都要签署合同,你带来什么东西写清楚,我家里有什么东西也写清楚,并写好其后如何分配。明清开始,如果发家了,所得财产与女方家平分。黄金荣就是上门女婿,发达后继续受气,他老婆非要把“黄家花园”改名叫“叶家花园”。
几个出名的上门女婿:黄金荣上门叶家;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曾经“为晋阳李氏赘婿”,他上门后工作是放马;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七世祖函普,这个厉害,上门时老婆都六十了,更厉害是六十岁居然还给他生了两个儿子;最后是李白,也比较另类,上门两次。
张宗昌的太太品种很多,天津夫人、苏州夫人、上海夫人、杭州夫人……中国籍的叫夫人,外国籍的叫太太,记有高丽太太、日本太太、白俄太太、南洋太太……他的这些女人流动性特别强,夜总会似的或逃或遣散或送人。但随时补充新的,总数保持在四十人左右。张家,最早的世界妇联组织!
1901年蒋介石结婚,婚礼上不见了。找半天发现跟小孩在门口捡放过的鞭炮。新娘毛福梅这年十九岁,懂事。蒋介石十四岁,应该懂事,但好像不太懂事。晚上小蒋撇下小毛,跑他母亲房里睡去了……当然,后来干了,不然就没蒋经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