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青春 > 石榴沟女人香全文阅读 > 第72章 娃儿捉鱼帮学姐

第72章 娃儿捉鱼帮学姐


第二十七章娃儿捉鱼帮学姐

准备活动是先用铁锨刨些蚯蚓作鱼饵,再买些缝衣针和细尼龙丝线。用一米长的尼龙丝线将缝衣针中间系住,再用尼龙丝另一端系在尺把长的竹棍上,然后将蚯蚓截成缝衣针长短,将针从蚯蚓身体里竖穿过去,然后再将竹棍一根一根插在水草丰美的水里。静等鱼儿吞下穿着缝衣针的鱼饵,鱼儿吞吃下蚯蚓想跑时拉动蚯蚓里的针,针便横在鱼的肚里或嘴里。一拉一个准儿,这可是水生爷爷的绝技,有时候在水里放下一百多个钓针,一下能逮几十斤鳝鱼。

他们三人几天前开始刨蚯蚓,刨了一瓦罐蚯蚓,又用缝衣针、尼龙丝做好钓钩,把钓钩放进空的编织袋里,三人带上干粮与火柴、电简悄无声息地遛进了姜湾水库苇荡里。

夕阳西下,忙碌的人们在割麦,三个小英雄选择好一段芦苇稠密的地方开始下钓钩,当二百多把钓钩下好,夜幕笼罩了田野,农民都回家去了。

田野很静,和风悠悠地吹着,湖面上映着天上的星,闪动起来散作满湖星星,芦苇在风里发生轻轻“唰唰”的响声,三个孩子心里很激动又有点害怕。三个少年围坐在芦苇荡里的一个空草地上。相互鼓励着,他们想到了楚莲莲,铁头说:“楚莲莲不知领咱们的情不?”。海娃说:“领情不领情我们也要坚持,不能让她退学。”水生没说话,他累得想睡,四十多里路,又忙了这么长时间,他打袋康师傅方便面,咯吱地吃起来,二人也有点饿了,开始吃起带来的方便面来。

忽然在芦苇荡里闪出两只绿莹莹的光点,朝三个人这边移过来,海娃很是惊慌,捅了捅水生与铁头,铁头胆子较大,捞起一个土块要砸过去,水生说:“别忙,那是只野猫。”海娃放心下来,当那绿莹莹光点再次逼进三个孩子时,铁头忽地向光扔去,水生一声尖哨,那光点一声嚎叫“哧溜”消失在芦苇荡里,果然是一只野猫。

三个少年不约笑起来,海娃想到动物课上老师讲到的猫与动物的瞳孔放大能看清进黑暗中的东西,这回可真是见识到了老师的讲解。

在后来,三个孩子在草丛里偎倚着睡着了,当天边的启明星还未退去时,湖边四野的村庄里响起了报晓的雄鸡的清脆的呜叫。水生首先醒来,他没惊动海娃与铁头,特别铁头累坏了,来时与下钓针重活都是他干的,让他多睡一会儿。水生学着爷爷的样子查验上钩的鱼儿。嘿!每个钩上都钓着一条鱼儿,有红嘴的大鲤板儿,有凶猛发黑的乌鱼,更多是像蛇一样的黄色斑点与黑色斑点相间的鳝鱼,泥龙丝线绷的紧紧的,挣扎了半夜的鱼儿有的还打着水花。有几个竹棍被鱼儿拉进黑色的杂草里,看到这些,水生兴奋地叫起来:“海娃、铁头快起来,起鱼了!……”

二人从睡梦里惊醒奔跑过来,沿着湖边一溜排开的钩针分别开始起鱼。鱼儿啪啪地拍着尾巴,三个孩子快乐兴奋地摘着鱼儿,忽然海娃惊叫一声:“水生来帮忙”。水生跑过来,那尼龙丝绷得很紧,水里的胡芦秧搅缠成一大堆,一条胳膊粗的四五尺长的大鳝鱼,盘曲的身子上缠着杂草,水生很有经验,快去拿镰刀,海娃将镰刀递给水生,水生很有经验,拿起镰刀,水生将水芦秧连根割下来,海娃将草也割下来,轻轻一拽,四五尺长的大鳝鱼就啪地摔在岸边的草地上,鳝鱼在草地象蛇一样挪动身子,三个人一起上去捉住大鳝鱼,从鳝鱼嘴里取出大针……“叫你吃!”三个小英雄将鳝鱼放入尼龙袋中,水生打量着约摸有四斤重,拿到城市会赚十来多快呢。

三个快乐的孩子从一条条的上钩鱼儿看到了救助楚莲莲希望变成了现实,很兴奋很快乐,他们干活下劲极了,一百多条鳝鱼被三个小英雄顺利地起上来。乖乖!足有半个泥龙丝袋,至少也有四五十斤,每斤五元钱也得卖200-300元!足够楚莲莲一学期的学费了。

他们将泥龙丝袋扎紧,重新放进水里。鱼儿不能长久离水,不然会变糟的,那会卖不到好价钱的。他们委派铁头去城里去卖,铁头说:“咱们三个一起去吧!”兴奋的三个小英雄忙不迭地载着鳝鱼朝城里飞奔,要在鱼儿死前脱手卖个好价钱。

三个自行车驮着三个小英雄,如飞一样驶向城里的菜市场,菜市场的人还不多,稀疏的几个,城里人比较懒,不如农民起得早。三个人摆开泥龙丝袋,早有一个肥胖的戴眼镜的中年人盯上三个孩子。“多少钱一斤?”“起码也得4、5块吧”三个孩子异口同声说。

“4块一斤,我全包了。”

“多给一点吧!”海娃与中年人争着价钱。

人多起来了,大家都看这三个孩子的鱼儿。有一个街混子的模样的青年人掂量着鳝鱼,打着欺骗的主意,这三个毛孩子该好骗吧!

水生看出街混子的歪点子,冲着铁头使个眼色,铁头挽起袖子看紧了半袋子鳝鱼,海娃与水生叽咕一阵决定4元钱一斤全卖给那个中年人。海娃喊住中年人,“一称挑!你要完吗?”“要完!”三个孩子麻利地在菜场的公共磅称上称了重量,62斤,248元。中年男子将钞票交给三个孩子,三个孩子点验真假后,塞进怀里,都露出了笑容。一夜的辛劳没白费,还真的挣到了钱。有这一笔花花的钞票,他们似乎看到了楚莲莲快乐的笑容。

当三个孩子正在卖鱼时,石榴沟的村民正在遍地寻找三个孩子,从破窑洞到机井,找遍了村的角角落落,三个孩子可没有想到,脑子里只顾想着楚莲莲呢。

三个小少年骑车又回到了姜湾水库的湖边芦苇荡里,晌午太阳火辣辣地照着,湖岸边的农民有的在举镰收割着麦子,还有的远处是一辆辆大型收割机在田野里突突在奔跑,金色的麦子被一四轮一四轮地拉回到村边的打麦场上。三个小英雄在水里洗了一会澡,爬上岸上,在苇荡里的草地上躺下来,他们要充分休息后再钓一夜,弄到四五百块钱再回到村子里。水生睡在草地上,仰望着天上浮动的白云,问海娃:“海娃,你爸爸是海军陆战队队长,你长大了,可当海军?”“我才不当海军呢!我要当省长,管咱们淮北平原上的安徽大官,我让没钱的孩子也都读书!”铁头在一边搭腔:“当了大官可别贪污,多办些利民的好事!我给你当保镖去吧,有谁敢动海娃一根毫毛,我把他扬到这水库里喂王八去”。铁头好打抱不平,他最信赖海娃。水生说:“到哪时,那用着你当保镖!光警察部队就用不完了,你看电视上,那武警队员真神奇!”铁头也想当武警,他要捉很多坏人。“唰唰”一阵响声,一条蛇吐着红芯子朝这边游走过来,海娃惊跳起来,铁头大脚一踏,正中蛇的头顶下七寸地方,蛇扭动着身子一会儿不动了,铁头把蛇拎起来朝远远的湖里扔去。

水生与海娃很服铁头,胆子够大的,在这芦苇荡里,夜里白天没有铁头,他们两个还有点害怕呢!

一连二天,海娃与水生、铁头收获不少。第二个夜里他们忙了一夜,摘鱼又上饵,足足逮了八十多斤,到街上一下卖了300多元。从街上回到芦苇荡里的路上,海娃听到街边的广播传来的寻人启事:“各位听众,下面播送寻人启事:胡海娃,男,现年14岁,家住界首东城石榴沟,上身穿红衬衫,下身短裤头,偏分头,两天前走失,有知情者请于本台联系或与石榴沟村长联系”。海娃一听,心里顿觉闯了大祸,可是又犯起嘀咕,这是三个人的秘密不能泄露。他让水生听着广播,第二则是水生,还有另一个男孩。胡水生,男,14岁,走时骑自行车。接着是铁头。铁头,男,14岁,身体健壮,肤色黝墨……

三个人都觉得给家里闯了祸,水生说:“要不,我先给家里打个电话,别让家里着急!”海娃说:“给家里打了电话,父母跑来找我们,那逮鱼就逮不成了,干脆,我们明天再逮一夜,把鱼拿回家,也好有个交代”。三个人都认为是个好办法,就这么办!卖的钱谁也不准给家里说。他们三个由铁头保存这520元钱,海娃与水生护卫着,朝芦苇荡奔驶而去。

二天来未找到三个孩子,石榴沟里和小学里炸了锅,派出所的民警也来了,调查详细情况,公安局召开了会议,在全市展开侦察,出动了小城里的数十辆警车开始拉网式搜索三个孩子的线索。

这一切三个孩子都不知道,蒙在鼓里,当第三天夜幕降临时,他们在芦苇荡里逮鱼逮得正起劲,被前来搜索的民警逮个正着:“你们三个是干什么的?”“我们是石榴沟的。”“叫什么?”“海娃、水生、铁头”三个孩子依次回答。“找得就是你们,快给我们回村里去吧!你们父母都急病了,报了案啦,以为被坏人劫走了呢,快给我们回去!”

三个孩子赶忙收拾钓钩与警察一起,将自行车放到敞逢警车里。民警小李让三人坐上汽车,飞一般地朝石榴沟驰去,小李又电告局长,找到三个失踪的小英雄了。

当夜半时分车子到石榴沟时,焦急的人们一下子围住了警车,海娃他们从车上下来时,海娃妈一把把儿子抱住,又亲又骂,让海娃当众还不好意思呢。铁头的爸爸抡起一个扫把朝铁头打去,当快要挨着铁头时,却停在半空里。铁头赶忙跑到奶奶的怀里,奶奶护住了铁头,老泪纵横:“也不给家里说一声就跑出去了!”学校的校长与老师也来了,见三个孩子平安回来,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我把水生叫到一边:“给老师讲讲是怎么回事”。当孩子们给我讲述这个“秘密”后,我激动地哭了:“我替楚莲莲同学谢谢你们,我要把这故事告诉全国的少年朋友,我们的海娃、水生、铁头是一等的小英雄,也是我们教师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