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世界十大传奇帝王全文阅读 > 第35章 游戏谋政的少年沙皇

第35章 游戏谋政的少年沙皇


  他是带领俄国步入帝国时代,并且跻身欧洲强国的改革家、政治家,同时又是木匠、铁匠、泥瓦匠、炮手、水手、船长和海军少将;他是不惜以令人战栗的手段将俄国牢牢控制在手中的独裁者,却简衣素食、励精图治,视自己为普通臣民,甚至将胆敢冒犯国家利益的儿子处以死刑;他是用大炮、战舰为俄国打开通往西欧的出海口的军事家,却又残酷镇压国内的农民起义。他是矛盾的:他在战争中冷静地寻求反败为胜的策略,却于改革路上急于求成;他对属下的工作吹毛求疵,却又和他们称兄道弟;他对保守势力暴戾无情,却对俄国的发展殚精竭虑。他,就是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彼得大帝。

  1672年5月30日,莫斯科宫廷内响起了新生儿清脆的啼哭声,瞬间,莫斯科以圣母升天大教堂为首的各教堂及修道院内的数百大钟齐鸣。钟声不绝于耳,正在酣睡的莫斯科人睁开惺忪的睡眼,马上意识到他们的沙皇陛下又喜得皇子。

  此时的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急切地盼望见到新皇子,他扭头看了一下身旁的另外两个儿子:长子费铎尔年仅10岁,却病魔缠身;次子伊凡愚钝不堪,智力较其他6岁儿童相差甚远。这就是前皇后玛利亚·伊丽尼奇娜·米洛斯拉夫斯卡娅为他留下的子嗣。沙皇不禁一声长叹,又想及早年夭亡的三个儿子更是心下凄凉。不过,他很快眼放光芒,因为抱到他面前的这个新生儿看起来非常健康,就像他的母亲、沙皇现在的皇后娜塔利娅·基里洛夫娜·纳雷什金娜一样神采奕奕。

  ·彼得大帝简明档案·

  ◆姓名:彼得

  ◆生年:1672年

  ◆卒年:1725年

  ◆在位:1689年~1725年

  ◆父亲: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

  ◆母亲:娜塔利娅·基里洛夫娜·纳雷什金娜

  ◆继位人:凯瑟琳

  ◆主要政绩:制定西方化政策,使俄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1676年,彼得将近4岁时,老沙皇阿列克谢溘然长逝。费铎尔在领主们的拥护下登基,但旋即于1682年4月撒手人世,身后无子。于是,伊凡和彼得两位皇子背后立刻聚集起两大阵营: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和伊凡的同胞姐姐索菲娅公主支持伊凡;纳雷什金家族的人则拥立彼得继承沙皇之位。对比两派势力,很明显,前者在朝中根基又深又稳,而且索菲娅公主一向有很强的权力欲,她对沙皇之位垂涎已久。两位继承人一个呆头呆脑,一个幼不经事,索菲娅公主及其母后家族故意制造纳雷什金家族与射击军之间的矛盾。结果,纳雷什金家族阵营中的多数人死于射击军之手,纳雷什金家族于是提出伊凡和彼得同为沙皇,但由索菲娅公主来治理国家大事。

  少年彼得在皇宫形同傀儡,但在普列奥布拉任斯科耶皇村却如鱼得水。铁匠、木匠活儿听起来与沙皇相去甚远,但彼得却干得不亦乐乎。他备齐了各种工具,并虚心向老工匠求教。很快,他就熟练掌握了多种手艺活儿。

  彼得不只投身于手工艺事业,军事游戏同样令他痴迷不已。只要他一声呼唤,那些匠人、家奴的儿子便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军事游戏开始,彼得只是其中一兵,冲锋陷阵,勇不可挡,他也从不介意被别人指挥。时光荏苒,游戏军团里的孩子们渐渐长大,他们的兵器也从木制玩具变成真枪真炮。当年的游戏军团俨然已成为一支正规化军队,而彼得也于不经意间拥有了日后亲政的军事支柱。

  彼得渐渐长大,娜塔利娅觉得应该为他娶一个妻子了。她认为,一旦儿子成亲,他势必变得成熟起来,再不会不务正业了。再则,根据俄国风俗,男孩娶妻说明他已成年,所以彼得自然再不用姐姐来庇佑,他完全可以担起沙皇重任了,这样,彼得母子便可离开皇村成为克里姆林宫的主人。于是,未满17岁的彼得与美丽的叶芙多基娅·洛普西娜结婚了。可是,新婚仅一月有余,彼得便又开始忙他的航海事业去了,把妻子一个人丢在家中。事实证明,他们夫妻的关系一直到离婚都很冷淡,虽然叶芙多基娅·洛普西娜于1690年产下儿子阿列克谢,但仍没能挽回彼得的心。

  皇村这边,娜塔利娅为彼得入主克里姆林宫着急;而皇宫那边,索菲娅也在积极筹备政变事宜,她欲将彼得及其随从一网打尽,从而加冕称帝。1689年8月初,索菲娅召集射击军头目密谋政变。8月7日,就在她发动政变前几个小时,几名拥护彼得的射击军士兵将索菲娅欲发动政变的消息透露给了彼得。彼得闻讯逃往谢尔基圣三一修道院,8月9日,他的母亲和妻子在普列奥布拉任斯科耶游戏兵团和部分射击军军官的保护下也来到修道院。得知政变计划已经泄露的索菲娅不得已向彼得伸出橄榄枝,但是知道事情真相的莫斯科军队内部开始松动,大部分军人倒向了彼得一边。就连被索菲娅派往圣三一修道院寻求和解的大主教也临阵倒戈,留在了彼得身边。眼看莫斯科军方势力几乎一边倒地拥护自己,彼得趁势写信给伊凡,表明自己欲与兄长联合除去索菲娅的权力。最终,索菲娅被强行押往新圣母修道院成为修女,其同党也或被流放或被处死。1689年10月6日,彼得成功入主克里姆林宫。年仅17岁的彼得,因7年类似流放的生活历练,已成长为一个性格坚定、遇事冷静、智慧与冷酷并存的帝王。至于伊凡,他并未废黜这位形同虚设的“第一沙皇”,而是向国人宣称他将视皇兄如父亲。

  1694年1月,娜塔利娅去世,彼得伤心欲绝。他一个人来到普列奥布拉任斯科耶皇村,在那里,他一边沉痛缅怀自己的母亲,一边向过往的军事游戏生活道别。从此,彼得将真正撑起俄国兴国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