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世界神秘文化全文阅读 > 第10章 致命神通——巫蛊和巫术的传奇

第10章 致命神通——巫蛊和巫术的传奇


  巫术和蛊术从诞生到发展,一直备受关注。直到今天,还有许多人在修炼。他们希望能成为超凡之人,拥有神奇力量,从而达到改变生活现状的目的。然而,巫术也好,蛊术也罢,不过是人类私欲膨胀的产物。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除了努力,别无他法。但不可否认,巫术和蛊术文 化在世界历史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当它们成为一种文化被保留下来,人们所看到的就不仅仅是一种法术,而是一段历史。

  巫术之名

  人们观念中的巫术大多来自西方,却不知巫术真正的起源是在中国。传说早在舜帝统治时期,巫术就已经有了一席之地,不过那时候的巫术跟如今的巫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那时的巫术是指将卤土变成盐的技术,最早被称为“变术”,至于“巫术”一名缘何而来还颇有些神秘色彩。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当年舜帝派自己的一个儿子到巫咸国做首领。巫咸国地处安邑之南,因为有盐池而闻名。住在这个地方的人右手拿青蛇,左右攀赤龙,最擅长的就是从卤土中提取盐。所谓卤土就是可以产盐的土壤,后来取谐音变成了“潞”,也就是今天的山西运城的古名。在历史上,运城的潞盐可谓烁古耀今。舜帝之子当了巫咸国的领袖,自然是要利用当地的天时地利来干出一番丰功伟绩。他开始带领当地人民制造食盐,将卤土蒸煮,析出盐分,最后变成晶体。不明就里的人往往会觉得这是一种神奇的法术,便称之为“变术”。更重要的是,每次制造食盐之前,人们都会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祈求南风阵阵便于析盐。在祭祀活动中,还有大量的表演,大多是以祷告为主要内容。有了这样特殊的程序,人们便会认为最后食盐的产生都得益于之前煞费苦心的祭祀。

  巫咸国能将土变成盐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周围的部落,其他部落皆以为这是方术的一种,便为其取了个名字,叫做“巫术”,意为巫咸国制盐之术。久而久之,“巫术”便成了各种神奇之法的代名词,并逐渐走向神秘和诡异。到了今天,巫术不仅成为一种古老文化的标志,而且还根据人们不同的需求分出了多种类别。从性质上分,巫术分为黑巫术和白巫术两个大类。

  黑巫术囊括了各种害人的巫术,包括诅咒、召唤灵魂、控制尸体等,而白巫术则是祈福所用,又被称做吉巫术。

  死灵术

  也许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对黑巫术的了解和好奇都多于白巫术,因为这个世界时刻有人想通过黑巫术来报复他人或是报复社会。黑巫术既然更具魅力,那它的实施也就更具危险性和恐怖性。实施黑巫术的人往往要用自己的血来召唤恶灵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可恶灵又常常难以控制,稍有偏差便可能会赔上自己的灵魂。于是,黑巫术威力惊人,需要有深厚功底的人才能使用。巫术之所以到今天都还生生不息,正是人们贪婪、憎恨、野心膨胀所致。在竞争越发激烈的环境里,人们不择手段,希望成为竞争中的赢家,于是巫术也被列为诸多竞争手段中的一种,特别是黑巫术。而在黑巫术里,最吸引人注意的就是死灵术,英文为“Necromancy”,原为希腊语,意思是死亡和超自然神力。死灵术最早被运用于古希腊,是一种可以跟幽冥界沟通的黑巫术,它包括召唤、控制灵魂和回魂术。

  前者需要利用符咒施法,从而达到唤醒灵魂的目的;后者则需要掘坟挖尸,找到施法所需要的载体。使用死灵术的巫师,常常会被一些阴灵纠缠着,如果他们本身定力不够,则很有可能成为阴灵报复人间的牺牲品。在死灵术刚刚出现的时代里,大多数人用此来找寻宝藏的下落。这并不难理解,在蒙昧又贫寒的时代,人们通常希望一夜暴富,而探寻富人们的陪葬品就是最好的快速发财致富的方法。如何能快而准地找到宝藏,巫术是不二法门。据说灵魂是什么都可以看见的,只要利用它们就可以找到宝藏的具体位置,死灵师们便通过这种方式来替别人寻宝。至于结果如何,完全没有定数,因为大多数死灵师的目的是赚钱糊口,他们所说的话未必可信。随着时代的发展,死灵术不再仅仅用于寻宝,而是被权力争斗者用来对付对手或敌人。死灵师需要根据雇主的意愿来召唤合适的灵魂,据古希腊咒文记载,一些死灵师曾呼唤出过哥尔、珀耳塞福涅、厄里斯克革、阿多尼斯、赫密士和托提的灵魂,并对它们加以控制用来为雇主服务。

  死灵仪式

  在召唤阴灵的整个过程里,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施法方式都有所不同。在罗马,巫师会先使用自己的鲜血来完成死灵仪式;在英国,巫师会在死尸胸口画上符咒;在其他一些国家,巫师会先食用一些象征着腐烂、死亡的东西,比如没有发酵的黑面包和没有腌渍过的肉。还有一些国家,对死灵仪式十分讲究,几乎到了严苛的地步。首先,对进行仪式的地点就十分挑剔,必须在人迹罕至的森林、枯萎腐烂的灌木丛、无人问津的废墟、恶臭滋生的地下室、荒废已久的十字路口等。这些地方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没有生气。在地点确定好之后,巫师便要在场地中画一些同心圆和奇怪的符号,来象征着神圣之力。到此为止,一些琐碎的前期准备算是完成。接下来,巫师要站在这些圆圈或符号之内,以受到神圣之力的庇护,从而避免被恶灵侵袭。他开始念念有词,拿起手中的死灵师权杖召唤阴间的鬼魂。不久之后,死灵们便出现在阵法之中,它们大声尖叫嘶吼,说着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怨言,有的死灵甚至以恶兽的形态出现,在圈中威胁巫师的性命。巫师如果拥有足够的法力,便能驯服这些怨气深重的死灵,并让其老老实实回答自己的问题。

  当死灵仪式结束之后,来自阴间的灵魂们便会消失在硫黄燃烧的毒气中。此时,巫师还不能走出圆圈,必须要烧毁附近的花草,并将灰烬掩埋起来。整个过程十分严谨,只要有一个环节没有完成,巫师就会有生命危险。据说在17世纪,著名的死灵师、预言家齐严刚及就是因漏掉了一个环节而被死灵撕碎的。这些仪式看上去玄乎其玄,甚至让人难以置信,可对于生活在愚昧时代的那些人来说,死灵术无疑是值得信赖和臣服的巫术之一。一些宗教学者为了证实死灵仪式的真实性,列举了许多据说有史可考的例证。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死灵师,比如生活在16世纪英国的约翰?帝依,比如被载入《圣经》的因达尔,比如活跃在17世纪法国的埃利法斯?利维。他们操持的许多死灵仪式都通过口述或文字记载的方式流传了下来,从中可以看到他们如何召唤死灵,何时见到天使,以及在此后做出的预言。据记载,因达尔曾召唤出预言家撒母尔的灵魂,从而预言了扫罗王的灭亡;埃利法斯?利维曾召唤过阿波罗尼俄斯的亡灵,但因亡灵力量的过分强大而失败。

  从死灵师到通灵师

  死灵术虽然在某个特定的历史年代得到了推崇,但也有过备受挤压的时候。在16、17世纪,欧洲就掀起了一场针对死灵师的大规模迫害活动。死灵师之所以遭到迫害,不仅是因为死灵术被越来越多心术不正的人加以利用,还因为死灵仪式中动用了大量的死尸。在死灵师眼中,死尸,特别是夭折或冤死的死尸,有着强大的力量,可以增加死灵师的法力。他们通过烧毁、撕裂甚至蚕食死尸来达到法力的增长,而这些行为在普通人眼中恰恰是对尸体的侮辱。更重要的是,这些尸体被亲人好好安置在地下,却被死灵师无故挖出用来施法,还对这些尸体进行各种各样的残害,这是让死者亲人们最无法忍受的。这就不难解释人们对死灵师的痛恨缘何如此深刻。就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迫害运动中,无数死灵师成为迫害的对象。普通人称死灵师是魔鬼的使者,宗教人士称死灵师是魔鬼的仆人,无论如何,死灵师都成为巫师支派中最令人唾弃的一类。

  几个世纪之后,死灵师才逐渐从迫害的地位中摆脱,他们换了另一种身份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那就是“通灵师”。通灵师告别了过去种种残忍的施法手段,换以谦卑的姿态出现,瞬间得到了人们的重新认可和膜拜。

  白巫术

  相比起黑巫术,特别是死灵术的恐怖和邪恶,白巫术便显得柔和与纯美。白巫术用来向神明祈福,从而获得帮助他人的光明力量。更重要的是,白巫术的祈福过程不复杂,也不阴森,只需要贡献祭品并向神明祷告便算是完成祈福仪式。在古代,白巫术被广泛运用于民间,受到了普通人的爱戴。人们通过白巫术来祈雨、驱邪、招魂、治病、寻找失物和失踪的人口,甚至还可以使本没有感情的男女相爱以及使没有孩子的妇女怀孕。虽然白巫术也是巫术的一种,但是目的和手法却纯粹了许多,运用人数也比黑巫术多了许多。

  事实上,白巫术在某种程度上与黑巫术是一样的,它们同样不具有确实的可行性,结果往往跟人们的预想大相径庭。可白巫术却在某个方面是一种不错的精神治疗,特别是对于被病魔折磨的人来说,更是增加信心的一种方法。当然,这是在白巫术与医术同时进行的基础上,如果纯粹将康复的希望寄托于白巫术,结果可能一样令人不满。

  在白巫术治病的一系列方法里,有禁咒、祝祭、祝由、禹步、卜筮、祓除、傩舞等。像禁咒是在巫术进行前的一种咒语,这种治病的方式在古代很受欢迎,它的效用暂且不提,单说这种方式确实鼓舞人心,增加了病人康复的信心。而祝由则是通过一些仪式来去除病邪,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病患要跟巫师袒露心中不为人知的秘密,这可能是其疾病的根源。这样一来,白巫师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心理医生的角色,帮助病患疏导情绪。还有禹步,是一种呼吸方式。白巫师针对气闷于胸的病人采用禹步方式,配合呼吸方法调整病患的情绪和生理,类似古老的瑜伽术。显然白巫术在无形中结合了一些现代流行的治病手法,这大概也是其具有一定疗效的根源之一。诚然,白巫术并非百病皆可治,过分迷信和依赖巫术,有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不过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贫民们在食不果腹的时候,只能动用白巫术这种廉价的方式。

  蛊术传奇

  跟流传广泛的巫术不同,蛊术烙有鲜明的中国湘西特点。

  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蛊术是除了赶尸之外的另一个属于湘西的神秘传奇。在湘西地区,蛊是一种专门附着在女子身上危害他人的类似阴灵的东西,在当地被叫做“草鬼”。至于蛊的形态,众说不一,在蛊术最为繁盛的苗族,蛊有蛇蛊、蛙蛊、蚂蚁蛊等多种类型。被蛊附着的肉身,会变得十分贪吃,这其实是蛊在靠食物来补充能量。而当在有限的时间内找不到食物的时候,蛊就会蚕食附着的肉身,然后迫使肉身去残害其他人。在中国,除了苗族之外,江南地区也盛行蛊术。在古老的江南地区,人们将生于器皿中的虫叫做蛊。随着时间的推移,蛊的概念也变得宽泛起来,甚至包括了一切生于腐败物中的虫、蛾。古人认为蛊存在巨大的神秘的超能力,并带有没有解药的毒性,可以附着在人身上使人死亡。久而久之,蛊便随着人们的钩心斗角成为一种巫术,用来对付跟自己不和或是阻挡自己前程的人。据说今天的医学家们在研究后发现,死于蛊术的人,是受到了一种不知名的细菌感染,除此之外再找不出其他原因。

  蛊虫和女巫师

  不难想象,巫蛊大多被用来控制他人的行动。正是因为这般特殊的效用,巫蛊才成为部族首领统治族人的主要工具,只要族人有背叛的行迹出现,他们便会被蛊蚕食。有趣的是,会施用蛊术的人大部分是女人,这种传女不传男的形制让苗女们有了更为神秘和受人尊敬的身份——女巫师。女巫师除了要学习如何施蛊之外,还要学习如何挑选蛊虫。一般情况下,女巫师会从潮湿的地方找出上百只虫子放在一个瓦罐里,让它们蚕食对方,剩下最后一只便是蛊虫。这是因为女巫师们认为,能撑到最后的虫必然是最强悍、最恶毒的,同样它的灵性也就最大。找到蛊虫便要细心饲养它,值得注意的是,蛊虫必须在三年之内得以利用,否则它就会进入巫师的身体内去吞噬巫师的内脏。如此看来,蛊应是一种极为恐怖的东西,实则不然,有些蛊对自己的女主人十分忠诚。传说在雪岭山脉的一个部族里,所有女孩子到了12岁都要饲养一只属于自己的变种蛊虫。这只蛊虫从此就是女孩子的守护者,只要女孩子受到外界侵扰,蛊虫就会出现搭救女主人。

  当女主人死亡之后,蛊虫也会随之死去。不管是善良的蛊虫,还是恶毒的蛊虫,都是特殊时代产生的特定事物。虽然在今天,蛊术还在湘西某些地区内小范围流传,但它已经逐渐被文明社会所摒弃。但有一点十分重要,蛊术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一个见证,它将被作为一种特殊文化永远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