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再徒劳地模仿别人,而要展示自己的个性。我不但要宣扬它,还要推销它。我要学会求同存异,强调自己与众不同之处,回避人所共有的通性,并且要把这种原则运用到商品上。推销员和货物,两者皆独树一帜,我为此而自豪。我是独一无二的奇迹。物以稀为贵。我独行特立,因而身价百倍。
原著精读
今天我要加倍重视自己的价值。
桑叶在天才的手中变成了丝绸。
黏土在天才的手中变成了堡垒。
柏树在天才的手中变成了殿堂。
羊毛在天才的手中变成了袈裟。
如果桑叶、黏土、柏树、羊毛经过人的创造,可以成百上千地提高自身的价值,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使自己身价百倍呢?
今天我要加倍重视自己的价值。
我的命运如同一颗麦粒,有着三种不同的道路。一颗麦粒可能被装进麻袋,堆在货架上,等着喂猪;也可能被磨成面粉,做成面包;还可能撒在土壤里,让它生长,直到金黄的麦穗上结出成百上千颗麦粒。
我和一颗麦粒唯一不同在于:麦粒无法选择是变得腐烂,还是做成面包,或是种植生长。而我有选择的自由,我不会让生命腐烂,也不会让它在失败、绝望的岩石下磨碎,任人摆布。
今天我要加倍重视自己的价值。
要想让麦粒生长、结实,必须把它种植在黑暗的泥土中,我的失败、失望、无知、无能便是那黑暗的泥土,我须深深地扎在泥土中,等待成熟。麦粒在阳光雨露的哺育下,终于发芽、开花、结实。同样,我也要健全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以实现自己的梦想。麦粒须等待大自然的契机方能成熟,我却无需等待,因为我有选择自己命运的能力。
今天我要加倍重视自己的价值。
怎样才能做到呢?首先,我要为每一天、每个星期、每个月、每一年、甚至我的一生确立目标。正像种子需要雨水的滋润才能破土而出,发芽长叶,我的生命也要有目的方能结出硕果。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不妨参考过去最好的成绩,使其发扬光大。这必须成为我未来生活的目标。永远不要担心目标过高,取法乎上,得其中也,取法中也,得其下也。
今天我要加倍重视自己的价值。
高远的目标不会让我们望而生畏,虽然在达到目标以前可能屡受挫折。摔倒了,再爬起来,我不灰心,因为每个人在抵达目标之前都会受到挫折。只有小爬虫不必担心摔倒。我不是小爬虫,不是洋葱,不是绵羊;我是一个人。让别人造他们的黏土洞穴吧,我只要一座城堡。
今天我要加倍重视自己的价值。
太阳温暖大地,麦粒吐穗结实。这些羊皮卷上的话也照耀我的生活,使梦想成真。今天我要超越昨天的成就,我要竭尽全力攀登今天的高峰,明天更上一层楼。超越别人并不重要,超越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我要加倍重视自己的价值。
春风吹熟了麦穗,风声也将我的声音吹往那些愿意聆听者的耳畔。我要宣告我的目标。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要成为自己的预言家。虽然大家可能嘲笑我的言辞,但会倾听我的计划,了解我的梦想,因为我无处可逃,直到兑现了诺言。
今天我要加倍重视自己的价值。
我不能放低目标。
我要做失败者不屑一顾的事。
我不停留在力所能及的事上。
我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
目标达到后再定一个更高的目标。
我要努力使下一刻比此刻更好。
我要常常向世人宣告我的目标。
但是我绝不炫耀我的成绩。让世人来赞美我吧,但愿我能明智而谦恭地接受他们。
今天我要加倍重视自己的价值。
一颗麦粒增加数倍以后,可以变成千株麦苗,再把这些麦苗增加数倍,如此数十次,它们可以供养世上所有的人,难道我不如一颗麦粒吗?
秘籍34:提炼独特卖点打动客户
一个好的产品卖点,不仅可以使企业的产品和竞争对手区别开来,而且对产品的传播、销售、品牌的树立等有着不可估量的拉动效应。然而,产品虽有一点个性,但又不突出;功能多,但又不明确而导致的产品本身卖点不够的问题,往往给企业和推销人员带来很大困惑和烦恼。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赋予产品本身独特的卖点,从而引爆市场。事实上,如果产品本身真的缺乏卖点,也并非意味着销售无望。我们可以通过精心策划去赋予产品一定的卖点,从而使产品差异化,通过差异化再形成产品的竞争优势,照样能让产品变得好销。
让我们以汽车为例。汽车推销员销售的几乎是相同的车款或车型,常常为了竞争而大打价格战,这使得利润减少许多。这时,独特的卖点就是售价便宜。其实,汽车本身或许没有什么独特的卖点,但是可以用服务、售后维修、零件折换的方法、良好的信誉保证,或是以专业性、对消费趋势的了解作为诉求的重点。
如何才能利用这些卖点作为竞争利器?那就是提出一些问题,主动引导客户去注意你所提炼的独特卖点。
“××先生,如果有人向您提供优厚的零件折换条件,这一点对您是不是很重要?”
“××先生,你重不重视汽车推销员能提供您完整的售后服务与维修?”
“您是否希望在买车之后,当车子有问题时,推销员会过来和您一起解决它?”
“您觉不觉得向一个离您家很近的推销员买车是个很大的方便之处?”
这些问题都能将话题导入到你独特的卖点中。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记录下来。但先别忙着去用它,等进入完整的推销阶段时,会有时间让你去研究、发问以及将资讯分类,也会有时间让你利用这些卖点去推销产品的。现在,你该做的便是好好提炼你的独特卖点,这会使你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升级训练
下面是提炼产品卖点的几项原则。
(一)突破思维
产品的卖点多种多样,可以是有关产品品质中独特的卖点,可以是赋予老产品新概念的渠道,也可以是营销创新的提炼。
总之,要想提炼出产品的卖点,思路首先要打开,不能紧盯着某一方面不放。当产品本身实在没有卖点可提炼之时,不妨运用突破性思维,从营销的各个层面去考虑产品卖点。
(二)人有我异
别人有了同样的产品,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再寻求差异化,以差异化去形成我们的独特卖点。
(三)人异我新
在产品极大丰富化的今天,也许有的人会说“找卖点真的好难!”但若能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异、人异我新”的原则,同样可以找到自己的卖点。
拿竞争激烈的洗发水市场为例,最早国内的洗发水市场主要为宝洁、联合利华两大巨头所占领。宝洁公司的产品卖点在于产品细分,将不同的功能各取一个副品牌战略,并辅以强大的广告攻势取得竞争优势;联合利华也有着强大的广告攻势,只是联合利华早期所走的贵族化形象,与宝洁公司形成了产品形象的差异化,各具卖点。后起之秀舒蕾洗发水抓住宝洁、联合利华在销售终端的空隙,强化其在销售终端的优势,一举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四)发掘客户的精神需求
以销售牛奶为例,客户除了需要好牛奶、好牧场之外还需要关怀,一种人人都需要的精神上的关怀。这种精神上的需求在现代社会可能更胜于物质!因此可以考虑将客户精神上的需求作为卖点。
(五)及时修正卖点策略
有时我们认为好的卖点往往经市场检验后却并不是卖点,一旦发现产品卖点并不为市场接受的时候,一定要敢于面对,敢于自我否定,及时改正并找出新的卖点。
秘籍35:陈述产品卖点要通俗易懂
产品卖点介绍要简明,销售人员一定要摒弃那些蹩脚的晦涩语言,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比喻打动客户,这样客户就不会因为听不懂而拒绝购买了。
卖点陈述的初衷是为了让客户了解产品,进而产生购买兴趣。而如果销售人员为了显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客户面前卖弄,满口的专业术语、难懂的英语单词,比如“i3”、“纳米技术”、“豁免保费”等,不仅客户听不懂,还会犯迷糊、犯嘀咕,当然也就不会为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产品买单了。
林扬是一家公司的行政助理,由于公司往来的信件越来越多,所以需要换个新邮箱,于是他约来一位销售信件分投箱的推销员。
林扬向推销员介绍了公司每天大概收到的信件数量,并对信箱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听完林扬的要求,那位推销员不假思索地说道:“我想您需要的是TAS。”
林扬好奇地问:“TAS?它是什么呢?”
“TAS是我们公司生产的一种信箱,非常符合您的要求。”
林扬当然没有明白TAS到底是一种什么信箱,他试探着问:“那它是木头做的、塑料做的,还是金属做的?”
“您想要一个金属做的信箱吗?那就可以选择我们的JIN了。您还可以为每个JIN配上两个SJIN。”
林扬听得有些糊涂,但他又补充了一点自己的要求:“我们有些信信封会特别大。”
“JIN只能收发普通信件,如果信封较大,您就要改用配有FED的BIG了。”
林扬强压住心头的怒火,说道:“朋友,你的话让我听起来像在云里雾里。你要知道,我买的是办公用品,不是字母。如果你说的是外语,我也许找个翻译才能弄清楚你们产品的材质、规格、容量和价格,安个信箱不够费劲的……”
推销员站在那里无言以对,讪讪地说:“对不起!”
林扬耐着十二分的性子说:“把你们产品的介绍资料给我留一份,有需要我再与你联系吧!”
最终的结果是,林扬还是选择了这家公司的产品,只是又找了另外一位推销员进行交易。
语言是用来沟通的,如果对方听不懂,就等于白费口舌。比如,上面案例中信箱的推销员,满口专业术语和英文单词,让客户林扬怎么也听不明白,他又怎么可能购买呢?
记得英国作家赫兹里特说过:“谈话是听和被听的艺术。”只有当说者和听者都主动的情况下,沟通才是良好的、有效的。卖点陈述其实并不复杂,只需要客户听得明白就可以了。作为销售人员,要想快速签单,在卖点陈述这一环节上一定要多下工夫,力争用最通俗的语言把产品的优点呈现出来,用客户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告诉他们产品能给他带来的利益,这样才能让你更快地达成交易。
升级训练
要想把自己欲表达的内容最直观地告诉客户,销售人员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使用客户能听懂的词汇和语言
销售同样的产品,表述同样的内容,不同的销售人员会采取不同的介绍方式,传递给客户的信息也会大相径庭。“言不顺,则事不成。”如果表达不清楚,语言不明白,就可能会与客户产生沟通障碍,影响交易达成。所以,销售人员应尽量使用客户能听懂的词汇和语言来传达信息,不能咬文嚼字,不能用太过修饰的词语,以免使客户理不清头绪。
大多数人不会让你对他们不懂的地方作出解释,因为他们不想暴露自己的无知也害怕引起尴尬。也有一些人对你的话一知半解,想努力地弄明白,当他们想尽力弄明白某个环节时可能漏掉了你下面的重要的环节。换句话说,是你把他们漏掉了。如果你谈论的题目非常复杂,远远超出了客户的理解力,那么你就有可能抹杀了他想拥有使用你的产品或服务的想法。在很多情况下,你把本应是你的客户让给了另一个使用平常语言的销售人员。花些时间了解哪些是客户能够听懂的话,销售时使用它们,这样就能获得成功。
(二)视情况决定是否使用专业术语
有人认为,“三句话不离本行”才够“专业”。实际上,尽管专业术语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销售人员的专业形象,但是,在使用时也必须视情况而定,适可而止。有些产品的功能,介绍时必须要用到专业术语,此时,销售人员最好用通俗的语言给客户解释清楚。比如产品采用的是纳米技术,销售人员就要给客户讲清楚什么是纳米技术。
如果客户是非专业人士,对产品知之甚少,那么你在介绍产品时就应尽量不用或少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反之会让客户感到一头雾水,对销售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而面对专业人士时,专业术语的使用也不能太多,那样就有班门弄斧之嫌,客户自然也不买你的账。
(三)要讲好普通话,还要学点儿方言
销售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销售人员接触到的客户来自五湖四海。因此,作为销售人员,不仅要听懂客户的话,还要让客户听懂你的话。讲好普通话,销售人员走遍全国也不用担心沟通问题。此外,假如销售人员能用客户所使用的方言和对方交流,必然能使客户感到亲切,从而可以助销售一臂之力。
我国台湾营销专家在谈到方言的作用时说:“喜欢人家说他的方言,这是人之常情。如果你是他的同乡,当然能产生同乡的好感,彼此易于接近:如果你不是他同乡,而能说很纯熟流利的对方方言,他一定会觉得你特别聪明,虽然初次相见,印象却可能很好。这样,对于你的请求他本来不想应允,或许可以因此而通融些。你的交际,本来不为人注意,或许因此而使人乐于与你接近。”
秘籍36:让缺点变成卖点
在我们传统的思维里,“缺点”是一种可怕的状态,是一种风险,它意味着一种产品可能导致的信任危机和市场萎缩。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缺点即商机!”
这个说法一旦被提出来,“缺点”就变成了一个美妙的词语,它的背后可能隐藏了消费者的期盼、得不到满足的市场需求和产品市场占有率攀升等让人心动的卖点。如何从缺点中寻找卖点?
